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5528U - 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95528U CN215995528U CN202122628540.2U CN202122628540U CN215995528U CN 215995528 U CN215995528 U CN 215995528U CN 202122628540 U CN202122628540 U CN 202122628540U CN 215995528 U CN215995528 U CN 2159955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springs
- rod
- symmetrically
- rot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36545 exercis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9 stepp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699 low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639 Nerve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3 physical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炼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增加手指灵活性、达到自动按摩背部作用的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技术方案: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包括有:底座;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为两个,对称固接在所述底座顶部一侧;推板,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一侧之间;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推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均套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患者拉动拉把进行手臂肌肉的锻炼,在第三齿条向右移动时,带动第二齿轮、第一转轴和按摩滚筒正向旋转,使得按摩滚筒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炼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背景技术
康复科是针对患者的神经损伤后而进行的康复治疗,通常是通过运用各类物理或肌肉锻炼等方式,以达到恢复患者身体功能的治疗。
由于一些神经受到损伤或接受过神经手术后的患者,需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达到恢复身体的部分功能,目前,现有的患者肌肉锻炼设备中,锻炼肌肉的功能比较单一,大多数只有腿部和手臂肌肉锻炼这两种锻炼方式,不具有手指的肌肉锻炼功能,无法达到全面的康复,且患者的背部按摩,多数靠人工手动对患者背部按摩,不但容易增加人们的工作量,还会降低患者康复的效率等问题。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可增加手指灵活性、达到自动按摩背部作用的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患者肌肉锻炼设备中,锻炼肌肉的功能比较单一,不具有手指的肌肉锻炼功能,容易增加人们的工作量,还会降低患者康复的效率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增加手指灵活性、达到自动按摩背部作用的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技术方案: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包括有:底座;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为两个,对称固接在所述底座顶部一侧;推板,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一侧之间;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推板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均套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按摩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部一侧;踩踏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下部内侧。
作为优选,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架,固接在所述底座顶部,所述推板位于所述支撑架下部内侧;坐垫,滑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部一侧;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为两个,对称连接在所述坐垫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把手,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部一侧。
作为优选,按摩组件包括有:槽板,固接在所述坐垫上部一侧;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为四个,均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槽板内侧;按摩滚筒,按摩滚筒为四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为四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下侧,传送带为两条,均绕在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
作为优选,踩踏组件包括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为两个,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一侧;踏板,踏板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外侧;转盘,转盘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内侧;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为两个,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内部下侧;滑杆,滑动式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推板与所述滑杆配合,所述滑杆均与所述转盘滑动式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拉伸组件,拉伸组件包括有:第三转轴,转动式连接在所述坐垫底部一侧;绕线轮,绕线轮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两侧;发条,发条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绕线轮内侧;导向套,导向套为两个,均固接在所述槽板两侧,滑轮为四个,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槽板顶部两侧;拉绳,拉绳为两条,其中一端连接在所述发条的一端,所述拉绳均穿过所述导向套并绕在滑轮上;固定杆,拉把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拉绳的另一端;拉把,固定杆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拉绳的下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固定杆右一侧;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为两个,对称固接在所述坐垫底部一侧;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为两个,均转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一侧,所述第一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条间歇性啮合;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导向杆之间,所述第三弹簧均套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转杆,转杆为两个,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所述坐垫内部一侧,第二齿条均与转杆配合;第三齿条,第三齿条为两个,对称滑动式安装在所述坐垫内部一侧,所述第三齿条均与所述转杆滑动式连接;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坐垫之间;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为两个,均安装在最外侧的所述第一转轴下侧,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第三齿条相互啮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为两个,对称转动式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部外侧;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传输带为两条,均绕在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卡位板,卡位板为两个,均固接在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所述卡位板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一侧;卡块,卡块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所述卡位板上部一侧,所述卡块均与所述第三齿轮配合;卡槽,卡槽为两个,均转动式连接在所述卡位板上部内侧,所述卡槽均与所述卡块转动式连接;第五弹簧,卡第五弹簧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块与所述卡位板之间;拉环,拉环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卡槽一侧。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握力组件,握力组件包括有:连杆,连杆为两个,对称固接在所述支撑架上部另一侧;摇杆,摇杆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所述连杆上侧;扭簧,扭簧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摇杆与所述连杆之间。
有益效果为:1、患者拉动拉把进行手臂肌肉的锻炼,在第三齿条向右移动时,带动第二齿轮、第一转轴和按摩滚筒正向旋转,使得按摩滚筒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在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背部按摩,促进背部血液循环。
2、人们手动将拉环向左移动,带动卡槽和卡块向左移动,第五弹簧被压缩,使得卡块脱离第三齿轮,然后在手动将拉环旋转,带动卡槽旋转卡在卡位板上,如此,患者便可踩动踏板,进行腿部肌肉锻炼,有效提高肌肉锻炼的工作效率。
3、患者踩动踏板进行腿部肌肉锻炼时,双手握在把手上,然后手指将摇杆不断进行按压,扭簧会带动摇杆复位,如此反复,对手指肌肉进行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达到了多方面进行肌肉锻炼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踩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拉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握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座,2-第一导向杆,3-推板,4-第一弹簧,5-支撑组件,501-支撑架,502-坐垫,503-第二弹簧,504-把手,6-按摩组件,601-槽板,602-第一转轴,603-按摩滚筒,604-第一皮带轮,7-踩踏组件,701-第二转轴,702-踏板,703-转盘,704-第一支撑杆,705-滑杆,8-拉伸组件,801-第三转轴,802-绕线轮,803-发条,804-导向套,805-拉绳,806-固定杆,807-拉把,9-驱动组件,901-第一齿条,902-第一齿轮,903-第二导向杆,904-第二齿条,905-第三弹簧,906-转杆,907-第三齿条,908-第四弹簧,909-第二齿轮,10-卡紧组件,1001-第二皮带轮,1002-第二支撑杆,1003-第三齿轮,1004-卡位板,1005-卡块,1006-卡槽,1007-第五弹簧,1008-拉环,11-握力组件,1101-连杆,1102-摇杆,110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如图1、图2、图3、图4、图9和图10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导向杆2、推板3、第一弹簧4、支撑组件5、按摩组件6和踩踏组件7,底座1顶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导向杆2,第一导向杆2左侧之间滑动式设有推板3,推板3与底座1之间对称设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均套在第一导向杆2上,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上部左侧设有按摩组件6,支撑组件5下部内侧设有踩踏组件7。
支撑组件5包括有支撑架501、坐垫502、第二弹簧503和把手504,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架501,推板3位于支撑架501下部内侧,支撑架501上部左侧滑动式设有坐垫502,坐垫502与支撑架501之间对称设有第二弹簧503,支撑架501上部右侧设有把手504。
按摩组件6包括有槽板601、第一转轴602、按摩滚筒603和第一皮带轮604,坐垫502上部左侧设有槽板601,槽板601内侧间隔均匀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602,第一转轴602上均设有按摩滚筒603,第一转轴602下侧均设有第一皮带轮604,前后两个第一皮带轮604之间均绕有传送带。
踩踏组件7包括有第二转轴701、踏板702、转盘703、第一支撑杆704和滑杆705,支撑架501内部左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701,第二转轴701外侧均设有踏板702,第二转轴701内侧均设有转盘703,支撑架501内部下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704,第一支撑杆704之间滑动式设有滑杆705,推板3与滑杆705配合,滑杆705均与转盘703滑动式连接。
当患者需要全方位进行肌肉康复锻炼时,患者可坐在坐垫502上,第二弹簧503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然后患者可靠在槽板601上,使得患者背部与按摩滚筒603接触,人们可手动将第一转轴602旋转,带动第一皮带轮604和按摩滚筒603旋转,使得按摩滚筒603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背部的血液循环,随后人们双手握住把手504,把脚放置在踏板702上,然后踩动踏板702,使得踏板702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第二转轴701和转盘703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滑杆705向右移动,使得滑杆705与推板3接触,带动推板3向右移动,第一弹簧4被压缩,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增加滑杆705推动推板3的力度,提高患者腿部肌肉锻炼的效率,当转盘703继续旋转,带动滑杆705向左移动远离推板3后,在第一弹簧4复位的作用,带动推板3向左移动复位,如此反复,可提高患者肌肉锻炼康复的速度,当患者不需使用本设备时,患者从坐垫502上下来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拉伸组件8,拉伸组件8包括有第三转轴801、绕线轮802、发条803、导向套804、拉绳805、固定杆806和拉把807,坐垫502底部左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801,第三转轴801前后两侧设有绕线轮802,绕线轮802内侧均设有发条803,槽板601前后两侧设有导向套804,槽板601顶部前后两侧对称转动式设有滑轮,发条803的一端均与拉绳805的一端连接,拉绳805均穿过导向套804绕在滑轮上,拉绳805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拉把807,拉绳805的下侧均设有固定杆806。
还包括有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包括有第一齿条901、第一齿轮902、第二导向杆903、第二齿条904、第三弹簧905、转杆906、第三齿条907、第四弹簧908和第二齿轮909,固定杆806右侧均设有第一齿条901,坐垫502底部左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903,第二导向杆903左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齿轮902,第一齿轮902均与第一齿条901间歇性啮合,第二导向杆903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二齿条904,第二齿条904均与第一齿轮902相互啮合,第二齿条904与第二导向杆903之间均设有第三弹簧905,第三弹簧905均套在第二导向杆903上,坐垫502内部左下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转杆906,第二齿条904均与转杆906配合,坐垫502内部左下侧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三齿条907,第三齿条907均与转杆906滑动式连接,第三齿条907与坐垫502之间均设有第四弹簧908,最外侧的第一转轴602下侧均设有第二齿轮909,第二齿轮909均与第三齿条907相互啮合。
当患者需要进行手臂肌肉锻炼时,患者双手握住拉把807,然后将拉把807向下移动,拉动拉绳805,在拉绳805的作用,使得滑轮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杆806和第一齿条90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801和绕线轮802逆时针旋转,发条803发生形变,第一齿条901向上移动与第一齿轮902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轮902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第二齿条904向左移动,第三弹簧905被压缩,第二齿条904向左移动与转杆906接触,从而带动转杆906向内旋转,进而带动第三齿条907向右移动,第四弹簧908被压缩,第三齿条907此时带动第二齿轮909、第一转轴602和按摩滚筒603正向旋转,使得按摩滚筒603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达到了自动按摩背部的作用,当患者松开拉动拉把807时,在发条803复位的作用,使得拉绳805复位,带动固定杆806和第一齿条901向下移动,这时,第一齿条901向下移动远离第一齿轮902,在第三弹簧905复位的作用,从而带动第二齿条904向右移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902逆时针旋转复位,第二齿条904向右移动远离转杆906,在第三弹簧905复位的作用,从而带动第三齿条907向左移动,进而带动转杆906向外旋转复位,在第三齿条907的作用,带动第二齿轮909、第一转轴602和按摩滚筒603反向旋转,如此反复,患者在进行手臂拉伸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背部按摩。
还包括有卡紧组件10,卡紧组件10包括有第二皮带轮1001、第二支撑杆1002、第三齿轮1003、卡位板1004、卡块1005、卡槽1006、第五弹簧1007和拉环1008,底座1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第二支撑杆1002,第二支撑杆1002上部外侧均设有第三齿轮1003,第二转轴701中部与第二支撑杆1002上均设有第二皮带轮1001,上下两侧第二皮带轮1001之间均绕有传输带,底座1顶部左侧前后对称设有卡位板1004,卡位板1004均位于第二支撑杆1002左侧,卡位板1004上部右侧均滑动式设有卡块1005,卡块1005均与第三齿轮1003配合,卡位板1004上部内侧均转动式设有卡槽1006,卡槽1006均与卡块1005转动式连接,卡块1005与卡位板1004之间均设有第五弹簧1007,卡槽1006左侧均设有拉环1008。
当患者需要进行腿部肌肉锻炼时,人们手动将拉环1008向左移动,带动卡槽1006和卡块1005向左移动,第五弹簧1007被压缩,使得卡块1005脱离第三齿轮1003,然后人们手动将拉环1008旋转,带动卡槽1006旋转,使得卡槽1006卡在卡位板1004上,如此,人们便可踩动踏板702,在第二转轴701旋转时,会带动第二皮带轮1001、第二支撑杆1002和第三齿轮1003旋转,当患者不需使用本设备时,人们手动将拉环1008继续旋转,带动卡槽1006旋转至不会卡在卡位板1004上,然后松开拉环1008,在第五弹簧1007复位的作用,带动卡块1005、卡槽1006和拉环1008向右移动复位,使得卡块1005卡在第三齿轮1003上,达到了卡紧第三齿轮1003的作用,如此,人们便踩不动踏板702。
还包括有握力组件11,握力组件11包括有连杆1101、摇杆1102和扭簧1103,支撑架501上部右侧前后对称设有连杆1101,连杆1101上侧均转动式设有摇杆1102,摇杆1102与连杆1101之间均设有扭簧1103。
当患者双手握住把手504后,患者手指可将摇杆1102向外旋转,扭簧1103发生形变,然后手松开摇杆1102,在扭簧1103的作用,带动摇杆1102向内旋转复位,如此反复,可促进患者手指血液循环,增加手指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底座(1);
第一导向杆(2),第一导向杆(2)为两个,对称固接在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
推板(3),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2)一侧之间;
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推板(3)与所述底座(1)之间,所述第一弹簧(4)均套在所述第一导向杆(2)上;
支撑组件(5),设置在所述底座(1)顶部;
按摩组件(6),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5)上部一侧;
踩踏组件(7),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5)下部内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5)包括有:
支撑架(501),固接在所述底座(1)顶部,所述推板(3)位于所述支撑架(501)下部内侧;
坐垫(502),滑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架(501)上部一侧;
第二弹簧(503),第二弹簧(503)为两个,对称连接在所述坐垫(502)与所述支撑架(501)之间;
把手(504),安装在所述支撑架(501)上部一侧。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按摩组件(6)包括有:
槽板(601),固接在所述坐垫(502)上部一侧;
第一转轴(602),第一转轴(602)为四个,均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槽板(601)内侧;
按摩滚筒(603),按摩滚筒(603)为四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602)上;
第一皮带轮(604),第一皮带轮(604)为四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602)下侧,传送带为两条,均绕在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604)之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踩踏组件(7)包括有:
第二转轴(701),第二转轴(701)为两个,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支撑架(501)内部一侧;
踏板(702),踏板(702)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701)外侧;
转盘(703),转盘(703)为两个,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701)内侧;
第一支撑杆(704),第一支撑杆(704)为两个,对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501)内部下侧;
滑杆(705),滑动式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704)之间,所述推板(3)与所述滑杆(705)配合,所述滑杆(705)均与所述转盘(703)滑动式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拉伸组件(8),拉伸组件(8)包括有:
第三转轴(801),转动式连接在所述坐垫(502)底部一侧;
绕线轮(802),绕线轮(802)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三转轴(801)两侧;
发条(803),发条(803)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绕线轮(802)内侧;
导向套(804),导向套(804)为两个,均固接在所述槽板(601)两侧,滑轮为四个,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所述槽板(601)顶部两侧;
拉绳(805),拉绳(805)为两条,其中一端连接在所述发条(803)的一端,所述拉绳(805)均穿过所述导向套(804)并绕在滑轮上;
固定杆(806),拉把(807)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拉绳(805)的另一端;
拉把(807),固定杆(806)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拉绳(805)的下侧。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驱动组件(9),驱动组件(9)包括有:
第一齿条(901),第一齿条(901)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固定杆(806)右一侧;
第二导向杆(903),第二导向杆(903)为两个,对称固接在所述坐垫(502)底部一侧;
第一齿轮(902),第一齿轮(902)为两个,均转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903)一侧,所述第一齿轮(902)均与所述第一齿条(901)间歇性啮合;
第二齿条(904),第二齿条(904)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杆(903)上,所述第二齿条(904)均与所述第一齿轮(902)相互啮合;
第三弹簧(905),第三弹簧(905)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二齿条(904)与所述第二导向杆(903)之间,所述第三弹簧(905)均套在所述第二导向杆(903)上;
转杆(906),转杆(906)为两个,对称转动式连接在所述坐垫(502)内部一侧,第二齿条(904)均与转杆(906)配合;
第三齿条(907),第三齿条(907)为两个,对称滑动式安装在所述坐垫(502)内部一侧,所述第三齿条(907)均与所述转杆(906)滑动式连接;
第四弹簧(908),第四弹簧(908)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三齿条(907)与所述坐垫(502)之间;
第二齿轮(909),第二齿轮(909)为两个,均安装在最外侧的所述第一转轴(602)下侧,所述第二齿轮(909)均与所述第三齿条(907)相互啮合。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紧组件(10),卡紧组件(10)包括有:
第二支撑杆(1002),第二支撑杆(1002)为两个,对称转动式安装在所述底座(1)顶部另一侧;
第三齿轮(1003),第三齿轮(1003)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002)上部外侧;
第二皮带轮(1001),第二皮带轮(1001)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701)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002)上,传输带为两条,均绕在上下两侧所述第二皮带轮(1001)之间;
卡位板(1004),卡位板(1004)为两个,均固接在所述底座(1)顶部另一侧,所述卡位板(1004)均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002)一侧;
卡块(1005),卡块(1005)为两个,均滑动式安装在所述卡位板(1004)上部一侧,所述卡块(1005)均与所述第三齿轮(1003)配合;
卡槽(1006),卡槽(1006)为两个,均转动式连接在所述卡位板(1004)上部内侧,所述卡槽(1006)均与所述卡块(1005)转动式连接;
第五弹簧(1007),卡第五弹簧(1007)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卡块(1005)与所述卡位板(1004)之间;
拉环(1008),拉环(1008)为两个,均安装在所述卡槽(1006)一侧。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握力组件(11),握力组件(11)包括有:
连杆(1101),连杆(1101)为两个,对称固接在所述支撑架(501)上部另一侧;
摇杆(1102),摇杆(1102)为两个,均转动式安装在所述连杆(1101)上侧;
扭簧(1103),扭簧(1103)为两个,均连接在所述摇杆(1102)与所述连杆(1101)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8540.2U CN215995528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28540.2U CN215995528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95528U true CN215995528U (zh) | 2022-03-11 |
Family
ID=80526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28540.2U Active CN215995528U (zh) | 2021-10-29 | 2021-10-29 | 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955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6203A (zh) * | 2022-07-15 | 2022-09-06 | 吉林大学 | 一种心血管内科病患锻炼护理装置 |
-
2021
- 2021-10-29 CN CN202122628540.2U patent/CN2159955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6203A (zh) * | 2022-07-15 | 2022-09-06 | 吉林大学 | 一种心血管内科病患锻炼护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37894A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
CN111631915A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 |
CN210145399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锻炼装置 | |
CN215995528U (zh) | 一种居家型康复科用辅助患者多方面肌肉锻炼的设备 | |
CN210044402U (zh) | 一种神经内科双腿联动恢复训练装置 | |
CN215609148U (zh) |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1300750U (zh) | 一种辅助轮椅的康复设计装置 | |
CN212166104U (zh) | 一种用于康复的体位调节装置 | |
CN113995631A (zh) | 坐式四肢康复训练设备 | |
CN211357596U (zh) | 一种用于室内的组合型可调节健身器材 | |
JP2004237053A (ja) | 健康ローラーバイク | |
CN112618255A (zh) | 一种医疗腿骨康复理疗机构 | |
CN215960966U (zh) |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康复装置 | |
CN214318543U (zh)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训练按摩装置 | |
CN215461815U (zh) | 一种神经内科自主训练装置 | |
CN216365863U (zh) | 一种康复科用肩部按摩床 | |
CN215995502U (zh) | 一种康复科用手腿部肌肉康复装置 | |
CN216222798U (zh) | 一种医疗康复运动锻炼装置 | |
CN210903934U (zh) | 一种多功能肢体康复车 | |
CN215021694U (zh) | 一种腕关节康复训练器 | |
CN214286505U (zh) | 一种体育康复训练用踩踏装置 | |
CN213049181U (zh) | 一种糖尿病患者康复锻炼装置 | |
CN214485493U (zh) | 脊柱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 |
CN212817882U (zh) | 一种关节外科术后肢体锻炼装置 | |
CN210844085U (zh) | 一种上肢康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