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1775U - 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01775U CN215701775U CN202120603103.2U CN202120603103U CN215701775U CN 215701775 U CN215701775 U CN 215701775U CN 202120603103 U CN202120603103 U CN 202120603103U CN 215701775 U CN215701775 U CN 2157017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guide
- piece
- driving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包括座体,第一夹持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左右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左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前后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前后方向运动;当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驱使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可以同步移动,以将物料进行抓取,从而提高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中,一般需要使用夹持机构来夹取壳体、边框,再传递至后续的工位,由后续的其他机构进行组装。而现有的夹持机构,一般包括两个夹爪,通过两个夹爪可以从壳体的两侧夹持壳体,这样,十分容易出现夹持不牢固的问题,致使在传递壳体的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由此,会极大的影响组装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包括:
座体;
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左右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左右方向运动;
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前后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前后方向运动;
当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驱使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相互靠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可以同步移动,以将物料进行抓取,从而提高准确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一导向座;
所述第一导向座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座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一导向件及从动件;
所述第一夹持件为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头;
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一导向座滑动配合;
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一导向座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夹持组件、第二导向座及驱动组件;
所述第二导向座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座滑动配合;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连,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二导向座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件、第二导向件及驱动件;
所述第二夹持件为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头;
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二导向座滑动配合;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用于驱使所述从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一导向座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头及第二夹持头均为L型结构,且由硅胶材质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驱动件上均具有一斜面;
两个所述从动件之间连接有一拉簧,且每个所述从动件的端部设置有一滚轮,所述滚轮抵持于所述斜面上;
当两个所述驱动组件驱使两个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从动件在所述拉簧的拉力作用下相互靠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移动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及固定框体;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柱;
所述固定框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柱的上端,且与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一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座体10;
底座11;
限位块111;
固定框体12;
安装柱13;
安装空间14;
第一夹持机构20;
第一夹持组件21;
第一夹持件211;
第一夹持头2111;
第一导向件212;
从动件213;
滚轮3131;
拉簧2132;
第一导向座22;
第二夹持机构30;
第二导向座31;
第二夹持组件32;
第二夹持件321;
第二夹持头3211;
第二导向件322;
驱动件323;
斜面3231;
物料4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包括座体10,第一夹持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
具体的,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座体10的左右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左右方向运动。其中,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座体10的左右两侧,并可以沿左右方向移动,这样,第一夹持机构就可以从左右两个方向上进行夹取物料。
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座体10的前后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前后方向运动;那么,通过驱使第二夹持机构在前后方向运动,第二夹持机构便可以从前后两个方向上进行夹取物料。
当两个第二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时,第二夹持机构30驱使两个第一夹持机构20相互靠近。
也即是说,在夹取物料40时,通过驱使第二夹持机构30在前后方向上运动,并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在前后方向上夹取物料40,以此同时,可以同步带动第一夹持机构20在左右方向上运动,并相互靠近,进而第一夹持机构20可以在左右方向上夹取物料40,这样,第一夹持机构20和第二夹持机构30可以同时从四个不同的方向上夹取物料40的四边,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夹取更加准确,方便将物料40进行转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夹持机构20和第二夹持机构30可以同步移动,以将物料40进行抓取,从而提高准确性。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20包括第一夹持组件21及第一导向座22;
第一导向座22安装于座体10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第一夹持组件21与第一导向座22滑动配合。
这样,第一夹持机构20采用第一夹持组件21和第一导向座22的配合,则可以通过第一导向座22来对第一夹持组件21进行导向,以确保第一夹持机构20的运动方向为左右方向,而不会发生偏移,从而有利于第一夹持机构20从左右方向上来夹取物料40。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组件21包括第一夹持件211、第一导向件212及从动件213;
第一夹持件211为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头2111;
第一导向件212设置于第一夹持件211的中部,且与第一导向座22滑动配合;
从动件213与第一导向件212相连,用于在第二夹持机构30的驱动下带动第一导向件212沿第一导向座22运动。
也就是说,第一夹持件211用来夹取物料40,且其为U型结构,两端具有第一夹持头2111,这样,第一夹持件211的两端均可以与物料40接触,进而可以提高夹取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单一的第一夹持头2111夹持不稳定的情况。此外,第一导向件212与第一夹持件211相连,因此,第一导向件212可以沿着第一导向座22滑动从而对第一夹持件211的运动方向进行引导。而从动件213作为传动零件,可以传递第二夹持机构30的作用力,从而带动第一导向件212沿第一导向座22滑动,以实现与第二夹持机构30的同步运行,确保同时对物料40的多个方向进行夹取。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机构30包括第二夹持组件32、第二导向座31及驱动组件;
第二导向座31安装于座体10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第二夹持组件32与第二导向座31滑动配合;
驱动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32相连,用于驱使第二夹持组件32沿第二导向座31滑动。
这样,第二夹持机构30采用第二夹持组件32和第二导向座31的配合,则可以通过第二导向座31来对第二夹持组件32进行导向,以确保第二夹持机构30的运动方向为前后方向,而不会发生偏移,从而有利于第一夹持机构20从左右方向上来夹取物料40。而驱动组件作为动力机构,可以为第二夹持组件32的运动提供动力,以确保第二夹持组件32可以顺利的运动,同时带动第一夹持组件21作出相应的动作。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夹持组件32包括第二夹持件321、第二导向件322及驱动件323;
第二夹持件321为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头3211;
第二导向件322设置于第二夹持件321的中部,且与第二导向座31滑动配合;
驱动件323与第二导向件322相连,用于驱使从动件213带动第一导向件212沿第一导向座22运动。
与上述第一夹持件211相同的,第二夹持件321也为U型结构,两端具有第二夹持头3211,这样,第二夹持件321的两端均可以与物料40接触,进而配合相应位置的第一夹持头2111来提高夹取时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单一的第一夹持头2111夹持不稳定的情况。而第二导向件322与第二夹持件321相连,因此,第二导向件322可以沿着第二导向座31滑动从而对第二夹持件321的运动方向进行引导。驱动件323作为驱动零件,可以在第二夹持组件32运动时,驱动与之相连的传动件同步运动,进而,实现两个第一夹持件211和两个第二夹持件321同时对物料40的多个方向的夹取。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头2111及第二夹持头3211均为L型结构,且由硅胶材质制成。
硅胶材质具有较好的任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柔性,这样,由硅胶材质制成的第一夹持头2111和第二夹持头3211与物料40之间的接触即为柔性接触,进而,可以防止刮伤或压伤物料40。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驱动件323上均具有一斜面3231;
两个从动件213之间连接有一拉簧2132,且每个从动件213的端部设置有一滚轮3131,滚轮3131抵持于斜面3231上;
当两个驱动组件驱使两个第二夹持组件32相互靠近时,两个从动件213在拉簧2132的拉力作用下相互靠近。
也就是说,驱动件323上的斜面3231具有引导作用,可以引导从动件213端部的滚轮3131沿着其滚动,这样,在两个驱动组件驱动两个第二夹持组件32相互靠近时,两个从动件213上的滚轮3131便可以沿着斜面3231从远离第二导向座31的一端向靠近第二导向座31的一端运动,此时,两个第二夹持组件32相互靠近,两个从动件213也驱动两个第一夹持组件21相互靠近;反之,在两个驱动组件驱动两个第二夹持组件32相互远离时,两个从动件213上的滚轮3131便可以沿着斜面3231从靠近第二导向座31的一端向远离第二导向座31的一端运动,此时,两个第二夹持组件32相互远离,两个从动件213也驱动两个第一夹持组件21相互远离,由此,即可以使得在夹取物料40时,第二夹持机构30同步带动第一夹持机构20运动靠近,以夹取物料40,第二夹持机构30同步带动第一夹持机构20运动远离,以使物料40脱离第一夹持机构20和第二夹持机构30。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块111,限位块111设置于座体10上,用于限定第一夹持组件21及第二夹持组件32移动距离。
限位块111与安装座相连,并位于第一夹持件211和第二夹持件321的外侧,这样,当第一夹持件211和第二夹持件321相互远离时,可以通过限位块111限位阻挡,从而防止脱离第一导向座22和第二导向座31而影响使用。
有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座体10包括底座11及固定框体12;
底座1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柱13;
固定框体12设置于安装柱13的上端,且与底座11之间限定出一安装空间14;
第一夹持机构20及第二夹持机构30均安装于安装空间14内。
如此,通过在底座11和固定框体12之间预留安装空间14,即使得第一夹持机构20和第二夹持机构30的固定和安装。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框体的四条边框上均开设有避让槽,这样,当第一夹持机构20和第二夹持机构30同步运动时,第一夹持件211和第二夹持件321便可以贴合于避让槽内,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夹持件211和两个第二夹持件321之间的间隙减小,这样,便可以对尺寸相对较小的物料40进行夹取,当然,当两个第一夹持件211和两个第二夹持件321为贴合于避让槽内时,相互之间的尺寸就相对较大,从而可以夹取尺寸相对较大的物料4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
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左右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左右方向运动;
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前后两侧,且被构造成能够在前后方向运动;
当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驱使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一导向座;
所述第一导向座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座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一导向件及从动件;
所述第一夹持件为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头;
所述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一导向座滑动配合;
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相连,用于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一导向座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夹持组件、第二导向座及驱动组件;
所述第二导向座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座滑动配合;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连,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二导向座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件、第二导向件及驱动件;
所述第二夹持件为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夹持头;
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二导向座滑动配合;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连,用于驱使所述从动件带动所述第一导向件沿所述第一导向座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头及第二夹持头均为L型结构,且由硅胶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件上均具有一斜面;
两个所述从动件之间连接有一拉簧,且每个所述从动件的端部设置有一滚轮,所述滚轮抵持于所述斜面上;
当两个所述驱动组件驱使两个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互靠近时,两个所述从动件在所述拉簧的拉力作用下相互靠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移动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定心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底座及固定框体;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安装柱;
所述固定框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柱的上端,且与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一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及第二夹持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3103.2U CN215701775U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03103.2U CN215701775U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01775U true CN215701775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1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03103.2U Active CN215701775U (zh) | 2021-03-24 | 2021-03-24 | 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01775U (zh) |
-
2021
- 2021-03-24 CN CN202120603103.2U patent/CN2157017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47267B2 (ja) | ワイヤ配置装置 | |
CN215701775U (zh) | 自动定心夹持装置 | |
CN112296212A (zh) |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引脚的加工设备 | |
CN213592189U (zh) | 装配机 | |
CN212822463U (zh) | 一种铆接装置与设备 | |
CN211101378U (zh) | 一种引爆器旋铆机 | |
CN214166611U (zh) | 一种pcb板翻转机构 | |
CN214685084U (zh) | 磁铁上料装置 | |
CN112557395A (zh) | 显示屏检测治具 | |
CN208373945U (zh) | 冲缺口机构 | |
CN217394710U (zh) | 一种罐体夹持装置 | |
CN217172314U (zh) | 一种高精准度且高适配性的自动化端子取料设备 | |
CN213460449U (zh) | 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 | |
CN210589325U (zh) | 一种冷挤压定制花键传动杆自动夹持装置 | |
CN213584572U (zh) | 一种芯线整平装置 | |
CN214108348U (zh) | 一种移送整形装置 | |
CN215591955U (zh) | 一种电芯移送夹持装置 | |
CN218496939U (zh) | 一种检测卡自动进仓设备 | |
CN215697624U (zh) | 一种整形机构 | |
CN216958152U (zh) | 电芯整形装置及电芯整形线 | |
CN210171974U (zh) | 一种dcir测试设备 | |
CN217798480U (zh) | 一种金属冲压模具拉伸结构 | |
CN211841020U (zh) | 夹取装置 | |
CN217147912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双面胶片材抓取机构 | |
CN216161781U (zh) | 一种极片叠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