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92638U -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92638U CN216092638U CN202122549007.7U CN202122549007U CN216092638U CN 216092638 U CN216092638 U CN 216092638U CN 202122549007 U CN202122549007 U CN 202122549007U CN 216092638 U CN216092638 U CN 2160926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cavity
- barrel
- outlet
- waste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包括机架,第一筒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第二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过滤腔体,所述第二筒体具有进料腔体,所述进料腔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上,所述进料腔体通过所述出口连通所述过滤腔体,螺旋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壁上,位于所述进料腔体内,叶轮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污水量大,杂质过多,其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且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也较差,导致维护修理工作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背景技术
竖流式斜管沉淀池是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构筑物,它在其沉淀区内利用倾斜管道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水体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它具有沉淀面积大,沉淀效率高、沉淀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效沉淀设备,广泛使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现有技术中,由于污水量大,杂质过多,其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且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也较差,导致维护修理工作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由于污水量大,杂质过多,其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且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也较差,导致维护修理工作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包括
机架,
第一筒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第二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形成过滤腔体,所述第二筒体具有进料腔体,所述进料腔体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上,所述进料腔体通过所述出口连通所述过滤腔体,
螺旋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壁上,位于所述进料腔体内,
叶轮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包括
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上,位于所述进料腔体的上部,
连接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内,位于所述进料腔体内,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
锥形转动导向板,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位于所述出口的下方,
螺旋导向槽,为若干个,设置在所述锥形转动导向板锥形面上,
其中,所述进口倾斜设置,且朝向所述叶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沉降板,为若干个,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筒体外壁,沿所述第二筒体周向排列,且倾斜设置,若干个所述沉降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所述沉降板把所述过滤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通过相邻的所述沉降板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腔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二腔体具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上,还包括
溢流堰,为环形,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壁上,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形成清水腔体,所述溢流口连通所述清水腔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沉降斗,为锥型,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底部,所述沉降斗横截面从靠近到远离所述第一筒体逐渐变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排渣口,设置在所述沉降斗锥顶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所述叶轮组件和所述沉降斗共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机架是为了支撑第一筒体、第二筒体、螺旋导向板和叶轮组件;第一筒体设置在机架上,第二筒体设置在第一筒体内,且二者之间形成过滤腔体,第二筒体还具有进料腔体,其具有进口和出口,且二者均设置在第二筒体上,进料腔体通过出口连通过滤腔体,形成一种双腔结构,可以使高含尘废水经过进口流入进料腔体内,并从出口流向过滤腔体,在其中对高含尘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加入了螺旋导向板,其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壁上,且位于进料腔体内,是为了使加入至进料腔体的高含尘废水能够顺着螺旋导向腔体向下流动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能够使高含尘废水中的大颗粒与第二筒体内壁碰撞后快速下沉进行一次固液分离;
叶轮组件转动设置在第二筒体内,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筒体内的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上的叶轮和、锥形转动导向板和设置在锥形转动导向板锥形面上的若干个螺旋导向槽,且叶轮位于进料腔体的上部,而锥形转动导向板位于出口的下方,是为了使具有一定压力的高含尘废水加入进料腔体时可以经过能够转动的叶轮,从而带动叶轮转动,使得连接轴转动,从而锥形转动导向板转动,高含尘废水经进料腔体的螺旋导向板流出至转动的锥形转动导向板时,其会通过设置在锥形转动导向板锥形面上的若干个螺旋导向槽,从而进一步提升高含尘废水的离心力,使得其中的大颗粒与第一筒体内壁碰撞,再次进行一次固液分离,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由于污水量大,杂质过多,其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且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也较差,导致维护修理工作困难的问题;而且进口倾斜设置,并朝向叶轮,使得高含尘废水进入第二筒体内时,其可以更好地经过叶轮,使其转动,从而更好地带动锥形转动导向板转动,使高含尘废水具有更大的离心力,方便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筒体、第二筒体、螺旋导向板和叶轮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第一筒体,3、第二筒体,4、过滤腔体,5、进料腔体,6、进口,7、出口,8、螺旋导向板,9、叶轮组件,10、叶轮,11、连接轴,12、锥形转动导向板,13、螺旋导向槽,14、沉降板,15、第一腔体,16、第二腔体,17、溢流口,18、溢流堰,19、清水腔体,20、沉降斗,21、排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包括
机架1,
第一筒体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第二筒体3,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内,所述第一筒体2和所述第二筒体3之间形成过滤腔体4,所述第二筒体3具有进料腔体5,所述进料腔体5具有进口6和出口7,所述进口6和所述出口7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上,所述进料腔体5通过所述出口7连通所述过滤腔体4,
螺旋导向板8,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内壁上,位于所述进料腔体5内,
叶轮组件9,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内,包括
叶轮10,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上,位于所述进料腔体5的上部,
连接轴1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内,位于所述进料腔体5内,所述叶轮10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1上,
锥形转动导向板12,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1上,位于所述出口7的下方,
螺旋导向槽13,为若干个,设置在所述锥形转动导向板12锥形面上,
其中,所述进口6倾斜设置,且朝向所述叶轮10。
本实例中,机架1是为了支撑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螺旋导向板13和叶轮组件9;第一筒体2设置在机架1上,第二筒体3设置在第一筒体2内,且二者之间形成过滤腔体4,第二筒体3还具有进料腔体5,其具有进口6和出口7,且二者均设置在第二筒体3上,进料腔体5通过出口7连通过滤腔体4,形成一种双腔结构,可以使高含尘废水经过进口6流入进料腔体5内,并从出口7流向过滤腔体4,在其中对高含尘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加入了螺旋导向板13,其设置在第二筒体3内壁上,且位于进料腔体5内,是为了使加入至进料腔体5的高含尘废水能够顺着螺旋导向腔体向下流动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能够使高含尘废水中的大颗粒与第二筒体3内壁碰撞后快速下沉进行一次固液分离;
叶轮组件9转动设置在第二筒体3内,其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二筒体3内的连接轴11、设置在连接轴11上的叶轮10和、锥形转动导向板12和设置在锥形转动导向板12锥形面上的若干个螺旋导向槽,且叶轮10位于进料腔体5的上部,而锥形转动导向板12位于出口7的下方,是为了使具有一定压力的高含尘废水加入进料腔体5时可以经过能够转动的叶轮10,从而带动叶轮10转动,使得连接轴11转动,从而锥形转动导向板12转动,高含尘废水经进料腔体5的螺旋导向板13流出至转动的锥形转动导向板12时,其会通过设置在锥形转动导向板12锥形面上的若干个螺旋导向槽,从而进一步提升高含尘废水的离心力,使得其中的大颗粒与第一筒体2内壁碰撞,再次进行一次固液分离,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由于污水量大,杂质过多,其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且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也较差,导致维护修理工作困难的问题;而且进口6倾斜设置,并朝向叶轮10,使得高含尘废水进入第二筒体3内时,其可以更好地经过叶轮10,使其转动,从而更好地带动锥形转动导向板12转动,使高含尘废水具有更大的离心力,方便对废水进行过滤处理。
进一步,还包括
沉降板14,为若干个,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筒体2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筒体3外壁,沿所述第二筒体3周向排列,且倾斜设置,若干个所述沉降板14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所述沉降板14把所述过滤腔体4分隔为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所述第一腔体15通过相邻的所述沉降板14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6。
本实例中,加入了若干沉降板14,其一端连接第一筒体2内壁,另一端连接第二筒体3外壁,且沿第二筒体3周向倾斜排列,而若干个沉降板14在竖直方向上还具有重叠部分,是为了当高含尘废水进入过滤腔体4后,由于水位逐渐升高,而此时其内还具有一定的悬浮物,高含尘废水就会经过若干个沿第二筒体3周向倾斜排列且在竖直方向上还具有重叠部分的沉降板14,从而挡住高含尘废水中的部分悬浮物,从而达到过滤使水澄清的目的,而沉降板14把过滤腔体4分隔为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第一腔体15通过相邻的沉降板14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二腔体16,就是使第一腔体15内逐渐上升的废水经过沉降板14过滤,使清水在第二腔体16内逐渐上升,最终排出清水。
进一步,所述第二腔体16具有溢流口17,所述溢流口17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上,还包括
溢流堰18,为环形,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内壁上,与所述第一筒体2之间形成清水腔体19,所述溢流口17连通所述清水腔体19。
本实例中,第二腔体16具有溢流口17,其设置在第一筒体2上,还加入了环形溢流堰18,其下端设置在第一筒体2内壁上,并与第一筒体2之间形成清水腔体19,溢流口17连通清水腔体19,是为了使在第二腔体16内逐渐上升的清水能够经过溢流堰18达到清水腔体19内,从而从溢流口17流出,防止一直上升的清水一直存于第一筒体2内,不方便排出。
进一步,还包括
沉降斗20,为锥型,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底部,所述沉降斗20横截面从靠近到远离所述第一筒体2逐渐变小。
本实例中,加入了锥形沉降斗20,其设置在第一筒体2底部,且沉降斗20的横截面从靠近到远离第一筒体2逐渐变小,是为了使从高含尘废水中分离出来的悬浮物污泥能够存于沉降斗20的锥顶部,方便对污泥进行处理。
进一步,还包括
排渣口21,设置在所述沉降斗20锥顶部。
本实例中,在沉降斗20的锥顶部加设了排渣口21,是为了当沉降斗20的锥顶部存有一定量的悬浮物污泥时,打开排渣口21方便其排出第一筒体2,防止存有过多污泥,导致整个装置过滤效果降低。
进一步,所述第一筒体2、所述第二筒体3、所述叶轮组件9和所述沉降斗20共轴。
本实例中,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叶轮组件9和沉降斗20共轴,是为了方便各组分之间的动力传输,且方便废水在其中之间的各个腔体内流动,防止其撞击在某个内壁上,降低动能,导致废水离心力降低,使得过滤效果降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第一筒体(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第二筒体(3),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内,所述第一筒体(2)和所述第二筒体(3)之间形成过滤腔体(4),所述第二筒体(3)具有进料腔体(5),所述进料腔体(5)具有进口(6)和出口(7),所述进口(6)和所述出口(7)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上,所述进料腔体(5)通过所述出口(7)连通所述过滤腔体(4),
螺旋导向板(8),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内壁上,位于所述进料腔体(5)内,
叶轮组件(9),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内,包括
叶轮(10),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上,位于所述进料腔体(5)的上部,
连接轴(1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筒体(3)内,位于所述进料腔体(5)内,所述叶轮(10)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1)上,
锥形转动导向板(12),设置在所述连接轴(11)上,位于所述出口(7)的下方,
螺旋导向槽(13),为若干个,设置在所述锥形转动导向板(12)锥形面上,
其中,所述进口(6)倾斜设置,且朝向所述叶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沉降板(14),为若干个,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筒体(2)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筒体(3)外壁,沿所述第二筒体(3)周向排列,且倾斜设置,若干个所述沉降板(14)在竖直方向上具有重叠部分,所述沉降板(14)把所述过滤腔体(4)分隔为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所述第一腔体(15)通过相邻的所述沉降板(14)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16)具有溢流口(17),所述溢流口(17)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上,还包括
溢流堰(18),为环形,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内壁上,与所述第一筒体(2)之间形成清水腔体(19),所述溢流口(17)连通所述清水腔体(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沉降斗(20),为锥型,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2)底部,所述沉降斗(20)横截面从靠近到远离所述第一筒体(2)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渣口(21),设置在所述沉降斗(20)锥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2)、所述第二筒体(3)、所述叶轮组件(9)和所述沉降斗(20)共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49007.7U CN216092638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549007.7U CN216092638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92638U true CN216092638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69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549007.7U Active CN216092638U (zh) | 2021-10-22 | 2021-10-22 |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926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47159A (zh) * | 2023-09-20 | 2023-10-27 | 山西绿景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砂水分离设备 |
-
2021
- 2021-10-22 CN CN202122549007.7U patent/CN2160926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947159A (zh) * | 2023-09-20 | 2023-10-27 | 山西绿景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砂水分离设备 |
CN116947159B (zh) * | 2023-09-20 | 2023-12-12 | 山西绿景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砂水分离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828438U (zh) | 一种高效泥水分离装置 | |
CN102010043A (zh) | 组合式水澄清装置 | |
CN216092638U (zh) |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 |
CN1111438C (zh) | 滑动过滤方法及叠片滑滤出水井 | |
CN118047451B (zh) |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塔 | |
CN113429015A (zh) |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废水处理装置 | |
CN105329994A (zh) | 水澄清装置 | |
CN201394506Y (zh) |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 |
CN110917668A (zh) | 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 |
CN218188240U (zh) | 一种混凝土站用混凝土清洗螺旋分离机 | |
CN216513030U (zh) | 混凝沉淀池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1941781A (zh) | 污水悬浮物过滤系统 | |
CN216918855U (zh) | 一种新型的隧道废水处理多级精滤系统 | |
CN112807781B (zh) | 一种工业废水过滤除泥装置 | |
CN212821433U (zh) | 一种发酵原料清洗系统 | |
CN211273651U (zh) | 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装置 | |
CN210738503U (zh) | 一种强制式钻井渣液分离器 | |
CN210481026U (zh) | 用于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1339064U (zh) | 一种全自动高效多级污水净化装置 | |
CN2620587Y (zh) | 离心式硅藻土过滤机 | |
CN112897842A (zh) | 一种高效混凝结构泥水处理浓缩机 | |
CN118702368B (zh) | 一种旋流气浮澄清池虹吸滤池 | |
CN21878654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沉沙装置 | |
CN220237850U (zh) | 废水处理用除泥装置 | |
CN215462621U (zh) | 一种污水处理沉降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