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1384U -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41384U
CN215841384U CN202121769729.7U CN202121769729U CN215841384U CN 215841384 U CN215841384 U CN 215841384U CN 202121769729 U CN202121769729 U CN 202121769729U CN 215841384 U CN215841384 U CN 215841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eat
backrest
cushion
pull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697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7697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41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41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41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包括总支架、电子阻力装置、脚踏、座椅总成、拉绳支架以及拉绳,其中,总支架为健身凳的总支撑;脚踏设置在总支架上,用于训练时脚位支撑;电子阻力装置安装于总支架的底部,用于为臂部训练和/或腿部训练提供阻力;拉绳支架设置在总支架的上方,拉绳一端连接电子阻力装置,另一端经拉绳支架后引出,用于将电子阻力装置产生的阻力耦合至手拉端或者座椅总成;座椅总成设置在总支架与脚踏相对的一侧,用于训练时体位支撑。能够同时满足上肢、下肢、腰腹、背部等多部位的训练,功能比较全面;并且设计了可折叠结构,便于收纳,减小占用的空间;采用电子阻力装置能够实现精确的控制,提高训练的效果。

Description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运动健身意识的增强,很多人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保持身心健康。体育运动具有健身性、娱乐性、思想性等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实人类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水准和生命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品格,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体育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很多运动都需要特定的场地和一定的时间,如羽毛球、游泳、跑步等,都不适合现在的上班族。因此,市场上出现很多适合家庭健身的健身器材,如健身凳等小型家用健身器材,但是现有的健身凳存在功能单一、占地空间比较大等缺陷,因此,根据市场需求,亟需提供一种多功能且占用空间小的适合家庭健身用的综合性健身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包括总支架、电子阻力装置、脚踏、座椅总成、拉绳支架以及拉绳,其中,
所述总支架为健身凳的总支撑,作为优选,总支架的下方还可以安装轮子,便于收纳时的移动;
所述脚踏设置在总支架上,用于训练时脚位支撑;
所述电子阻力装置安装于总支架的底部,用于为臂部训练和/或腿部训练提供阻力;作为优选电子阻力装置可以选用轮毂电机,可以使座椅拉绳和手拉拉绳缠绕在轮毂电机的外部。本设备训练阻力来源于电机,通过对电机输出力矩的控制,来模拟传统力量的砝码,来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设备较传统力量器械更轻便安全,力量调节更便捷;
所述拉绳支架设置在总支架的上方,所述拉绳一端连接电子阻力装置,另一端经拉绳支架后引出,用于将电子阻力装置产生的阻力耦合至手拉端或者座椅总成;
所述座椅总成设置在总支架与脚踏相对的一侧,用于训练时体位支撑。
上述健身凳能够同时满足上肢、下肢、腰腹、背部等多部位的训练,功能相对比较全面。
具体的,所述座椅总成包括导轨、移动组件和座椅,所述导轨一端通过收纳转轴与总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导轨能够绕收纳转轴向上翻转靠近拉绳支架,使座椅总成向上折叠收纳于拉绳支架;所述导轨另一端设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座椅通过移动组件连接在导轨上方,且可沿导轨长度方向运动,靠近和远离脚踏。通过座椅的移动可以实现下肢的训练,并且座椅总成可以折叠起来,从而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小健身凳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
具体的,为了使座椅能够在导轨上顺畅的运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导轨侧面的两个侧板,以及支撑在两个侧板之间的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所述上滚轮组滚动连接在导轨上方,所述下滚轮组滚动连接在导轨下方,所述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的滚轮轴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采用滚轮的方式,摩擦力比较小,可以忽略,座椅移动克服的阻力基本由电子阻力装置提供,因此可以通过电子阻力装置精确控制阻力的大小。
具体的,所述座椅至少包括坐垫以及坐垫支撑座,还可以包括靠背和靠背支撑座,靠背并不是必须的部件;其中,坐垫支撑座设置在坐垫下方,且所述坐垫通过坐垫支撑座固定在移动组件的侧板上方;所述靠背设置在坐垫远离脚踏的一侧,所述靠背支撑座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靠背通过靠背支撑座连接在移动组件的侧板上方。
为了实现坐垫水平角度,以及靠背的倾斜角度的调整,还包括角度调节轴、坐垫角度调节组件、靠背角度调节组件,其中,坐垫角度调节组件和靠背角度调节组件可以都包括,也可以只包括其中之一,根据健身器材的性能以及客户需求进行设置。所述角度调节轴设置在坐垫与靠背相邻位置的下方,且坐垫支撑座和靠背支撑座相邻的一端均与角度调节轴转动连接;靠背的倾斜角度可以调节也可以便于折叠收纳,靠背最大角度能够调整至与导轨平行。坐垫角度调节组件和靠背角度调节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
具体的,所述坐垫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孔板、第一插销和第一销套,所述第一销套横向固定在侧板上,所述第一插销可插拔的活动连接在第一销套内,所述第一孔板上端固定连接在坐垫的底面,下端向下延伸,且延伸端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一调节孔,且所有第一调节孔的中心到角度调节轴的距离相等;也就是第一孔板上的第一调节孔是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且该圆的圆心在角度调节轴的轴线上。
具体的,所述靠背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孔板、第二插销和第二销套,所述第二销套横向固定在侧板上,所述第二插销可插拔的活动连接在第二销套内,所述第二孔板上端固定连接在靠背的背面,下端向下延伸,且延伸端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二调节孔,且所有第二调节孔的中心到角度调节轴的距离相等;也就是第二孔板上的第二调节孔是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且该圆的圆心在角度调节轴的轴线上。
由于健身时,锻炼者的体重是直接施加在座椅上的,因此,为了保证在倾斜状态下座椅的稳定,所述第一销套的下方设有第一销套支架,所述第一销套支架下端固定在两侧板之间的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一销套支架上端支撑在第一销套的下方;所述第二销套的下方设有第二销套支架,所述第二销套支架下端固定在两侧板之间的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二销套支架上端支撑在第二销套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侧板垂直,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上。能够对角度调节机构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保证角度调整后的坐垫和靠背的位置稳定性。
具体的,为了使座椅总成展开后能够满足不同地面的需求,以及实现导轨角度的调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倒置的Y型支脚、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转接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端固定在导轨的下方,所述连接件下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转接件轴接,且连接件和转接件能够绕第二转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所述转接件下端通过第一转轴与Y型支脚的上端轴接,且Y型支脚和转接件能够绕第一转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所述Y型支脚下端用于支撑在地面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通过调节Y型支脚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平整度、不同高度地面的放置需求,同时,支撑组件向外倾斜,与导轨之间的角度大于90°后,可以使导轨远离总支架的一端向下倾斜,从而使整个座椅向下倾斜,实现仰卧起坐等腰腹的训练。
进一步,为了限制Y型支脚的转动角度,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位于第二转接部的下方,且与第二转接部交错设置,使第一转接部的轴线与第二转接部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转接部与Y型支脚连接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制Y型支脚向外倾斜角度的限位片。此处的向外指的是远离总支架的方向。
进一步,在使用时,或者收纳时,为了避免座椅在导轨上随意移动,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设置在座椅的前端,且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座椅相对导轨的位置固定;在解锁状态下,所述座椅能够在导轨上沿导轨长度方向自由运动。通过锁死机构可以将座椅固定在导轨上,从而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为了实现上肢的训练,所述拉绳支架包括调节杆和至少一个滑轮,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安装在总支架上,且调节杆相对总支架的高度能够上下调整,并且至少有一个滑轮设置在调节杆上端,调节杆上滑轮的高度能够随同调节杆高度同步变化。调节杆,可以根据身高条件,调整高度升降。
进一步,所述滑轮至少为两个,其中一个滑轮固定在调节杆顶部,其余滑轮固定在总支架上,且不同滑轮相对总支架具有不同的高度。其余滑轮的高度相对总支架保持不变,只有调节杆上的滑轮高度可以随着调节杆高度不同而不同。在不同高度设置多个滑轮可以实现上肢不同角度的训练,并且调节杆顶部的滑轮高度可以调整,能够满足不同身高锻炼者的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能够同时满足上肢、下肢、腰腹、背部等多部位的训练,功能比较全面;并且设计了可折叠结构,便于收纳,减小占用的空间;采用电子阻力装置能够实现精确的控制,提高训练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凳使用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凳收纳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未示出拉绳)。
图3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凳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健身凳座椅向下倾斜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座椅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轨和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导轨和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垫角度调节组件和靠背角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坐垫角度调节组件和靠背角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支架,2、电子阻力装置,3、脚踏,4、座椅总成,41、导轨,42、移动组件,421、侧板,422、上滚轮组,423、下滚轮组,424、第一横梁,425、第二横梁,426、滚轮轴,427、滚轮,43、座椅,431、坐垫,432、靠背,433、坐垫支撑座,434、靠背支撑座,44、角度调节轴,45、坐垫角度调节组件,451、第一孔板,452、第一插销,453、第一销套,454、第一调节孔,455、第一销套支架,46、靠背角度调节组件,461、第二孔板,462、第二插销,463、第二销套,464、第二调节孔,465、第二销套支架,47、支撑组件,471、Y型支脚,472、第一转轴,473、第二转轴,474、转接件,474a、第一转接部,474b、第二转接部,475、连接件,48、收纳转轴,49、锁死机构,5、拉绳, 6、拉绳支架,61、调节杆,62、第一滑轮,63、第二滑轮,64、第三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包括总支架1、电子阻力装置2、脚踏3、座椅总成4、拉绳支架6以及拉绳5,其中,所述总支架1为健身凳的总支撑;所述脚踏3设置在总支架1上,用于训练时脚位支撑;所述电子阻力装置2安装于总支架1的底部,用于为臂部训练和/或腿部训练提供阻力;作为优选电子阻力装置2可以选用轮毂电机,可以使拉绳5缠绕在轮毂电机的外部。所述拉绳支架6设置在总支架1的上方,所述拉绳5一端连接电子阻力装置2,另一端经拉绳支架6后引出,用于将电子阻力装置2产生的阻力耦合至手拉端或者座椅总成4;所述座椅总成4设置在总支架1与脚踏3相对的一侧,用于训练时体位支撑。当拉绳5将电子阻力装置2产生的阻力耦合至手拉端时,可以实现上肢、胸部等的锻炼;当拉绳5将电子阻力装置2产生的阻力耦合至座椅总成4时,可以实现腿部、腰腹等锻炼。
拉绳支架6包括调节杆61和至少一个滑轮,所述调节杆61的底部安装在总支架1上,且调节杆61相对总支架1的高度能够上下调整,并且至少有一个滑轮设置在调节杆61上端,调节杆61上滑轮的高度能够随同调节杆61高度同步变化。其余滑轮固定在总支架1上,且不同滑轮相对总支架1具有不同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滑轮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滑轮62、第二滑轮63和第三滑轮64,其中第一滑轮62设置在调节杆61的顶部,可以实现上肢向上抬起的拉伸,拉绳5绕过第一滑轮62向下拉,如图1中A位置所示,用于下拉锻炼手臂、肩部、胸部等肌肉,属于高位下拉训练;调节座椅总成4到身体坐姿合适的位置,锁死座椅43,训练过程中靠背432和坐垫431都可调节一定角度,将拉绳5调节至A位置处,并通过锁死机构49的锁死开关来调节座椅43的适当位置。第三滑轮64设置在脚踏3背面的总支架1上,第三滑轮64高度基本与坐垫431高度差不多,拉绳5绕过第三滑轮64可以连接在座椅43上,用于蹬腿训练,如图1中C位置所示;蹬腿动作:使用时将拉绳5的引出端固定在座椅总成4处,将锁死机构49的锁死开关打开使座椅总4成能灵活移动,将脚放置在脚踏3处,适当根据需要调整坐垫431和靠背432角度即可。
第二滑轮63的高度位于第一滑轮62和第三滑轮64之间,且固定在总支架1上,可以实现上肢或腿部拉伸。拉绳5绕过第二滑轮63配合脚蹬动作有类似划船器的健身功能,如图1中B位置所示,使用划船器功能时需将锁死机构49的锁死开关扳手打开,使座椅43能前后灵活移动,再将拉绳5调整至第二滑轮63处,使用时脚放置在脚踏3处即可使用,座椅43后面还可以增加限位功能。
收纳状态如图2所示,将座椅总成4调整至靠近总支架1的一端并将锁死机构49的锁死开关扳手锁紧,然后将靠背432调整为与导轨41平齐,并且将支撑组件47向内收起,然后将座椅总成4向总支架1一侧翻起,折叠到总支架1上,从而实现健身凳的收纳。总支架1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固定座椅总成4的结构,以提高其安全性。
如图3-图11示,所述座椅总成4包括导轨41、移动组件42和座椅43,所述导轨41为两根,且平行设置,导轨41的一端通过收纳转轴48与总支架1转动连接,且导轨41能够绕收纳转轴48向上翻转靠近拉绳支架6,使座椅总成4向上折叠收纳于拉绳支架6;所述导轨41另一端设有支撑组件47,通过支撑组件47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座椅43通过移动组件42连接在导轨41上方,且可沿导轨41长度方向运动,靠近和远离脚踏3。通过座椅43的移动可以实现下肢的训练,并且座椅总成4可以折叠起来,从而在不使用时,可以减小健身凳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
如图6和图7所示,移动组件42包括设置在导轨41侧面的两个侧板421,以及支撑在两个侧板421之间的上滚轮组422和下滚轮组423,所述上滚轮组422滚动连接在导轨41上方,所述下滚轮组423滚动连接在导轨41下方,所述上滚轮组422和下滚轮组423的滚轮轴426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21连接。采用滚轮的方式,摩擦力比较小,可以忽略,座椅43移动克服的阻力基本由电子阻力装置2提供,因此可以通过电子阻力装置2精确控制阻力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上滚轮组422由三组滚轮组成,下滚轮组423由两组滚轮427组成,每组滚轮427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一个滚轮轴426,由于导轨41采用两根,因此,每个滚轮轴426上设置两个外轮廓为工字型的滚轮427,两根导轨41分别嵌入对应滚轮427的工字槽内,避免滚动过程中滚轮427从导轨41上脱离。通过上滚轮组422和下滚轮组423之间的作用将导轨41夹持住,并通过上滚轮组422和下滚轮组423件在导轨41上的滚动实现座椅43的往复运动。
如图8所示,支撑组件47包括倒置的Y型支脚471、第一转轴472、第二转轴473、转接件474和连接件475,所述连接件475上端固定在导轨41的下方,所述连接件475下端通过第二转轴473与转接件474轴接,且连接件475和转接件474能够绕第二转轴47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所述转接件474下端通过第一转轴472与Y型支脚471的上端轴接,且Y型支脚471和转接件474能够绕第一转轴47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所述Y型支脚471下端用于支撑在地面上;且所述第一转轴472和第二转轴473的轴线相互垂直。通过调节Y型支脚471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平整度、不同高度地面的放置需求。
其中,转接件474包括第一转接部474a和第二转接部474b,所述第一转接部474a位于第二转接部474b的下方,且与第二转接部474b交错设置,使第一转接部474a的轴线与第二转接部474b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转接部474a与Y型支脚471连接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制Y型支脚471向外倾斜角度的限位片。此处的向外指的是远离总支架1的方向。
如图4所示,支撑组件47向外倾斜,与导轨41之间的角度大于90°后,可以使导轨41远离总支架1的一端向下倾斜,从而使整个座椅43向下倾斜,同时将座椅43的坐垫431和靠背432调平,实现仰卧起坐等腰腹的训练。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座椅43包括坐垫431、靠背432、坐垫支撑座433、靠背支撑座434、角度调节轴44、坐垫角度调节组件45以及靠背角度调节组件46,所述坐垫支撑座433设置在坐垫431下方,且所述坐垫431通过坐垫支撑座433固定在移动组件42的侧板421上方;所述靠背432设置在坐垫431远离脚踏3的一侧,所述靠背支撑座434设置在靠背432的背面,所述靠背432通过靠背支撑座434连接在移动组件42的侧板421上方。所述角度调节轴44设置在坐垫431与靠背432相邻位置的下方,且坐垫支撑座433和靠背支撑座434相邻的一端均与角度调节轴44转动连接;
如图10和图11所示,坐垫角度调节组件45包括第一孔板451、第一插销452和第一销套453,所述第一销套453横向固定在侧板421上,所述第一插销452可插拔的活动连接在第一销套453内,所述第一孔板451上端固定连接在坐垫431的底面,下端向下延伸,且延伸端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一调节孔454,且所有第一调节孔454的中心到角度调节轴44的距离相等;也就是第一孔板451上的第一调节孔454是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且该圆的圆心在角度调节轴44的轴线上。第一销套453的下方设有第一销套支架455,所述第一销套支架455下端固定在两侧板421之间的第一横梁424上,所述第一销套支架455上端支撑在第一销套453的下方。
如图10和图11所示,靠背角度调节组件46包括第二孔板461、第二插销462和第二销套463,所述第二销套463横向固定在侧板421上,所述第二插销462可插拔的活动连接在第二销套463内,所述第二孔板461上端固定连接在靠背432的背面,下端向下延伸,且延伸端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二调节孔464,且所有第二调节孔464的中心到角度调节轴44的距离相等;也就是第二孔板461上的第二调节孔464是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且该圆的圆心在角度调节轴44的轴线上。所述第二销套463的下方设有第二销套支架465,所述第二销套支架465下端固定在两侧板421之间的第二横梁425上,所述第二销套支架465上端支撑在第二销套463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424和第二横梁425均与侧板421垂直,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421上。能够对角度调节机构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保证角度调整后的坐垫431和靠背432的位置稳定性。
在使用或者收纳时,为了避免座椅43在导轨41上随意移动,所述座椅总成4还包括锁死机构49,所述锁死机构49设置在座椅43的前端,且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座椅43相对导轨41的位置固定;在解锁状态下,所述座椅43能够在导轨41上沿导轨41长度方向自由运动。通过锁死机构49可以将座椅43固定在导轨41上,从而提高安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支架、电子阻力装置、脚踏、座椅总成、拉绳支架以及拉绳,其中,
所述总支架为健身凳的总支撑;
所述脚踏设置在总支架上,用于训练时脚位支撑;
所述电子阻力装置安装于总支架的底部,用于为臂部训练和/或腿部训练提供阻力;所述拉绳支架设置在总支架的上方,所述拉绳一端连接电子阻力装置,另一端经拉绳支架后引出,用于将电子阻力装置产生的阻力耦合至手拉端或者座椅总成;
所述座椅总成设置在总支架与脚踏相对的一侧,用于训练时体位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总成包括导轨、移动组件和座椅,所述导轨一端通过收纳转轴与总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导轨能够绕收纳转轴向上翻转靠近拉绳支架,使座椅总成向上折叠收纳于拉绳支架;所述导轨另一端设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座椅通过移动组件连接在导轨上方,且可沿导轨长度方向运动,靠近和远离脚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导轨侧面的两个侧板,以及支撑在两个侧板之间的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所述上滚轮组滚动连接在导轨上方,所述下滚轮组滚动连接在导轨下方,所述上滚轮组和下滚轮组的滚轮轴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坐垫支撑座和靠背支撑座,所述坐垫支撑座设置在坐垫下方,且所述坐垫通过坐垫支撑座固定在移动组件的侧板上方;所述靠背设置在坐垫远离脚踏的一侧,所述靠背支撑座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靠背通过靠背支撑座连接在移动组件的侧板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轴,以及坐垫角度调节组件和/或靠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轴设置在坐垫与靠背相邻位置的下方,且坐垫支撑座和靠背支撑座相邻的一端均与角度调节轴转动连接;
所述坐垫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孔板、第一插销和第一销套,所述第一销套横向固定在侧板上,所述第一插销可插拔的活动连接在第一销套内,所述第一孔板上端固定连接在坐垫的底面,下端向下延伸,且延伸端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一调节孔,且所有第一调节孔的中心到角度调节轴的距离相等;
所述靠背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二孔板、第二插销和第二销套,所述第二销套横向固定在侧板上,所述第二插销可插拔的活动连接在第二销套内,所述第二孔板上端固定连接在靠背的背面,下端向下延伸,且延伸端表面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第二调节孔,且所有第二调节孔的中心到角度调节轴的距离相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套的下方设有第一销套支架,所述第一销套支架下端固定在两侧板之间的第一横梁上,所述第一销套支架上端支撑在第一销套的下方;所述第二销套的下方设有第二销套支架,所述第二销套支架下端固定在两侧板之间的第二横梁上,所述第二销套支架上端支撑在第二销套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侧板垂直,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倒置的Y型支脚、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转接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端固定在导轨的下方,所述连接件下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转接件轴接,且连接件和转接件能够绕第二转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所述转接件下端通过第一转轴与Y型支脚的上端轴接,且Y型支脚和转接件能够绕第一转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转动;所述Y型支脚下端用于支撑在地面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线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位于第二转接部的下方,且与第二转接部交错设置,使第一转接部的轴线与第二转接部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转接部与Y型支脚连接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制Y型支脚向外倾斜角度的限位片。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总成还包括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设置在座椅的前端,且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座椅相对导轨的位置固定;在解锁状态下,所述座椅能够在导轨上沿导轨长度方向自由运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支架包括调节杆和至少一个滑轮,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安装在总支架上,且调节杆相对总支架的高度能够上下调整,并且至少有一个滑轮设置在调节杆上端,调节杆上滑轮的高度能够随同调节杆高度同步变化。
CN202121769729.7U 2021-07-30 2021-07-30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Active CN215841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9729.7U CN215841384U (zh) 2021-07-30 2021-07-30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9729.7U CN215841384U (zh) 2021-07-30 2021-07-30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41384U true CN21584138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9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69729.7U Active CN215841384U (zh) 2021-07-30 2021-07-30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41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9668B2 (en) Exercise machine with lifting arm
US7335140B2 (en) Triceps dip exercise machine
US7901335B2 (en) Multi-station exercise machine
US7731638B2 (en) Exercise machine with moving user support and multiple part linkage
US20080132389A1 (en) Shoulder press exercise machine
CN210409377U (zh) 固定自行车式运动器
CN110721441A (zh) 一种家用综合训练机
CN211611558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A2512562A1 (en) Chair type exercise apparatus
CN106390365A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
CN215841384U (zh) 可折叠式多功能健身凳
CN210873947U (zh) 一种组合式家用健身器材
CN110559600A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椅
CN211245373U (zh) 一种可调节的懒人健腹车
KR20140052148A (ko) 링크를 이용한 윗몸 일으키기 운동기구
CN211383672U (zh) 一种家用综合训练机
CN211357611U (zh) 股四头肌训练椅
CN211410877U (zh) 一种健身臂部力量训练器
CN210904807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椅
KR102120008B1 (ko) 웨이트 운동기구의 개량형 의자 어셈블리
CN209827451U (zh) 一种用于腿部锻炼的体育装置
CN216629538U (zh) 一种体育用多功能辅助训练设备
CN220632910U (zh) 可随意转动身体的卷腹机
CN222467976U (zh) 一种健身椅
CN114534188B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