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4392U -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 Google Patents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4392U
CN215804392U CN202122147486.XU CN202122147486U CN215804392U CN 215804392 U CN215804392 U CN 215804392U CN 202122147486 U CN202122147486 U CN 202122147486U CN 215804392 U CN215804392 U CN 215804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rrick
pipe
continuous
drilling
t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74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双会
李晓明
李联中
刘雅静
朱本温
孙占广
吴爱萍
董芳杞
尚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Ls Petroleu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Ls Petroleu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Ls Petroleu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Ls Petroleum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474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4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4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4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包括底座、主钻井系统、连续起下钻系统、管具处理系统和司钻房,主钻井系统包括上部井架、下部井架、主提升机构、天车、顶驱和钻井钢丝绳,下部井架与底座上台面连接,上部井架位于下部井架内部,沿下部井架上下移动,连续起下钻系统包括连续起下钻装置、辅提升液缸和辅提升钢丝绳,连续起下钻装置位于顶驱下方,辅提升液缸上部设有滑轮装置,辅提升钢丝绳一端连接连续起下钻装置,另一端绕过滑轮装置连接到下部井架结构上,管具处理系统包括动力猫道、动力排管架、排管机、动力指梁。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提高了钻井作业安全性,并且运输方便。

Description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背景技术
当前陆地钻机自动化程度偏低,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均采用间断的起下钻处理方式,将钻柱卡持在转盘处,利用铁钻工或液气大钳进行上卸扣操作,操作完成后利用顶驱提升或下放钻柱,钻柱为间歇性运动,存在处理时间较长,作业效率低,并且钻柱的间歇性提升或下放容易引起井内压力波动,增加井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以解决现有的陆地钻机自动化程度偏低,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包括底座、主钻井系统和司钻房,还包括连续起下钻系统和管具处理系统;
所述主钻井系统包括上部井架、下部井架、主提升机构、天车、顶驱和钻井钢丝绳,框架结构的下部井架与底座上台面相连接,上部井架装配在下部井架内壁上的滑轨中,沿下部井架上下移动,上部井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天车;所述主提升机构位于上部井架内部,主提升机构的上端与天车连接,下端固定在下部井架上;所述钻井钢丝绳一端连接顶驱,另一端绕过天车与固定在底座上的死绳调整装置相连接;
所述连续起下钻系统包括连续起下钻装置、辅提升液缸和辅提升钢丝绳,所述连续起下钻装置位于顶驱下方;辅提升液缸的缸座固定在底座的上台面,辅提升液缸的活塞端安装有滑轮装置;所述辅提升钢丝绳一端固定在连续起下钻装置上,另一端绕过滑轮装置连接到下部井架上。
优选的,所述辅提升液缸有2套,分别位于连续起下钻装置两侧。
优选的,所述管具处理系统包括动力猫道、动力排管架、排管机和动力指梁,所述动力猫道连接到底座上台面,动力猫道两侧设有数组动力排管架,所述排管机下端安装在底座上台面,上端连接到下部井架的上侧壁上,所述动力指梁安装在下部井架上。
优选的,所述主提升机构包括上部液缸组和下部液缸组,上部液缸组的缸筒端与下部液缸组的缸筒端通过螺栓连接,上部液缸组的活塞端与天车相连接,下部液缸组的活塞端与下部井架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司钻房安装在底座上台面,布置在动力猫道一侧,司钻房内部设有2台集成操作站。
优选的,所述排管机为立柱式排管机,数量为2台,分别布置于连续起下钻装置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动力指梁为环形结构,数量为2台,分别安装在下部井架的两侧壁上,与排管机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下部井架面向动力猫道的一侧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主提升机构承受钻井主要的载荷重量,在上部液缸组和下部液缸组的伸缩运动下,带动上部井架沿下部井架上下运动,从而使顶驱以2倍于上部井架运动的速度进行上下运动。当顶驱下降至最低位置时,上部井架完全缩回至下部井架内部,顶驱上升至最高位置时,上部井架也伸出至最高位置处。
所述死绳调整装置用于多根钻井钢丝绳长度不一致而导致受载荷不均匀时,进行钻井钢丝绳受载荷的调整。
连续起下钻装置可进行钻柱的卡持、上卸扣,在辅提升液缸的作用下可进行上下运动,用于配合顶驱实现钻柱连续起下钻作业。
动力排管架用于排放钻井管具,并将钻井管具移运至动力猫道上,动力猫道将钻井管具移运至底座上台面。
排管机为立柱式排管机,用于将管具立根排放入动力指梁中,或者从动力指梁中取出管具立根移运至井口位置。
动力指梁为环形结构,用于存储管具立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陆地钻机上配套管具处理系统,连续起下钻系统,钻机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的体力劳动,并可实现连续起下钻作业,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起下钻钻机,钻柱可保持连续运动,减小了对井下压力波动的影响,提高了井眼的稳定性,降低了井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部井架、下部井架套装的形式,运输尺寸较小,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主钻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续起下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主钻井系统,21、上部井架,22、下部井架,23、主提升机构,231、上部液缸组,232、下部液缸组,24、天车,25、顶驱,26、钻井钢丝绳,27、死绳调整装置,3、连续起下钻系统,31、连续起下钻装置,32、辅提升液缸,33、滑轮装置,34、辅提升钢丝绳,4、管具处理系统,41、动力猫道,42、动力排管架,43、排管机,44、动力指梁,5、司钻房,51、集成操作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包括底座1、主钻井系统2和司钻房5,还包括连续起下钻系统3和管具处理系统4;
主钻井系统2包括上部井架21、下部井架22、主提升机构23、天车24、顶驱25和钻井钢丝绳26,框架结构的下部井架22与底座1上台面相连接,上部井架21装配在下部井架22内壁上的滑轨中,沿下部井架22上下移动,上部井架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天车24;主提升机构23位于上部井架21内部,主提升机构23的上端与天车24连接,下端固定在下部井架22上;钻井钢丝绳26一端连接顶驱25,另一端绕过天车24与固定在底座1上的死绳调整装置27相连接;
连续起下钻系统3包括连续起下钻装置31、辅提升液缸32和辅提升钢丝绳34,连续起下钻装置31位于顶驱25下方;辅提升液缸32的缸座固定在底座1的上台面,辅提升液缸32的活塞端安装有滑轮装置33;辅提升钢丝绳34一端固定在连续起下钻装置31上,另一端绕过滑轮装置33连接到下部井架22上。
辅提升液缸32有2套,分别位于连续起下钻装置31两侧。
管具处理系统4包括动力猫道41、动力排管架42、排管机43和动力指梁44,动力猫道41连接到底座1上台面,动力猫道41两侧设有数组动力排管架42,排管机43下端安装在底座1上台面,上端连接到下部井架22的上侧壁上,动力指梁44安装在下部井架22上。
主提升机构23包括上部液缸组231和下部液缸组232,上部液缸组231的缸筒端与下部液缸组232的缸筒端通过螺栓连接,上部液缸组231的活塞端与天车24相连接,下部液缸组232的活塞端与下部井架22的底部相连接。
司钻房5安装在底座1上台面,布置在动力猫道41一侧,司钻房5内部设有2台集成操作站51。
排管机43为立柱式排管机,数量为2台,分别布置于连续起下钻装置31的两侧。
动力指梁44为环形结构,数量为2台,分别安装在下部井架22的两侧壁上,与排管机43相对应。
下部井架22面向动力猫道41的一侧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主提升机构23承受钻井主要的载荷重量,在上部液缸组231和下部液缸组232的伸缩运动下,带动上部井架21沿下部井架22上下运动,从而使顶驱25以2倍于上部井架21运动的速度进行上下运动。当顶驱25下降至最低位置时,上部井架21完全缩回至下部井架22内部,顶驱25上升至最高位置时,上部井架21也伸出至最高位置处。
所述死绳调整装置7用于多根钻井钢丝绳长度不一致而导致受载荷不均匀时,进行钻井钢丝绳受载荷的调整。
连续起下钻装置31可进行钻柱的卡持、上卸扣,在辅提升液缸32的作用下可进行上下运动,用于配合顶驱25实现钻柱连续起下钻作业。
动力排管架42用于排放钻井管具,并将钻井管具移运至动力猫道41上,动力猫道41将钻井管具移运至底座1上台面。
排管机43为立柱式排管机,用于将管具立根排放入动力指梁44中,或者从动力指梁44中取出管具立根移运至井口位置。
动力指梁44为环形结构,用于存储管具立根。
本实用新型在陆地钻机上配套管具处理系统,连续起下钻系统,钻机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的体力劳动,并可实现连续起下钻作业,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的连续起钻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状态,顶驱25位于下部区域,顶驱25卡持整个钻柱,主提升机构23处于缩回状态,上部井架21降至最低位置,位于下部井架22内部,连续起下钻装置31处于低位;
步骤1,主提升机构23伸出,带动上部井架21和顶驱25上升,从而带动钻柱上升,当钻柱上升至需要卸扣的位置后,连续起下钻装置31卡持钻柱;
步骤2,连续起下钻装置31在卡持钻柱后与钻柱进行同步上升运动,并进行钻柱的卸扣操作,排管机43伸出扶持上部钻柱;
步骤3,顶驱25松开上部钻柱,缩回至上部井架21侧,然后向下运动;
步骤4,连续起下钻装置31对上部钻柱卸扣操作完成,由其中1台排管机43将上部钻柱移出井眼中心线,并排放入对应的动力指梁44中;
步骤5,顶驱25下降至与连续起下钻装置31对接的高度位置,顶驱25伸出与连续起下钻装置31进行下部钻柱的交接,由顶驱25卡持下部钻柱,连续起下钻装置松开钻柱;
步骤6,顶驱25提升下部钻柱上升,连续起下钻装置31下降至底座1上台面高度处;
重复步骤1-步骤6,循环操作,完成连续起钻作业。
连续下钻作业是连续起钻作业的反向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状态,顶驱25位于上部区域,1台排管机43抓取位于对应的动力指梁44中管柱,顶驱25卡持整个钻柱,主提升机构23处于伸长状态,上部井架21提升至最高位置,连续起下钻装置31处于高位;
步骤7,主提升机构23回缩,带动上部井架21和顶驱25下降,从而带动钻柱下降;
步骤8,顶驱25下降至与连续起下钻装置31对接的高度位置,顶驱25与连续起下钻装置31进行下部钻柱的交接,由连续起下钻装置31卡持下部钻柱;
步骤9,顶驱25松开钻柱,缩回至上部井架21侧,然后向上运动;
步骤10,排管机43将抓取的管柱伸出至井眼中心线处,与下部钻柱进行对接,连续起下钻装置31在卡持钻柱后与上部管柱进行同步下降运动,并进行钻柱的上扣操作,排管机43扶持上部钻柱;
步骤11,连续起下钻装置31对钻柱的上扣操作完成,排管机43移出井眼中心线,另1台排管机43抓取对应的动力指梁44中的管柱,顶驱25伸出卡持整个钻柱;
重复步骤7-步骤11,循环操作,完成连续下钻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钻井连续起钻和连续下钻作业,作业效率大幅提高,现场管具的移运和卸扣操作都由配套的管具处理系统和连续起下钻系统完成,极大降低了现场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并且可使钻柱可保持连续运动,减小了对井下压力波动的影响,提高了井眼的稳定性,降低了井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本发明的连续起下钻钻机配套可嵌套的上部井架和下部井架,便于运输。

Claims (8)

1.一种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包括底座(1)、主钻井系统(2)和司钻房(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续起下钻系统(3)和管具处理系统(4);
所述主钻井系统(2)包括上部井架(21)、下部井架(22)、主提升机构(23)、天车(24)、顶驱(25)和钻井钢丝绳(26),框架结构的下部井架(22)与底座(1)上台面相连接,上部井架(21)装配在下部井架(22)内壁上的滑轨中,沿下部井架(22)上下移动,上部井架(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天车(24);所述主提升机构(23)位于上部井架(21)内部,主提升机构(23)的上端与天车(24)连接,下端固定在下部井架(22)上;所述钻井钢丝绳(26)一端连接顶驱(25),另一端绕过天车(24)与固定在底座(1)上的死绳调整装置(27)相连接;
所述连续起下钻系统(3)包括连续起下钻装置(31)、辅提升液缸(32)和辅提升钢丝绳(34),所述连续起下钻装置(31)位于顶驱(25)下方;辅提升液缸(32)的缸座固定在底座(1)的上台面,辅提升液缸(32)的活塞端安装有滑轮装置(33);所述辅提升钢丝绳(34)一端固定在连续起下钻装置(31)上,另一端绕过滑轮装置(33)连接到下部井架(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提升液缸(32)有2套,分别位于连续起下钻装置(31)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具处理系统(4)包括动力猫道(41)、动力排管架(42)、排管机(43)和动力指梁(44),所述动力猫道(41)连接到底座(1)上台面,动力猫道(41)两侧设有数组动力排管架(42),所述排管机(43)下端安装在底座(1)上台面,上端连接到下部井架(22)的上侧壁上,所述动力指梁(44)安装在下部井架(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提升机构(23)包括上部液缸组(231)和下部液缸组(232),上部液缸组(231)的缸筒端与下部液缸组(232)的缸筒端通过螺栓连接,上部液缸组(231)的活塞端与天车(24)相连接,下部液缸组(232)的活塞端与下部井架(22)的底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司钻房(5)安装在底座(1)上台面,布置在动力猫道(41)一侧,司钻房(5)内部设有2台集成操作站(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机(43)为立柱式排管机,数量为2台,分别布置于连续起下钻装置(3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指梁(44)为环形结构,数量为2台,分别安装在下部井架(22)的两侧壁上,与排管机(43)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井架(22)面向动力猫道(41)的一侧开口。
CN202122147486.XU 2021-09-07 2021-09-07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Active CN215804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7486.XU CN215804392U (zh) 2021-09-07 2021-09-07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7486.XU CN215804392U (zh) 2021-09-07 2021-09-07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4392U true CN21580439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7486.XU Active CN215804392U (zh) 2021-09-07 2021-09-07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43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9017A (zh) * 2021-09-07 2021-11-19 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及连续起下钻作业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9017A (zh) * 2021-09-07 2021-11-19 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及连续起下钻作业方法
CN113669017B (zh) * 2021-09-07 2024-06-25 兰州兰石石油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及连续起下钻作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3203B (zh) 一种自动化钻机及使用该自动化钻机进行管柱移运的方法
CN109750976B (zh) 全液压深井钻机
CN111535758B (zh) 一种2单根1立柱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方法
CN209653956U (zh) 全液压深井钻机
CN112343525B (zh) 一种紧凑型高效作业钻机及方法
CN111594074B (zh) 一种石油钻机钻杆提升机及其钻具装载方法
CN104405302B (zh) 新型管柱立式侧放全自动液压智能修井机
CN111594073A (zh) 一种陆地离线作业钻机
CN202064840U (zh) 四钻杆柱钻机井架
CN215804392U (zh)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
CN102071887A (zh) 一种钻修井机的作业方法
CN113073948B (zh) 一种网电驱动自动化修井机
CN212337196U (zh) 一种液压修井机
CN204827251U (zh) 一种新型直立套装井架
CN112096274B (zh) 一种高效作业钻机及方法
CN201982029U (zh) 钻修井机的作业装置
CN102199996B (zh) 一种立根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CN106089130B (zh) 一种游吊空钩偏离井口的起下钻作业方法
CN102071889A (zh) 一种钻修井机的作业装置
CN215213351U (zh) 一种双井口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装置
CN213234985U (zh) 一种可在月池区下管串的动力装置
CN112096273A (zh) 高效作业钻机及方法
CN113669017B (zh) 陆地连续起下钻钻机及连续起下钻作业方法
CN114382426B (zh) 一种钻修井机及其连续起下钻方法
CN205349254U (zh) 一种海上采油平台的钻杆可升降柔性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ei Shuanghui

Inventor after: Liu Yajing

Inventor after: Zhu Benwen

Inventor after: Sun Zhanguang

Inventor after: Wu Aiping

Inventor after: Dong Fangqi

Inventor after: Shang Lin

Inventor before: Wei Shuanghui

Inventor before: Li Xiaoming

Inventor before: Li Lianz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Yajing

Inventor before: Zhu Benwen

Inventor before: Sun Zhanguang

Inventor before: Wu Aiping

Inventor before: Dong Fangqi

Inventor before: Shang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