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6990U - 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 Google Patents
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76990U CN216176990U CN202122633127.5U CN202122633127U CN216176990U CN 216176990 U CN216176990 U CN 216176990U CN 202122633127 U CN202122633127 U CN 202122633127U CN 216176990 U CN216176990 U CN 2161769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cutter arbor
- cutter bar
- extension
- horizontal mi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钎杆加工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包括刀杆本体,所述刀杆本体包括设置在刀杆本体端部用于与铣床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一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锥台状设置,所述过渡部远离延伸部的一端设置有刀杆部,所述刀杆部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刀杆部上间隔设置有盘刀,所述刀杆部上设置有与盘刀相配合的键槽,所述刀杆部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刀杆部之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卧式铣床的刀杆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多个盘刀的设置,从而避免了在对钎头加工过程中,更换盘刀的问题,解决了二次对刀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钎杆加工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背景技术
凿岩钎具是由钎头、钎杆、钎尾等部件组成的一个细长的钎杆系统,是矿山资源开采、交通道路建设、水电项目施工、城镇化建设等领域施工项目中用于钻凿岩的主要工具。
现有的钎头生产工艺中主要是对钢坯进行下料切段,然后通过机加工,加工成钎头的形状,然后,再进行合金焊接,修磨,最后得到钎头。在钎头的机加工中,需要利用铣床铣出钎头的排粉槽,但现有普通铣床加工零件,一把刀杆基本都是装一把刀具,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传统的加工方法,对于简单且结构单一的零件加工比较实用,但是加工一些结构复杂点的钎头就比较麻烦了,虽然说现在有比较先进的加工中心能够满足加工特征多钎头的需求,但是它的加工成本要过于高,且加工量较小。
另外,传统普通铣床加工都是一把刀铣削完再对另一把刀,这样的加工方法比较单一,且二次对刀还会影响工件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现有钎头加工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避免二次对刀、方便对钎头进行加工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包括刀杆本体,所述刀杆本体包括设置在刀杆本体端部用于与铣床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一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锥台状设置,所述过渡部远离延伸部的一端设置有刀杆部,所述刀杆部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刀杆部上间隔设置有盘刀,所述刀杆部上设置有与盘刀相配合的键槽,所述刀杆部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刀杆部之间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刀杆部上还设置有间隔套,所述间隔套设置在相邻两个盘刀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部呈30°锥度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刀杆部上设置有至多三个盘刀。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部呈圆柱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通过对现有卧式铣床的刀杆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多个盘刀的设置,从而避免了在对钎头加工过程中,更换盘刀的问题,解决了二次对刀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刀杆本体;11、连接部;12、延伸部;13、过渡部; 14、刀杆部;141、键槽;15、固定头;2、盘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钎头铣排屑槽的铣刀刀杆,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包括刀杆本体1,本实施例提供的刀杆本体1包括设置在刀杆本体1端部用于与铣床连接的连接部11以及设置在连接部11一端的延伸部12,为了方便铣床上的夹具夹持,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呈方形设置,这样设置能够提供更好的夹持效果,确保整个刀杆本体1在转动时的稳定性。
延伸部12整体呈圆柱状设置,其目的主要是增加刀杆本体1在铣床方向的重量,确保整个刀杆本体1转动时的稳定性,在延伸部12远离连接部11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13,过渡部13呈锥台状设置,过渡部13远离延伸部12的一端设置有刀杆部14。在本实施例中,过渡部13呈30°锥度设置,过渡部13 的设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配重,延伸部12的直径大于刀杆部 14的直径,为此,两者的连接需要进行过渡,而另外一个目的则同样为了保持刀杆部14转动的稳定性,为此,过渡部13呈30°锥度设置。
由于盘刀2的中心孔为圆孔,为此,刀杆部14呈圆柱状设置,为了解决二次对刀的问题,刀杆部14上间隔设置有盘刀2,盘刀2的大小可以任意调整,以达到针对不同深度槽的加工作用。
为了避免盘刀2在刀杆部14上移动,刀杆部14上设置有与盘刀2相配合的键槽141,在盘刀2上也设置有相应的槽,这样,在键槽141内增加固定键,实现对盘刀2的固定,从而避免盘刀2在刀杆部14上移动。
为此盘刀2被甩出,在刀杆部14远离过渡部1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头15,固定头15与刀杆部14之间螺纹连接。这样,由固定头15的限位,避免了盘刀 2被甩出。
为了更进一步避免盘刀2在刀杆部14上移动,刀杆部14上还设置有间隔套,间隔套设置在相邻两个盘刀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间隔套就是一截圆管,其套装在刀杆部14上,为了方便观察到键槽141,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省去了间隔套的示意。
这样,在使用时,刀杆部14至多可以放置三个间隔设置的刀盘,通过调整钎头的位置,实现加工深度的调整,从而避免了二次对刀所造成的麻烦,提高了钎头的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包括刀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本体包括设置在刀杆本体端部用于与铣床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一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锥台状设置,所述过渡部远离延伸部的一端设置有刀杆部,所述刀杆部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刀杆部上间隔设置有盘刀,所述刀杆部上设置有与盘刀相配合的键槽,所述刀杆部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与刀杆部之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部上还设置有间隔套,所述间隔套设置在相邻两个盘刀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呈30°锥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部上设置有至多三个盘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呈圆柱状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33127.5U CN216176990U (zh) | 2021-10-31 | 2021-10-31 | 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33127.5U CN216176990U (zh) | 2021-10-31 | 2021-10-31 | 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76990U true CN216176990U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9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33127.5U Active CN216176990U (zh) | 2021-10-31 | 2021-10-31 | 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76990U (zh) |
-
2021
- 2021-10-31 CN CN202122633127.5U patent/CN2161769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176990U (zh) | 新型组合式卧铣刀杆 | |
CN201841306U (zh) | 一种同心钻铣刀 | |
CN221096413U (zh) | 一种高稳定性五刀翼快速pdc钻头 | |
CN203401121U (zh) | 一种整体硬质合金钻铰锪复合刀具 | |
CN201455351U (zh) | 一种利用钻床机械加工大型工件镗孔的钻铰套模板 | |
CN205532319U (zh) | 一种高强度金刚钻头 | |
CN104148706A (zh) | 汽轮机高中压缸水平中分面螺栓深孔钻头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9925385U (zh) | 一种新型的自切底锚栓 | |
CN209736718U (zh) | 一种套料取芯刀具 | |
CN109079447B (zh) | 柴油机机架深孔加工方法 | |
CN209621214U (zh) | 一种新型复合式钻头 | |
CN220497857U (zh) | 一种带定心功能的高速可转位y钻 | |
CN206747636U (zh) | 一种齿轮斜孔的加工工具 | |
CN215845908U (zh) | 一种钻铣螺纹组合刀具 | |
CN222686608U (zh) | 一种切削型截齿嵌岩桩钻头 | |
CN217300471U (zh) | 一种钻探用合金钻头 | |
CN220909600U (zh) | 一种高抗冲pdc钻头 | |
CN106975770A (zh) | 一种齿轮斜孔的加工工具及加工方法 | |
CN208662647U (zh) | 一种防止铣刀掉落的刀柄结构 | |
CN204640553U (zh) | 一种新型倒角钻头 | |
CN218928242U (zh) | 一种石墨材料加工锥孔刀具 | |
CN201720502U (zh) | 硬度合金复合钻头 | |
CN216325367U (zh) | 一种金属取样机专用空心钻头 | |
CN214365890U (zh) | 一种地质钻探扩孔器 | |
CN202239842U (zh) | 一种可调式端铣刀及应用该端铣刀的可调式组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