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97662U -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7662U
CN215697662U CN202121585291.7U CN202121585291U CN215697662U CN 215697662 U CN215697662 U CN 215697662U CN 202121585291 U CN202121585291 U CN 202121585291U CN 215697662 U CN215697662 U CN 215697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late
driving device
driving
slid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52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ityou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ityou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ityou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ityou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852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7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7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76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包括送料模块和两个以上独立的加工模块,每个加工模块均通过第一分料装置与送料模块相接,第一分料装置能将送料模块输送的物料传输到每一个加工模块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料模块的末端设置第一分料装置,可实现一个送料模块同时为多个加工模块自动分料和送料,以便平衡加工模块和送料模块的生产工时;通过在锻压装置和扩孔装置间设置第二分料组件,可实现一个锻压装置同时为多个扩孔装置自动分料和送料,以便平衡扩孔工序和锻压工序的生产工时;各模块和装置联动配合,可明显提高设备上加热炉、裁断机、锻压机、三轴机械手、二轴机械手、扩孔机和各驱动装置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轴承套圈的生产中,各工序的加工工时和要求相差较大:前段的送料耗时短、效率高;中段的锻压成型时间较长;后段的扩孔操作直接影响到轴承套圈的功能和品质,加工过程复杂,耗时长,是轴承套圈生产中的瓶颈工序。在引入自动化生产技术过程中,工时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物料的堆积影响生产,要么需要设备操作员间断的关闭或暂停前段和中段装置的动力电源,不仅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且每台设备必须配备一名专职的操作员;要么将设备拆解进行分段生产,但会带来物料和半成品的存储和管理问题,造成人力物力和管理成本的升高,无法发挥自动化设备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可平衡加工模块和送料模块的生产工时,平衡各加工工序的生产工时,明显提高设备上各功能件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包括送料模块和两个以上独立的加工模块,每个所述加工模块均通过第一分料装置与所述送料模块相接,所述第一分料装置能将所述送料模块输送的物料传输到每一个所述加工模块上;其中:
所述送料模块包括上料流水线和沿送料方向依次架设其上的棒料上料机、预热炉、裁断机、加热炉和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的末端与若干所述第一分料装置相接;所述送料模块能将棒料预热后裁切为的坯料,并将坯料加热后逐个送入送料装置内;
每个所述加工模块均包括锻压装置、扩孔装置和整形下料装置,每个坯料依次被送入所述锻压装置进行锻压成型,送入所述扩孔装置进行扩孔,再送入所述整形下料装置进行轮廓修整和下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板和一倾斜向下的送料滑道:所述送料板设在所述加热炉出料口的旁侧,其一端部与所述加热炉转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推拉杆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送料板能逐个接收从所述加热炉内流出的坯料,并能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以将坯料滞留其内或倾倒出去;所述送料滑道架设在所述送料板的旁侧,其一端部能与倾斜的所述送料板相接,另一端部设在延伸到所述第一分料装置的旁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锻压装置均包括一锻压机和一个三轴机械手:每台所述锻压机上均装设有连续冲压模具;每个所述三轴机械手上均设有第一机械臂,每个所述第一机械臂均能在所述三轴机械手的驱动下相对所述锻压机沿X向、Y向、Z向移动;每个所述第一机械臂上均设有若干手指气缸,每个所述手指气缸上均传动连接有夹爪,每个所述夹爪均能在一所述手指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放松物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扩孔装置均通过一沿X向延伸的过渡流水线与一所述锻压装置相接,包括架设在所述过渡流水线上方的第二分料组件,每个所述第二分料组件的两端部分别与一沿X向延伸的扩孔线相接;每条所述扩孔线上均设有一扩孔机,每个所述扩孔机的旁侧均设有一两轴机械手,每个所述两轴机械手上均设有一沿X向延伸的第二机械臂,每个所述第二机械臂均能在一所述两轴机械手的驱动下沿X向、Y向移动,每个所述第二机械臂上均设有若干所述手指气缸,每个所述手指气缸上均设有一所述夹爪,每个所述夹爪均能在一所述手指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放松物料;每个所述扩孔线的末端均设有一合料滑道,每个所述扩孔装置上的两所述合料滑道的末端部均相接在一起,并与一整形滑道相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均包括一架设在所述过渡流水线上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和沿Y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能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和沿Z向延伸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能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整形下料装置均包括安设在所述整形滑道末端的整形板,每个所述整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驱动装置和成品承载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能将所述整形滑道内的物料推挤穿过所述整形板,并将其推到所述成品承载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品承载件为下料流水线或物料周转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分料装置包括安设在一所述锻压机旁侧的载台,所述载台上设有卸料区,坯料能经所述送料滑道逐个落入所述卸料区;所述卸料区的X向一侧设有第六驱动装置和与其传动连接的第六推板,另一侧设有第六滑道,所述第六滑道的末端与一所述锻压机的工作台相接,所述第六推板能在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坯料推到所述第六滑道上;所述第六滑道的Y向一侧排列有一个以上第七驱动装置,每个所述第七驱动装置均传动连接一第七推板,所述第六滑道的Y向另一侧排列有一个以上坯料流水线,每个所述坯料流水线的末端均与一所述锻压机的工作台相接;每个所述第七推板均能在一所述第七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所述第六滑道上的坯料推入一所述坯料流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上料模块的末端设置第一分料装置,可实现一个送料模块同时为多个加工模块自动分料和送料,以便平衡加工模块和送料模块的生产工时;通过在锻压装置和扩孔装置间设置第二分料组件,可实现一个锻压装置同时为多个扩孔装置自动分料和送料,以便平衡扩孔工序和锻压工序的生产工时;各模块和装置联动配合,可明显提高设备上加热炉、裁断机、锻压机、三轴机械手、二轴机械手、扩孔机和各驱动装置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扩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整形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400、送料模块;41、上料流水线;42、棒料上料机;43、预热炉;44、裁断机;45、加热炉;46、送料装置;
500、第一分料装置;
600、加工模块;61、锻压装置;62、扩孔装置;63、整形下料装置;64、锻压机;65、三轴机械手;66、第二分料组件;67、扩孔机;68、两轴机械手;
1、送料板;2、送料滑道;3、推拉杆;4、防护件;5、第一机械臂;6、夹爪;7、过渡流水线;8、扩孔线;9、第二机械臂;10、合料滑道;11、整形滑道;12、分料板;13、第二滑板;14、第三推板;15、整形板;16、第五驱动装置;17、成品承载件;18、载台;19、卸料区;20、第六驱动装置;21、第六推板;22、第六滑道;23、第七驱动装置;24、第七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5所示,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包括送料模块400和两个以上独立的加工模块600,每个加工模块600均通过第一分料装置500与送料模块400相接,第一分料装置500能将送料模块400输送的物料传输到每一个加工模块600上。
如图2所示,第一分料装置500包括安设在一锻压机64旁侧的载台18,载台18上设有卸料区19,坯料能经送料滑道2逐个落入卸料区19;卸料区19的X向一侧设有第六驱动装置20和与其传动连接的第六推板21,另一侧设有第六滑道22,第六滑道22的末端与一锻压机62的工作台相接,第六推板21能在第六驱动装置20的驱动下将坯料推到第六滑道22上;第六滑道22的Y向一侧排列有一个以上第七驱动装置23,每个第七驱动装置23均传动连接一第七推板24,第六滑道24的Y向另一侧排列有一个以上坯料流水线25,每个坯料流水线25的末端均与一锻压机64的工作台相接;每个第七推板24均能在一第七驱动装置23的驱动下将第六滑道24上的坯料推入一坯料流水线25上。
送料模块400包括上料流水线41和沿送料方向依次架设其上的棒料上料机42、预热炉 43、裁断机44、加热炉45和送料装置46,送料装置46的末端与若干第一分料装置500相接;送料模块400能将棒料预热后裁切为的坯料,并将坯料加热后逐个送入送料装置46内。
如图3所示,送料装置46包括送料板1和一倾斜向下的送料滑道2:送料板1设在加热炉45出料口的旁侧,其一端部与加热炉45转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推拉杆3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送料板1能逐个接收从加热炉45内流出的坯料,并能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以将坯料滞留其内或倾倒出去;送料滑道2架设在送料板1的旁侧,其一端部能与倾斜的送料板1相接,另一端部延伸到第一分料装置500的旁侧。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板1的轮廓与一坯料的轮廓适配;送料滑道2上架设有坯料轮廓适配的防护件4,防止坯料在下落的过程中飞溅出去,并确保坯料最终以横截面朝下的方向落到第一分料装置500上。
每个加工模块600均包括锻压装置61、扩孔装置62和整形下料装置63,每个坯料依次被送入锻压装置61进行锻压成型,送入扩孔装置62进行扩孔,再送入整形下料装置63进行轮廓修整和下料。
具体的,每个锻压装置61均包括一锻压机64和一个三轴机械手65:每台锻压机64上均装设有连续冲压模具;每个三轴机械手65上均设有第一机械臂5,每个第一机械臂5均能在三轴机械手65的驱动下相对锻压机64沿X向、Y向、Z向移动;每个第一机械臂5上均设有若干手指气缸,每个手指气缸上均传动连接有夹爪6,每个夹爪6均能在一手指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放松物料。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三轴机械手65均包括一底座,每个底座上均设有第八驱动装置和沿 Z向延伸的第八滑道,每个第八滑道上均设有与一第八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对的移动板,每个移动板均能在一第八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第八滑道滑动;每个移动板上均设有第九驱动装置和沿Y向延伸的第九滑道,每个第九滑道上均设有与第九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支板,每个支板均能在一第九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第九滑道滑动;每个支板上均设有第十驱动装置和沿X 向延伸的第十滑道,每个第十滑道上均设有与第十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一机械臂5。
如图4所示,每个扩孔装置62均通过一沿X向延伸的过渡流水线7与一锻压装置61相接,包括架设在过渡流水线7上方的第二分料组件66,每个第二分料组件66的两端部分别与一沿X向延伸的扩孔线8相接;每条扩孔线8上均设有一扩孔机66,每个扩孔机66的旁侧均设有一两轴机械手67,每个两轴机械手67上均设有一沿X向延伸的第二机械臂9,每个第二机械臂9均能在一两轴机械手67的驱动下沿X向、Y向移动,每个第二机械臂9上均设有若干手指气缸,每个手指气缸上均设有一夹爪6,每个夹爪6均能在一手指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放松物料;每个扩孔线8的末端均设有一合料滑道10,每个扩孔装置62上的两合料滑道10的末端部均相接在一起,并与一整形滑道11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两轴机械手67均包括一沿Y向架设在两扩孔线8上方的横梁,每个横梁上均设有两个第十一驱动装置和沿Y向延伸的第十一滑轨,第十一滑轨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一第十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十一滑板,每个第十一驱动装置均能驱动一第十一滑板在横梁上滑动;每个第十一滑板上均设有一第十二驱动装置和沿X向延伸的第十二滑轨,每个第十二滑轨上均设有与所述第十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二机械臂9。
如图4所示,每个第二分料组件66均包括一架设在过渡流水线7上的分料板12,分料板 12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和沿Y向延伸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设有与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二滑板13,第二滑板13能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第二滑轨上滑动;第二滑板13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和沿Z向延伸的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设有与第三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三推板14,第三推板14能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第三滑轨上滑动。
如图5所示,每个整形下料装置63均包括安设在整形滑道11末端的整形板15,每个整形板1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驱动装置16和成品承载件17,第五驱动装置16能将整形滑道11内的物料推挤穿过整形板15,并将其推到成品承载件17上。
具体的,成品承载件17为下料流水线或物料周转箱。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模块400为两个加工模块600送料,第一分料装置500上设有一个第六驱动装置20、一个第七驱动装置23和一条坯料流水线25。工作过程如下:
1、分料送料:送料模块400将棒料经过预热后裁切为坯料,坯料经二次加热后进入送料板1,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驱动推拉杆3移动,拉动送料板1旋转,将坯料送入送料滑道2,并落入卸料区19,第六驱动装置20驱动第六推板将坯料推入第六滑道22内,当坯料位于第七推板24的正前方时,第七驱动装置23驱动第七推板24将坯料推入坯料流水线25内,该坯料流入一锻压机64进行后续加工;当下一个坯料被推送至第七推板24正前方时,第七驱动装置23不动,该坯料直接被推送至第六滑道22末端的一锻压机64进行后续加工。如此往复,完成给两台锻压机的间隔送料。
2、成型扩孔:每台锻压机64上三轴机械手65的夹爪6将坯料抓取至锻压工位上,并将其在不同的锻压工位上移转,完成初步成型,并将半成品移转至过渡流水线7上,半成品流入分料板12的正下方时,第三推板14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上下移动,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Y向移动,将半成品间隔推入两扩孔线8上。两轴机械手68驱动第二机械臂9沿X向和Y向移动,带动其上的夹爪6夹取半成品至扩孔机67的加工工位上,扩孔机67对半成品的内孔进行扩孔,完成后,夹爪6将半成品移转至合料滑道10上。
3、整形下料:两合料滑道10上的半成品流入同一整形滑道11,滑至末端时,第五驱动装置16驱动半成品穿过整形板15,对半成品的轮廓进行进一步调整,并将其推入成品承载件17上。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模块和两个以上独立的加工模块,每个所述加工模块均通过第一分料装置与所述送料模块相接,所述第一分料装置能将所述送料模块输送的物料传输到每一个所述加工模块上;其中:
所述送料模块包括上料流水线和沿送料方向依次架设其上的棒料上料机、预热炉、裁断机、加热炉和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的末端与若干所述第一分料装置相接;所述送料模块能将棒料预热后裁切为的坯料,并将坯料加热后逐个送入送料装置内;
每个所述加工模块均包括锻压装置、扩孔装置和整形下料装置,每个坯料依次被送入所述锻压装置进行锻压成型,送入所述扩孔装置进行扩孔,再送入所述整形下料装置进行轮廓修整和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板和一倾斜向下的送料滑道:所述送料板设在所述加热炉出料口的旁侧,其一端部与所述加热炉转动连接,另一端部通过推拉杆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送料板能逐个接收从所述加热炉内流出的坯料,并能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以将坯料滞留其内或倾倒出去;所述送料滑道架设在所述送料板的旁侧,其一端部能与倾斜的所述送料板相接,另一端部延伸到所述第一分料装置的旁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锻压装置均包括一锻压机和一个三轴机械手:每台所述锻压机上均装设有连续冲压模具;每个所述三轴机械手上均设有第一机械臂,每个所述第一机械臂均能在所述三轴机械手的驱动下相对所述锻压机沿X向、Y向、Z向移动;每个所述第一机械臂上均设有若干手指气缸,每个所述手指气缸上均传动连接有夹爪,每个所述夹爪均能在一所述手指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放松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扩孔装置均通过一沿X向延伸的过渡流水线与一所述锻压装置相接,包括架设在所述过渡流水线上方的第二分料组件,每个所述第二分料组件的两端部分别与一沿X向延伸的扩孔线相接;每条所述扩孔线上均设有一扩孔机,每个所述扩孔机的旁侧均设有一两轴机械手,每个所述两轴机械手上均设有一沿X向延伸的第二机械臂,每个所述第二机械臂均能在一所述两轴机械手的驱动下沿X向、Y向移动,每个所述第二机械臂上均设有若干所述手指气缸,每个所述手指气缸上均设有一所述夹爪,每个所述夹爪均能在一所述手指气缸的驱动下夹紧或放松物料;每个所述扩孔线的末端均设有一合料滑道,每个所述扩孔装置上的两所述合料滑道的末端部均相接在一起,并与一整形滑道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均包括一架设在所述过渡流水线上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和沿Y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能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和沿Z向延伸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能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三滑轨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整形下料装置均包括安设在所述整形滑道末端的整形板,每个所述整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驱动装置和成品承载件,所述第五驱动装置能将所述整形滑道内的物料推挤穿过所述整形板,并将其推到所述成品承载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承载件为下料流水线或物料周转箱。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料装置包括安设在一所述锻压机旁侧的载台,所述载台上设有卸料区,坯料能经所述送料滑道逐个落入所述卸料区;所述卸料区的X向一侧设有第六驱动装置和与其传动连接的第六推板,另一侧设有第六滑道,所述第六滑道的末端与一所述锻压机的工作台相接,所述第六推板能在所述第六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坯料推到所述第六滑道上;所述第六滑道的Y向一侧排列有一个以上第七驱动装置,每个所述第七驱动装置均传动连接一第七推板,所述第六滑道的Y向另一侧排列有一个以上坯料流水线,每个所述坯料流水线的末端均与一所述锻压机的工作台相接;每个所述第七推板均能在一所述第七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所述第六滑道上的坯料推入一所述坯料流水线上。
CN202121585291.7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97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5291.7U CN21569766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5291.7U CN21569766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7662U true CN215697662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6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529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697662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7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2711Y (zh) 数控全自动冲床
CN113976784B (zh) 一种盘类零件全自动化锻造生产线
CN202893940U (zh) 一种用于冲裁圆管形工件的冲压生产线
CN112935020B (zh) 一种自动管件成型一体机
CN215697663U (zh) 一种用机械手移料的轴承套圈生产设备
CN111069517A (zh) 轴承智能精锻自动化生产线
CN106584044A (zh) 全自动变压器散热片生产线
CN115846580A (zh) 一种高强度螺栓冷镦设备及其制备螺栓的工艺
CN207547380U (zh) 风阀壳体生产线
CN215697662U (zh) 一种复合式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CN210045887U (zh) 全自动铝材生产线
CN103381553A (zh) 一种金属网带柔性自动焊接抛光生产线
CN113927303B (zh) 一种工件钻孔攻牙系统
CN114669679A (zh) 全自动内六角红镦加工方法
KR20210103323A (ko) 프레스와 저항용접기를 포함하는 통합형 자동 가공 시스템
CN209465535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冲孔装置
CN212495168U (zh) 一种齿轮锻造用传送装置
CN117816821A (zh) 一种汽车钣金加工系统及方法
CN215614783U (zh) 全自动化锻造线机器人对热锻件转移与输送装置
CN215356009U (zh) 一种前轴曲轴复合型全自动化热模锻生产线布置
CN213162708U (zh) 一种球形托盘冲压级进模装置
CN215697664U (zh) 轴承套圈自动生产设备
CN202621770U (zh) 多工位多型号稳定杆成型机构
CN115783696A (zh) 一种物料生产同步式对接装置
CN211588393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卧式碾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