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6643U - 一种受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受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6643U
CN215956643U CN202122245436.5U CN202122245436U CN215956643U CN 215956643 U CN215956643 U CN 215956643U CN 202122245436 U CN202122245436 U CN 202122245436U CN 215956643 U CN215956643 U CN 215956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magnetic
conductive member
magnetic conductive
receiv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54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松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Shengtemei Suzhou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Shengtemei Suzhou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Shengtemei Suzhou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Shengtemei Suzhou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454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6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6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6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受话器,包括:壳体,配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一端设有开口;马达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簧片,所述簧片包括架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围绕形成导磁回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受话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锷铁结构复杂的问题,简化受话器结构,以便受话器实现自动化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受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受话器。
背景技术
平衡电枢受话器是一种声电转换器,通常作为发生发声器件使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主要用于耳机、助听器、可发声的穿戴设备和可发声电子产品的发声单元。
现有技术通常以锷铁作为磁路的载体,将磁铁固定在锷铁上。常见的锷铁呈“口”字型,是一个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其对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但实际上锷铁的尺寸精度难以控制,不稳定的尺寸常常会造成来料报废甚至是半成品报废,带来材料和人工的浪费,不利于控制成本;同时由于锷铁的复杂结构,在受话器组装工艺里,需要人工在锷铁里安装磁铁,操作难度高,不易做到自动化生产,不利于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话器,简化受话器结构,实现自动化组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受话器,包括:
壳体,配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一端设有开口;
马达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簧片,所述簧片包括架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围绕形成导磁回路。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磁回路内的磁路组件,所述簧片还包括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设置的振动部,所述振动部活动穿设于所述磁路组件内。
作为优选,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振动部一端的第一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振动部一端的第二磁体,所述振动部活动穿设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磁体相连的第一导磁件和与所述第二磁体相连的第二导磁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磁件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第一磁体之间,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在所述壳体与第二磁体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磁件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第一磁体之间,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在所述第二磁体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磁体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在所述第二磁体与壳体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磁体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磁件连接在所述第二磁体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端。
所述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配置成包括一个或多个台阶的阶梯状,所述台阶的凸部朝向所述振动部设置。
所述台阶的凹部设置有抗冲击护件。
所述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配置成平板状。
作为优选,所述磁路组件靠近所述振动部的一端设置有抗冲击护件,所述振动部活动穿设于所述抗冲击护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簧片和壳体由导磁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锷铁设计,通过架设在壳体的开口上的簧片和壳体侧壁及底部围绕形成导磁回路,实现锷铁的导磁功能,简化了受话器结构,有利于品控管制,减少浪费、降低原材料成本;简化结构后的受话器,降低了组装时的操作难度,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导磁回路的基础上,增设导磁件,一方面增强了导磁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导磁件调整磁间隙,更方便的实现了磁间隙和振动部的对中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导磁件配置成台阶状以引导和控制磁路,通过不同的台阶设计来调整簧片的受力状况,从而调整产品的输出,在不改变产品外形尺寸的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输出和达到更好的声学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磁路组件和簧片的振动部之间设置了抗冲击护件,限制了振动部的运动范围,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受话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受话器另一视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和马达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抗冲击防护件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受话器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设置有抗冲击防护件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设置有抗冲击防护件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设置有抗冲击防护件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设置有抗冲击防护件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设置有抗冲击防护件的受话器的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导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设置有阶梯状导磁件的受话器的簧片力矩仿真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设置有平板状导磁件的受话器的簧片力矩仿真图;
图中所示:
11、壳体;111、空腔;112、第一侧壁;113、第二侧壁;114、第三侧壁;115、第四侧壁;12、盖体;121、避让槽;13、前腔;14、后腔;15、出声孔;2、振膜组件;21、固定框;22、震动板;23、膜;3、马达组件;31、簧片;311、折弯部;312、固定部;313、振动部;32、驱动件;33、线圈;341、第一磁体;342、第二磁体;343、第一导磁件;344、第二导磁件;35、抗冲击护件;36、台阶;361、凸部;362、凹部;4、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受话器,其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振膜组件2以及与振膜组件2相连的以驱动振膜组件2振动的马达组件3。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外壳包括壳体11和盖体12,两者可相互盖合形成放置振膜组件2和马达组件3的容置腔,其中振膜组件2安装在盖体12内,将容置腔分隔为前腔13和后腔14。盖体12上开设有出声孔15以使前腔13与外界连通,从而让前腔产生的声波传递出去。优选的,出声孔15可以开设在盖体12的四周侧壁上;壳体11由导磁材料制成,优选采用高导磁材料制作,并采用磁性退火提升导磁性能,壳体11内配置有空腔111,空腔111一端设有开口,马达组件3设置于空腔111内。
如图2所示,振膜组件2包括固定框21、震动板22以及膜23。其中,固定框21的边沿固定在盖体12内,通过粘结剂进行密封,震动板22设置于固定框21的镂空部分并与固定框21铰接,膜23覆盖整个固定框21和震动板22。具体的,震动板22一端与固定框21之间存在有宽度在0.05毫米左右的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优选通过粘结剂结合形成铰链。震动板22一周除铰链处与固定框21有重叠外,其余周边与固定框21之间均存在有宽度在0.1-0.2毫米之间的间隙,该间隙方便震动板22上下振动。膜23覆盖整个固定框21和震动板22的同时,在固定框21和震动板22之间的间隙处成型出拱形结构,称之为跑道,实现振摆幅度。震动板22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供驱动件32穿过固定的通孔,震动板22与驱动件32通过粘结剂固定,从而实现由马达组件驱动振膜组件2振动。
如图1至图3所示,马达组件3包括簧片31、驱动件32、线圈33以及磁路组件。其中,簧片31由导磁材料制成,优选采用高导磁材料制作,并采用磁性退火提升导磁性能,簧片31包括折弯部311以及连接在折弯部311两端的固定部312和振动部313,固定部312和振动部313相对设置,优选为平行设置。固定部312架设在壳体11的开口上,固定部312和壳体11的侧壁以及底壁围绕形成导磁回路,替代了原有的“口”形锷铁结构,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组装工艺难度,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导磁回路内。
具体的,壳体11包括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以及第四侧壁115,第一侧壁112与第三侧壁114相对设置,第二侧壁113与第四侧壁115相对设置。固定部312的架设在第二侧壁113和第四侧壁115之间,其边沿优选与第二侧壁113的边沿和第四侧壁115的边沿对齐设置,导磁回路由固定部3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以及壳体11底壁围绕形成。为了方便壳体11与盖体12的盖合,盖体12上开设有供固定部312嵌设的避让槽121。此处选择在盖体12上开设避让槽121而不是在壳体11上开设,是因为磁路组件的磁间隙即第一磁体341与第二磁体342之间的间距是影响动铁受话器声学性能的关键因素,要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磁间隙的尺寸需要精确控制,当固定部312架设在壳体11开口上时,第一磁体341与第二磁体342之间的间距可直接通过壳体的深度以及磁性件或其他零件的尺寸控制;若将避让槽开设在壳体上,那么磁间隙需要通过避让槽到壳体底部的深度以及各零件的尺寸控制,而现有的冲压工艺很难保证其精确度和一致性,不仅为生产工艺带来难度,也影响了良品率。壳体11与盖体1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四周以及接缝处采用粘结剂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磁路组件设置于导磁回路内,两者通过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固定,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磁路组件内。磁路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部312靠近振动部313一端的第一磁体341、以及设置在壳体11靠近振动部313一端的第二磁体342,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相对设置,这里的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一磁体341的正投影和第二磁体342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更优选的是,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对齐设置,即第一磁体341的正投影和第二磁体342的正投影完全重合。在本实施例中,磁体优选为磁铁,配置成板状,振动部313悬空设置在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之间,并可在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之间上下振动。优选的,振动部313与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为对中设置,此处对中设置可以理解为,振动部313位于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的中间,振动部313把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之间的间隙对称分割开。振动部313远离折弯部311的一端至少部分露于磁路组件外,特别是露于第一磁体341外,用于固定驱动件3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2优选为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振动部313上,另一端固定在震动板22上。
如图6所示,磁路组件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设置有抗冲击护件35以提升产品的抗冲击性能。抗冲击护件35采用非磁性材料制成,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抗冲击护件35的形状不限,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优选地,抗冲击护件35同磁体一样被配置成板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抗冲击护件35分别通过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磁体341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以及固定在第二磁体342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当设置有抗冲击护件35后,振动部313依旧可在抗冲击护件35之间上下振动,通过抗冲击护件35限制振动部313的运动范围,使振动部313不会在跌落时发生太大的位移造成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能。
线圈33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固定部312上,且设置于磁路组件远离驱动件32的一侧,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线圈33内。线圈33的引线通过开设在第一侧壁112上的通孔引出。第一侧壁上可拆卸的盖设有端子4,端子由线圈33的引线通过焊锡焊接在PCB板的焊盘上形成,PCB板采用粘结剂固定和密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上述受话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将第二磁体342固定至壳体11底部,优选的,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二磁体342,再将第二磁体342固定至壳体11底部;
S2:将线圈33套设于簧片31的振动部313,簧片31的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线圈33内;
S3: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将第一磁体341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优选的,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一磁体341,再将第一磁体341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
S4:采用粘结剂的方式将线圈33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簧片31的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线圈33内;
S5: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固定部312安装至壳体11的开口上,焊接时保持固定部312边沿与壳体11边沿对齐设置,以及保持第一磁体341与第二磁体342相对设置,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第一磁体341与第二磁体342之间;
S6:采用焊接的方式将驱动件32固定至振动部313和振膜组件2之间;
S7:安装振膜组件2至盖体12内,四周通过粘结剂进行密封,采用焊接的方式盖合盖体12与壳体11,并通过粘结剂密封接合处。
上述步骤中所采用的固定、密封方法如焊接、粘结剂只是一种优选的方式,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改变上述的固定、密封方法,只要在不影响受话器的结构、性能的前提下,能达到同样的固定、密封效果均可采用。
实施例一: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新的磁路组件结构,应用于上述受话器。
具体的,磁路组件除了上述的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以外,还包括与第一磁体341相连的第一导磁件343和与第二磁体342相连的第二导磁件344,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配置成平板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件343连接在固定部312与第一磁体341之间,第二导磁件344连接在壳体11与第二磁体342之间。增设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后,一方面可以在簧片31与壳体11的基础上增加导磁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的厚度来调整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磁间隙,以实现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与振动部313对中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设置抗冲击护件35(如图9所示),也可以选择不设置(如图8所示)。当设置抗冲击护件35时,一个磁路组件内配置有至少两个抗冲击护件35,其中一个安装在第一磁体341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另一个安装在第二磁体342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两个抗冲击护件35之间充分留有供振动部313上下振动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受话器可采用上文的组装方式完成组装,但由于磁路组件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实行步骤S1和步骤S3时需稍作变化,具体为:
S1: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先将第二磁体342固定至第二导磁件344,再将第二导磁件344固定至壳体11底部,优选的,在固定至壳体底部前,还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二磁体342上;
S3: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先将第一磁体341固定至第一导磁件343上,再将第一导磁件343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优选的,在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前,还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一磁体341上。
其余组装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二: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新的磁路组件结构,应用于上述受话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二导磁件344的安装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件343依旧连接在固定部312与第一磁体341之间,第二导磁件344连接在第二磁体342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如此设置导磁件,一方面也能实现导磁性能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导磁件的厚度来调整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以实现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与振动部313对中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设置抗冲击护件35(如图11所示),也可以选择不设置(如图10所示)。当设置抗冲击护件35时,一个磁路组件内配置有至少两个抗冲击护件35,其中一个安装在第一磁体341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另一个安装在第二导磁件344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两个抗冲击护件35之间充分留有供振动部313上下振动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受话器可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组装方式完成组装,但由于磁路组件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实行步骤S1时需稍作变化,具体为:
S1: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先将第二导磁件344固定至第二磁体342,再将第二磁体342固定至壳体11底部,优选的,在固定至壳体底部前,还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二导磁件344上;
其余组装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新的磁路组件结构,应用于上述受话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导磁件343的安装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件343连接在第一磁体341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第二导磁件344依旧连接在第二磁体342与壳体11之间。如此设置导磁件,一方面也能实现导磁性能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导磁件的厚度来调整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以实现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与振动部313对中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设置抗冲击护件35(如图13所示),也可以选择不设置(如图12所示)。当设置抗冲击护件35时,一个磁路组件内配置有至少两个抗冲击护件35,其中一个安装在第一导磁件343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另一个安装在第二磁体342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两个抗冲击护件35之间充分留有供振动部313上下振动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受话器可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组装方式完成组装,但由于磁路组件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实行步骤S3时需稍作变化,具体为:
S3: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先将第一导磁件343固定至第一磁体341上,再将第一磁体341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优选的,在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前,还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一导磁件343上。
其余组装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新的磁路组件结构,应用于上述受话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的安装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件343连接在第一磁体341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第二导磁件344连接在第二磁体342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如此设置导磁件,一方面也能实现导磁性能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导磁件的厚度来调整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以实现磁路组件的磁间隙与振动部313对中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设置抗冲击护件35(如图15所示),也可以选择不设置(如图14所示)。当设置抗冲击护件35时,一个磁路组件内配置有至少两个抗冲击护件35,其中一个安装在第一导磁件343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另一个安装在第二导磁件344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两个抗冲击护件35之间充分留有供振动部313上下振动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受话器可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组装方式完成组装,但由于磁路组件结构的变化,因此在实行步骤S1和S3时需稍作变化,具体为:
S1: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先将第二导磁件344固定至第二磁体342,再将第二磁体342固定至壳体11底部,优选的,在固定至壳体底部前,还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二导磁件344上;
S3:采用焊接或粘结剂的方式先将第一导磁件343固定至第一磁体341上,再将第一磁体341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优选的,在固定至簧片31的固定部312前,还可以先将抗冲击护件35固定至第一导磁件343上。
其余组装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新的磁路组件结构,应用于上述受话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的形状,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配置成包括一个或多个台阶36的阶梯状,关于阶梯状可以理解为导磁件至少包括厚度不一致的两部分,分别为凸部361和凹部362,其中台阶36的凸部361和凹部362同侧设置,台阶36的凸部361朝向所述振动部313设置,与凸部361相对的一面平稳连接在第一磁体341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或者连接在第二磁体342靠近振动部313的一端。台阶36的凸部361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中间或侧边以调整受力区域,当凸部361设置在靠近所述驱动件32一端的边侧时,簧片31在受到相同大小的力时,可以获得更大的力矩,有效调整产品的输出,在不改变产品外形尺寸的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输出和达到更好的声学性能。
如图19和20所示,图19是导磁件配置成阶梯状,特别是将凸部361设置在在靠近所述驱动件32一端的边侧时,对簧片力矩的仿真结果(即设置有阶梯状导磁件的受话器的簧片力矩仿真图)、图20是导磁件配置成平板状时,对簧片力矩的仿真结果(即设置有平板状导磁件的受话器的簧片力矩仿真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相同的受力情况下,平板状设计导磁件,簧片的力矩为1.3898e-3,而阶梯状设计导磁件,簧片的力矩为1.7443e-3,力矩明显增加了25%,使产品获得了更大的输出和更好的声学性能。
进一步的,台阶36的截面可以是常规的矩形,也可以是梯形或其他多边形;导磁件的阶梯状可以是一体式的,也可以是分体式的,比如采用两片或多片板状导磁件堆叠放置,或者采用两片或多片不同厚度的板状导磁件并排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设置抗冲击护件35(如图19所示),也可以选择不设置(如图18所示)。当设置抗冲击护件35时,一个磁路组件内配置有至少两个抗冲击护件35,抗冲击护件35优选合理的设置于所述台阶36的凹部362,两个抗冲击护件35之间充分留有供振动部313上下振动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受话器可采用实施例四中的组装方式完成组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受话器本实用新型采用无锷铁设计,通过架设在壳体的开口上的簧片和壳体内侧壁围绕形成导磁回路,实现锷铁的导磁功能,简化了受话器结构,有利于品控管制,减少浪费、降低原材料成本;现有工艺易于实现,且不会影响受话器性能,改善受话器声学性能、提高稳定性;取消了锷铁结构,利于实现产品发小型化,突破现有技术的尺寸限制,满足产品的多样化应用;简化结构后的受话器,降低了组装时的操作难度,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3)

1.一种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配置有空腔(111),所述空腔(111)一端设有开口;
马达组件(3),设置于所述空腔(111)内,所述马达组件(3)包括簧片(31),所述簧片(31)包括架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固定部(312),所述固定部(312)与所述壳体(11)围绕形成导磁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磁回路内的磁路组件,所述簧片(31)还包括与所述固定部(312)相对设置的振动部(313),所述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所述磁路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12)靠近所述振动部(313)一端的第一磁体(34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1)靠近所述振动部(313)一端的第二磁体(342),所述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第一磁体(341)和第二磁体(34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磁体(341)相连的第一导磁件(343)和与所述第二磁体(342)相连的第二导磁件(3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343)连接在所述固定部(312)与第一磁体(341)之间,所述第二导磁件(344)连接在所述壳体(11)与第二磁体(34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343)连接在所述固定部(312)与第一磁体(341)之间,所述第二导磁件(344)连接在所述第二磁体(342)靠近所述振动部(313)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磁体(341)靠近所述振动部(313)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磁件(344)连接在所述第二磁体(342)与壳体(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磁体(341)靠近所述振动部(313)的一端,所述第二导磁件(344)连接在所述第二磁体(342)靠近所述振动部(313)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配置成包括一个或多个台阶(36)的阶梯状,所述台阶(36)的凸部(361)朝向所述振动部(313)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36)的凹部(362)设置有抗冲击护件(35)。
11.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件(343)和第二导磁件(344)配置成平板状。
12.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靠近所述振动部(313)的一端设置有抗冲击护件(35),所述振动部(313)活动穿设于所述抗冲击护件(35)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31)和壳体(11)由导磁材料制成。
CN202122245436.5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受话器 Active CN215956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5436.5U CN215956643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受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5436.5U CN215956643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受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6643U true CN215956643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2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5436.5U Active CN215956643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受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6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60093A (en) Miniature transducer
US20200213762A1 (en) Speaker
CN103747374A (zh)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CN107040851B (zh) 磁路组件及设有该磁路组件的微型发声器
CN107172552B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及该扬声器的组装方法
CN114257930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5956643U (zh) 一种受话器
CN216313414U (zh) 一种受话器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7098049B (zh) 扬声器箱及手写笔
CN203722779U (zh) 一种具有改良式壳体的受话器
CN115835098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组装方法
WO2023208051A1 (zh) 一种骨传导振动发声装置及骨传导眼镜
CN202310042U (zh) 一种可防止进铁屑的耳机
WO2022126786A1 (zh) 扬声器箱
CN215991195U (zh) 一种受话器
CN206851019U (zh) 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06100435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扬声器模组及发声装置
CN208821056U (zh) 一种发声装置单体及发声装置模组
CN215991194U (zh) 一种受话器
CN216313413U (zh) 一种受话器和一种电子设备
CN115811688A (zh) 一种受话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20693339U (zh) 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
CN217428309U (zh) 一种平衡电枢受话器及电子设备
CN221467901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112104935A (zh) 扬声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