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1669U -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1669U
CN215731669U CN202122059404.6U CN202122059404U CN215731669U CN 215731669 U CN215731669 U CN 215731669U CN 202122059404 U CN202122059404 U CN 202122059404U CN 215731669 U CN215731669 U CN 21573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sink
mos tube
housing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94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凯
施璐
李番军
刘超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n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yl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94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1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OS管散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散热器、导热件和若干MOS管,其中,电路板、散热器、导热件和若干MOS管都放置在壳体中,散热器置于电路板上,导热件贴设于散热器和壳体之间,每个MOS管的一侧通过引脚和电路板电连接,另一侧贴设于散热器,能够提高散热器的利用率,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推动了电池行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成为了人们普遍的休闲方式,随着自驾游人员的增多,对便携式家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离不开电池的使用。
当前,锂电池的应用范围较广,但是锂电池在使用时需要保护,因为锂电池本身的材料特性决定了锂电池不能被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及超高温充放电,因此锂电池组件必须包括锂电池保护板和电流保险器。锂电池保护板一方面可以起到电池保护的作用,例如普通的锂锰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一旦检测到任何一节电池电压超过4.2V或任何一节电池电压低于3.0V系统就会自动切断充电或放点回路。如果电池温度超过电池的工作温度或电流大于电池的放电电流,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流通路,保障电池和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能量均衡的作用,整个电池包由很多节电池串联在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其电芯本身的不一致性、工作温度的不一致性等原因的影响,最后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对电池的寿命和系统的使用具有巨大的影响,能量均衡就是弥补电芯个体之间的差异去做一些主动或被动的充电或放点管理,确保电池的一致性,延长电池的寿命。
锂电池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器、MOS开关、电阻、电容、辅助器件和储存器等,在正常情况下,控制器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导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立刻控制MOS开关关闭,保护电芯的安全。MOS管具有体积小,发热量大、发热量高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散出去,MOS管温度会很高,最终因为温度过高导致MOS管烧掉,从而导致锂电池保护板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安装散热装置,确保MOS管可以散热,从而保证锂电池保护板正常运行。
现有技术中MOS管的散热装置通过散热器将MOS管的热量散发掉,然后通过风扇将散热器散发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但是这种散热装置中散热器的有效利用率低,仅通过风扇与外界冷却空气换热,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OS管散热装置,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
电路板,上述电路板设置在上述壳体中;
散热器,上述散热器置于上述电路板上;
导热件,贴设于上述散热器和上述壳体之间;
若干MOS管,每个上述MOS管的一侧通过引脚与上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侧贴设于上述散热器。
可选地,上述导热件为导热垫。
可选地,上述导热垫呈压缩状态设置于上述散热器和上述壳体之间。
可选地,上述导热件为导热硅胶。
可选地,还包括压板,上述压板与上述散热器固定连接,以将上述MOS管压紧于上述散热器。
可选地,还包括绝缘膜,上述绝缘膜贴于上述壳体的内壁。
可选地,还包括风扇,上述风扇设置于上述壳体内。
可选地,上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述进风口和上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可选地,上述壳体的材料为金属。
可选地,还包括插座,上述电路板与上述插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导热件贴设于散热器和壳体之间,可以将散热器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整个壳体,一方面,与只将散热器的热量散发到壳体中的散热装置相比,能够提高散热装置的储热量,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壳体与外部冷却空气进行换热和通过风扇进行换热同时进行,能够提高散热装置的换热效率,同时提高散热器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MOS管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MOS管散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中:
100、壳体;200、电路板;300、散热器;400、导热件;500、MOS管;600、压板;700、绝缘膜;800、风扇;900、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MOS管属于压控器件,它通过加在栅极上的电压控制器件的特性,不会发生使用三极管做开关时的因基极电流引起的电荷存储效应,因此在开关应用中,MOS管的开关速度比三极管快。MOS管具有体积小、发热量大、发热量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安装散热装置,确保MOS管可以及时散热,保证MOS管的正常运行。现有技术中通过散热器将MOS管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设置风扇加快热量的流动,通过与冷空气换热来达到对MOS管的换热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对散热器的有效利用率较低,且换热速度慢,换热效率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MOS管散热装置,其包括壳体100、电路板200、散热器300、导热件400和若干MOS管500,其中,电路板200、散热器300、导热件400和若干MOS管500都放置在壳体100中,散热器300与电路板200相连,从电路板200上获得电能,从而使散热器300运行,若干MOS管500一端通过引脚与电路板200电连接,一端贴设于散热器300上,散热器300吸收若干MOS管500的热量,为MOS管500散热,导热件400设置在散热器300和壳体100之间,导热件400一面贴设在散热器300上,另一面贴设在壳体100上,散热器300中的热量通过导热件400传递给壳体100,壳体100通过与外部的冷空气换热进行散热。
通过将导热件400贴设在散热器300和壳体100之间,MOS管500中的热量由散热器300吸收后,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件400传递给壳体100,通过壳体100进行发散,增大了散热面积,使得散热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另外在不增加壳体100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壳体100吸收一部分热量,提高了散热效果,使得上述MOS管500散热装置可以采用较多或较大的MOS管500,在电动车控制器中,MOS管500数量多能够提高电动车控制器的功率,实现一个电动车控制器能够输出多个功率的功能。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100的内壁粘贴绝缘膜700,因为对壳体100有耐压要求,需要保证在特定的电压下,不能击穿壳体100,避免损坏壳体100内的电气元件,因此需要保证壳体100内的电气元件与壳体100之间是绝缘的,也避免了壳体100内的电气元件漏电传导至壳体100,防止用户触电,提高了上述MOS管散热装置的安全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壳体100的内壁上设置绝缘板,来起到绝缘效果。
优选地,散热器300和电路板20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如卡接、螺栓连接等,只要没有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只要能够达到固定散热器300的目的的连接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100内设置一个风扇800,风扇800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有利于加快散热,可以在壳体100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风扇800的鼓动,快速将外部的冷空气抽进壳体100内,将壳体100内的热空气排出,达到加快散热的目的;本实施例中,风扇800和散热器300入口处的翅片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可以减小入风口处的风阻,同时也可以降低风扇800直接吹到散热器300上产生的噪音。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风扇800,通过风扇800的鼓动形成风道,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风扇800焊接在电路板200上,这种方式固定得比较牢固,可以降低风扇800工作时的噪音,可以将风扇800与电路板200相连,当启动散热装置时,风扇800也开始工作,这样可以迅速将散热器300上的MOS管500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出,提高散热效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风扇800和散热器300入风口之间设置风扇防震垫,可以降低因风扇800和散热器300发生共振时而产生的噪音,还可以避免因风扇800和散热器300共振而导致的MOS管500的固定松动,使MOS管500不能紧贴散热器300,进而使MOS管500热量无法及时传递到散热器300,导致MOS管500被烧毁。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800和电路板200之间也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当然,也可以将风扇800固定在壳体100上,只要没有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只要能够达到固定风扇800的目的的连接方式,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MOS管散热装置的电路板200上还设有插座900,电路板200上的电路汇聚到插座900,通过插座900接通外部电源,为上述MOS管散热装置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导热件400贴设在散热器300和壳体100之间,壳体100为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件400可以是导热硅胶,导热硅胶具有天然的粘性,可以自己粘贴在散热器300和壳体100之间;导热硅胶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厚度容易调整,便于对散热器300和壳体100之间的空间进行填充;导热硅胶的导热性能优良,能够减少与散热器300接触面产生的接触热阻,将散热器300的热量很好地传递给壳体10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件400可以是导热垫,导热垫具有弹性,在装配时可以将导热垫预压缩20%-40%,示例性地,可以是20%、30%和40%等,这样能够保证导热垫与散热器300和壳体100之间的贴合性能,避免因使用过程中的震动而导致导热垫脱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板600,将压板600与散热器300固定连接,通过压板600将MOS管500压紧在散热器30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压板600上开设连接孔,并在散热器300上设置配合连接的螺纹孔,螺栓通过压板600上的连接孔和散热器300上配合连接的螺纹孔将压板600固定在散热器300上,MOS管500设置在压板600和散热器300之间,压板600将MOS管500紧贴散热器300设置,确保MOS管500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避免MOS管500过热而烧毁,在本实施例中,压板600可以同时将两个MOS管500压紧在散热器300上,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热件400贴设在散热器300和壳体100之间,将散热器300的热量传导到整个壳体100,并通过壳体100与外部的空气进行换热,增大了散热面积,使得散热效果得到较大提高,另外在不增加壳体100空间的情况下,由于壳体100吸收一部分热量,因此散热装置的储热能力提升,使得一些应用MOS管500的设备可以选用较多或较大的MOS管500来提高功率,如电动车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散热器300的利用率,增强了散热效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
电路板(200),所述电路板(2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中;
散热器(300),所述散热器(300)置于所述电路板(200)上;
导热件(400),贴设于所述散热器(300)和所述壳体(100)之间;
若干MOS管(500),每个所述MOS管(500)的一侧通过引脚与所述电路板(200)电连接,另一侧贴设于所述散热器(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00)为导热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呈压缩状态设置于所述散热器(300)和所述壳体(1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00)为导热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600),所述压板(600)与所述散热器(300)固定连接,以将所述MOS管(500)压紧于所述散热器(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膜(700),所述绝缘膜(700)贴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800),所述风扇(8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材料为金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座(900),所述电路板(200)与所述插座(900)相连。
CN202122059404.6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Active CN21573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9404.6U CN215731669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9404.6U CN215731669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1669U true CN21573166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9404.6U Active CN215731669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1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8891B2 (en) Charger for vacuum cleaner and fast charging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210517842U (zh) 无线充电手机散热器
CN113224476A (zh) 一种具有超导热性能的极柱和大容量电池
CN208226048U (zh) 一种电池组温控箱
CN210866417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217035776U (zh) 储能装置
CN110690529A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215731669U (zh) 一种mos管散热装置
CN216436078U (zh) 一种具有超导热性能的极柱和大容量电池
CN221437752U (zh) 一种电动车用充电器及电动车
CN211700378U (zh) 一种摩托车锂电池散热控制电路
CN219696548U (zh) 一种高效调节温度的车辆启动电池结构
CN20984389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散热机构
CN216958194U (zh) 一种高效散热储能电池
CN218783088U (zh) 户用储能系统
CN209731873U (zh) 功率开关装置
CN111370809A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散热结构
CN2175891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8005058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06672800U (zh) 一种锂超级电容器模组及其管理智能反馈装置
CN215773989U (zh) 充电插头
CN211295233U (zh) 一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装置
CN21057632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锂电池
CN210720674U (zh) 一种蓄电池的综合测试仪
CN212162032U (zh) 电池结构及电池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06

Address after: Room 407, Building 25, 111 Kangqiao East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5

Patentee after: Wendian (Shanghai)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1203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trial area, 887 Lane 73, Chong Chong Road.

Patentee before: PYLON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7, Building 25, 111 Kangqiao East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Wen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07, Building 25, 111 Kangqiao East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Wendian (Shanghai)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