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0719U - 一种箱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90719U CN215590719U CN202121944535.6U CN202121944535U CN215590719U CN 215590719 U CN215590719 U CN 215590719U CN 202121944535 U CN202121944535 U CN 202121944535U CN 215590719 U CN215590719 U CN 2155907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adjusting
- piece
- reinforcing
- adjust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4282 Grewia occidenta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包括,箱体本体;吊耳,所述吊耳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接,且连接件与车体相接;其中,通过调整所述调节组件的长度,使得所述箱体本体能够安装于不同型号的车体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车辆上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体。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技术领域中,实现电能变换等不同功能的箱体通常利用吊耳悬挂在车底边梁上。
现有技术中吊耳与箱体通常是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已成型的箱体只能悬挂在特定尺寸的轨道车辆边梁上。
然而,如果已成型的箱体需要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车辆,则需要对箱体重新进行设计,改变箱体尺寸以适应新的车型,从而导致现有的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车辆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车辆上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体,包括,
箱体本体;
吊耳,所述吊耳包括,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接,且连接件与车体相接;
其中,通过调整所述调节组件的长度,使得所述箱体本体能够安装于不同型号的车体上。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本体上设置吊耳,且吊耳包括调节组件和连接件,调节组件与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同时调节组件沿着箱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连接件与调节组件相连接且连接件与车体相接。因此,通过设置以上结构使得箱体能够设置于车体上,并且调节组件的长度能够进行调整,即可以根据轨道车辆型号选择具有不同长度的调节组件,从而使得箱体能够适用于多个型号的轨道车辆上、换言之,通过将箱体本体与吊耳设计为分离式的设计,即可在箱体本体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吊耳,就能够将箱体安全可靠的悬挂到不同型号车体上。从而无需针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设计不同的箱体,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车辆上的技术问题。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耳还包括,
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耳还包括,
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箱体本体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
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侧边缘端相接,沿所述第一调节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调节件由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连接件相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为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副穿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箱体本体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两侧边缘端。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
第一分部,所述第一分部为长条结构,且所述第一分部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沿所述第一调节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分部由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的延伸方向;
第二分部,所述第二分部与所述第一分部的末端部相接,且所述第二分部设置有弯折部,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弯折部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一加强件之间通过抽芯铆钉固定相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
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分部相接,
第一加强部,所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垂直相接,且所述第一加强部沿所述箱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
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下端面相连接;
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一种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A型号车辆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B型号车辆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3;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A型号车辆箱体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B型号车辆箱体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第一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箱体本体;2、调节组件;21、第一调节件;22、第二调节件;221、第一分部;222、第二分部;3、连接件;4、第一加强件;41、第一固定部;42、第一加强部;5、第二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相接”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时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相接”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部件相接触、也可以是连接在一起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车辆上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本体上设置吊耳,且吊耳包括调节组件和连接件,调节组件与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同时调节组件沿着箱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连接件与调节组件相连接且连接件与车体相接。因此,通过设置以上结构使得箱体能够设置于车体上,并且调节组件的长度能够进行调整,即可以根据轨道车辆型号选择具有不同长度的调节组件,从而使得箱体能够适用于多个型号的轨道车辆上、换言之,通过将箱体本体与吊耳设计为分离式的设计,即可在箱体本体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吊耳,就能够将箱体安全可靠的悬挂到不同型号车体上。从而无需针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设计不同的箱体,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车辆上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箱体,包括,
箱体本体1;
吊耳,所述吊耳包括,
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与所述箱体本体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2沿所述箱体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箱体本体1的外部;
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调节组件2相连接,且连接件3与车体相接;
其中,通过调整所述调节组件2的长度,使得所述箱体本体1能够安装于不同型号的车体上。
如图1至图3所示,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和吊耳。
箱体本体1的四角处均设置有吊耳,通过设置此吊耳使得箱体能够固定于车体上。
如图4至图9所示,具体地说,吊耳包括调节组件2、连接件3、第一加强件4、第二加强件5。
调节组件2的一端与箱体本体1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朝向远离箱体本体 1的方向延伸,即此调节组件2的此端部延伸至箱体本体1的外部,从而使得调节组件2的一端能够与箱体本体1相接,其另一端与车底的边梁相接,进而使得箱体能够安装于车底上。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2沿箱体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箱体本体1的外部。由于,调节组件2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从而对于不同型号的车辆,只需更换或调整调节组件2,即可将相同的箱体安装于车辆上,从而无需针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设计不同的箱体,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车辆上的技术问题。
更具体地说,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调节件21和第二调节件22。
第一调节件21与箱体本体1相接,其另一端朝向远离箱体的方向延伸,即此端部延伸至箱体本体1的外部,从而使得第一调节件21的一端能够与箱体本体1相接,其另一端与车底的边梁相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21的一端与箱体本体1相接,其另一端沿箱体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箱体本体1的外部。同时,第一调节件21为板状结构,且第一调节件21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连接孔沿着第一调节件2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螺栓螺母连接副穿过此连接孔将第一调节件21和箱体本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螺栓螺母连接副包括螺栓、螺母和垫片,垫片设置于螺栓与第一调节件21的相接处,还设置于螺母与第一调节件21的相接处。本实施例中,螺栓螺母连接副为G-螺栓螺母连接副,其主要包括一个G1-螺栓、两个G2-齿面蝶形垫圈和一个G3-螺母,每套吊耳共通过10套G-螺栓螺母连接副与箱体本体1连接,从而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箱体与吊耳可拆卸的结构。
第二调节件22与第一调节件21侧边缘端相接,沿第一调节件21的长度方向,第二调节件22由第一调节件21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且第二调节件22与连接件3相接。即,第二调节件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调节件21 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第二调节件22垂直设置于第一调节件21上。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件22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第一调节件21的两侧边缘端,即两个第二调节件22平行设置第一调节件21的两侧边上。
进一步,第二调节件22包括第一分部221和第二分部222。
第一分部221为长条结构,且第一分部221竖直设置于第一调节件21上,沿第一调节件21的长度方向,第一分部221由第一调节件21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的延伸方向,即第一分部2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调节件2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第一分部221的长度与第一调节件21的长度相同,从而通过将第一分部221设置于第一调节件21的两侧边缘端,使得第一分部221与第一调节件21 之间形成U型梁结构。同时,第一分部22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第二分部222与第一分部221的末端部相接,且第二分部222设置有弯折部,且连接件3设置于此弯折部处。换言之,第二分部222为弧形结构,其与第一分部221为一体结构,且第二分部222呈向上弯曲结构,同时沿箱体本体1 的长度方向,第二分部222由第一分部221处朝向远离箱体本体1的方向延伸。并且,此弯折部的结构与连接件3的结构相配合,使得连接件3的一端卡于其中一个弯折部处,其另一端卡于另一个弯折部处,从而使得连接件3与第二调节件22之间能够稳定的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与第二调节件22 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相接。
通过采用以上结构,由于第一调节件21与箱体本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由此,当车辆的型号不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调节件21的长度,或者更换适应于车辆长度的第一调节件21,就能够将箱体安装于不同型号的车辆上。
如图10所示,连接件3为弯折板状结构,其弯折弧度与第二分部222的弯折弧度相适应,从而使其能够合理的设置于第二分部222的弯折部处。同时,连接件3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此安装孔使得连接件3与车底的边梁上,从而使得箱体固定设置于车底的边梁上。
如图11所示,第一加强件4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2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加强件4与所述箱体本体1可拆卸连接。即,第一加强件4的一端与第二调节件22相接,其另一端与箱体本体1 的顶端面相接,且此端部在箱体本体1的顶端面上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在水平方向上加强了调节组件2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4包括第一固定部41和第一加强部42,第一固定部41与第二分部222通过抽芯铆钉相接,即第一固定部41上设置有安装孔,抽芯铆钉穿过第一固定部41上的安装孔和第二分部222上的安装孔,从而使得一固定连接部与第二分部222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加强部42与第一固定部41垂直相接,且第一加强部42沿箱体本体1 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一加强部42与箱体本体1可拆卸连接。
第二加强件5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2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1 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箱体本体1可拆卸连接。即,第二加强件5的一端与第一调节件21相接,其另一端与箱体本体1的侧端面相接,且此端部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加强了调节组件2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件5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加强部,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调节件21的下端面相连接;第二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1 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箱体本体1可拆卸连接,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加强了调节组件2的强度。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加强件4和第二加强件5使得调节组件2与箱体本体1之间能够更加的稳固的连接在一起,同时使得箱体能够更加稳固的设置于车辆上。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2为吊耳U型梁,连接件3为吊耳板,第一加强件4为横加强筋,第二加强件5为竖加强筋;其中,调节组件2与连接件3通过焊接相连接,从而保证吊耳结构的强度。调节组件2与横加强筋、竖加强筋之间通过抽芯铆钉进行连接,吊耳的竖加强筋和横加强筋可分别加强吊耳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强度和刚性,从而保证箱体悬挂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通过抽芯铆钉进行连接减少焊接量,减小焊接变形,从而保证吊耳的尺寸精度。
由此,吊耳的H尺寸可以通过增减调节组件2(吊耳U型梁)、第一加强筋(横向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竖向加强筋)的长度而更改,从而达到只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吊耳的方式,以适应本实施例中A型号车和B型号车的车底悬挂尺寸。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调节组件2侧尺寸还能够适用于其他型号的车辆,并不仅限于本申请中的A型号车辆和B型号车辆。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箱体本体1和吊耳之间采用分离式的设计,在材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箱体本体1材质采用铝合金,箱体吊耳材质采用不锈钢,既可以保证箱体悬挂结构的强度和安装的可靠性,又可以减轻设备箱体的重量。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本体1上设置吊耳,且吊耳包括调节组件2 和连接件3,调节组件2与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同时调节组件2沿着箱体本体 1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连接件3与调节组件2相连接且连接件3与车体相接。因此,通过设置以上结构使得箱体能够设置于车体上,并且调节组件2的长度能够进行调整,即可以根据轨道车辆型号选择具有不同长度的调节组件2,从而使得箱体能够适用于多个型号的轨道车辆上、换言之,通过将箱体本体1 与吊耳设计为分离式的设计,即可在箱体本体1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吊耳,就能够将箱体安全可靠的悬挂到不同型号车体上。从而无需针对不同型号的车辆设计不同的箱体,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箱体无法适用于多种型号车辆上的技术问题。
Claims (10)
1.一种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本体;
吊耳,所述吊耳包括,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调节组件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接,且连接件与车体相接;
其中,通过调整所述调节组件的长度,使得所述箱体本体能够安装于不同型号的车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还包括,
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还包括,
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箱体本体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箱体本体的外部;
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侧边缘端相接,沿所述第一调节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调节件由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连接件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为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副穿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第一调节件与所述箱体本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两侧边缘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
第一分部,所述第一分部为长条结构,且所述第一分部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沿所述第一调节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分部由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延伸至其另一端的延伸方向;
第二分部,所述第二分部与所述第一分部的末端部相接,且所述第二分部设置有弯折部,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弯折部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一加强件之间通过抽芯铆钉固定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包括,
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分部相接,
第一加强部,所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垂直相接,且所述第一加强部沿所述箱体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加强部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意一项所述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
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下端面相连接;
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接,其另一端沿所述箱体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箱体本体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4535.6U CN215590719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一种箱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4535.6U CN215590719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一种箱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90719U true CN215590719U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988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44535.6U Active CN215590719U (zh) | 2021-08-18 | 2021-08-18 | 一种箱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90719U (zh) |
-
2021
- 2021-08-18 CN CN202121944535.6U patent/CN2155907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43626A (zh) | 电动汽车前部下方车身结构 | |
CN204915697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 |
CN105197031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侧墙组件 | |
CN215590719U (zh) | 一种箱体 | |
CN108974144A (zh) | 连接件和汽车骨架安装结构 | |
CN204726331U (zh) | 组合支架 | |
CN110854332B (zh) | 电动汽车电池托架 | |
CN211543688U (zh) | 机舱横梁及汽车 | |
CN208760735U (zh) | 连接件和汽车骨架安装结构 | |
CN209071465U (zh) |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6002588U (zh) | 一种智轨电车车体的底架结构 | |
CN215398920U (zh) | 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111942300B (zh) | 一种安装支架、前横梁及车架 | |
CN211167127U (zh) | 车身骨架梁连接件 | |
CN211942938U (zh) | 一种悬置结构 | |
CN216508578U (zh) | 一种后纵梁及汽车 | |
CN217170795U (zh) | 汽车前副车架 | |
CN202952940U (zh) | 一种油泵支架 | |
CN212579977U (zh) | 一种重型商用车车架的外伸梁 | |
CN217260280U (zh) | 尾横梁、车架和客车 | |
CN213168078U (zh) | 车体底架、轨道车辆车体以及轨道车辆 | |
CN216891294U (zh) | 电镀用的航车 | |
CN108099933A (zh) | 吊挂梁、设备架和车辆 | |
CN202686478U (zh) | 车架元宝梁安装机构 | |
CN216232561U (zh) | 后副车架结构、横拉杆安装部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