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0015U -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0015U
CN215700015U CN202122125417.9U CN202122125417U CN215700015U CN 215700015 U CN215700015 U CN 215700015U CN 202122125417 U CN202122125417 U CN 202122125417U CN 215700015 U CN215700015 U CN 215700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ack plate
base
cylinder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54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宾
宋剑
温英进
黎衍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yang Weiy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yang Weiy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yang Weiy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yang Weiy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54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0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0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0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包括底座、竖直固定在底座顶部的背板、设于底座上的顶紧组件和定位机构以及若干个设于背板前侧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顶紧组件包括设于底座上方并位于背板前侧的撑座以及固定在底座内部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过底座的顶部并固定在撑座的底部,底座的顶部还嵌设有多个导向座,每个导向座中还均穿插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导柱,每个导柱的上端均固定在撑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壳体的定位精度并有效简化了固定步骤,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彻底避免了松动的发生,从而大幅减小了壳体的加工偏差以切实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泵机等一些需要密闭工作环境的设备的壳体均需要采用铸造工艺制成以实现一体化成型,壳体在铸造成型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机加工才能用于安装,壳体在进行机加工时需要借助固定夹具将其精确定位并固定以便于机加工设备的加工;现有的壳体固定夹具定位精度较低,固定步骤繁琐,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固定不够牢固,很容易松动,进而导致壳体的加工偏差较大,从而影响产品合格率,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显著提高了定位精度并有效简化了固定步骤,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彻底避免了松动的发生,从而大幅减小了壳体的加工偏差以切实保证了产品合格率的壳体固定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直固定在底座顶部的背板、设于底座上的顶紧组件和定位机构以及若干个设于背板前侧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所述顶紧组件包括设于底座上方并位于背板前侧的撑座以及固定在底座内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过底座的顶部并固定在撑座的底部,所述底座的顶部还嵌设有多个导向座,每个所述导向座中还均穿插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导柱,每个所述导柱的上端均固定在撑座的底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底座顶部并均位于背板后侧的卡块、固定在两个卡块之间的第一压紧气缸、固定在第一压紧气缸伸缩端上的第一压块、固定在第一压块前端下侧的压紧销以及固定在底座顶部并介于两个卡块之间的座块;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座块的顶部向上形成有定位销,所述压紧销位于定位销的上方并与定位销相互配合,所述座块的前侧还嵌设有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伸缩端上方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摆杆,两个所述第一摆杆的后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座块的前侧,两个所述第一摆杆的前端之间还固定有可转动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压块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嵌设在背板中的第三压紧气缸、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伸缩端上的第三压块、两个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前端并分别对称设于第三压块两侧的第二摆杆以及嵌设在背板中的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三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器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与第三压块的端部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第二摆杆的端部均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嵌设在背板中的第四压紧气缸、可拆卸的固定在第四压紧气缸伸缩端上的第四压块以及嵌设在背板中的第二缓冲器,所述第四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器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与第四压块的端部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背板的前侧还固定有第三夹紧机构,所述第三夹紧机构包括定位座、设于定位座右侧的定位块、嵌设在定位座中的第三缓冲器以及可转动的固定在定位座上并位于第三缓冲器右侧的第五压块;所述第三缓冲器的伸缩端横向向右设置并压紧在第五压块的端部左侧,所述第五压块的端部右侧与定位块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背板的底部开设有腔孔,所述背板中还开设有多个结构孔。
优选地,所述背板中还嵌设有若干个第四缓冲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壳体的定位精度并有效简化了固定步骤,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彻底避免了松动的发生,从而大幅减小了壳体的加工偏差以切实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的右视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包括底座7、竖直固定在底座7顶部的背板1、设于底座7上的顶紧组件和定位机构6以及若干个设于背板1前侧的第一夹紧机构3和第二夹紧机构4;顶紧组件包括设于底座7上方并位于背板1前侧的撑座8以及固定在底座7内部的升降气缸9,升降气缸9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过底座7的顶部并固定在撑座8的底部,底座7的顶部还嵌设有多个导向座10,每个导向座10中还均穿插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导柱11,每个导柱11的上端均固定在撑座8的底部,定位机构6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底座7顶部并均位于背板1后侧的卡块62、固定在两个卡块62之间的第一压紧气缸63、固定在第一压紧气缸63伸缩端上的第一压块64、固定在第一压块64前端下侧的压紧销68以及固定在底座7顶部并介于两个卡块62之间的座块61;第一压紧气缸63的伸缩端竖直向上设置,座块61的顶部向上形成有定位销611,压紧销68位于定位销611的上方并与定位销611相互配合,座块61的前侧还嵌设有第二压紧气缸65,第二压紧气缸65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第二压紧气缸65的伸缩端上方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摆杆66,两个第一摆杆66的后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座块61的前侧,两个第一摆杆66的前端之间还固定有可转动的第二压块67,第二压紧气缸65的伸缩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压块67的下端。
第一夹紧机构3包括嵌设在背板1中的第三压紧气缸31、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31伸缩端上的第三压块33、两个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31前端并分别对称设于第三压块33两侧的第二摆杆32以及嵌设在背板1中的第一缓冲器34,第三压紧气缸31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第一缓冲器34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与第三压块33的端部相互配合,两个第二摆杆32的端部均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31的前端。
第二夹紧机构4包括嵌设在背板1中的第四压紧气缸41、可拆卸的固定在第四压紧气缸41伸缩端上的第四压块42以及嵌设在背板1中的第二缓冲器43,第四压紧气缸41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第二缓冲器43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与第四压块42的端部相互配合。
背板1的前侧还固定有第三夹紧机构5,第三夹紧机构5包括定位座51、设于定位座51右侧的定位块54、嵌设在定位座51中的第三缓冲器52以及可转动的固定在定位座51上并位于第三缓冲器52右侧的第五压块53;第三缓冲器52的伸缩端横向向右设置并压紧在第五压块53的端部左侧,第五压块53的端部右侧与定位块54相互配合。
背板1的底部开设有腔孔101,背板1中还开设有多个结构孔102。
背板1中还嵌设有若干个第四缓冲器2。
使用方法:将壳体12从上往下放置在撑座8的顶部,并使壳体12的底部后侧插入到腔孔101中,然后驱动升降气缸9的伸缩端伸缩运动以将壳体12调节到合适的高度,撑座8在移动时,每个导柱11均会在对应的一个导向座10中竖直滑动以保证撑座8升降的平稳度;并使若干个第四缓冲器2的伸缩端均插入到位于壳体12背部的对应沉腔中以完成初步定位,再使位于壳体12后侧的筋条插入到第五压块53的端部右侧与定位块54之间,第三缓冲器52的伸缩端会借助自身的反弹力使第五压块53的端部右侧始终将筋条压紧在定位块54上。
接着,驱动每个第一夹紧机构3中的第三压紧气缸31的伸缩端均向外伸出,进而带动第三压块33的根部向前摆动,从而借助两个第二摆杆32带动第三压块33的端部向后摆动,进而将壳体12压紧在每个第一缓冲器34的伸缩端上。
然后驱动每个第二夹紧机构4中的第四压紧气缸41的伸缩端均向内收缩,进而借助第四压块42将壳体12压紧在每个第二缓冲器43的伸缩端上。
最后,驱动第二压紧气缸65的伸缩端向外伸出以带动第二压块67的下端向前摆动,进而借助两个第一摆杆66带动第二压块67的上端向后摆动以推动壳体12的底部向后移动,直到壳体12的底部后侧分别贴合在两个卡块62的内壁上;然后驱动第一压紧气缸63的伸缩端向内收缩,进而带动第一压块64向下移动,直到压紧销68将壳体12的底部后侧压紧在定位销611上,从而完成了壳体12的固定以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壳体的定位精度并有效简化了固定步骤,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彻底避免了松动的发生,从而大幅减小了壳体的加工偏差以切实保证了产品合格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6)

1.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竖直固定在底座顶部的背板、设于底座上的顶紧组件和定位机构以及若干个设于背板前侧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所述顶紧组件包括设于底座上方并位于背板前侧的撑座以及固定在底座内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上穿过底座的顶部并固定在撑座的底部,所述底座的顶部还嵌设有多个导向座,每个所述导向座中还均穿插设置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导柱,每个所述导柱的上端均固定在撑座的底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在底座顶部并均位于背板后侧的卡块、固定在两个卡块之间的第一压紧气缸、固定在第一压紧气缸伸缩端上的第一压块、固定在第一压块前端下侧的压紧销以及固定在底座顶部并介于两个卡块之间的座块;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座块的顶部向上形成有定位销,所述压紧销位于定位销的上方并与定位销相互配合,所述座块的前侧还嵌设有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伸缩端上方还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摆杆,两个所述第一摆杆的后端可转动的固定在座块的前侧,两个所述第一摆杆的前端之间还固定有可转动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伸缩端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压块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嵌设在背板中的第三压紧气缸、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伸缩端上的第三压块、两个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前端并分别对称设于第三压块两侧的第二摆杆以及嵌设在背板中的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三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器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与第三压块的端部相互配合,两个所述第二摆杆的端部均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三压紧气缸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嵌设在背板中的第四压紧气缸、可拆卸的固定在第四压紧气缸伸缩端上的第四压块以及嵌设在背板中的第二缓冲器,所述第四压紧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所述第二缓冲器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与第四压块的端部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前侧还固定有第三夹紧机构,所述第三夹紧机构包括定位座、设于定位座右侧的定位块、嵌设在定位座中的第三缓冲器以及可转动的固定在定位座上并位于第三缓冲器右侧的第五压块;所述第三缓冲器的伸缩端横向向右设置并压紧在第五压块的端部左侧,所述第五压块的端部右侧与定位块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底部开设有腔孔,所述背板中还开设有多个结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中还嵌设有若干个第四缓冲器。
CN202122125417.9U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Active CN215700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5417.9U CN215700015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5417.9U CN215700015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0015U true CN215700015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5417.9U Active CN215700015U (zh) 2021-09-04 2021-09-04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0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2683A (zh) 超薄风扇用金属模组加工夹具
EP3769646A1 (en) Three-section linkage drawer slides apparatus
CN215700015U (zh) 一种壳体固定夹具
CN209223643U (zh) 泵体模块夹具
CN210615731U (zh) 一种pin针组装台
CN210969991U (zh) 一种螺丝组装治具
CN214448822U (zh) 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
CN21382666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镶块的模具
CN212443172U (zh) 一种高效的全立式压铸机
CN212486348U (zh) 一种音圈马达线圈支架的固定模具
CN210848941U (zh) 一种医疗床面板连杆式夹紧定位机构
CN21933564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精密模具
CN222289306U (zh) 用于注射笔的预扣合组装治具
CN212944749U (zh) 整形治具
CN216502137U (zh) 一种高强度机械锻件热模锻压力机
CN216359728U (zh) 大行程子组件的涨缩模具
CN217891697U (zh)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的模胚
CN212664866U (zh) 一种换模便捷的通用模架
CN216175894U (zh) 一种双曲面手机模型的加工模具
CN221089978U (zh) 一种可拆卸的3d打印机外壳
CN219236054U (zh) 一种转子组件的生产治具
CN217761582U (zh) 一种精密钣金件连接加固结构
CN221605247U (zh) 一种滑块镶件
CN222136058U (zh) 超轻量化铝合金模架
CN214027299U (zh) 一种充电柱铆压自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