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1774U - 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11774U CN215511774U CN202120293115.XU CN202120293115U CN215511774U CN 215511774 U CN215511774 U CN 215511774U CN 202120293115 U CN202120293115 U CN 202120293115U CN 215511774 U CN215511774 U CN 2155117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ngle crystal
- piece
- clamping
- flaw
- piec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至少包括一组边皮夹持组件,设于单晶的切割进线端;其中,边皮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和伸缩装置,夹持件与伸缩装置连接,夹持件通过伸缩装置可相对靠近或远离单晶,夹持件至少部分与单晶的边皮位置相对应,以便于对单晶边皮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不同方向对单晶圆棒上的边皮进行夹持,可以有效的避免单晶在加工过程中边皮提前脱落,避免单晶崩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行业内加工单晶逐渐向大尺寸演变,且圆弧角也逐渐变小,加工单晶成品慢慢想正方片发展,但从加工难度上也有明显提升;现有线切割设备加工大尺寸单晶时,边皮脱落时为切透后靠重力自行落下,且由于目前大尺寸单晶重量增加,边皮重量也增加,在切割完毕时,受边皮重量影响,边皮在未切透时由于自身重量下坠,导致单晶出现大面积崩损,导致合格率下降;现线切割设备为“井”字型切割,切割时由工作台夹具横向固定单晶,线网垂直地面,且可以前后移动,开始切割时,线网由单晶头部端面入刀,切割到单晶尾部时由于边皮自身重量影响,下、左、右三块边皮同时出现下坠,导致单晶三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崩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至少包括一组边皮夹持组件,设于单晶的切割进线端;其中,边皮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和伸缩装置,夹持件与伸缩装置连接,夹持件通过伸缩装置可相对靠近或远离单晶,夹持件至少部分与单晶的边皮位置相对应,以便于对单晶边皮进行夹持。
进一步的,还包括另一组相对设置的边皮夹持组件,设于单晶的出线端,每一个边皮夹持组件与单晶的任一边皮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夹持件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接触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接触部均与连接部连接,且相邻接触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连接部与接触部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间隙大于金刚线的直径。
进一步的,夹持件设有接触部,接触部的形状与单晶边皮的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相邻夹持件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大于金刚线的直径。
进一步的,伸缩装置为气缸或丝杠传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单晶边皮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边皮夹持装置至少具有一组设于单晶进行端的边皮夹持组件,对单晶的进线端的边皮进行夹持,且该组边皮夹持组件中,至少具有三个边皮夹持组件,分别对单晶的下侧、左侧和右侧的边皮进行夹持,避免单晶在加工过程中边皮提前脱落,避免单晶崩损;边皮夹持组件具有夹持件和伸缩装置,夹持件能够在伸缩装置的作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边皮,实现对各个边皮的夹持,且不会对金刚线的切割动作产生干涉,多个边皮夹持组件沿着单晶的周向设置,且至少与单晶的下侧、左侧和右侧的边皮的位置相对应,从不同方向对单晶圆棒上的边皮进行夹持,可以有效的避免单晶在加工过程中边皮提前脱落,避免单晶崩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晶切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边皮夹持组件设于单晶两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单晶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边皮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单晶圆棒 2、金刚线 3、夹具
4、夹持件 40、接触部 41、连接部
6、边皮 7、伸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用于单晶在切方时使用,单晶圆棒在切方时,将该单晶边皮夹持装置设于单晶圆棒的进线端或进线端和出线端,对待切割掉的边皮进行夹持,从不同的方向对不同位置的边皮进行夹持,避免单晶在加工过程中边皮提前脱落,避免单晶崩损。
如图1所示,单晶圆棒1在切割时,采用“井”字型切割,所以,单晶圆棒1开方时,会在单晶圆棒1的上下左右产生四块边皮6,由于位于单晶圆棒1上方的边皮6有单晶圆棒1的承托,所以,单晶边皮6夹持装置至少需要对下方及左右的边皮6进行夹持,避免这三个方向的边皮6在单晶加工过程中提前脱落,避免单晶崩损。
具体地,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如图2-4所示,至少包括一组边皮夹持组件,设于单晶的切割进线端,对单晶的进线端的边皮6进行夹持,使得单晶在开方切割过程中,边皮6由于被夹持,不会提前脱落;
其中,边皮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4和伸缩装置7,夹持件4与伸缩装置7连接,夹持件4用于对边皮6进行夹持,伸缩装置7用于带动夹持件4动作,夹持件4通过伸缩装置7可相对靠近或远离单晶,夹持件4至少部分与单晶的边皮6位置相对应,以便于对单晶的边皮6进行夹持,当夹持件4靠近单晶时,对边皮6进行夹持,当夹持件4远离单晶时,此时,单晶开方切割完成,边皮6脱落。
该组边皮夹持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可以是四个,或者多个,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具体地,边皮夹持组件的结构可以是:夹持件4设有接触部,接触部的形状与单晶的边皮6的形状相适应,相邻夹持件4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大于金刚线2的直径,夹持件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每一个夹持件4对应一个边皮6,且每一个夹持件4与一个伸缩装置7连接,使得各个夹持件4单独动作,单独对任一边皮6进行夹持。在本实施例中,该夹持件4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上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左侧夹持件和右侧夹持件,分别与单晶圆棒1的上、下、左、右四块边皮6的位置相对应,上侧夹持件在上侧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对上侧边皮进行夹持,下侧夹持件在下侧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对下侧边皮6进行夹持,左侧夹持件在左侧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对左侧边皮6进行夹持,右侧夹持件在右侧伸缩装置的作用下对右侧边皮6进行夹持,上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左侧夹持件和右侧夹持件分别单独动作,对上、下、左、右的四块边皮6进行夹持,且相邻的夹持件4之间具有间隙,便于金刚线2在对单晶圆棒1进行切割时,金刚线2可以从该间隙通过,不会对金刚线2的切割动作造成干涉。
该夹持件4为板状结构,接触部设于夹持件4靠近单晶的一侧,该夹持件4的形状可以与边皮6的形状相适应,也可以是长方形,或者是其他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但,夹持件4的接触部的形状与单晶边皮6的外表面的形状相适应,便于接触部对边皮6进行接触,夹持,即,该夹持件4的接触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结构,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4为圆弧板结构,接触部与夹持件4一体成型,对边皮6进行夹持。该夹持件4的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夹持件4的接触部的面积可以小于边皮6的外表面的面积,也可以大于边皮6的外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夹持件4的接触部在对边皮6进行夹持的时候,至少部分与边皮6接触,对边皮6进行夹持。
夹持件4与伸缩装置7的一端连接,伸缩装置7的另一端与开方切割机连接,将夹持件4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夹持件4在伸缩装置7的作用下相对靠近单晶边皮6或远离单晶边皮6。该伸缩装置7为气缸或丝杠传动,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该伸缩装置7为气缸,气缸固定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气缸的伸缩杆杆上固定安装有夹持件4,该固定连接方式优选为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进行连接,气缸的伸缩杆伸出,夹持件4对单晶边皮6进行夹持,气缸的伸缩杆缩回,夹持件4远离单晶边皮6,边皮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落。
进一步优化方案,该单晶边皮夹持装置还包括另一组边皮夹持组件,该组边皮夹持组件的数量与上一组的边皮夹持组件的数量相一致,每一个边皮夹持组件与单晶的任一边皮6的位置相对应,单晶边皮夹持装置设于单晶的出线端,也就是,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具有两个边皮夹持组件,分别位于单晶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对单晶的两端的边皮6进行夹持,使得单晶在开方切割时,对两端的边皮6均进行夹持,边皮6不会提前脱落,当单晶开方切割完成后,松开两端的边皮6夹持组件,边皮6自动脱落,避免单晶崩损。设置在单晶出线端的边皮夹持组件的结构与设置于在单晶进线端的边皮夹持组件的结构相一致。
该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在使用时,在单晶的进线端,将左侧夹持件通过左侧伸缩装置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将右侧夹持件通过右侧伸缩装置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将上侧夹持件通过上侧伸缩装置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将下侧夹持件通过下侧伸缩装置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上侧夹持件、右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与左侧夹持件沿着单晶的周向设置,且左侧夹持件与右侧夹持件相对设置,上侧夹持件与下侧夹持件相对设置,且上侧夹持件与单晶圆棒1的上侧的边皮6位置相对应,下侧夹持件与单晶圆棒1的下侧的边皮6位置相对应,左侧夹持件与单晶圆棒1的左侧的边皮6位置相对应,右侧夹持件与单晶圆棒1的右侧的边皮6位置相对应,且相邻的夹持件4之间不接触,相邻的夹持件4之间具有间隙,在单晶圆棒1开方初始状态,上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左侧夹持件和右侧夹持件分别在各自的伸缩装置7的作用下处于缩回状态,安装单晶圆棒1,单晶圆棒1的两端通过夹具3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该夹具3优选为真空吸盘,上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左侧夹持件和右侧夹持件同时在各自的伸缩装置7的作用下向单晶圆棒1移动,当上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左侧夹持件与右侧夹持件分别与单晶圆棒1接触后,上侧伸缩装置、下侧伸缩装置、左侧伸缩装置与右侧伸缩装置分别停止动作,上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左侧夹持件与右侧夹持件对单晶圆棒1的上、下、左、右的四块边皮6进行夹持;同理,在单晶圆棒1的出线端设置四个方向的夹持件4;金刚线2网布线,金刚线2网在布线时,金刚线2穿过相邻夹持件4之间的间隙,同时金刚线2穿过夹持件4与夹具3之间的间隙,位于单晶圆棒1的进线端,金刚线2开始切割,金刚线2向单晶圆棒1的出线端移动,当金刚线2移动至单晶圆棒1的出线端时,由于单晶圆棒1上各个方向上的边皮6在各个方向上的夹持件4的夹持作用下,不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落,切割完成后,金刚线2移动、并穿过单晶出线端的相邻夹持件4之间的间隙及夹持件4与夹具3之间的间隙,此时,夹具3转动,同时单晶圆棒1的进线端及出线端的上侧夹持件、下侧夹持件、左侧夹持件与右侧夹持件在各自伸缩装置7的作用下缩回,边皮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落,不会造成单晶崩损。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4通过伸缩装置7的作用,对边皮6提供压力,避免边皮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该夹持件4还可以是真空吸盘,为市售产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边皮夹持组件分别与单晶开方切割机的控制系统电连接,该控制系统控制各个边皮夹持组件动作,以使得各个边皮夹持组件能够同时动作,对单晶的四块边皮6同时进行夹持,且控制各个边皮夹持组件的伸缩装置7的动作行程,以使得夹持件4对边皮接触夹持时,不会对边皮6施加过于较大的力,造成边皮6损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边皮夹持组件的结构,其他结构均相同,这里对边皮夹持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结构不再赘述。
边皮夹持组件的结构是:如图5所示,上述的夹持件4包括连接部41和接触部40,接触部4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接触部40均与连接部41连接,且相邻接触部40之间具有间隙,连接部41与接触部40垂直设置,间隙大于金刚线2的直径,便于金刚线2穿过。该连接部41与接触部40均为板状结构,且接触部40的形状与边皮6的形状相适应,即,接触部40为圆弧板结构,以便于接触部40与边皮6接触;接触部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接触部40沿着连接部4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接触部40均位于连接部41的同一侧,多个接触部40均与连接部41垂直设置,则夹持件4的形状为L型,接触部40与连接部41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连接,或者是一体成型,或者是其他固定连接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连接部41为平板状结构,沿着连接部41的长度方向,该连接部41为圆弧状结构,便于多个接触部40安装,且使得多个接触部40与边皮6接触。
相邻接触部40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大于金刚线2的直径,以便于金刚线2穿过该间隙,对单晶圆棒1进行开方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夹持件4包括一个连接部41和两个接触部40,两个接触部40均与连接部41垂直连接,且两个接触部40位于连接部41的同一侧,构成L型夹持件结构,且两个接触部40在与连接部41安装时,两个接触部40至少部分分别与两个相邻的边皮6的位置相对应,使得该夹持件4能够同时对相邻的两个边皮6进行夹持。
伸缩装置7与连接部41连接,使得连接部41在伸缩装置7的作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单晶,进而使得接触相对靠近或远离单晶,实现对单晶边皮6的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设于单晶进线端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两个边皮夹持组件,两个边皮夹持组件相对设置,一个边皮夹持组件对单晶圆棒1的四块边皮6中的相邻两块边皮6进行夹持,另一个边皮夹持组件对另外两个相邻的边皮6进行夹持,使得单晶圆棒1的四块边皮6均被夹持,以便于进行单晶圆棒1开方。
同理,在单晶出线端设置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与设置于单晶进线端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的结构相同,且对相邻边皮夹持组件的夹持件4相对应,即,对在单晶进线端相邻的上侧边皮和右侧边皮进行夹持的夹持件4的两个接触部40与对在单晶出线端相邻的上侧边皮和右侧边皮进行夹持的夹持件4的两个接触部40相对应,两端的相对应的夹持件4的两个接触部40之间的间隙相对应,以便于从进线端穿过的金刚线2对单晶圆棒1切割时移动至出线端后,金刚线2进入对应的间隙内,使得夹持件4不会对金刚线2的切割动作产生干涉。
该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在使用时,在单晶的进线端,将一组夹持件4通过伸缩装置7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将另一组夹持件4通过伸缩装置7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且两组夹持件4相对设置,且对相同的两个相邻的边皮6进行夹持的夹持件4中的两个接触部40一一对应,则相对应的夹持件4的两个接触部40之间的间隙相对应,在单晶圆棒1开方初始状态,单晶两端的两组夹持件4分别在各自的伸缩装置7的作用下处于缩回状态,安装单晶圆棒1,单晶圆棒1的两端通过夹具3安装在开方切割机上,该夹具3优选为真空吸盘,进行金刚线2布线,金刚线2网布设在单晶圆棒1的进线端;金刚线2布线完成后,每一端的两组夹持件4同时在各自的伸缩装置7的作用下向单晶圆棒1移动,当两端的各个夹持件4分别与单晶圆棒1接触后,各个伸缩装置7分别停止动作,每一端的两组夹持件4对单晶圆棒1的上、下、左、右的四块边皮6进行夹持,在每一个夹持件4移动过程中,金刚线2穿过每一个夹持件4上的两个相邻接触部40之间的间隙,且夹持件4在与单晶圆棒1接触时,接触部40与单晶圆棒1的相对应的边皮6接触,连接部41不与单晶圆棒1的端部接触,以使得夹持件4不与金刚线2接触,且金刚线2在开方切割初期,金刚线2位于该间隙内;金刚线2开始切割,金刚线2向单晶圆棒1的出线端移动,当金刚线2移动至单晶圆棒1的出线端时,金刚线2移动至该端的相对应的间隙内,并沿着该间隙移动,直至将单晶圆棒1开方切割完,金刚线2位于该端的夹持件4的间隙内,由于单晶圆棒1上各个方向上的边皮6在各个方向上的夹持件4的夹持作用下,不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落,两端的各个夹持件4缩回至原位置,同时,夹具3转动,边皮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落,不会造成单晶崩损。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4通过伸缩装置7的作用,对边皮6提供压力,避免边皮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该接触部40还可以是真空吸盘,为市售产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这里不做具体要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单晶边皮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边皮夹持装置至少具有一组设于单晶进行端的边皮夹持组件,对单晶的进线端的边皮进行夹持,且该组边皮夹持组件中,至少具有三个边皮夹持组件,分别对单晶的下侧、左侧和右侧的边皮进行夹持,避免单晶在加工过程中边皮提前脱落,避免单晶崩损;边皮夹持组件具有夹持件和伸缩装置,夹持件能够在伸缩装置的作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边皮,实现对各个边皮的夹持,且不会对金刚线的切割动作产生干涉,多个边皮夹持组件沿着单晶的周向设置,且至少与单晶的下侧、左侧和右侧的边皮的位置相对应,从不同方向对单晶圆棒上的边皮进行夹持,可以有效的避免单晶在加工过程中边皮提前脱落,避免单晶崩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组边皮夹持组件,设于单晶的切割进线端;其中,所述边皮夹持组件包括夹持件和伸缩装置,所述夹持件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伸缩装置可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单晶,所述夹持件至少部分与所述单晶的边皮位置相对应,以便于对单晶边皮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组相对设置的所述边皮夹持组件,设于所述单晶的出线端,每一个所述边皮夹持组件与所述单晶的任一边皮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连接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接触部均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相邻所述接触部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大于金刚线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设有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形状与所述单晶边皮的形状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夹持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金刚线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边皮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为气缸或丝杠传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93115.XU CN215511774U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93115.XU CN215511774U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11774U true CN215511774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799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93115.XU Active CN215511774U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117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1948A (zh) * | 2022-12-20 | 2023-03-14 | 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边皮收集输送机构 |
-
2021
- 2021-02-02 CN CN202120293115.XU patent/CN2155117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1948A (zh) * | 2022-12-20 | 2023-03-14 | 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边皮收集输送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56375B (zh) | 一种单晶硅棒两线开方机 | |
CN215511774U (zh) | 一种单晶边皮夹持装置 | |
CN109434274A (zh) | 管板一体激光切割装置及方法 | |
CN110154254A (zh) | 一种晶棒开方上料夹持装置 | |
CN111203582A (zh) | 一种定长焊带截断抓取装置及其截断抓取方法 | |
CN111952011B (zh) | 一种屏蔽线热缩工程一体机 | |
CN209062283U (zh) | 一种可调的块状铍青铜倒角机 | |
CN217098104U (zh) | 一种膜带裁切机构及插膜装置 | |
CN112476791A (zh) | 一种用于水位计云母片组件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8582539B (zh) | 一种数控单晶硅剖方机 | |
CN213568576U (zh) | 一种分片装置 | |
CN217193127U (zh) | 一种用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的防护装置 | |
CN216466758U (zh) | 一种自动剥离胶膜的剥离设备 | |
CN213351618U (zh) | 一种空调换热器芯体割片拧钉装置 | |
CN209545036U (zh) | 一种电缆柔性剥线装置 | |
CN109787160B (zh) | 一种电缆柔性剥线装置 | |
CN211072959U (zh) | 一种钢材加工用毛刺清除装置 | |
CN209050166U (zh) | 一种用于换热器管隔板加工的数控铣床 | |
CN203632486U (zh) | 一种自动电机切割线机 | |
CN221363937U (zh) | 一种具有多方位铣削功能的车削装置 | |
CN109175440A (zh) | 一种带有下料机构的自动化钻孔设备 | |
CN222268579U (zh) | 一种转子插铆钉机 | |
CN219649326U (zh) | 冰箱压缩机管自动切料设备 | |
CN220944293U (zh) | 一种自动换刀机构 | |
CN221313807U (zh) | 一种用于研磨圆柱工件端面的工装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19, Amur South Street, Saihan District,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Zhonghuan Crystal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9, Amur South Street, Saihan District,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INNER MONGOLIA ZHONGHUAN XIEXIN PHOTOVOLTAIC MATERIAL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