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2380U -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2380U
CN215872380U CN202120887373.0U CN202120887373U CN215872380U CN 215872380 U CN215872380 U CN 215872380U CN 202120887373 U CN202120887373 U CN 202120887373U CN 215872380 U CN215872380 U CN 215872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an
heat
piece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73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易兵
戴俊俊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73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2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2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2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其中散热结构包括:安装板;第一散热件,其安装于安装板,多个第一散热件围合形成容纳区域;第二散热件,其安装于安装板,且置于容纳区域,第二散热件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件,多个第二散热件在安装板上围合形成安装区域;风扇,包括底座和扇叶,底座安装于安装区域,扇叶悬空于第二散热件的顶部,扇叶用于在容纳区域中形成气流。由于第二散热件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件,因此风扇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收纳于容纳区域,在此基础上容纳区域保留有第二散热件进行散热。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散热结构在收纳风扇的基础上保证散热件的数量,避免散热件大量减少,确保了散热结构较好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鳍片,简称散热片,属于“被动性散热元件”,通过将铝或铜等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的金属贴附于发热物体的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达到散热的目的。
在散热器件领域中,散热鳍片使用的较多,而为了保证散热器整体的收纳性能,往往在散热器上设置有容纳区域以供风扇安装,从而减小整个散热器的体积。然而,由于安装风扇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散热鳍片的安装空间被挤占,因此会减少散热器上散热鳍片的数量,从而导致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安装风扇而挤占散热鳍片安装空间导致散热效果降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
安装板;
第一散热件,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多个所述第一散热件围合形成容纳区域;
第二散热件,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且置于所述容纳区域,所述第二散热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多个所述第二散热件在所述安装板上围合形成安装区域;
风扇,包括底座和扇叶,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扇叶悬空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的顶部,所述扇叶用于在所述容纳区域中形成气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在同一直线上间隔分布形成散热件组,多个所述散热件组间隔平行排列,所述散热件组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散热气流流动的导风通道。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风通道自所述安装区域向所述安装板的外周呈放射状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通道的一侧上的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侧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均呈棱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棱柱为直棱柱,且所述棱柱的底面为菱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结构,还包括壳体和夹持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夹持结构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电子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有通风口和散热口,所述通风口背向所述夹持结构且与所述风扇正对,所述散热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贴附于所述夹持结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第一散热件,多个第一散热件围合形成容纳区域,再在容纳区域中设置第二散热件,多个第二散热件围合形成安装区域,在安装区域中安装风扇的底座,扇叶悬空于第二散热件的顶部,由于第二散热件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件,因此风扇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收纳于容纳区域,在此基础上容纳区域保留有第二散热件进行散热。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散热结构在收纳风扇的基础上保证散热件的数量,避免散热件大量减少,确保了散热结构较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展示了散热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展示了散热结构的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呈菱形时的俯视图;
图3展示了散热结构的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呈矩形时的俯视图;
图4展示了散热结构与风扇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5展示了散热结构与风扇的分解示意图;
图6展示了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7展示了散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
散热结构1;安装板11;第一散热件12;第二散热件13;导风通道14;
风扇15;底座151;扇叶152;壳体3;通风口31;散热口32;
夹持结构4;电路板5;半导体制冷片6;导热铜片7;硅胶垫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结构1,如图1-5所示,包括:安装板11;第一散热件12,其安装于安装板11,多个第一散热件12围合形成容纳区域;第二散热件13,其安装于安装板11,且置于容纳区域,第二散热件13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件12,多个第二散热件13在安装板11上围合形成安装区域;风扇15,包括底座151和扇叶152,底座151安装于安装区域,扇叶152悬空于第二散热件13的顶部,扇叶152用于在容纳区域中形成气流。风扇15通过底座151与安装板1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底座151使得风扇15的扇叶152处于第二散热件13的上方,转动时不会与第二散热件13碰撞,且可以收纳于容纳区域。
通过在安装板11上设置第一散热件12,多个第一散热件12围合形成容纳区域,再在容纳区域中设置第二散热件13,多个第二散热件13围合形成安装区域,在安装区域中安装风扇15的底座151,扇叶152悬空于第二散热13件的顶部,由于第二散热件13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件12,因此风扇15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收纳于容纳区域,在此基础上容纳区域保留有第二散热件13进行散热。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散热结构1在收纳风扇15的基础上保证散热件的数量,避免散热件大量减少,确保了散热结构1较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将风扇15收纳于容纳区域可以有效减小散热结构1与风扇15装配后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风扇15直接安装于安装板11上的安装区域,安装板11对风扇15起到有效支撑和固定作用,确保风扇15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其转动时晃动而带来安全问题,尤其是避免了风扇15的扇叶152与散热件发生碰撞,造成零件损坏。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在同一直线上间隔分布形成散热件组,多个散热件组间隔平行排列,散热件组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散热气流流动的导风通道14。通过散热件组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导风通道14,在风扇15的扇叶152转动时,气流被安装板11阻挡后通过导风通道14向周向流动,安装板11的背面可以抵接CPU或半导体制冷片等发热部件或导热部件,安装板11吸收热量后通过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散热,而气流带走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表面的热量,最终将CPU或半导体制冷片等发热部件或导热部件产生的热量转移到气流,通过气流转移至周围的空气中,实现快速散热降温的效果,导风通道14对气流起到方向引导的作用。由于,扇叶152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散热件13,且第二散热件13和第一散热件12共同形成导风通道14,从而扇叶152下方气流不容易形成扰流,能够快速的通过导风通道14向周向扩散,能够提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多个导风通道14沿安装区域至安装板11的外周呈放射状,安装区域处于安装板11的中部,放射状的导风通道14实现气流在安装板11外周与中部之间的流通,风扇15工作时促使气流流动而实现散热。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导风通道14的一侧上的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的侧面平齐,避免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的侧面参差不齐而对气流的流动造成阻碍,平齐的侧面使得气流在导风通道14中的流动速度较快,可以实现更佳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均呈棱柱状。由于散热件吸收了热量以后,需要用对流的形式将热散发掉,在对流散热的过程中散热效果主要由散热件的表面积的大小决定的,表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表面积越小,散热效果就越差。而棱柱状的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的表面积较大,可以在保证侧面平齐来降低对气流流动阻碍的基础上,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实现较佳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如图2所示,棱柱为直棱柱,且棱柱的底面为菱形,直棱柱状的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间隔分布在安装板11上,相邻的第一散热件12或第二散热件13之间的菱形边沿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
同理,如图3所示,棱柱的底面也可以是矩形,相邻的第一散热件12或第二散热件13之间的矩形边沿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优选的是该矩形为正方形。
在说明书附图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也可以均呈片状,通过片状的散热件对气流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气流与片状的散热件的表面充分接触,实现热交换,并通过对流散热。
优选的,风扇15为轴流风扇15。轴流风扇15工作时,叶片推动空气以与轴相同的方向流动,轴流风扇15一般采用向下吹风的送风方式。轴流风扇15具有低压大流量的特点,从而使用轴流风扇15能够保证风量比较大,更加方便散热器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如图4-7所示,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结构1,还包括壳体3和夹持结构4,散热结构1、风扇15均置于壳体3的内部,壳体3对散热结构1、风扇15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冲击或碰撞,夹持结构4连接于壳体3的外表面,夹持结构4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散热器还包括电路板5、半导体制冷片6、导热铜片7、硅胶垫8,电路板5、半导体制冷片6、导热铜片7均置于壳体3内部,夹持结构4的表面设有所述硅胶垫8,硅胶垫8可以保护电子产品的表面不受损坏。
通过在安装板11上设置第一散热件12,多个第一散热件12围合形成容纳区域,再在容纳区域中设置第二散热件13,多个第二散热件13围合形成安装区域,在安装区域中安装风扇15,由于第二散热件13的高度小于第一散热件12,因此风扇15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收纳于容纳区域,在此基础上容纳区域保留有第二散热件13进行散热。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实现散热结构1在收纳风扇15的基础上保证散热件的数量,避免散热件大量减少,确保了散热结构1较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将风扇15收纳于容纳区域可以有效减小散热结构1与风扇15装配后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风扇15直接安装于安装板11上的安装区域,安装板11对风扇15起到有效支撑和固定作用,确保风扇15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其转动时晃动而带来安全问题,尤其是避免了风扇15的扇叶152与散热件发生碰撞,造成零件损坏。
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壳体3设有通风口31和散热口32,通风口31背向夹持结构4且通风口31与风扇15正对,气流通过通风口31被风扇15抽吸进入壳体3的内部,再经过导风通道14流动,与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的表面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气流带走第一散热件12和第二散热件13表面的热量,散热口32设置于壳体3的外周面且与导风通道14连通,气流最终通过散热口32流出壳体3,将热量转移至外周的空气中,从而降低散热器内部的温度。
优选的,夹持结构4包括主体和两个夹持臂,主体连接于壳体的外表面,夹持臂可相对于主体伸缩移动,通过两个夹持臂夹持电子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
第一散热件,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多个所述第一散热件围合形成容纳区域;
第二散热件,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且置于所述容纳区域,所述第二散热件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多个所述第二散热件在所述安装板上围合形成安装区域;
风扇,包括底座和扇叶,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扇叶悬空于所述第二散热件的顶部,所述扇叶用于在所述容纳区域中形成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在同一直线上间隔分布形成散热件组,多个所述散热件组间隔平行排列,所述散热件组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散热气流流动的导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通道自所述安装区域向所述安装板的外周呈放射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通道的一侧上的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侧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均呈棱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为直棱柱,且所述棱柱的底面为菱形或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
8.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结构,还包括壳体和夹持结构,所述散热结构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夹持结构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电子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通风口和散热口,所述通风口背向所述夹持结构且与所述风扇正对,所述散热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且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胶垫,所述硅胶垫贴附于所述夹持结构上。
CN202120887373.0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Active CN215872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7373.0U CN215872380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7373.0U CN215872380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2380U true CN21587238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15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7373.0U Active CN215872380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2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3139B (zh) 散热系统及具有散热系统的飞行器
CN100456205C (zh) 散热装置
KR100939992B1 (ko) 전기전자기기의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장착한 전기전자기기
CN209784925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315266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872380U (zh)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散热器
CN210868559U (zh) 手机散热器
CN112286325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置散热器
JP2004537869A (ja) 放熱システム
CN113031273B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散热机构
CN210624740U (zh)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4625228A (zh) 主机设备
CN210402260U (zh) 一种散热效能良好的散热片
CN215494905U (zh) 散热器
CN216532433U (zh) 一种主控箱
CN217932631U (zh) 散热装置及服务器
CN220323817U (zh) 笔记本电脑
CN21042831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
CN216429992U (zh) 伺服机柜排热装置
CN217689981U (zh) 散热器及计算机机箱
CN210274970U (zh) 电子干扰器
CN216852949U (zh) 一种散热片
CN216905703U (zh) 虚拟头显设备用散热装置及虚拟头显设备
CN111594462B (zh) 散热器和具有其的中央处理器
CN219164990U (zh) 一种车机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