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6350U - 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76350U CN215876350U CN202121938565.6U CN202121938565U CN215876350U CN 215876350 U CN215876350 U CN 215876350U CN 202121938565 U CN202121938565 U CN 202121938565U CN 215876350 U CN215876350 U CN 2158763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wage
- sedimentation tank
- rubbish
- sewage treatment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污水装置,所述污水装置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表面与支水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支水管的右端与分隔圆柱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隔圆柱的外表面与排泥管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隔圆柱的上表面与污水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污水管的顶端与沉淀装置的下表面相连通。该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通过设置垃圾隔板、旋转柱、移动板、齿轮和齿板,当使用者再将所产生的污水排入时,污水中所堆积的垃圾和残骸会被垃圾隔板所阻拦,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使用本装置的可以节省对池中垃圾的处理,能够被集中处理,该装置能减少人员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背景技术
我们的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污水产生,污水对环境有着巨大的危害,污水不可以直接进行排放,污水处理一般先要进行沉淀处理,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淀下来,沉淀后的污泥与水分给开来,避免两者再次混合,此类问题的解决必将对污水沉淀处理的工艺有着巨大的发展提升意义,但现有的沉淀池所产生的垃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打扫,而产生的污泥为能够及时处理而让沉淀池含有大量的污泥从而处理后的污水内还会含有少量污泥。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解决了现有的沉淀池所产生的垃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打扫,而产生的污泥为能够及时处理而让沉淀池含有大量的污泥从而处理后的污水内还会含有少量污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污水装置,所述污水装置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表面与支水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支水管的右端与分隔圆柱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隔圆柱的外表面与排泥管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隔圆柱的上表面与污水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污水管的顶端与沉淀装置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沉淀装置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与支撑柱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污水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顶梁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梁的外表面与伸缩固定轴的底端齿合,所述伸缩固定轴滑动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端与垃圾隔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垃圾隔板的两端与污水池内壁的表面卡接,所述污水池的右侧面与沉淀池左侧面相连通,所述沉淀池内壁的右侧面设有挡渣板,所述沉淀池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顶端与挡渣板的下表面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柱的外表面与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支撑柱内壁的表面设有齿板,所述齿轮的右端与齿板的左侧面齿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固定支撑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轴的底端与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外表面与过滤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开设有丝杆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立柱的底端与锥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锥柱的外表面与横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顶端与斜轴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斜轴板的左端与扇叶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开设有丝杆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扇叶板的下表面设有污泥刷,所述沉淀池内壁的下表面与水泥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污水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通过设置垃圾隔板、旋转柱、移动板、齿轮和齿板,当使用者再将所产生的污水排入时,污水中所堆积的垃圾和残骸会被垃圾隔板所阻拦,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移动板两端的齿轮与齿板的运作,从而带动旋转柱向上运动,通过旋转柱的运动从而带动了垃圾隔板向上走得力,当垃圾隔板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让其停止,使用本装置的可以节省对池中垃圾的处理,能够被集中处理,该装置可以减少人力和时间,从而能够更快的清理垃圾。
2、该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通过设置水泥斜板、斜轴板、扇叶板、污泥刷和横梁,在对污水沉淀处理时,水内所污泥会因为重量沉在水泥斜板,而由于水泥斜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所产生的污泥会随着地形的因素流下底部,当污泥过多时,可以通过斜轴板、扇叶板和污泥刷所组成的装置对水泥斜板的外表面进行清洗移动,保证底部的流通性,使用本装置能够确保沉淀的污泥能够被缓慢的排放,从而确保了沉淀池底部的空间容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该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通过设置支水管、挡渣板和过滤板,水排放时会通过过滤板与挡渣板的隔断能够使得污水内不易存在杂质,使用该装置能够确保污泥能够被排放的同时还能使得内部的水被重复沉淀,而所产生的沉淀水保证可能的清晰,从而提升了沉淀水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污水装置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污泥刷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装置、2进水管、3支水管、4排泥管、5分隔圆柱、6污水管、7沉淀装置、8固定板、9支撑柱、10顶梁、11垃圾隔板、12污水池、13水泥斜板、14沉淀池、15出水口、16挡渣板、17固定支撑轴、18伸缩固定轴、19旋转柱、20移动板、21齿轮、22齿板、23丝杆螺母、24斜轴板、25扇叶板、26污泥刷、27横梁、28锥柱、29过滤板、3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污水装置1,污水装置1的左侧面开设有进水管2,进水管2的下表面与支水管3的顶端相连通,支水管3的右端与分隔圆柱5的左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分隔圆柱5,使用分割圆柱可以将污泥与污水分别排放,分隔圆柱5的外表面与排泥管4的左侧面相连通,通过设置排泥管4,是为了能够让沉淀池内所产生的污泥能够通过集中的方式排放,从而确保沉淀池内部空间的容量,分隔圆柱5的上表面与污水管6的底端相连通,污水管6的顶端与沉淀装置7的下表面相连通,沉淀装置7的顶端与固定板8的右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固定板8的左端与支撑柱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柱9的底端与污水装置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9的顶端与顶梁10的右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污水池12的右侧面与沉淀池14的左侧面相连通,沉淀池14内壁的右侧面设有挡渣板16,通过设置挡渣板16,在对污水沉淀的处理之后需要将沉淀水逐步排出,在经过挡渣板16的时候能够更加进一步的保证沉淀水的质量,沉淀池14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的顶端与挡渣板16的下表面相连通,沉淀池14内壁的下表面与水泥斜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水泥斜板13,是为了使得水中的污泥会因为重量而掉落在池底的水泥斜板13,而由于水泥斜板13是倾斜设计从而会使得污泥会掉进凹槽沟内。
具体的,如图3所示,旋转柱19的外表面与移动板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移动板20的两端设有齿轮21,通过设置设有齿轮21,使得齿轮21时可以顺着一个方向运动,能使得齿轮21带动移动板20稳固移动,齿轮21的右端与齿板22的左侧面齿合,通过设置齿板22,能够保证工件的运作,从而使得工件能够随着齿板22的齿印移动。
具体的,如图4所示,立柱30的外表面与过滤板2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过滤板29,能够保证污泥会被过滤板29隔开,立柱30的底端与锥柱2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锥柱28的外表面与横梁2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横梁27的顶端与斜轴板24的右端固定连接,斜轴板24的左端与扇叶板25的左端固定连接,立柱30的外表面开设有丝杆螺母23,通过设置丝杆螺母23,为了保证该装置会随着丝杆螺母23的转动而转动运作,能够保证工件的稳定性,扇叶板25的下表面设有污泥刷26,通过设置污泥刷26,为了能够让底部沉淀的污泥会随着污泥刷26的运作清除。
具体的,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顶梁10的外表面与伸缩固定轴18的底端齿合,通过设置伸缩固定轴18,能够保证装置的会随着伸缩固定轴18以伸缩的方式运作,伸缩固定轴18滑动连接有旋转柱19,旋转柱19的底端与垃圾隔板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垃圾隔板11,为了能够使得垃圾被隔断在外,垃圾隔板11的两端与污水池12内壁的表面卡接,支撑柱9内壁的表面设有齿板22,固定板8的外表面与固定支撑轴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支撑轴17的底端与立柱30的顶端固定连接,沉淀池14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污水管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使用时,再将大量的污水排进污水装置1时,可以通过齿轮21与齿板22的运作从而带动垃圾隔板11向上的运作,从而使得垃圾不会被排入污水池12内,当污水池12内的污水逐渐的流入沉淀池14内时,启动装置让丝杆螺母23带动斜轴板24、扇叶板25和横梁27所组成的装置以及该装置底部的污泥刷26,进行旋转运作的时候;
S2、沉淀池14内的大量污泥会因为地心引力的因素慢慢掉落在水泥斜板13的外表上,也会随着水泥斜板13外表面慢慢滑落到污水管6内,而污泥刷26在运作的时候会不定时的清扫到水泥斜板13外表的污泥,使得污泥不会长时间的停留在水泥斜板13,而产生的污泥会随着污水管6流进分隔圆柱5内;
S3、通过分隔圆柱5的污水被分割之后重新由支水管3流向进水管2内再次流进该装置内,而产生的污泥会随着排泥管4被排出,从而沉淀池的水会随着过滤板29阻断了杂质与污泥的路径,当沉淀水再一次的经过挡渣板16之后再一次的过滤,从而保证沉淀水的质量,当流进凹槽内时会随着出水口15被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污水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装置(1)的左侧面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底端与支水管(3)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支水管(3)的右端与分隔圆柱(5)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隔圆柱(5)的外表面与排泥管(4)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分隔圆柱(5)的上表面与污水管(6)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污水管(6)的顶端与沉淀装置(7)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沉淀装置(7)的顶端与固定板(8)的右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的左端与支撑柱(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9)的底端与污水装置(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9)的顶端与顶梁(10)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梁(10)的外表面与伸缩固定轴(18)的底端卡接,所述伸缩固定轴(18)滑动连接有旋转柱(19),所述旋转柱(19)的底端与垃圾隔板(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隔板(11)的两端分别与污水池(12)的内壁卡接,所述污水池(12)的右侧面与沉淀池(14)的左侧面相连通,所述沉淀池(14)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挡渣板(16),所述沉淀池(14)内壁的右侧面开设有出水口(15),所述出水口(15)的顶端与挡渣板(16)的下表面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19)的外表面与移动板(2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0)的右端设有齿轮(21),所述支撑柱(9)内壁的表面设有齿板(22),所述齿轮(21)的右端与齿板(22)的左侧面齿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的外表面与固定支撑轴(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轴(17)的底端与立柱(3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0)的外表面与过滤板(2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0)的外表面开设有丝杆螺母(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0)的底端与锥柱(2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锥柱(28)的外表面与横梁(2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7)的顶端与斜轴板(2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斜轴板(24)的左端与扇叶板(25)的背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板(25)的下表面设有污泥刷(26),所述沉淀池(14)内壁的下表面与水泥斜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14)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污水管(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38565.6U CN215876350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38565.6U CN215876350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76350U true CN215876350U (zh) | 2022-02-22 |
Family
ID=8050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3856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876350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76350U (zh) |
-
2021
- 2021-08-18 CN CN202121938565.6U patent/CN21587635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409116B (zh) | 一种全自动废水一体化多级处理设备 | |
CN112245979B (zh) | 一种便于清理的高效沉淀池 | |
CN215403767U (zh) | 一种污泥调理高效脱水装置 | |
CN215876350U (zh) | 一种便于打捞垃圾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 |
CN211659414U (zh) | 滤布滤池过滤机 | |
CN215627297U (zh) | 一种用于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污水过滤装置 | |
CN218540624U (zh) | 一种水体污染物打捞设备 | |
CN218089170U (zh) | 一种污水处理预处理池 | |
CN216092638U (zh) | 一种节能型高含尘废水澄清器 | |
CN112807781B (zh) | 一种工业废水过滤除泥装置 | |
CN214570910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撇渣收集装置 | |
CN213823571U (zh) | 一种模块式工业污水初沉池 | |
CN221500713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刮渣装置 | |
CN214192830U (zh) | 一种二沉池反应沉淀池 | |
CN221230028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2331713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化工废液净化装置 | |
CN222709053U (zh) | 一种新型半桥式周边传动刮吸泥机 | |
CN219879323U (zh) | 一种便于过滤的沉沙装置 | |
CN219730656U (zh) | 一体化污水除磷处理机 | |
CN220989894U (zh) | 一种循环过滤清洁装置 | |
CN220182859U (zh) | 一种便于去除杂质的气浮机 | |
CN220656727U (zh) | 一种废水除杂机构 | |
CN214913902U (zh) | 一种环保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0495819U (zh) |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污水过滤循环设备 | |
CN214714713U (zh) | 一种水利水电用引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