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6616U -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6616U
CN215856616U CN202121368471.XU CN202121368471U CN215856616U CN 215856616 U CN215856616 U CN 215856616U CN 202121368471 U CN202121368471 U CN 202121368471U CN 215856616 U CN215856616 U CN 215856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quard
surface layer
layer
yarn
t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84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清来
蔡永安
方伟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run Jin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84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6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6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6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编织方法及鞋面,该提花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集圈提花区和非集圈提花区;其中所述集圈提花区为所述底层的第二纱线在所述面层集圈并与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套嵌成圈;所述非集圈提花区为所述面层的前线圈与后线圈套嵌;所述底层为针织提花层;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的第二纱线与第一纱线的纱线颜色不同,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编织的方式,得到具有隐型提花的提花面料,使得提花图案可若隐若现,面料风格低调,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提花结构和提花方式,且工艺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背景技术
提花面料,一般分为小提花和大提花面料,小提花面料是指织针经过有限的移圈形成的较为规律的图案,大提花面料是指织针经电脑控制系统可以在任意位置进行提花形成任意形状的提花图案,两种方式形成的提花面料都赋予了织物美观的特点。但目前的提花多为面层的提花,即提花图案显示于面层,当图案的颜色较为鲜明时,形成的图案也较为鲜明。然而,随着市场消费者对于面料图案的要求的变化,若隐若现的提花结构也逐渐被消费者喜爱,这类面料既具有提花面料的花型,面料的层次感更丰富,同时由于花型被部分隐藏,使得面料图案更加低调,这类面料在服装、鞋材等领域被逐渐应用。而目前,为了实现花型若隐若现的隐型效果,往往采用复合的方式,即在提花面料的表层复合一层较为轻薄或者具有网眼结构的面料来遮挡部分花型以形成花型隐型效果,但该种方式在复合过程中会使用到粘合剂等化学物质,不仅不利于环保,且成本增加,粘合剂的使用也会影响面料的手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编织方法及鞋面,通过一体编织的方式得到了具有隐型提花结构的面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其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集圈提花区和非集圈提花区;其中所述集圈提花区为所述底层的第二纱线在所述面层集圈并与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套嵌成圈;所述非集圈提花区为所述面层的前线圈与后线圈套嵌;所述底层包括针织电脑提花结构;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的第二纱线与第一纱线的纱线颜色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提花面料还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面层与底层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面层和底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层的编织纱线细度小于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的细度。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为平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为单面罗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还包括网眼提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还包括移圈提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为移圈提花、透孔、半透孔中的任一组织。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为单色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两种及以上颜色的纱线,且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的颜色与面层的编织纱线的颜色均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给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面层:用于编织面层的纱线前后线圈套嵌形成面层的非集圈提花区;
S2编织底层:用于编织底层的纱线前后线圈提花套嵌形成底层;
S3编织集圈提花区:用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的底层的第二纱线在面层上集圈并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的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套嵌成圈;
所述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的第二纱线与第一纱线的颜色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给出了一种鞋面,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一体编织的方式,得到具有隐型提花的提花面料,使得提花图案可若隐若现,面料风格低调,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提花结构和提花方式。
2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料是通过一体编织而成的,相比复合型面料,不仅节省结合剂,节约成本,且利于环保,同时避免了因粘合剂带来的手感较差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料提花图案可以为任意提花图案,风格和图案可以多变,类型丰富。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料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料底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截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面料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面料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集圈提花区的编织示意图;
图6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单色集圈提花区的编织示意图;
图6C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色集圈提花区的编织示意图。
面层1,集圈提花区10,第一纱线100,第二纱线101,非集圈提花区11,底层2,连接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如图1-2所示,其包括面层1和底层2,所述面层1包括集圈提花区10和非集圈提花区11;其中所述集圈提花区10为所述底层的第二纱线101在所述面层集圈并与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100套嵌成圈;所述非集圈提花区11为所述面层的前线圈与后线圈套嵌;所述底层2为针织提花层;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的第二纱线101与第一纱线100的纱线颜色不同。
具体的,所述提花面料还包括连接层3,所述连接层3位于所述面层1与底层2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面层1和底层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给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面层1:用于编织面层1的纱线前后线圈套嵌形成面层1的非集圈提花区11;
S2编织底层2:用于编织底层2的纱线前后线圈提花套嵌形成底层2;
S3编织集圈提花区10:用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10的底层的第二纱线101在面层上集圈并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的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100套嵌成圈;
所述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10的第二纱线101与第一纱线100的颜色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给出了一种鞋面,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该提花面料为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而成,如图1-2和图4所示,包括面层1和底层2,其中所述面层1为平纹结构,所述底层2为电脑提花层;其面层1的非集圈提花区11由面层1的纱线成圈并前后线圈进行套嵌形成,其各织列之间排列较为紧密,面层1的集圈提花区10为底层2的第二纱线101在所述面层1集圈并与所述面层1的第一纱线100套嵌成圈,且其套嵌方式如图3所示,即第二纱线101集圈在第一纱线100上并从第一纱线100的沉降弧两侧露出第二纱线101的颜色,使得形成的面料的面层隐约露出底层第二纱线101的颜色,由于第一纱线100与第二纱线101的颜色不同,且底层2的第二纱线101经电脑提花呈现丰富的提花效果,结合第二纱线101集圈于第一纱线100形成的隐约露色效果,形成隐型提花面料。
在本实施例中,面层1与底层2的连接仅为集圈提花区10的第一纱线100和第二纱线101的套嵌,其非集圈提花区11的面层1和底层2无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纱线100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第二纱线101可以为一种或多种,其中该种类包括纱线类型、颜色、规格。例如,编织面层的第一纱线为100D72F的黑色低弹涤纶DTY,编织底层的第二纱线为150D72F的白色低弹涤纶DTY和150D72F的橙色低弹涤纶DTY,其形成的面层非集圈提花区11为黑色,集圈提花区10则在面层1的黑色的第一纱线100的间隙显露出第二纱线101的橙色和白色,呈现出三色的隐型提花图案。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给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面层1:用于编织面层1的纱线前后线圈套嵌形成面层1的非集圈提花区11;
S2编织底层2:用于编织底层2的纱线前后线圈提花套嵌形成底层2;
S3编织集圈提花区10:用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10的底层的第二纱线101在面层上集圈并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的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100套嵌成圈;
所述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10的第二纱线101与第一纱线100的颜色不同;
其中,第一纱线为100D72F的黑色低弹涤纶DTY,编织底层的第二纱线为150D72F的白色低弹涤纶DTY和150D72F的橙色低弹涤纶DTY。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给出了一种鞋面,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则形成的鞋面既具有提花效果,同时又低调不张扬,可适用更多场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该提花面料为圆型纬编针织机编织而成,如图5所示,包括面层1,底层2和连接层3;其中,所述面层1为罗纹结构,所述底层2为移圈提花层,即底层2是通过织针移圈形成的规则型提花结构;其面层1的非集圈提花区11由面层1的纱线成圈并前后线圈进行套嵌形成,其各织列之间排列较为紧密,面层1的集圈提花区10为底层2的第二纱线101在所述面层1集圈并与所述面层1的第一纱线100套嵌成圈,且其套嵌方式如图3所示,即第二纱线101集圈在第一纱线100上并从第一纱线100的沉降弧两侧露出第二纱线101的颜色,使得形成的面料的面层隐约露出底层第二纱线101的颜色,由于第一纱线100与第二纱线101的颜色不同,且底层2的第二纱线101经电脑提花呈现丰富的提花效果,结合第二纱线101集圈于第一纱线100形成的隐约露色效果,形成隐型提花面料。
在本实施例中,面层1与底层2的连接除集圈提花区10的第一纱线100和第二纱线101的套嵌,还有连接层3的纱线将非集圈提花区11的面层1和底层2以及集圈提花区10的面层1和底层2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层3的连接,使得面料的面层1和底层2连接更加紧密,尤其适用于集圈提花区10的面积较小时,为防止面层1和底层2的大面积分层而引入,该连接层3的第三纱线通过在面层1和底层2同时挂纱将二者连接,其中第三纱线的细度小于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的细度,则可呈现较好的隐型提花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纱线100可以为一种或多种,第二纱线101可以为一种或多种,其中该种类包括纱线类型、颜色、规格。例如,编织面层的第一纱线为75D48F的黑色低弹锦纶DTY,编织底层的第二纱线为100D48F的白色低弹锦纶DTY、100D48F的蓝色低弹锦纶DTY和100D48F的红色低弹涤纶DTY,其形成的面层非集圈提花区11为黑色,集圈提花区10则在面层1的黑色的第一纱线100的间隙显露出第二纱线101的红色、蓝色和白色,呈现出四色的隐型提花图案。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二方面,给出了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编织面层1:用于编织面层1的纱线前后线圈套嵌形成面层1的非集圈提花区11;
S2编织底层2:用于编织底层2的纱线前后线圈提花套嵌形成底层2;
S3编织集圈提花区10:用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10的底层的第二纱线101在面层上集圈并与编织该集圈提花区的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100套嵌成圈;
所述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10的第二纱线101与第一纱线100的颜色不同;
S4编织连接层3:用于编织连接层的第三纱线在面层1和底层2同时挂纱连接二者形成连接层3;
其中,第一纱线为75D48F的黑色低弹锦纶DTY,第二纱线为100D48F的白色低弹锦纶DTY、100D48F的蓝色低弹锦纶DTY和100D48F的红色低弹涤纶DTY;为不影响图形效果,第三纱线优选规格较细的纱线,例如30D涤纶单丝等。
如图6A-6C所示,示例性公开了一组具有不同编织区域的编织图,该编织方式以四路一组,八路一循环,其中:
图6A为非集圈提花区10的编织示意图,第1路为连接层3的编织,第2路为面层1的编织,第3路和第4路为底层2的编织;第1路隔针的前针床和后针床集圈组织,用来连接面层1和底层2;第2路为面层1的成圈组织;第3路和第4路为底面2的隔针的成圈组织;第5-8路与1-4路编织相同;
图6B为单色集圈提花区11的编织结构示意图,第1路为连接层3的编织,第2路为面层1的编织,第3路和第4路为底层2的编织,且底层2的其中一根纱线在面层集圈;第1路隔针的前针床和后针床集圈组织,用来连接面层1和底层2;第2路为面层1的成圈组织;第3路为底编织和集圈编织,第4路为底面2的隔针的成圈组织;第5-8路与1-4路编织相同;第3路的集圈编织使底层2的纱线挂到面层1形成了面层1的单色隐型提花效果。
图6C为双色集圈提花区11的编织结构示意图,第1路为连接层3的编织,第2路为面层1的编织,第3路和第4路为底层2的编织,且底层2的其中一根纱线在面层集圈;第1路隔针的前针床和后针床集圈组织,用来连接面层1和底层2;第2路为面层1的成圈组织;第3路和第4路为底编织和集圈编织;第5-8路与1-4路编织相同;第3路和第4路采用不同颜色的纱线,则该2路的集圈编织使底层2的两种颜色的纱线挂到面层1形成了面层1的双色隐型提花效果。
该编织路数的起始顺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还可以先编织面层1,在编织底层2,最后编织连接层3等。当面料中无需连接组织时,该连接层3可以不进行编织;当面层1需要形成三色以及以上的隐型提花效果,其可以相应配置用于编织底层2的纱线的颜色来进行编织。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给出了一种鞋面,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则形成的鞋面既具有提花效果,同时又低调不张扬,可适用更多场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给出了一种鞋面,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如上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
本实用新型中,集圈提花区1的图案范围与底层2的图案可相同,也可不同,其主要由第二纱线101套嵌于面层1的第一纱线100的线圈范围决定。
本实用新型中,该面料可以通过圆型纬编机编织,也可以通过横机等进行编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层还可以移圈提花、透孔、半透孔中的任一组织来增加面层的透气性或者纹路组织,或者其还可以是电脑提花组织等,来进一步丰富面层的花型。
本实用新型中,该隐型提花面料的纱线类型、规格和颜色可以根据需要为任意编织材料,其编织纱线可以为化纤纱线,例如涤纶复合丝、锦纶复合丝、丙纶丝,也可以为涤纶单丝、锦纶单丝、丙纶单丝等,其可以为化纤长丝,也可以为化纤短纤及化纤短纤与其他纤维的混合纤维,例如涤棉混纺纱线、尼龙黏胶混纺纱线、涤纶粘胶混纺纱线等等,其还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及其混纺纱线,例如纯棉纱线、羊毛纱线、蚕丝、羊毛混纺纱、棉混纺纱等。
为进一步丰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功能,其使用的纱线还可以是功能性纱线,例如部分使用石墨烯纱线、抗菌纱线、金属导电丝、远红外纱线、异形纱线等,以赋予该面料以保健、抗菌、抗静电、吸湿排汗等功能。
为进一步丰富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特性,其使用的纱线还可以是具有特殊外观效果的纱线,例如部分纱线使用荧光纱线、金银丝纱线、大肚纱、蜈蚣纱等在颜色或者形状上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纱线,其可以进一步丰富本实用新型的隐型提花面料的花型丰富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包括集圈提花区和非集圈提花区;其中所述集圈提花区为所述底层的第二纱线在所述面层集圈并与所述面层的第一纱线套嵌成圈;所述非集圈提花区为所述面层的前线圈与后线圈套嵌;所述底层包括针织电脑提花结构;用于编织集圈提花区的第二纱线与第一纱线的纱线颜色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面料还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所述面层与底层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面层和底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编织纱线细度小于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的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平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为单面罗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还包括网眼提花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还包括移圈提花结构,所述面层为移圈提花、透孔、半透孔中的任一组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编织纱线为单色纱线,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包括两种及以上颜色的纱线,且所述底层的编织纱线的颜色与面层的编织纱线的颜色均不同。
9.一种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至少一部分为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隐型提花面料。
CN202121368471.X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Active CN215856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471.XU CN215856616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471.XU CN215856616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6616U true CN21585661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8471.XU Active CN215856616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6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9254A (zh) * 2021-06-18 2021-10-22 百润(晋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编织方法及鞋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9254A (zh) * 2021-06-18 2021-10-22 百润(晋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编织方法及鞋面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46465B2 (ja) 構造的に編成された織物状布帛
CN110872738B (zh) 针织方法
CN211645541U (zh) 一种提花网孔面料及鞋面
CN110685059A (zh) 一种提花网孔面料、鞋面及面料制作方法
CN102733057B (zh) 用于床垫的阻燃纬编针织提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63257A (zh) 一种立体针织毛圈针织物及编织工艺、用途
CN109930299B (zh) 一种双贾卡提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CN113235216B (zh) 具有立体镂雕提花的三明治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21488B (zh) 一种具有绒感的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用途
CN215856616U (zh)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及鞋面
JP2002004158A (ja) 衣料用ジャカードレース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1446082U (zh) 一种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
CN113529254A (zh) 一种隐型提花面料、编织方法及鞋面
CN212737379U (zh) 一种新型透气面料及鞋面
CN109518341A (zh) 一种单面纬编网眼面料
CN113265753B (zh) 一种具有浮点设计的纬编织物
CN217077950U (zh) 一种立体针织毛圈针织物及鞋面
CN219218307U (zh)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及鞋面
CN115125653B (zh) 一种空气层透孔针织提花面料的编织工艺
CN218711271U (zh) 一种双贾卡单层多色渐变提花织物及鞋面
CN110629376A (zh) 一种双层混编三明治纬编布
CN215328580U (zh) 一种鸟眼双面凉感服饰面料
JPH04352840A (ja) モール糸製造方法
CN114875559A (zh) 一种双面微孔纬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3602A (zh) 一种双贾卡单层多色渐变提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