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7927U -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 - Google Patents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97927U CN215697927U CN202122138590.2U CN202122138590U CN215697927U CN 215697927 U CN215697927 U CN 215697927U CN 202122138590 U CN202122138590 U CN 202122138590U CN 215697927 U CN215697927 U CN 2156979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plate
- plate
- vertical
- sliding
- ca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该工装中工作架包括竖向安装板,竖向安装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二夹板与第三夹板;竖向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挡块,挡块设置在第三夹板的下方,第三夹板与挡块之间连接有弹簧;第三夹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气缸轴穿过第三夹板后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不会造成上模具大范围的跳动,也不需要对模具进行敲击,即可完成开模工作,并且同时能够对分离的上模具进行转移,降低起模的人工工作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多种尺寸型号的模具的起模,在对应不同的模具开模时都能用到,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
背景技术
铸造工艺,是将加热成液态的金属通过浇铸的方式加入模具中,在模具与模芯片的配合下,金属冷却固化后形成固定形状的毛坯的加工工艺,整个加工过程包括加料、合模与起模;
现有技术中,起模主要是通过人工起模,具体是通过敲击模具,使上模具与下模具松动,待两者松动之后,再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分离,这种方法长期使用会导致模具变形,影响后续的铸造效果,另外剧烈敲击模具可能会导致铸型损坏,从而造成损失,并且模具重量较大,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模具,开模困难,且潜在的危险性较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起模困难,且容易导致模具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调节架,每个调节架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工作架,工作架通过横向调节装置驱动在支撑架上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工作架包括竖向安装板,竖向安装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二夹板与第三夹板;
竖向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挡块,挡块设置在第三夹板的下方,第三夹板与挡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第三夹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气缸轴穿过第三夹板后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调节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上的滑动安装块,两个滑动安装块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安装板,滑动安装板包括滚轴安装部与限位稳定部,限位稳定部安装在两个滚轴安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滚轴安装部之间留有空隙,滚轴安装部上转动安装有一排滚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横向调节装置包括两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通过位置调节电机驱动转动,同一个支撑架两个滑动安装块分别套接在同一个双向丝杆的两段螺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工作架包括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撑板,撑板对应滚轴安装部设置,竖向安装板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板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竖向安装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一夹板,第一夹板处于第二夹板与第三夹板的上方,竖向安装板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气缸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竖向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不会造成上模具大范围的跳动,也不需要对模具进行敲击,即可完成开模工作,并且同时能够对分离的上模具进行转移,降低起模的人工工作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多种尺寸型号的模具的起模,在对应不同的模具开模时都能用到,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调节架;3、工作架;4、横向调节装置;21、滑动安装块;22、滑动安装板;221、限位稳定部;222、滚轴安装部;223、滚轴;31、顶部支撑板;32、撑板;33、竖向安装板;34、第一夹板;35、第二夹板;36、第三夹板;37、第二气缸;38、第一气缸;41、双向丝杆;42、位置调节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1,两个支撑架1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调节架2,调节架2与支撑架1垂直设置,每个调节架2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工作架3,工作架3通过横向调节装置4驱动在支撑架1上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支撑架1距离工作平面有一定高度,其中工作平面是指放置待开模的模具的平面;
调节架2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上的滑动安装块21,两个滑动安装块2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安装板22,滑动安装板22包括滚轴安装部222与滚轴安装部222一侧的限位稳定部221,具体的,限位稳定部221安装在两个滚轴安装部222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滚轴安装部222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滚轴安装部222上转动安装有一排滚轴223;
横向调节装置4为气缸或丝杠驱动结构;
具体的,为了降低横向调节装置4的成本、装置的复杂程度并提升调节的精密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调节装置4包括两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双向丝杆41,双向丝杆41通过位置调节电机42驱动转动;
双向丝杆41上设置有两段旋向不同的螺纹,其中一段为左旋螺纹,另一段为右旋螺纹,同一个支撑架1两个滑动安装块21分别套接在同一个双向丝杆41的两段螺纹上,通过驱动双向丝杆41转动,能够驱动两个滑动安装块21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从而实现对两个调节架2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
所述工作架3包括顶部支撑板31,顶部支撑板3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撑板32,撑板32对应滚轴安装部222设置,通过滚轴223转动,实现工作架3在调节架2上的往复运动;
这种结构能够提升调节架2的承载能力且不会影响工作架3在调节架2上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架3通过气缸或者丝杠结构驱动在滑动安装板22往复运动,实现位置的调节;
顶部支撑板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向安装板33,竖向安装板33上安装有第一夹板34、第二夹板35与第三夹板36,其中第一夹板34、第二夹板35与第三夹板36滑动安装在竖向安装板33上,且第一夹板34、第二夹板35与第三夹板36三者在竖向上往复运动;
竖向安装板33上固定安装有挡块,其中挡块设置在第三夹板36的下方,且第三夹板36与挡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第三夹板3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8,第一气缸38的气缸轴穿过第三夹板36后与第二夹板35固定连接;
竖向安装板3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37,第二气缸37的气缸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竖向安装板33上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在开模时,通过震动电机工作,能够有利于模具与成型铸件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通过调整四个工作架3的位置,使第二夹板35与第三夹板36处于上模具与下模具的边缘之间,通过第一气缸38工作,使第二夹板35与第三夹板36相互远离,对上模与下模分别施加向上与向下的力,使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在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时,通过第二气缸37驱动第一夹板34下移,同时第一气缸38驱动第二夹板35上移,通过对上模具进行抬升和夹紧,然后在通过横向调节装置4对上模具进行转移,完成开模具;
整个过程不会造成上模具大范围的跳动,也不需要对模具进行敲击,即可完成开模工作,并且同时能够对分离的上模具进行转移,降低起模的人工工作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多种尺寸型号的模具的起模,在对应不同的模具开模时都能用到,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架(1),两个支撑架(1)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调节架(2),每个调节架(2)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工作架(3),工作架(3)通过横向调节装置(4)驱动在支撑架(1)上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
工作架(3)包括竖向安装板(33),竖向安装板(33)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二夹板(35)与第三夹板(36);
竖向安装板(33)上固定安装有挡块,挡块设置在第三夹板(36)的下方,第三夹板(36)与挡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第三夹板(3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38),第一气缸(38)的气缸轴穿过第三夹板(36)后与第二夹板(3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其特征在于,调节架(2)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架(1)上的滑动安装块(21),两个滑动安装块(2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安装板(22),滑动安装板(22)包括滚轴安装部(222)与限位稳定部(221),限位稳定部(221)安装在两个滚轴安装部(222)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滚轴安装部(222)之间留有空隙,滚轴安装部(222)上转动安装有一排滚轴(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装置(4)包括两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双向丝杆(41),双向丝杆(41)通过位置调节电机(42)驱动转动,同一个支撑架(1)两个滑动安装块(21)分别套接在同一个双向丝杆(41)的两段螺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工作架(3)包括顶部支撑板(31),顶部支撑板(3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撑板(32),撑板(32)对应滚轴安装部(222)设置,竖向安装板(33)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板(3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其特征在于,竖向安装板(33)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一夹板(34),第一夹板(34)处于第二夹板(35)与第三夹板(36)的上方,竖向安装板(33)上还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37),第二气缸(37)的气缸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其特征在于,竖向安装板(33)上固定安装有震动电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38590.2U CN215697927U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38590.2U CN215697927U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97927U true CN215697927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15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38590.2U Active CN215697927U (zh) | 2021-09-06 | 2021-09-06 |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97927U (zh) |
-
2021
- 2021-09-06 CN CN202122138590.2U patent/CN2156979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825155A (zh) | 一种铝型材压弯成型装置 | |
CN215697927U (zh) | 铸造加工用起模工装 | |
CN211437591U (zh) | 一种折弯模具 | |
CN210231211U (zh) | 一种可微调模具冲头的冲压模具 | |
CN205021669U (zh) | 一种整垛修边机 | |
CN211915181U (zh) | 一种纹路模具加工设备 | |
CN112026242A (zh) | 一种岩棉保温板生产用整边成型设备 | |
CN210412144U (zh) | 冲压工装 | |
CN213591519U (zh) | 一种3c零件精密冲切治具 | |
CN207577289U (zh) | 夹取装置及送料机 | |
CN216420783U (zh) | 一种端面冲六角孔快速替换式模具 | |
CN215787069U (zh) | 一种生产金属框架的加工切割设备 | |
CN217703738U (zh) | 一种精密导向的刀模模具 | |
CN215315008U (zh) | 一种半固态压铸用内部斜孔冲切装置 | |
CN217775294U (zh) | 一种便于调节刀口的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 |
CN208373994U (zh) | 一种连续折弯连接件的成型模具 | |
CN217315439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机械冲压模具 | |
CN214108540U (zh) | 一种用于铝材生产的新型模具 | |
CN214321768U (zh) | 一种效率高的五金模具 | |
CN214956766U (zh) | 一种二极管smae封装打扁装置 | |
CN213436449U (zh) | 一种可调节弯曲度的弯曲模具 | |
CN217257916U (zh) | 一种注塑加工用模具定位装置 | |
CN213530281U (zh) | 一种可调数量的多项折弯机 | |
CN209061881U (zh) | 一种板材成型装置 | |
CN210587086U (zh) |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汽车钣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