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30503U -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30503U
CN216230503U CN202122585577.1U CN202122585577U CN216230503U CN 216230503 U CN216230503 U CN 216230503U CN 202122585577 U CN202122585577 U CN 202122585577U CN 216230503 U CN216230503 U CN 216230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old
sliding block
color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55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伟
冯兆文
陈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ast As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ast As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ast As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ast Asi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55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30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30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30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包括:动模板,其安装在双色注塑机的旋转托盘上,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前模仁和第二前模仁;定模板,其上设置有两个后模仁;所述第一前模仁与其中一个所述后模仁形成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用于成型安装座;所述第二前模仁与另外一个后模仁及所述安装座围合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扣手;其中,所述安装座上具有转轴孔,所述扣手的部分嵌入所述转轴孔内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扣手形成铰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能够一次成型铰接汽车部件,减少了生产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巧妙设计注胶口的位置,避免产品的外观面出现水口,生产的产品质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为实现不同的功能,汽车里具有大量的铰链结构,如车门、中控箱翻盖、座椅、锁扣等等。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扶手箱锁扣,包括有扣手01、安装座02,该扣手01与安装座02通过转轴03连接,扣手01与安装座02之间设有弹弹簧04,现有的制造方式是使用两套模具,分别制作扣手和安装座,再由人工安装插销、弹簧,安装工序步骤繁多且操作难度大。在实际生产中,先制造出扣手、安装座再转运至组装车间进行组装,这其中需要增加转运设备、转运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生产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至少能解决具有铰接结构的汽车部件生产步骤繁多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包括:
动模板,其安装在双色注塑机的旋转托盘上,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前模仁和第二前模仁;
定模板,其上设置有两个后模仁;
所述第一前模仁与其中一个所述后模仁形成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用于成型安装座;所述第二前模仁与另外一个后模仁及所述安装座围合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扣手;
其中,所述安装座上具有转轴孔,所述扣手的部分嵌入所述转轴孔内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扣手形成铰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的第一前模仁和第二前模仁可以随双色注塑机的旋转托盘旋转,当第一前模仁与其中一个后模仁合模并成型出安装座后,旋转托盘旋转以交换第一前模仁和第二前模仁的位置,第二前模仁与带有安装座的后模仁合模并成型出扣手。由于安装座成型后具有转轴孔,扣手成型时部分嵌入所述转轴孔形成转轴,以使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扣手形成铰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能够一次成型铰接汽车部件,减少了生产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巧妙设计注胶口的位置,避免产品的外观面出现水口,生产的产品质量高。
进一步,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流道系统和第二流道系统,所述第一流道系统和第二流道系统中的材料的熔点不同;
所述第二流道系统与所述第二前模仁上的注胶口连通,所述注胶口正对所述安装座的转轴孔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流道系统包括进料口以及靠近进料口设置的冷却井。
进一步,所述第一前模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导柱;
两个所述后模仁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和抽芯棒,所述第一滑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导柱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抽芯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其另一端用于成型所述安装座上的转轴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块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具有远离所述后模仁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所述第二前模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导柱;
所述第一后模仁和第二后模仁上均设置有第二滑块和抽芯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斜导柱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所述抽芯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其另一端用于成型所述扣手上的钩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滑块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具有远离所述后模仁的运动趋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扶手箱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隐藏了前模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模仁及第一斜导柱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模仁及第二斜导柱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01、扣手,02、安装座,03、转轴,04、弹簧,05、钩部,1、第一前模仁,2、第二前模仁,3、后模仁,11、第一斜导柱,21、第二斜导柱,22、注胶口,31、第一滑块,32、抽芯棒,33、第一弹簧,34、第二滑块,35、抽芯块,36、第二弹簧,37、冷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包括:
动模板,其安装在双色注塑机的旋转托盘上,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前模仁1和第二前模仁2;
定模板,其上设置有两个后模仁3;
所述第一前模仁1与其中一个所述后模仁3形成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用于成型安装座;所述第二前模仁2与另外一个后模仁3及所述安装座围合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扣手;
其中,所述安装座上具有转轴孔,所述扣手的部分嵌入所述转轴孔内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扣手形成铰接结构;
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流道系统和第二流道系统,所述第一流道系统和第二流道系统中的材料的熔点不同;
所述第二流道系统与所述第二前模仁2上的注胶口22连通,所述注胶口22正对所述安装座的转轴孔设置。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系统内的材料可以采用以聚酰胺为主的成型料、第二流道系统内的材料可以采用以聚甲醛为主的成型料,聚酰胺和聚甲醛的熔点不同,收缩率也不同,在铰接汽车部件成型后,安装座和扣手之间互不粘连且具有一定的空隙以灵活地旋转。
将所述注胶口22正对所述安装座的转轴孔设置,使扣手成型后在正面没有水口,具有高品质的外观。
由于注胶口22设置在所述扣手的一侧,所述第二流道系统包括进料口以及靠近进料口设置的冷却井37,该冷却井37能够储存从进料口初始进入的温度较低的胶料,使第二流道系统内的温度较高的胶料能够到达扣手的另一侧,避免注胶不满。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的第一前模仁1和第二前模仁2可以随双色注塑机的旋转托盘旋转,当第一前模仁1与其中一个后模仁3合模并成型出安装座后,旋转托盘旋转以交换第一前模仁1和第二前模仁2的位置,第二前模仁2与带有安装座的后模仁3合模并成型出扣手。由于安装座成型后具有转轴孔,扣手成型时部分嵌入所述转轴孔形成转轴,以使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扣手形成铰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能够一次成型铰接汽车部件,减少了生产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前模仁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导柱11;两个所述后模仁3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31和抽芯棒32,所述第一滑块3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导柱11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抽芯棒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31连接,其另一端用于成型所述安装座上的转轴孔。
所述安装座成型后,所述第一前模仁1远离所述后模仁3,所述第一斜导柱11驱动所述第一滑块31滑动,进而使抽芯棒32抽出,所述安装座上在抽芯棒32所在的位置形成转轴孔。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滑块31和后模仁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33,且所述第一滑块31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具有远离所述后模仁3的运动趋势。在扣手成型的过程中,第二前模仁2与后模仁3配合,由于第一前模仁1上没有连接第一斜导柱11,在没有第一斜导柱11的驱动下,所述第一滑块31和抽芯棒32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保持抽出状态。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前模仁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导柱21;所述第一后模仁3和第二后模仁3上均设置有第二滑块34和抽芯块35,所述第二滑块34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斜导柱21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所述抽芯块3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4连接,其另一端用于成型所述扣手上的钩部。
所述扣手成型后,所述第二前模仁2远离所述后模仁3,所述第二斜导柱21驱动所述第二滑块34滑动,进而使抽芯块35抽出,所进而完成扣手上的钩部处的脱扣。
所述第二滑块34和后模仁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36,且所述第二滑块34在所述第二弹簧36的作用下具有远离所述后模仁3的运动趋势。在安装座成型的过程中,第一前模仁1与后模仁3配合,由于第一前模仁1上没有连接第二斜导柱21,在没有第二斜导柱21的驱动下,所述第二滑块34和抽芯块35在第二弹簧36的作用下保持抽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可交换位置且结构不同的第一前模仁1和第二前模仁2,使铰接汽车部件在同一个注塑机上分步成型,并以铰接汽车部件本身的结构作为转轴结构,减少了生产步骤、轴转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所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7)

1.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模板,其安装在双色注塑机的旋转托盘上,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前模仁和第二前模仁;
定模板,其上设置有两个后模仁;
所述第一前模仁与其中一个所述后模仁形成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用于成型安装座;所述第二前模仁与另外一个后模仁及所述安装座围合形成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用于成型扣手;
其中,所述安装座上具有转轴孔,所述扣手的部分嵌入所述转轴孔内以使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扣手形成铰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流道系统和第二流道系统,所述第一流道系统和第二流道系统中的材料的熔点不同;
所述第二流道系统与所述第二前模仁上的注胶口连通,所述注胶口正对所述安装座的转轴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道系统包括进料口以及靠近进料口设置的冷却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模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斜导柱;
两个所述后模仁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和抽芯棒,所述第一滑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导柱配合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抽芯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其另一端用于成型所述安装座上的转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块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具有远离所述后模仁的运动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前模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导柱;
所述后模仁上设置有第二滑块和抽芯块,所述第二滑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二斜导柱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所述抽芯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其另一端用于成型所述扣手上的钩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块和后模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具有远离所述后模仁的运动趋势。
CN202122585577.1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Active CN216230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5577.1U CN216230503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5577.1U CN216230503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30503U true CN216230503U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90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5577.1U Active CN216230503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30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30503U (zh)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EP0299621B1 (en) Resin moulding die
CN113954292A (zh) 一种用于双色铰接汽车部件的注塑模具
CN212191241U (zh) 一种mim工件制造模具
CN211467322U (zh) 注胶均匀的插座外壳注塑模具
CN212636473U (zh) 便携制氧机空心管的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
CN208343316U (zh) 一种多色注塑模具
CN214266504U (zh) 汽车前挡风下饰板注塑模具
CN214266485U (zh) 一种模内装配注塑模具
CN213860480U (zh) 结构紧凑的座椅支架注塑模具
CN110406032A (zh) 一种汽车双开扶手骨架注塑模具
CN211251221U (zh) 滑动退料的搅拌杆注塑模具
CN112936765B (zh) 一种车门内开把手用抽芯机构
CN215359592U (zh) 汽车水路管道接头用注塑模具
CN218111493U (zh) 一种双色产品用转盘式双色机模具结构
CN216989861U (zh) 一种模具
CN216100195U (zh) 一种精密模具斜抽结构
CN217968161U (zh) 一种可缩短主流道长度的注塑模具
CN216032216U (zh) 汽车空调分配箱壳体成型模具
CN211542231U (zh)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加油小门的注塑模具
CN217454802U (zh) 具有大滑块同步外抽芯机构的大型汽车副仪表板模具
CN213107989U (zh) 一种发动机上盖塑料产品模具
CN210679479U (zh) 转盘式双色汽车空调风门注塑模具
CN211389985U (zh) 制造冰箱门抽屉的注塑模用多方位卡扣滑块式结构
CN215512128U (zh) 一模双出型汽车后门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