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1790U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21790U CN216021790U CN202122691221.6U CN202122691221U CN216021790U CN 216021790 U CN216021790 U CN 216021790U CN 202122691221 U CN202122691221 U CN 202122691221U CN 216021790 U CN216021790 U CN 2160217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partition plate
- arc
- sleev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699 hair surfac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1599 Lower limb fract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289 Muscle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8589 Obes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4210 Pressure Ul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763 muscle atroph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0585 muscular a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824 obesit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U型结构,且所述底座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中心固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块移动板,每块所述移动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均设有宽度调节组件;每块所述移动板与对应的底座侧壁之间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表面设有第一弹性布,所述第一弹性布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板和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两个弧形槽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弹性布,所述底座内填充软海绵或者软胶。本实用新型的护理器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且稳定性好,病人使用舒适度较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当老年人、下半身瘫痪病人或者下肢骨折的病人卧床时,需要护理人员或家人给病人翻身或者换衣服、换“尿不湿”时,往往同时需要多个护理人员才能够完成,耗费人力,而且老年人或者病人的身体活动不便,容易生褥疮,引起肌肉萎缩等。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山”形护理期辅助病人或者老人翻身,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护理器用于放置腿部的空间均不可调节,对于体型肥胖的病人或老人无法使用,且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且稳定性好,病人使用舒适度较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U型结构,且所述底座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中心固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块移动板,每块所述移动板与所述隔板之间均设有宽度调节组件;每块所述移动板与对应的底座侧壁之间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表面设有第一弹性布,所述第一弹性布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板和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位于两个弧形槽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弹性布。
进一步的,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靠近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端,所述套筒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套筒内滑动密封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面固设有推杆;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推杆相对应的第一开槽,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开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套筒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气管,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之间,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设有密封塞。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设有绑带,所述绑带的顶面设有粘面和毛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设有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外壳、衬里和内填充,所述底座朝向所述移动板的两侧面为衬里,所述内填充为软海绵或者乳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翻身护理器中移动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宽度调节组件可以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放置腿部的空间宽度可调,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宽度调节组件在调节隔板与移动板之间的距离时,打开密封塞,通过进气管向套筒内充气,推动活塞向远离隔板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移动板向远离隔板的方向移动,调节移动板与底座侧面之间的距离,对不同体型的病人腿部进行固定,操作方便简单,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翻身护理器在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绑带,在将老年人或者病人翻身至侧躺时,可将绑带绑在栏杆上,通过绑带顶面的毛面和粘面进行粘接固定,避免老年人或者病人自行翻回至平躺,一人即可完成对老年人或者病人的护理,底座两侧均设置绑带,无论护理人员站在病人的哪一边均可进行固定操作。
3、本实用新型的翻身护理器底座内部填充软海绵或者乳胶,且与病人(老年人)腿部接触的地方均采用布艺材质,放腿的地方为弧形槽结构,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护理器对病人(老年人)腿部的挤压,提高了病人(老年人)使用的舒适度;底座的底部相比于现有的护理器要更平缓,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身护理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分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01-外壳,102-衬里,103-内填充,104-安装槽,2-隔板,3-移动板,4-弧形槽,5-第一弹性布,6-第二弹性布,7-套筒,8-活塞,9-推杆,10-第一开槽,11-进气管,12-挡板,13-密封塞,14-第二开槽,15-伸缩杆,16-绑带,17-粘面,18-毛面,19-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4所示的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向上,所述底座1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坡度较缓,在5-15°之间;所述底座1包括外壳101、衬里102和内填充103,所述U型结构开口的两个侧面(U型结构内侧相对的两个侧面)为衬里102,两个衬里102之间的部分为开口结构,其余部分为外壳101,所述外壳101和所述衬里102之间设有内填充103,如附图4所示;所述外壳101采用硬海绵,硬海绵的外部包裹软PU皮,便于翻动;所述衬里102采用布艺材质,与病人或者老年人腿部接触时能够提高舒适度,所述内填充103为软海绵或者乳胶,不会对病人或者老年人的腿部造成积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中心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底部贯穿所述所述内填充103,且所述隔板2的底部与所述外壳101粘接固定,所述内填充103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隔板2穿过的安装槽104,所述隔板2的左右两侧与所述内填充103粘接固定,所述底座1和所述隔板2形成一个山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2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块移动板3,所述移动板3采用软PU皮内部填充软海绵或者乳胶;每块所述移动板3与所述隔板2之间均设有宽度调节组件;所述内填充103的顶部位于所述移动板3与对应的衬里102之间设有弧形槽4,所述弧形槽4的坡度为25-35°,且所述弧形槽4的表面设有第一弹性布5,所述第一弹性布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板3底部和衬里102底部缝制固定;所述内填充103的上表面位于两个弧形槽4之间的部分粘接固定有第二弹性布6,所述隔板2穿过所述第二弹性布6。
进一步的,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套筒7,所述套筒7靠近所述隔板2的一端与所述隔板2粘接固定,形成封闭端,所述隔板2可采用硬硅胶,便于粘接固定套筒7;所述套筒7远离所述隔板2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套筒7内滑动密封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远离所述隔板2的一侧面粘接固定有推杆9;所述移动板3靠近所述隔板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推杆9相对应的第一开槽10,所述推杆9的一端与所述活塞8粘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槽10的侧壁粘接固定;所述第一开槽10的侧壁上粘接固定有硬硅胶板,便于与所述推杆9粘接固定。
所述套筒7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气管11,所述套筒7的内侧壁上粘接固定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位于所述活塞8和所述进气管11的底部之间,用于对活塞8的进行限位,避免活塞8移动至进气管11的底部与隔板2之间,所述进气管11的顶部设有密封塞13。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3靠近所述隔板2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第二开槽14,所述第二开槽14内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槽14的侧壁粘接固定,所述第二开槽14的侧壁上也粘接固定有硬硅胶,便于固定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2粘接固定;所述伸缩杆15采用现有的常规伸缩杆15,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自动进行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粘接固定有绑带16,所述绑带16的顶面设有粘面17和毛面18,所述毛面18和粘面17各占一半,在使用时,将病人或者老年人翻身至侧躺时,为了避免病人或者老年人自行翻回至平躺状态,可将绑带绑在床的栏杆上,绕过栏杆以后,通过毛面18和粘面17粘接进行固定;在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绑带16,无论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或者老年人的哪一侧,都可方便地通过对应一侧的绑带16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粘接固定有拉手19,所述拉手19可辅助护理人员进行翻身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移动板3的位置,在调整移动板3的位置时,打开密封塞13,通过进气管11向套筒7内充气,套筒7内的气体会推动活塞8向远离隔板2的方向移动,活塞8移动带动推杆9和移动板3随之向远离隔板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移动板3与对应的底座1内侧壁之间宽度减小,移动板3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停止充气,使用密封塞13将进气管11密封即可。若要增加移动板3与对应的底座1内侧壁之间的距离,打开密封塞13,将移动板3向靠近隔板2的方向推动,推动至合适位置后,再使用密封塞13将进气管11密封即可,挡板13对密封塞13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移动板3在移动过程中,伸缩杆15随之伸缩,可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在移动板3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病人(老年人)的双腿放置在弧形槽4内,翻转护理器,病人(老年人)随之发生翻转,从平躺翻至侧躺,将绑带16绑定在病床的栏杆上,通过毛面18和粘面17进行固定,继而护理人员可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护理结构后,解开绑带16,可将病人(老年人)翻回平躺体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U型结构,且所述底座(1)的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中心固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块移动板(3),每块所述移动板(3)与所述隔板(2)之间均设有宽度调节组件;每块所述移动板(3)与对应的底座(1)侧壁之间设有弧形槽(4),所述弧形槽(4)的表面设有第一弹性布(5),所述第一弹性布(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移动板(3)和底座(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位于两个弧形槽(4)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二弹性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套筒(7),所述套筒(7)靠近所述隔板(2)的一端与所述隔板(2)固定连接,形成封闭端,所述套筒(7)远离所述隔板(2)的一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套筒(7)内滑动密封设有活塞(8),所述活塞(8)远离所述隔板(2)的一侧面固设有推杆(9);所述移动板(3)靠近所述隔板(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推杆(9)相对应的第一开槽(10),所述推杆(9)与所述第一开槽(10)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套筒(7)的顶部连通设有进气管(11),所述套筒(7)的内侧壁上固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位于所述活塞(8)和所述进气管(11)的底部之间,所述进气管(11)的顶部设有密封塞(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靠近所述隔板(2)的一侧面上还开设有第二开槽(14),所述第二开槽(14)内设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槽(1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设有绑带(16),所述绑带(16)的顶面设有粘面(17)和毛面(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设有拉手(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外壳(101)、衬里(102)和内填充(103),所述底座(1)朝向所述移动板(3)的两侧面为衬里(102),所述内填充(103)为软海绵或者乳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91221.6U CN216021790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91221.6U CN216021790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21790U true CN216021790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613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91221.6U Active CN216021790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21790U (zh) |
-
2021
- 2021-11-05 CN CN202122691221.6U patent/CN2160217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5378B (zh) | 一种用于下肢骨关节病患者的穿戴式助行器 | |
CN215021111U (zh) | 一种乳腺癌术后可调节角度患肢抬高垫 | |
CN212235024U (zh) |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 |
CN216021790U (zh) | 一种卧床患者辅助翻身护理器 | |
CN210991497U (zh) | 一种俯卧位的手术垫 | |
CN204671448U (zh) | 一种多功能充气护理垫 | |
CN213431183U (zh) | 一种心内科病人用术后护理装置 | |
CN212089927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冷敷装置 | |
CN213607624U (zh) | 一种长期卧床患者大小便护理装置 | |
CN211214167U (zh) | 一种侧卧位下肢防血栓装置 | |
CN209790247U (zh) | 一种产科护理床单 | |
CN211705759U (zh) |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 |
CN204428336U (zh) | 一种四肢用抬高垫 | |
CN202568756U (zh) | 助行器 | |
CN214632928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装置 | |
CN216439449U (zh) | 一种便于放置下肢的轮椅 | |
CN211187897U (zh) | 一种床上坐立体位支撑装置 | |
CN216570986U (zh) | 一种用于心脏外科闭式引流的引流瓶 | |
CN209270173U (zh) | 一种骨科用腿部换药支撑架 | |
CN210331088U (zh) | 一种节能型下肢护理装置 | |
CN211326514U (zh) | 一种新型产科检查床 | |
CN215191983U (zh) | 一种老年病科护理用按压止血装置 | |
CN215503887U (zh) | 一种带有翻身功能的老年护理床 | |
CN211750732U (zh) | 一种用于骨科康复护理的护理架 | |
CN211409817U (zh) | 一种中医内科护理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