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8982U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68982U CN215768982U CN202121466808.0U CN202121466808U CN215768982U CN 215768982 U CN215768982 U CN 215768982U CN 202121466808 U CN202121466808 U CN 202121466808U CN 215768982 U CN215768982 U CN 215768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ar
- vehicle
- mounting
- calibration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包括:校准本体、夹紧组件和多个第一检测件;校准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靠近安装面,且与安装面相匹配,用于与安装面贴合;夹紧组件设于第二表面上,用于穿设雷达孔以将雷达夹设其中;多个第一检测件穿设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第一检测件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用于与雷达面接触,雷达面为雷达靠近安装面的表面;在各第一检测件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与雷达面接触时,根据各第一检测件凸出第一表面的长度,判断雷达与参考坐标系的纵轴和竖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雷达与参考坐标系的横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该校准装置结构简单,校准的便易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雷达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载雷达因其成本适中、环境适应性强及远距离探测能力较好,而称为目前车辆的主流探测器件之一。车载雷达为车辆的自适应巡航、发现障碍物或自动驾驶提供数据,以提高行车安全性。除去雷达本身的测定性能外,其安装位置、安装角度都决定其最终的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因此,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应运而生。
然而,在先技术中,雷达安装校准装置的结构复杂、校准的便易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以解决现有的雷达安装校准装置的结构复杂、校准的便易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应用于车辆,车体内安装有雷达,所述车体在与所述雷达相对的位置设有雷达孔,所述车体的外表面围绕所述雷达孔设有用于安装雷达罩的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包括:校准本体、夹紧组件和多个第一检测件;
所述校准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安装面,且与所述安装面相匹配,所述第二表面用于与所述安装面(12)贴合;
所述夹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用于穿设所述雷达孔,以将所述雷达夹设于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检测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各所述第一检测件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用于穿设所述雷达孔,以与所述雷达面接触,所述雷达面为所述雷达靠近所述安装面的表面;
在各所述第一检测件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与所述雷达面接触时,根据各所述第一检测件凸出所述第一表面的长度,判断所述雷达与参考坐标系的纵轴和竖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
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雷达与所述参考坐标系的横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该校准装置的以车体自身的安装面为法向基准,在其卡紧组件卡住雷达、且校准主体的第二表面与安装面贴合的情况下,通过校准本体上的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来检测雷达各个角度的偏差,以便工作人员调整雷达的安装位置,直至调整到各角度偏差为零,即完成雷达的安装校准,可见,该校准装置的结构简单,校准的便易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在与安装面贴合时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在与安装面贴合时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在与安装面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的第一检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11-雷达孔,12-安装面,2-雷达,21-雷达面,3-校准本体,31-第一表面,32-第二表面,33-安装孔,4-第一检测件,41-刻度,5-第二检测件,6-第三检测件,7-夹紧组件,71-第一夹紧件,72-第二夹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2,提供了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下文简称校准装置),该载雷达2安装校准装置应用于车辆,参照图3和图4,车体1(可以认为是车辆的壳体)内安装有雷达2,车体1在与雷达2相对的位置设有雷达2孔11,车体1的外表面围绕雷达2孔11设有用于安装雷达2罩的安装面12,该安装面12可以作为一个基准面。参照图3至图5,车载雷达2安装校准装置包括:校准本体3、夹紧组件7和多个第一检测件4;校准本体3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第二表面32靠近安装面12,且与安装面12相匹配,第二表面32用于与安装面12贴合;夹紧组件7设置于第二表面32上,用于穿设雷达2孔11,以将雷达2夹设于其中;多个第一检测件4依次穿设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各第一检测件4靠近第二表面32的一端用于穿设雷达2孔11,以与雷达面21接触,雷达面21为雷达2靠近安装面12的表面;在各第一检测件4靠近第二表面32的一端与雷达面21接触时,根据各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判断雷达2与参考坐标系的纵轴和竖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第一表面31上设有第二检测件55,用于检测雷达2与横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可见,该校准装置的以车体1自身的安装面12为法向基准,在其卡紧组件卡住雷达2、且校准主体的第二表面32与安装面12贴合的情况下,通过校准本体3上的第一检测件4和第二检测件55来检测雷达2各个角度的偏差,以便工作人员调整雷达2的安装位置,直至调整到各角度偏差为零,即完成雷达2的安装校准,可见,该校准装置的结构简单,校准的便易性高。
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5所示,校准本体3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第二表面32靠近安装面12,那么,第一表面31远离安装面12。车载雷达2安装校准装置(下文简称校准装置)在校准时,需要将校准装置放置于安装面12上,以对校准装置进行定位。第二表面32与安装面12相匹配,图示的安装面12为平面,第二表面32也就为与该安装面12匹配的平面。当然,安装面1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的第二表面32在设计时,需要以安装面12为参考进行设置,要使得第二表面32可以与安装面12完全贴合。
具体而言,如图3至图5所示,参考坐标系包括横轴(X轴)、纵轴(Y轴)和竖轴(Z轴),X轴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Y轴与车辆的宽度方向一致,Z轴与车辆的高度方向一致。该参考坐标系与车辆通常定位的坐标系一致,以便于工作人员校准雷达2的安装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4所示,夹紧组件7设置于第二表面32上,夹紧组件7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二表面32上。夹紧组件7穿设雷达2孔11,以将雷达2卡设于其中,从而对校准装置进行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夹紧组件7与雷达2的结构匹配设置的。
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第一检测件4可以依次穿设校准本体3的第一表面31、第二表面32和雷达2孔11,直至各第一检测件4靠近第二表面32的一端((下文简称接触端))与雷达面21接触。其中,雷达面21为雷达2靠近安装面12的表面,在实际应用中,雷达面21为一个平面。在各第一检测件4接触端与雷达面21接触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各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判断雷达2绕纵轴和竖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如果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不同,则可以判断雷达2绕Y轴和Z轴有角度偏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测量工具(例如:直尺、卷尺等)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在第一检测件4上标记刻度41进行测量,或者通过其他测量方法,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作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示例地,首先,工作人员可以手动将校准主体放置于安装面12上,此时,夹紧组件7若不能将雷达2夹设于其中,说明雷达2绕Y轴存在较大的角度偏差,此时,工作人员需要调节雷达2的位置,直至夹紧组件7将雷达2夹设于其中,且第二表面32与安装面12完全贴合,这样,校准主体与雷达2紧密配合;然后,工作人员将多个第一检测件4分别穿设第一表面31、第二表面32和雷达2孔11,直至第一检测件4的接触端与雷达面21接触为止,工作人员可以测量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是否相同,若不相同,说明雷达2绕Y轴和Z轴的存在角度偏差,工作人员调节雷达2的相应角度,直至各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相同为止;最后,通过第二检测件55检测雷达2绕X轴否存在角度偏差,若存在,工作人员需要调节雷达2相应的角度,直至,第二检测件55检测的雷达2绕X轴的角度偏差为零为止,这样,就完成了雷达2的校准,以使雷达2与车辆的安装位置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使车载雷达2为车辆的自适应巡航、发现障碍物或自动驾驶等提供正确的、可靠的数据,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检测件55可以任何一种可以检测一个平面是否存在倾斜的工具,例如:水平尺、水平仪等工具,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5,第一检测件4为销或者螺钉;各第一检测件4沿横轴设有刻度41,刻度41用于判断各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检测件4可以为销、螺钉等标准件,并且,第一检测件4上沿X轴设有刻度41,这样,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通过刻度41判断各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是否相同,从而判断雷达2绕X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可见,第一检测件4不仅制造加工简单、成本较低,测量的便易性更高。当然,第一检测件4不局限于带刻度41的销或螺钉,可以为非标准件(例如,第二检测件55的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和矩形等结构),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而言,在X轴的方向上,第一检测件4长度大于校准本体3的长度与预设长度之和。其中,预设长度为雷达面21与安装面12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中,预设长度为车辆的设计距离,各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是否相同,还可以判断预设长度是否满足车辆的设计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如图1至图5所示,车载雷达2安装校准装置还包括:第三检测件6;第三检测件6设置于校准本体3上,用于检测雷达2与纵轴是否存在第一角度偏差。
具体而言,第三检测件6可以通过粘接、螺接和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校准本体3上,。在校准主体与雷达2紧密配合后,可以进一步通过第三检测件6检测雷达2绕Y轴否存在角度偏差,若存在,工作人员需要调节雷达2相应的角度,直至,第三检测件6检测的雷达2绕Y轴的角度偏差为零为止。并且,在工作人员手动将校准主体放置于安装面12上,此时,夹紧组件7若不能将雷达2夹设于其中,说明雷达2绕Y轴存在较大的角度偏差,此时,校准主体第三检测件6可以辅助工作人员调节雷达2的位置。可见,第三检测件6不仅对校准本体3的定位起到辅助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检测雷达2绕Y轴的角度偏差,从而提高雷达2的校准精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检测件6可以任何一种可以检测一个平面是否存在倾斜的工具,例如:水平尺、水平仪等工具,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水平尺具有测量精确,造价低,携带方便,经济适用等优点,本实施例的第二检测件55和第三检测件6优选水平尺。第二检测件沿纵轴设置,第三检测件沿横轴方向设置。水平尺通过其中的水平泡检测平面是否存在水平位置、铅垂位置、倾斜位置偏离程度,一般情况下,水平泡位于哪侧,哪侧就高,工作人员可以将该侧调低或者而将相对侧调高。对于水平尺具体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夹紧组件7包括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第一夹紧件71与第二夹紧件72固定于第二表面32上,且沿竖轴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夹紧件71与第二夹紧件72用于将雷达2夹设在其中。
具体而言,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间隔设置,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将雷达2夹设于其中,此时,如图5所示,第一夹紧件71与雷达2的上侧面接触,第二夹紧件72与雷达2的下侧面接触。这样,当第二表面32放置于安装面12上后,如果雷达2不能夹设在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之间,则说明雷达2在绕Y轴存在较大的角度偏差,此时,工作人员需要调节雷达2的相应角度,以使雷达2夹设在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之间,从而使校准主体与雷达2紧密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为柱状结构。当然,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等,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错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定。
根据“三角形”的稳固性原理,本实施例的第一夹紧件71可以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两个夹紧杆,第二夹紧件72包括一个夹紧杆。或者,本实施例的第二夹紧件72可以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一个夹紧杆,第二夹紧件72包括两个夹紧杆。这样,夹紧组件7的结构简单,且可靠性较高。
如图5所示,沿X轴的方向,夹紧杆的长度均大于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二表面32的长度。对于夹紧杆的具体长度,需要根据雷达2沿X轴的方向的具体长度和雷达2的具体结构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如图1至图2所示,校准主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孔33;多个安装孔33环绕校准主体的轴线均匀设置,且贯穿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一个安装孔33对应一个第一检测件4,一个第一检测件4穿设一个安装孔33。
具体而言,根据“三角形”的稳固性原理,校准本体3上的上部可以设置两个安装孔33,下部可以设置一个安装孔33,一个第一检测件4穿设一个安装孔33,当三个第一检测件4的接触端与雷达面21接触时,“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这样,就可以通过三个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确定与雷达2绕Y轴和Z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当然,为了提高第一检测件4的检测精度,校准本体3上设多个安装孔33,多个安装孔33围绕校准本体3的轴线均匀设置,也即,多个第一检测件4围绕校准本体3的轴线均匀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由于车辆雷达2罩的安装面12通常为平面,因此,校准本体3的形状可以为正方体或长方体,这样,校准本体3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生产成本较低。当然,校准本体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梯形等形状,具体需要根据雷达面21与雷达2罩的具体结构进行设定。但是,不论校准本体3的结构为哪种结构,校准本体3的第二表面32与安装面12匹配设置,并且,第一表面31为平面,以便更加准确的确定第一检测件4凸出第一表面31的长度,从而提高校准装置的校准精度。
如图1所示,第三检测件6设置于校准本体3的上侧面上,这样,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第三检测件6(水平尺)的检测结果(水平泡)。当然,第三检测件6也可以设置在其他表面,若依Y轴的正方向为左,第三检测件6也可以设置为校准本体3的左侧面或右侧面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雷达2一般通过多个调节螺钉安装于车辆的雷达2支架上,在雷达2绕X轴、Y轴和Z轴存在的角度偏差时,工作人员通过调节相应的可调节螺钉来调整雷达2的安装位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应用于车辆,车体内安装有雷达,车体在与雷达相对的位置设有雷达孔,车体的外表面围绕雷达孔设有用于安装雷达罩的安装面,该安装面可以作为一个基准面。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包括:校准本体、夹紧组件和多个第一检测件;校准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靠近安装面,且与安装面相匹配,第二表面用于与安装面贴合;夹紧组件设置于第二表面上,用于穿设雷达孔,以将雷达夹设于其中;多个第一检测件依次穿设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第一检测件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用于穿设雷达孔,以与雷达面接触,雷达面为雷达靠近安装面的表面;在各第一检测件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与雷达面接触时,根据各第一检测件凸出第一表面的长度,判断雷达与参考坐标系的纵轴和竖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二检测件,第二检测件沿纵轴设置,用于检测雷达与横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可见,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以车体自身的安装面为法向基准,在其卡紧组件卡住雷达、且校准主体的第二表面与安装面贴合的情况下,通过校准本体上的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来检测雷达各个角度的偏差,以便工作人员调整雷达的安装位置,直至调整到各角度偏差为零,即完成雷达的安装校准,可见,该校准装置的结构简单,校准的便易性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
具体而言,该校准为车辆的一个配件,在雷达初步安装完成后,需要校准雷达安装位置,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其进行校准,校准完成后,将雷达罩安装于安装面上,以防止灰尘、污水等通过雷达孔进行车体内,影响雷达的正常使用。在校准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该校准装置收纳起来即可。
具体而言,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前文已经详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用于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所具有的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应用于车辆,车体(1)内安装有雷达(2),所述车体(1)在与所述雷达(2)相对的位置设有雷达孔(11),所述车体(1)的外表面围绕所述雷达孔(11)设有用于安装雷达罩的安装面(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包括:校准本体(3)、夹紧组件(7)和多个第一检测件(4);
所述校准本体(3)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1)和第二表面(32),所述第二表面(32)靠近所述安装面(12),且与所述安装面(12)相匹配,所述第二表面(32)用于与所述安装面(12)贴合;
所述夹紧组件(7)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32)上,用于穿设所述雷达孔(11),以将所述雷达(2)夹设于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检测件(4)依次穿设所述第一表面(31)和所述第二表面(32),各所述第一检测件(4)靠近所述第二表面(32)的一端用于穿设所述雷达孔(11),以与所述雷达面(21)接触,所述雷达面(21)为所述雷达(2)靠近所述安装面(12)的表面;
在各所述第一检测件(4)靠近所述第二表面(32)的一端与所述雷达面(21)接触时,根据各所述第一检测件(4)凸出所述第一表面(31)的长度,判断所述雷达(2)与参考坐标系的纵轴和竖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
所述第一表面(31)上设有第二检测件(5),用于检测所述雷达(2)与所述参考坐标系的横轴是否存在角度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4)为销或者螺钉;
各所述第一检测件(4)沿所述横轴设有刻度,所述刻度用于判断各所述第一检测件(4)凸出所述第一表面(3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还包括:第三检测件(6);
所述第三检测件(6)设置于所述校准本体(1)上,用于检测所述雷达(2)与所述纵轴是否存在第一角度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件(5)和所述第三检测件(6)为水平尺;
所述第二检测件(5)沿所述纵轴设置,所述第三检测件(6)沿所述横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7)包括第一夹紧件(71)和第二夹紧件(72);
所述第一夹紧件(71)与所述第二夹紧件(72)固定于所述第二表面(32)上,且沿所述竖轴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紧件(71)与所述第二夹紧件(72)用于将所述雷达(2)夹设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件(71)和所述第二夹紧件(72)为柱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件(71)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夹紧杆,所述第二夹紧件(72)包括一个所述夹紧杆;
或者,所述第二夹紧件(72)包括并排且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夹紧杆,所述第一夹紧件(71)包括一个所述夹紧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主体(3)上设有多个安装孔(33);
多个安装孔(33)环绕所述校准主体(3)的轴线均匀设置,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31)和所述第二表面(32);
一个安装孔(33)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检测件(4),一个所述第一检测件(4)穿设一个所述安装孔(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本体(3)为正方体或长方体。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6808.0U CN215768982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66808.0U CN215768982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68982U true CN215768982U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102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66808.0U Active CN215768982U (zh) | 2021-06-29 | 2021-06-29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68982U (zh) |
-
2021
- 2021-06-29 CN CN202121466808.0U patent/CN215768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63130B (zh) | 车载传感器标定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 |
CN215768982U (zh) | 一种车载雷达安装校准装置及车辆 | |
CN214954047U (zh) | 车用雷达的辅助治具 | |
US4731935A (en) | Contour and outline transducer gage assembly | |
CN210625987U (zh) | 一种振动传感器测试底座 | |
CN109443127B (zh) | 一种手机壳侧边斜面位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16802399U (zh) | 用于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装置 | |
CN215676787U (zh) | 一种测量车身高度的专用工具 | |
CN209783530U (zh) | 增压器垫片厚度检测装置 | |
CN216558630U (zh) | 一种核查装置 | |
US4831742A (en) | Contour and outline transducer gage assembly | |
CN212373685U (zh) | 机臂定位及角度测量设备 | |
CN219736336U (zh) | 角度量测配装支架及角度量测装置 | |
CN111473763B (zh) | 方向盘调节角度检测装置和方法 | |
CN222211460U (zh) | 车门测量检具 | |
US20250180738A1 (en) |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 Orientation of a Sensor Installed on a Bumper of a Motor Vehicle | |
CN218973368U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定位柱位置检测机构 | |
JP3247105U (ja) | 車載レーダー用取付け補助具 | |
US4831743A (en) | Fixture rail snap-mountable transducer gage assembly for selectively making outline (gap) and contour checks | |
CN219474582U (zh) | 一种适用于车载超声波雷达角度检测装置 | |
CN210862512U (zh) | 一种变形测量工具 | |
CN215154325U (zh) | 一种车载侧向雷达支架 | |
CN213120388U (zh) | 制动软管总成金属接头检验量具 | |
CN222703966U (zh) | 汽车生产用检具及检测装置 | |
CN215116770U (zh) | 一种标定装置以及雷达标定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