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4253U - 一种帽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帽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74253U CN216074253U CN202122339869.7U CN202122339869U CN216074253U CN 216074253 U CN216074253 U CN 216074253U CN 202122339869 U CN202122339869 U CN 202122339869U CN 216074253 U CN216074253 U CN 2160742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cap
- adjusting wheel
- guid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07 re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片机,该帽片机的缝制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输出端具有用来将双层帽片缝制在一起的针头,导向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沿帽片的输送方向布置在所述缝制机构的上游,整形机构具有导向板和调节轮,导向板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调节轮被布置成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作用在帽片上,凭借着整形机构中调节轮地转动,可以在双层的帽片进行缝制之前,将叠放的帽片向导向板方向驱赶,这样在帽片的弧形侧边的各个位置始终与导向板的内侧壁相接触,如此,只要在对应位置下针即可完成弧形边的缝制,无需复杂的驱动部件,简单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片缝制设备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帽片机。
背景技术
鸭舌帽、棒球帽等,在帽子的前部均设有月牙状的前檐,在前檐内设有硬质的支撑物,这样在穿戴帽子时,前檐不仅可以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可以通过持拿前檐部分摘掉或者带上帽子,十分方便。加工时,将帽檐置于两个帽片之间,并通过缝制机进行固定缝制。传统的制作方式是人工操作缝制机,对应摆正帽片的位置,随后沿着支撑物的外缘,在帽片上车线,人工操作的方式弊端明显,次品率高且效率较低。
为此专利号为201811324366.9的中国发明申请就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帽檐机》,该帽檐机包括机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花样机,所述机台上还设置一提供待加工帽檐的上料机构,一给帽檐定位的定位机构,一将帽檐从所述上料机构送入所述定位机构并从所述定位机构送入所述花样机的送料机构。
虽然上述的帽檐机实现了自动缝制,但是对于帽片而言,其边缘的弧形结构需要多个驱动机构对帽片进行分步夹持和定位才能实现与缝制机头的精准对齐,同时还要缝制机头对应具有适配弧形线的缝制动作,这样一来,不仅增多了缝制的工序,降低生产效率,而且机器也要对应增设复杂的构件,大大提升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针头无需移动就能对帽片弧形边进行缝制的帽片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避免整形时帽片边沿卷曲的帽片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帽片机,包括:
机架,具有工作台;
缝制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输出端具有用来将双层帽片缝制在一起的针头;
导向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沿帽片的输送方向布置在所述缝制机构的上游,该导向装置具有用来输送帽片的送料通道;
整形机构,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布置在所述导向装置和缝制机构之间;
所述整形机构具有导向板和调节轮,所述导向板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所述调节轮被布置成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作用在帽片上,以使帽片的弧形侧边始终与导向板的内侧壁相接触。
调节轮可以是不同的布置方式,只要其邻近工作台的下边缘具有将帽片向导向板驱赶的趋势即可,但是优选地,调节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导向板的延伸方向相平行,这样调节轮下缘的切向方向就会与导向板的延伸方向垂直,如此可以避免调节轮的驱赶动作引起帽片在其输送方向上产生不必要的移动而影响缝制。
实现调节轮驱赶动作的具体形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调节轮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柔性的凸柱,各所述凸柱沿着调节轮的周向间隔布置,凸柱的设置,相比于常规的刷毛接触面积更大,且可以采用硅胶等具有附着力的材质,来确保帽片产生向导向板方向的移动。
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避免调节轮转动时,一部分柔性帽片在快速的转动作用下边沿发生卷曲,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板在与所述调节轮相对应的位置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至少局部伸入至帽片的输送路径上,这样压板的设计,不仅起到了按压帽片的作用,同时随着帽片的输送,还能将原本不平整的位置抹平,方便实用。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有两个且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调节轮局部位于两个压板之间,这样在帽片整形前和整形后,压板都能起到按压和抹平的作用。
为了匹配不同厚度的帽片,优选地,所述容置槽内还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压板上,并能驱动两个压板同步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下移动。
调节轮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优选地,所述缝制机构还包括有机壳,所述针头设置在机壳前端的底部,所述整形机构还包括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前端壁上且竖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还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轮相连接,进而驱动所述调节轮相对所述工作台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侧部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调节轮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并能驱动升降台带动第二连接板、调节轮同步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台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轮驱动连接。
为了确保帽片向缝制机构输送,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基板、传送带、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所述传送带布置在所述基板的上方且与基板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形成用来输送帽片的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两端分别为帽片的进口和出口,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引导轮布置在进口的上游、所述第二引导轮布置在出口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均能在第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基板上下移动,且在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均处于上移状态下,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分别与基板之间留有供帽片取放的间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帽片机在缝制机构的上游设置导向装置,可以确保帽片在缝制前的持续供料,且凭借着整形机构中调节轮地转动,可以在双层的帽片进行缝制之前,将叠放的帽片向导向板方向驱赶,这样在帽片的弧形侧边的各个位置始终与导向板的内侧壁相接触,如此,只要在对应位置下针即可完成弧形边的缝制,无需复杂的驱动部件,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帽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省略导向装置后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整形装置的整体示意图(省略第三驱动机构);
图4为整形装置另一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图5为压板与导向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导向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第一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图8为图6第二角度的整体示意图;
图9为图6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帽片机包括机架1、缝制机构2、导向装置3和整形机构4。上述的机架1具有工作台10,缝制机构2设于工作台10上且输出端具有用来将双层帽片缝制在一起的针头20,而导向装置3设于工作台10上且沿帽片的输送方向布置在缝制机构2的上游,整形机构4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布置在导向装置3和缝制机构2之间。该帽片机是用于将双层的帽片原料缝制在一起,因此上述的送料、缝制等过程中涉及的“帽片”,指的都是双层的帽片原料。
为了确保帽片的输送,以实现持续的供料,上述的导向装置3包括基板31和传送带32,其中,传送带32布置在基板31的上方且与基板31之间形成用来输送帽片的送料通道310,送料通道310的两端分别为帽片的进口31a和出口31b。具体而言,在基板31上具有相对间隔320布置的两个安装座311,每个安装座311上在同侧转动地约束有驱动轮312,传送带32依次绕设在每个安装座311所对应的驱动轮312上,且与基板3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形成的送料通道310。其中,在基板31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支撑板35,支撑板35布置在两个安装座311之间,支撑板35上还设置有侧板352,侧板352上设有用来驱使驱动轮312转动的驱动器353。具体而言,每个安装座311上均设有与驱动轮312同轴布置的第一传动轮314,驱动器35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315,第一传动轮314和第二传动轮315通过依次绕设在第二传动轮315和各个第一传动轮314上的第一传动带316联动。由于驱动器353的作用,第一传动轮314通过第一传动带316将动力传递到第二传动轮315上,由于驱动轮312与第二传动轮315同轴,因此驱动轮312就能实现转动,由于传送带32依次绕设在两个驱动轮312上,因此传送带32就能实现传送动作,在输送时,传送带32与帽片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在其转动过程中,就能携带着各个帽片沿着送料通道310在基板31上滑动,从而实现输送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将帽片引导至送料通道310的进口31a处,以及将出口31b处帽片输出的动作,是通过引导组件来实现的,其中引导轮组设于基板31上,包括用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上述的第一引导轮33布置在进口31a的上游、而第二引导轮34布置在出口31b的下游,且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均能在第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基板31上下移动,且在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均处于上移状态下,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分别与基板31之间留有供帽片取放的间隔320。具体而言,在上文中提到的两个安装座311上分别连接有两个摆臂313,各摆臂313的第一端连接在对应的安装座311上,且能与该安装座311上的驱动轮312同轴转动,以使自身的第二端相对基板31上下摆动,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分别连接座对应摆臂313的第二端。实现摆臂313上下摆动的驱动源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本实施例中的第四驱动机构为两个分别设于支撑板35的两侧的气缸351,每个气缸351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摆臂313相连接,从而驱动摆臂313带动对应的第一引导轮33或者第二引导轮34相对基板31上下摆动。
当然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实现帽片输送的转动动作也可以采用单独的驱动源,本实施例中则采用与上述部件联动的形式,即各摆臂313两端均设置有第三传动轮317,布置在摆臂313第一端的第三传动轮317与第一传动轮314同轴,布置在摆臂313第二端的第三传动轮317与对应的第一引导轮33或者第二引导轮34同轴,摆臂313上还设有第二传动带318,第二传动带318依次绕设在两个第三传动轮317,以对应的驱使第一引导轮33或者/和第二引导轮34转动。且为了避免与帽片相对滑动而影响输送,在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的外壁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
从导向装置3输出的帽片,需要经过整形机构4处理后才能进行缝制,本实施例中的整形机构4具有导向板41和调节轮42,导向板41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调节轮42被布置成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作用在帽片上,以使帽片的弧形侧边始终与导向板41的内侧壁相接触。当然,调节轮42并不一定是通过轮体的接触来实现对帽片的驱赶,在调节轮4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柔性的凸柱421,各凸柱421沿着调节轮42的周向间隔布置。
上述调节轮42的驱赶动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实现,本实施例中的调节轮42的转动轴线与导向板4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这样调节轮42下缘的切向方向就会与导向板41的延伸方向垂直,如此可以避免调节轮42的驱赶动作引起帽片在其输送方向上产生不必要的移动而影响缝制。
为了确保调节轮42的驱赶动作和缝制机构2中针头20的下针动作产生联系,确保驱赶后帽片弧形边沿与导向板接触的位置能够实现准确缝制,上述的导向板41在与调节轮42相对应的位置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容置槽43,容置槽43内设有压板44,压板44至少局部伸入至帽片的输送路径上。这样压板44的设计,不仅起到了按压帽片的作用,同时随着帽片的输送,还能将原本不平整的位置抹平,方便实用。并且,上述的压板44有两个且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调节轮42局部位于两个压板44之间,这样在帽片整形前和整形后,压板44都能起到按压和抹平的作用。具体而言,上述的容置槽43内还设置有立板45,立板45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46,第一驱动机构46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压板44上,并能驱动两个压板44同步相对工作台10上下移动。
为了应对不同厚度的帽片,上述的调节轮42可以相对工作台10上下移动,具体而言,上述的缝制机构2还包括有机壳21,针头20设置在机壳21前端的底部,整形机构4还包括有第一连接板47,第一连接板47安装在机壳21的前端壁上且竖向延伸,第一连接板47上还设置有升降组件22,升降组件22的动力输出端与调节轮42相连接,进而驱动调节轮42相对工作台10上下移动,升降组件22可以是不同的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的升降组件22包括第二驱动机构221和升降台222,升降台222的侧部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板223,调节轮42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二连接板223上,第二驱动机构221设于第一连接板47上,并能驱动升降台222带动第二连接板223、调节轮42同步上下移动,升降台222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224,第三驱动机构224的动力输出端与调节轮42驱动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10)
1.一种帽片机,包括:
机架(1),具有工作台(10);
缝制机构(2),设于所述工作台(10)上,且输出端具有用来将双层帽片缝制在一起的针头(20);
导向装置(3),设于所述工作台(10)上且沿帽片的输送方向布置在所述缝制机构(2)的上游,该导向装置(3)具有用来输送帽片的送料通道(310);
整形机构(4),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布置在所述导向装置(3)和缝制机构(2)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机构(4)具有导向板(41)和调节轮(42),所述导向板(41)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延伸布置,所述调节轮(42)被布置成绕自身轴线转动并作用在帽片上,以使帽片的弧形侧边始终与导向板(41)的内侧壁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调节轮(42)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导向板(41)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4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柔性的凸柱(421),各所述凸柱(421)沿着调节轮(42)的周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1)在与所述调节轮(42)相对应的位置顶部向下凹陷形成容置槽(43),所述容置槽(43)内设有压板(44),所述压板(44)至少局部伸入至帽片的输送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4)有两个且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调节轮(42)局部位于两个压板(4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43)内还设置有立板(45),所述立板(45)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46),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6)的输出端连接在两个压板(44)上,并能驱动两个压板(44)同步相对所述工作台(10)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机构(2)还包括有机壳(21),所述针头(20)设置在机壳(21)前端的底部,所述整形机构(4)还包括有第一连接板(47),所述第一连接板(47)安装在所述机壳(21)的前端壁上且竖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板(47)上还设置有升降组件(22),所述升降组件(2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轮(42)相连接,进而驱动所述调节轮(42)相对所述工作台(10)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2)包括第二驱动机构(221)和升降台(222),所述升降台(222)的侧部具有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板(223),所述调节轮(42)转动地安装在该第二连接板(223)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7)上,并能驱动升降台(222)带动第二连接板(223)、调节轮(42)同步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台(222)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22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22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调节轮(42)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基板(31)、传送带(32)、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所述传送带(32)布置在所述基板(31)的上方且与基板(3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形成用来输送帽片的送料通道(310),所述送料通道(310)的两端分别为帽片的进口(31a)和出口(31b),沿着帽片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引导轮(33)布置在进口(31a)的上游、所述第二引导轮(34)布置在出口(31b)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帽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均能在第四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基板(31)上下移动,且在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均处于上移状态下,第一引导轮(33)和第二引导轮(34)分别与基板(31)之间留有供帽片取放的间隔(3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39869.7U CN216074253U (zh) | 2021-09-24 | 2021-09-24 | 一种帽片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39869.7U CN216074253U (zh) | 2021-09-24 | 2021-09-24 | 一种帽片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74253U true CN216074253U (zh) | 2022-03-18 |
Family
ID=8063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39869.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6074253U (zh) | 2021-09-24 | 2021-09-24 | 一种帽片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7425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8429A (zh) * | 2021-09-24 | 2021-11-30 | 宁波传祺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帽片机 |
-
2021
- 2021-09-24 CN CN202122339869.7U patent/CN21607425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8429A (zh) * | 2021-09-24 | 2021-11-30 | 宁波传祺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帽片机 |
CN113718429B (zh) * | 2021-09-24 | 2024-10-15 | 宁波传祺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帽片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53045B (zh) | 一种全自动酒盒成型机 | |
CN108059027A (zh) | 一种自动贴胶带机 | |
CN204156036U (zh) |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电芯贴胶、上隔圈的组装机 | |
CN109545540A (zh) | 全自动多线绕线机 | |
CN216074253U (zh) | 一种帽片机 | |
CN106240256A (zh) | 直线型轮胎装配线 | |
CN103552183A (zh) | 树脂镜片全自动制模机 | |
CN102862305A (zh) | 胎面供料系统 | |
CN103600260B (zh) | 长引线泡中泡组装机器 | |
CN113718429A (zh) | 一种帽片机 | |
CN101130276B (zh) | 一种吹塑机的焊环机 | |
CN210435858U (zh) | 自动镜片倒角机 | |
CN208499956U (zh) | 一种拷克自动送对折带装置 | |
CN201136836Y (zh) | 自动弯管装置 | |
CN110040323A (zh) | 一种全自动不间断上料和下料的联动式贴标机 | |
CN217529971U (zh) | 一种修正带装配机 | |
CN213804282U (zh) | 一种帽檐加工用全自动帽檐机 | |
CN116281292A (zh) | 一种天线全自动贴装机 | |
CN202717049U (zh) | 一种自动包装机 | |
CN108726858A (zh) | 一种转盘式玻璃管自动上料机 | |
CN212639150U (zh) | 一种to封帽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08213886U (zh) | 一种自动调整瓶距的冲瓶机 | |
CN203565725U (zh) | 长引线泡中泡组装机器 | |
CN102774520B (zh) | 一种自动包装机 | |
CN209515441U (zh) | 磁环多角度绕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101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1015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