CN216269560U - 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69560U CN216269560U CN202122779238.7U CN202122779238U CN216269560U CN 216269560 U CN216269560 U CN 216269560U CN 202122779238 U CN202122779238 U CN 202122779238U CN 216269560 U CN216269560 U CN 2162695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 vehicle
- front floor
- assembly structure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26 s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包括前地板焊合总成和第一安装组件车辆包括下车体以及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前排座椅和右前排座椅,前地板焊合总成与下车体连接,前地板焊合总成的中部设有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安装横梁,第一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支架,两个第一安装支架均与后安装横梁连接,且两个第一安装支架分别与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以及右前排座椅的后部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可避开后排乘客的歇脚区域,提高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下车体必不可少的部分,前地板总成结构的通常连接方式为,前地板总成结构的前部与车辆的前下车体搭接,后部与车辆的后下车体搭接,左右两侧分别与车辆的两侧门槛对应搭接,而且,前排座椅的后部通过车辆两侧的后安装支架连接在车辆的下车体上,并凸出设置在后排乘客的歇脚区域,影响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后安装支架位于后排乘客的歇脚区域而影响后排乘客的舒适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下车体以及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前排座椅和右前排座椅,所述前地板总成结构包括前地板焊合总成和第一安装组件,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与所述下车体连接,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的中部设有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安装横梁,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支架,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均与所述后安装横梁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以及所述右前排座椅的后部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安装横梁的后部向下倾斜形成斜坡,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斜坡相匹配的倾斜侧壁,所述斜坡与所述倾斜侧壁贴合设置并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倾斜侧壁焊接于所述斜坡上。
优选地,所述左前排座椅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右前排座椅与对应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右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有与所述倾斜侧壁连接的顶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上还设有前安装横梁,所述前安装横梁与所述后安装横梁沿着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前地板总成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支架,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均与所述前安装横梁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左前排座椅的前部以及所述右前排座椅的前部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安装横梁与所述后安装横梁一体成型于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上。
优选地,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侧面加强板。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前地板总成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车辆包括下车体以及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前排座椅和右前排座椅,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包括前地板焊合总成和第一安装组件,前地板焊合总成与下车体连接,前地板焊合总成的中部设有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安装横梁,第一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支架,两个第一安装支架均与后安装横梁连接,将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以及右前排座椅的后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支架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第一安装支架均位于前地板焊合总成的中部,从而避开后排乘客的歇脚区域,提高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后安装横梁与第一安装支架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前地板焊合总成 | 21 | 第一安装支架 |
11 | 后安装横梁 | 211 | 倾斜侧壁 |
111 | 斜坡 | 212 | 安装孔 |
12 | 前安装横梁 | 213 | 顶壁 |
13 | 侧面加强板 | 3 | 第二安装组件 |
2 | 第一安装组件 | 31 | 第二安装支架 |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后安装支架位于后排乘客的歇脚区域而影响后排乘客的舒适性的问题。
请参照图1,车辆包括下车体以及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前排座椅和右前排座椅,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包括前地板焊合总成1和第一安装组件2,前地板焊合总成1与下车体连接,前地板焊合总成1的中部设有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安装横梁11,第一安装组件2包括两个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支架21,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均与后安装横梁11连接,且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分别与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以及右前排座椅的后部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下车体以及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前排座椅和右前排座椅,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包括前地板焊合总成1和第一安装组件2,前地板焊合总成1与下车体连接,前地板焊合总成1的中部设有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安装横梁11,第一安装组件2包括两个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支架21,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均与后安装横梁11连接,将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以及右前排座椅的后部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均位于前地板焊合总成1的中部,从而避开后排乘客的歇脚区域,提高后排乘客的舒适性。
其中,请结合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施例,后安装横梁11的后部向下倾斜形成斜坡111,第一安装支架21上设有与斜坡111相匹配的倾斜侧壁211,斜坡111与倾斜侧壁211贴合设置并相互连接。为了使得第一安装支架21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向力,后安装横梁11的后部向下倾斜形成斜坡111,第一安装支架21上设有与斜坡111相匹配的倾斜侧壁211,斜坡111与倾斜侧壁211贴合设置并相互连接。即,当车辆受到侧向碰撞时,第一安装支架21受到前地板焊合总成1的侧向力,由于第一安装支架21和后安装横梁11的连接面的法向与侧向力之间的夹角约为90度,即侧向力为第一安装支架21的剪切受力,而第一安装支架21与后安装横梁11之间的连接为面连接,能够承受的剪切受力的极限值大于其所能承受的拉拔力的数倍,因此,通过斜坡111与倾斜侧壁211贴合设置并相互连接,使得第一安装支架21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向力,提高车身的强度,降低了车身开裂的风险。
进一步地,倾斜侧壁211焊接于斜坡111上。本实施例中,倾斜侧壁211焊接于斜坡111上,通过焊接方式将倾斜侧壁211安装在斜坡111上,从而可减轻前地板总成结构的整体重量,便于实现整车轻量化。
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左前排座椅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安装支架21可拆卸连接,右前排座椅与对应的另一个第一安装支架21可拆卸连接。为了方便维修更换左前排座椅与右前排座椅,左前排座椅与右前排座椅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当需要拆卸左前排座椅时,可将左前排座椅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拆卸,当需要拆卸右前排座椅时,可将右前排座椅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拆卸。
其中,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上均开设有安装孔212,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通过安装孔212连接,右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通过安装孔212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左前排座椅与右前排座椅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连接或拆卸,两个第一安装支架21上均开设有安装孔212,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通过安装孔212连接,右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通过安装孔212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左前排座椅上设有连接螺栓,安装时,可将左前排座椅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上,并将连接螺栓穿过该第一安装支架21的安装孔212,并通过在露出该安装孔212的另一侧用螺母拧紧,从而完成左前排座椅的安装,相反地,拆卸左前排座椅时,只需将螺母松开取下,并通过将连接螺栓从对应的安装孔212取出,来完成左前排座椅的拆卸;同理,右前排座椅与左前排座椅的安装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多种功能,第一安装支架21设有与倾斜侧壁211连接的顶壁213,顶壁213上开设有安装孔212。为了方便安装拆卸时对左前排座椅和右前排座椅的放置,第一安装支架21设有与倾斜侧壁211连接的顶壁213,顶壁213上开设有安装孔212,安装左前排座椅时,只需将左前排座椅从上往下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支架21上,左前排座椅的连接螺栓穿过对应的顶壁213上的安装孔212,即完成左前排座椅的放置,当需要从第一安装支架21上取出左前排座椅时,只需要从下往上托住左前排座椅,直到连接螺栓脱离安装孔212即可取出左前排座椅,同理,右前排座椅与左前排座椅的安装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前地板焊合总成1上还设有前安装横梁12,前安装横梁12与后安装横梁11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前地板总成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组件3,第二安装组件3包括两个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支架31,两个第二安装支架31均与前安装横梁12连接,且两个第二安装支架31分别与左前排座椅的前部以及右前排座椅的前部对应连接。本实施例中,前地板焊合总成1上还设有前安装横梁12,前安装横梁12与后安装横梁11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其中,车辆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长度方向,前安装横梁12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贯通设置在前地板焊合总成1上,使得前地板焊合总成1可忍受更大的横向力,提高了整车的抗侧碰刚度及抗柱碰刚度,整车的安全系数高。并且,前地板总成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组件3,第二安装组件3包括两个第二安装支架31,两个第二安装支架31分别与前安装横梁12连接,且分别与左前排座椅的前部以及右前排座椅的前部对应连接,由于前安装横梁12为贯通设置,且两个第二安装支架31均安装在前安装横梁12上,即将两个第二安装支架31安装在集成的一个零件上,可减少前安装横梁12的个数,便于组装,并减少模具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而在一种实施例中,前安装横梁12与后安装横梁11一体成型于前地板焊合总成1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前地板总成结构的零部件数量较少,将前安装横梁12与后安装横梁11一体成型于前地板焊合总成1上,而且,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前地板焊合总成1的整体结构性能更佳。
进一步地,前地板焊合总成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面加强板13。前地板焊合总成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侧面加强板13,在一实施例中,侧面加强板13设置在前安装横梁12的左右两端,从而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通过侧面加强板13对侧面的加强,使得前地板总成结构发生的形变减小。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前地板总成结构的所有的技术特征,并具有对应的所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所述车辆包括下车体以及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前排座椅和右前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总成结构包括:
前地板焊合总成,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与所述下车体连接,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的中部设有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后安装横梁;
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支架,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均与所述后安装横梁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以及所述右前排座椅的后部对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横梁的后部向下倾斜形成斜坡,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斜坡相匹配的倾斜侧壁,所述斜坡与所述倾斜侧壁贴合设置并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侧壁焊接于所述斜坡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排座椅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右前排座椅与对应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左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右前排座椅的后部与对应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支架通过所述安装孔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有与所述倾斜侧壁连接的顶壁,所述顶壁上开设有所述安装孔。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上还设有前安装横梁,所述前安装横梁与所述后安装横梁沿着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前地板总成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支架,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均与所述前安装横梁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左前排座椅的前部以及所述右前排座椅的前部对应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横梁与所述后安装横梁一体成型于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上。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地板焊合总成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侧面加强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地板总成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79238.7U CN216269560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79238.7U CN216269560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69560U true CN216269560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10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79238.7U Active CN216269560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69560U (zh) |
-
2021
- 2021-11-12 CN CN202122779238.7U patent/CN2162695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20925B2 (en) | Front structure of cab-over type vehicle | |
CN102938450B (zh) | 车用电池箱、车身构件及汽车 | |
CN103568771B (zh) | 具有用于连接后桥的位于外部的加强件的机动车车身 | |
US8414046B2 (en) |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 |
RU2550401C2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 |
US8408638B2 (en) |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 |
US8449022B2 (en) | Reinforced vehicle structure | |
CN107933696B (zh) |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 |
CN216269560U (zh) | 车辆的前地板总成结构及车辆 | |
CN108216385A (zh) | 一种车身地板座椅安装点结构 | |
CN213502603U (zh) | 用于车辆的地板总成和车辆 | |
CN220535773U (zh) | 用于车辆的前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 |
CN219295518U (zh) | 机舱纵梁和车辆 | |
CN205524509U (zh) |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 | |
CN109131558A (zh) | 一种汽车前大梁下弯加强板组件 | |
CN216733985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的支撑结构 | |
CN220315131U (zh) | 仪表板横梁总成、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6508578U (zh) | 一种后纵梁及汽车 | |
CN219948369U (zh) | 用于车辆的侧围上接头和车辆 | |
CN212637341U (zh) | 一种全景控制器安装支架和全景控制器安装结构 | |
CN221340794U (zh) | 驾驶室地板总成、汽车座椅安装结构和车辆 | |
CN219789955U (zh) | 一种前排座椅后安装横梁焊接总成 | |
CN221188448U (zh) | 前下防护总成及商用车辆 | |
CN222611260U (zh) | 一种下车身模块及车辆 | |
CN116176700B (zh) | 车架和客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