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3695U -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 Google Patents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93695U CN216193695U CN202122749709.XU CN202122749709U CN216193695U CN 216193695 U CN216193695 U CN 216193695U CN 202122749709 U CN202122749709 U CN 202122749709U CN 216193695 U CN216193695 U CN 2161936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power shaft
- connecting piece
- adjusting device
- ballastless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0000003917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轨道板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连接,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接件转动。本申请可以带动调节装置对应位置的动力轴转动规定的圈数,从而可以使得调节装置稳定地将轨道板调整至规定的位置,从而本申请可以实现对调节装置便捷的驱动,进而实现对轨道板便捷的位置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板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背景技术
轨道板是铁路建筑中十分重要的部件,轨道板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粗定位:将轨道板吊装放置在安装位置;测量:测量轨道板的坐标数据,并计算出轨道板所需要的的调整方向和距离;调整:对轨道板的位置进行精调。在对轨道板进行精调的时候,通常会用到调节装置。
如图1所示,调节装置8包括底座81,底座81上设置有调节滑槽82,调节滑槽82的槽壁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一连座83,而且调节滑槽82沿第一连座83滑移方向的槽壁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螺杆84,第一螺杆84和第一连座83螺纹连接。第一连座83上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二连座85,第二连座85的滑移方向和第一连座83的滑移方向垂直,第一连座83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86,第二螺杆86和第二连座85螺纹连接;第二连座85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87,第三螺杆87上螺纹连接有连板88,连板88沿第一螺杆84轴向远离第三螺杆8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89。同时,第一螺杆84背离抵板8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轴6,第一螺杆84上的动力轴6和底座81转动连接,第二螺杆86通过两个锥齿轮也连接有一个动力轴6,第二螺杆86上的动力轴6转动连接在第一连座83上,第三螺杆87通过两个锥齿轮也连接有一个动力轴6,第三螺杆87上的动力轴6转动连接在第二连座85上。并且三个动力轴6均远离抵板89设置,且三个动力轴6轴向均和第一螺杆84轴向平行。
调节轨道板的时候,将抵板89抵在轨道板上,利用螺栓将抵板89和轨道板固定在一起,然后转动第一螺杆84上的动力轴6,第一螺杆84和第一连座83螺纹进给,带动轨道板沿第一螺杆84轴向移动;转动第二螺杆86上的动力轴6,第二螺杆86和第二连座85螺纹进给,带动轨道板沿第二螺杆86轴向移动。转动第三螺杆87上的动力轴6,第三螺杆87和连板88螺纹进给,带动轨道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动力轴作为调节装置的操作端,如果不能稳定地驱动对应动力轴转动,会影响到轨道板的位置调节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稳定便捷地操作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转动,提高对轨道板的位置调节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连接,所述操作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接件转动。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可以和调节装置的对应动力轴连接,从而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带动对应位置的动力轴转动规定的圈数,从而可以使得调节装置稳定地将轨道板调整至规定的位置,使得本申请可以实现对调节装置便捷的驱动,进而便捷稳定地对轨道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套筒,所述套筒转动设置在操作件上,所述套筒的沿转动周向的内周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所述套筒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的动力轴套接,所述套筒的内周壁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侧壁贴合。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套筒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插接后,由于套筒的内周壁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侧壁贴合,因此套筒的平面内壁可以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的周向上形成限位,从而套筒可以便捷地带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周壁包括六个依次收尾连接的平面。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套筒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之间更加稳定的限位,而且便于加工。
可选的,所述操作件包括壳体,所述连接件转动在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内且驱动端和连接件连接,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操作把手。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对驱动装置形成防护,减少驱动装置的损伤;手持把手,即可手动将连接件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连接,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操作件包括箱体,所述连接件转动在箱体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箱体内且驱动端和连接件连接,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箱体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机械臂。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将箱体和机械臂连接在一起,即可而通过控制机械臂的动作来自动操作扳手,更加便捷地实现对调节装置的动力轴的驱动,而且机械臂带动人工操作,操作过程更加稳定,工作效率也更高。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螺栓,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螺槽,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板和固定螺槽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机械臂上,所述固定板和箱体外侧壁抵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板和固定螺槽螺纹连接,即可便捷地实现机械臂和扳手的连接,同时,固定板和箱体的外侧壁抵接,相对增大了机械臂和箱体的连接面积,提高机械臂和箱体的连接稳定性,也可以减小箱体所受到的压强,减少箱体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均设置在操作件内,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同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的驱动端和连接件固定连接。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减速机调节连接件的转速,从而可以使得连接件稳定地带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转动规定的圈数。
可选的,所述套筒和操作件之间通过安装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件包括转动轴和连接套,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操作件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套筒的一端,所述连接套和转动轴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套接,所述连接套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连接套螺纹连接在转动轴侧壁上。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套设在转动轴上后,将固定杆螺纹连接在连接套和动力轴之间,即可将连接套和动力轴限位在一起,从而可以实现套筒和动力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套筒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可选的,所述套筒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和限位弹簧,所述套筒筒内壁上设置有滑移槽,所述限位块滑移设置在滑移槽槽壁上,所述限位弹簧固定连接在限位块和滑移槽槽壁之间,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中并和限位槽槽壁抵接,所述限位块插入限位槽的一端为弧形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套筒套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上的过程中,限位块抵着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侧壁滑移,限位弹簧被压缩,当套筒滑移至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规定位置,限位块和限位槽相对,限位弹簧的弹力促使限位块插入并抵紧在限位槽中,限位槽槽壁和限位块之间形成限位,减少套筒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在套筒轴向上的相对位移,提高手动操作过程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将连接件和调节装置的对应动力轴连接,再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调节装置对应位置的动力轴转动规定的圈数,从而可以使得调节装置稳定地将轨道板调整至规定的位置,本申请可以实现对调节装置便捷的驱动,进而实现对轨道板便捷的位置调节;
2.本申请的连接件为套筒,套筒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插接后,由于套筒的内周壁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侧壁贴合,因此套筒的平面内壁可以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的周向上形成限位,从而可以套筒可以便捷地带动调节装置的动力轴转动;
3.本申请利用固定件将箱体和机械臂连接在一起,机械臂自动操作扳手,更加便捷地实现对调节装置的动力轴的驱动,而且机械臂带动人工操作,操作过程更加稳定,工作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操作件;11、箱体;111、固定螺槽;112、操作把手;13、壳体;2、驱动装置;21、伺服电机;22、减速机;3、连接件;31、套筒;311、滑移槽;4、安装件;41、转动轴;42、连接套;43、固定杆;5、限位件;51、限位块;52、限位弹簧;6、动力轴;61、限位槽;7、固定件;71、固定板;72、固定螺栓;73、机械臂;8、调节装置;81、底座;82、调节滑槽;83、第一连座;84、第一螺杆;85、第二连座;86、第二螺杆;87、第三螺杆;88、连板;89、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实施例1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包括操作件1,本实施例的操作件1包括壳体13,壳体13内安装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3内的伺服电机21和减速机22,减速机22和伺服电机21同轴连接;壳体13和减速机22驱动端相对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件3,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3为套筒31,套筒31的一端和减速机22的驱动端通过安装件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套筒31的筒外壁为圆周面,套筒31沿自身转动周向的内周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本实施例的套筒31的内周壁包括六个平面,六个平面沿套筒31的转动周向依次收尾连接,并且调节装置的动力轴6外周壁也是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六个平面;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套筒31沿套筒31的转动周向的内周壁也可以是三个或者四个或者五个等依次连接的平面,套筒31沿套筒31的转动周向的内周壁还可以是平面和弧形面的组合,只要在套筒31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6插接配合后,套筒31的内周壁和动力轴6的外周壁贴合,并且套筒31和动力轴6贴合的侧壁有平面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3沿垂直于套筒31中轴线方向的两外壁上均固定连接一个操作把手11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件4包括转动轴41和连接套42,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壳体13相对于减速机22驱动端的侧壁上,转动轴41伸入壳体13内的一端和减速机22驱动端固定连接,连接套42固定连接在套筒31的一端,连接套42和转动轴41伸出壳体13的一端套接,连接套42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杆43,固定杆43穿过连接套42螺纹连接在转动轴41侧壁上,从而在固定杆43的限位作用下,套筒31和转动轴41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减速机22可以带动套筒31转动;同时,需要对套筒31进行更换的时候,将固定杆43取下,使得连接套42和转动轴41分离即可。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伺服电机21的驱动端也可以直接伸出壳体13并和套筒31焊接。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手持操作把手112,将套筒31移动到调节装置的一个动力轴6处,然后将套筒31套在动力轴6上,使得套筒31的内周壁和动力轴6的外周壁贴合,启动伺服电机21和减速机22,即可使得套筒带动对应的动力轴6转动。
实施例2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伺服电机21的驱动端伸出壳体13并和套筒31焊接,套筒31和动力轴6之间设置有限位件5,限位件5包括限位块51和限位弹簧52,套筒31筒内壁上开设有滑移槽311,限位块51沿垂直于套筒31轴线的方向滑移连接在滑移槽311槽壁上,限位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块51伸入滑移槽311槽壁一端,限位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移槽311相对于槽口槽壁上,同时,调节装置的动力轴6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61,限位块51远离限位弹簧52的一端为弧形端。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手持操作把手112,将套筒31和调节装置的动力轴6插接,此过程中,限位块51位于滑移槽311中,限位弹簧52被压缩,当套筒31移动至规定的位置,滑移槽311和限位槽61相对,限位弹簧52将限位块51的弧形端推入限位槽61中,将套筒31和动力轴6限位在一起,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稳定性;需要控制另一个动力轴6转动时,用力拉动套筒31,使得限位块51的弧形端沿着自身弧面滑入滑移槽311中,限位块51和限位槽61分离,使得套筒31和动力轴6分离即可。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扳手不用人工手动操作,操作件1包括箱体11,伺服电机21和减速机22均安装在箱体11内,转动轴41转动连接在箱体11上,转动轴41一端伸入箱体11内并和减速机22的驱动端固定连接。箱体1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固定件7,固定件7包括固定板71和固定螺栓72,箱体11的外侧壁上开始有四个固定螺槽111,固定板71固定连接在机械臂73的驱动端,固定螺栓72穿过固定板71和固定螺槽111螺纹连接,固定板71和箱体11外侧壁抵接。从而控制机械臂73,即可使得机械臂73带动扳手移动。当然固定板71也可以安装在其他的驱动机构上。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件(1),所述操作件(1)上转动设置有一个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8)的动力轴(6)连接,所述操作件(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用于驱动连接件(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为套筒(31),所述套筒(31)转动设置在操作件(1)上,所述套筒(31)的沿转动周向的内周壁包括至少一个平面,所述套筒(31)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8)的动力轴(6)套接,所述套筒(31)的内周壁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8)的动力轴(6)侧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的内周壁包括六个依次收尾连接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1)包括壳体(13),所述连接件(3)转动在壳体(13)上,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在壳体(13)内且驱动端和连接件(3)连接,所述壳体(13)外侧壁上设置有操作把手(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1)包括箱体(11),所述连接件(3)转动在箱体(11)上,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在箱体(11)内且驱动端和连接件(3)连接,所述箱体(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7)用于连接箱体(11)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机械臂(7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包括固定板(71)和固定螺栓(72),所述箱体(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螺槽(111),所述固定螺栓(72)穿过固定板(71)和固定螺槽(111)槽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71)设置在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机械臂(73)上,所述固定板(71)和箱体(11)外侧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21)和减速机(22),所述伺服电机(21)和减速机(22)均设置在操作件(1)内,所述伺服电机(21)和减速机(22)同轴连接,所述减速机(22)的驱动端和连接件(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和操作件(1)之间通过安装件(4)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件(4)包括转动轴(41)和连接套(42),所述转动轴(41)转动设置在操作件(1)上,所述转动轴(41)的一端和驱动装置(2)连接,所述连接套(42)固定连接在套筒(31)的一端,所述连接套(42)和转动轴(41)远离驱动装置(2)的一端套接,所述连接套(42)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穿过连接套(42)螺纹连接在转动轴(41)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1)和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8)动力轴(6)之间设置有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包括限位块(51)和限位弹簧(52),所述套筒(31)筒内壁上设置有滑移槽(311),所述限位块(51)滑移设置在滑移槽(311)槽壁上,所述限位弹簧(52)固定连接在限位块(51)和滑移槽(311)槽壁之间,用于配合所述扳手使用的调节装置(8)动力轴(6)上设置有限位槽(61),所述限位块(51)插入限位槽(61)中并和限位槽(61)槽壁抵接,所述限位块(51)插入限位槽(61)的一端为弧形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49709.XU CN216193695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49709.XU CN216193695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93695U true CN216193695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90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49709.XU Active CN216193695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93695U (zh) |
-
2021
- 2021-11-10 CN CN202122749709.XU patent/CN2161936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03096C (zh) | 切管胚件全自动平头倒角机 | |
CN202491043U (zh) | 一种细管六自由度约束对中对接焊接装置 | |
US4130034A (en) | Portable refacing machine | |
CN112139943A (zh) | 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 |
CN102380637B (zh) | 自进式钻孔、镗孔机 | |
CN105108483A (zh) | 一种电批角度可调的自动锁螺丝机 | |
CN110181282A (zh) | 一种集钻铣送钉于一体的复合铆接辅助设备 | |
CN107081815A (zh) | 智能木工斜孔机 | |
CN216193695U (zh) | 无砟轨道板智能精调用扳手 | |
CN107825605A (zh) | 一种能够自由调节切割角度的瓷砖切割机 | |
CN212044115U (zh) | 一种抽油杆加工用高速切割装置 | |
CN2510233Y (zh) | 便携式电动截止阀门研磨机 | |
CN210498832U (zh) | 一种激光切割卷料设备的旋转工作台机构 | |
CN112658835A (zh) | 一种高精度便携式内锥孔磨削装置 | |
CN110090981B (zh) | 一种钢板自动钻孔机器 | |
CN201446455U (zh) | 铣边机铣削头角度调节机构 | |
CN205685353U (zh) | 可调式夹爪机构 | |
CN201164913Y (zh) | 一种汽车前轴拳部弧面铣专机 | |
CN113732829B (zh) | 一种数控刀具磨床上用的对刀系统 | |
CN216608316U (zh) | 一种手持修边机装置 | |
CN213106318U (zh) | 一种应用于空调压缩机上下法兰平面磨加工的寻位装置 | |
CN113664591B (zh) | 用于五金配件加工的配件盘轮式换刀装置 | |
CN215882109U (zh) | 一种便携式混凝土面板水平钻孔设备 | |
CN216441945U (zh) | 一种新型角度旋转平台 | |
CN215657995U (zh) | 双动力驱动轨道钻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