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254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2540U
CN215502540U CN202122054613.1U CN202122054613U CN215502540U CN 215502540 U CN215502540 U CN 215502540U CN 202122054613 U CN202122054613 U CN 202122054613U CN 215502540 U CN215502540 U CN 215502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air
roast
lower edg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46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志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46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2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2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2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具有容置腔,锅体的侧壁具有进风口;盖体,盖设于锅体;内锅,设置在容置腔内;烤架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内锅中,烤架组件包括烤签和用于挂接烤签的烤签支架;其中,烤签支架所在高度低于进风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有利于使烤签的顶部远离进风口,从而避免烤签顶部过热发生焦糊,提高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烹饪腔体,发热组件设置在器具本体内,发热组件发出热量对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经进风口进入烹饪腔体内,对烹饪腔体内的食物进行烘烤。
而为实现烤串功能,大多是在烹饪腔体内放置烤签架,利用烤签架放置烤签进行烘烤。由于热风的均匀性差,烤签受热不均,在烤签上不同部位的食材受热差异大,部分因过热而发生焦糊,烘烤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具有容置腔,锅体的侧壁具有进风口;盖体,盖设于锅体;内锅,设置在容置腔内;烤架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内锅中,烤架组件包括烤签和用于挂接烤签的烤签支架;其中,烤签支架所在高度低于进风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
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盖体、内锅和烤架组件。内锅设置在锅体中,烤架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内锅中,通过烤签支架挂接烤签,实现了烤架组件的烤串功能。而且相较于烤签平铺在烤盘上,使烤签无需与烤签支架大面积接触,从而有利于热空气均匀分布在烤签的四周,提高烹饪效果。而且,使烤签支架的高度低于进风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有利于使挂设在烤签支架上的烤签远离进风口,从而避免热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内锅后直接吹向烤签的顶部,避免烤签顶部过热发生焦糊,提高烤签的受热均匀性,提高烹饪效果。
另外,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烤签支架所在高度比进风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5mm至80mm。一方面能够避免烤签与进风口过近而局部焦糊,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烤架组件过矮而影响挂接烤签的大小,使烤签能够串入足够的食材,以满足用户大量烘烤食材的需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导风件,导风件设置在盖体的下表面,并伸入内锅中,用于将经进风口引入的热空气从烤签支架的上方导向烤签支架的下方;导风件位于在烤架组件的上方,并与烤架组件间隔设置。有利于热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内锅中后,流向导风件与烤架组件之间的间隙,并经导风件引导向下流动,使热空气均匀分布内锅中,提高烤签的受热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在内锅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16mm至22mm。在盖体盖设于锅体的情况下,位于盖体下表面的导风件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全部都会伸入到内锅中,因此容易与烤架组件发生干涉,而为保证导风效果,又需要使导风件向下延伸一定距离,将侧向进入的热风向下引导。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使导风件在内锅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在16mm至22mm之间,既可以降低导风件与烤架组件发生干涉的几率,又能够满足导风件向下延伸足够的距离而将热风向下引导,保证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锅的上边缘对应于进风口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下边缘位于进风口的下边缘。便于热风经进风口、避让缺口进入内锅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于避让缺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可有效降低导风件与烤签支架发生干涉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的下边缘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8mm至20mm。
由于烤签支架的高度低于进风口的下边缘的高度,而避让缺口的下边缘低于进风口的下边缘,因此,使导风件的下边缘高于避让缺口的下边缘,并使二者之间的间距在8mm至20mm之间,可有效降低导风件与烤签支架发生干涉的几率。而且使导风件的下边缘距离避让缺口的下边缘不会过远,还有利于导风件向内锅中延伸足够的长度,从而将侧向进入的热风导向通风孔,保证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烤签支架所在高度低于避让缺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烤签支架低于避让缺口的下边缘,烤签支架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外露于内锅,有利于烤签支架的外边缘稳定支撑于内锅的侧壁,例如通过柔性支撑件支撑在内锅的内壁上,从而避免烤签支架发生歪斜,保证烤签支架能够平稳旋转。而且还能够避免烤签支架与导风件发生干涉,为导风件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从而保证导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烤签支架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2mm至20mm。保证烤签支架的外边缘能够充分支撑于内锅的侧壁。而且,使烤签支架不会过矮,从而有利于烤签支架挂接较长的烤签,有利于使烤签串入足够的食材,满足用户大量烤串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烤签支架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导风件用于将热空气从烤签支架的上方导向多个通风孔内。有利于热风经多个通风孔流向烤签支架的下方,流向烤签之间的间隙,从而有利于烤签均匀受热,提高烘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包括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第一导风部的第一端与进风口连通,第一导风部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导风面,第二导风部与第一导风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风部具有凹入设置的导风腔,导风腔具有环形内侧壁,环形内侧壁形成第二导风面;烤签支架呈盘状,烤签支架包括环状的第一区域和位于第一区域内侧的第二区域,多个通风孔包括在第一区域内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孔,第一导风面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孔的上方,从导风腔的腔底中部至导风腔的开口所在方向,第二导风面从第二区域的上方倾斜向下延伸至第一区域的上方。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一部分热风能够经第一导风面引导至第一导风面下方的第一通风孔内,而另一部分热风进入环状的导风腔,而后经第二导风面引导至第二导风面下方的第一通风孔内。一方面第一导风面和第二导风面能够引导热风进入不同的第一通风孔,从而有利于烤签均匀受热;另一方面第二导风面为导风腔的内侧壁,能够使热风周向快速流动,而后向下流动,减弱被第一导风面阻挡降低风速而不利于向下引风的情况,而且环形内侧壁对热空气的导风更为均匀,有利于热空气在烹饪腔体内均匀分布。此外,使烤签支架具有环状的第一区域和位于第一区域内侧的第二区域,使第一通风孔周向分布在第一区域内,使第一导风面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孔的上方,使第二导风面倾斜向下延伸至第一区域的上方,保证热风能够经第一导风面和第二导风面的引导大幅度向下流动,并倾斜向下流动,使内锅中热空气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通风孔还包括在第二区域内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二通风孔;导风件还包括第三导风部,第三导风部设置在导风腔的腔底壁上,第三导风部的外壁形成第三导风面,第三导风面位于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孔的上方。
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热风除了能够经位于两侧的第一导风面和第二导风面向两侧的第一通风孔内流动,还能够经位于中间的第三导风面向位于烤签支架中部的第二通风孔内流动,增加了烤签支架的通风面积,使内锅中热空气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发热组件,对应于进风口设置在锅体的一侧;风机组件,设置在锅体的一侧,用于将发热组件产生的热空气经进风口吹入内锅中。使发热组件靠近进风口设置,可避免热量损失。采用风机组件向进风口内吹热风,使热空气具有较高的流速,有利于热空气向远离进风口的方向流动较远距离,有利于热空气均匀分布在内锅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烤架组件还包括支撑柱和支撑座,支撑柱设置在支撑座和烤签支架之间,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转轴孔,转轴孔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件和与驱动件连接的转轴,转轴与转轴孔连接,用于驱动烤架组件旋转。实现边旋转边烘烤,保证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内放置烤架组件时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内放置烤架组件时的另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内未放置烤架组件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烤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烤签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烤架组件,110烤签支架,111烤签插槽,112第一通风孔,113第二通风孔,114第一区域,115第二区域,120把手,130支撑柱,140支撑座,141转轴孔,20烤签,30锅体,310容置腔,311进风口,312出风口,40内锅,410避让缺口,50导风件,510第一导风部,511第一导风面,520第二导风部,521第二导风面,530第三导风部,531第三导风面,610驱动件,620转轴,70盖体,80发热组件,90风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其中,图1和图4中烤架组件10附近的箭头示意性的表示热空气的流动方向。
然而,本申请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30,锅体30具有容置腔310,锅体30的侧壁具有进风口311;盖体70,盖设于锅体30;内锅40,设置在容置腔310内,内锅40的上边缘对应于进风口311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410,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低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烤架组件10,可拆卸地设置在内锅40中,烤架组件10包括烤签20和用于挂接烤签20的烤签支架110,烤签支架110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导风件50,设置在盖体70的下表面,并伸入内锅40中,用于将经进风口311引入的热空气从烤架组件10的上方导向多个通风孔内。导风件50位于在烤架组件10的上方,并与烤架组件10间隔设置。其中,烤签支架110的高度低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所在高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30、盖体70、内锅40、烤架组件10和导风件50。内锅40设置在锅体30中,内锅40上对应于锅体30侧壁的进风口311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410,使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低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以供热风经进风口311、避让缺口410进入内锅40中。烤架组件10可拆卸的设置在内锅40中,通过烤签支架110挂接烤签20实现烤架组件10的烤串功能,相较于烤签20平铺在烤盘上,使烤签20无需与烤签支架110大面积接触,从而有利于热空气均匀分布在烤签20的四周。使烤签支架110具有多个通风孔,并在盖体70的下表面设置导风件50,使热空气经进风口311进入内锅40后,会流向导风件50与烤架组件10之间的间隙,而后被导风件50引导经多个通风孔流向烤签支架110的下方,流向烤签20之间的间隙,保证烤签20的受热均匀性,提高烘烤效果。
而且,使烤签支架110的高度低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使挂设在烤签支架110上的烤签20能够远离进风口311,从而避免热空气经进风口311进入内锅40后直接吹向烤签20的顶部,避免烤签20顶部过热发生焦糊,提高烤签20的受热均匀性。此外,还有利于为导风件50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避免烹饪器具的盖体70盖合后,烤签支架110顶起导风件50从而将盖体70顶开,避免烤签支架110与导风件50发生干涉,而且,有利于导风件50向进风口311的下边缘延伸,甚至可以超过进风口311的下边缘,从而引导大量风向烤架组件10的通风孔流动,保证导风效果,进而保证烹饪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使锅体30的侧壁还具有出风口312,实现热风循环。
作为示例,如图1和图2所示,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进风口311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5mm至80mm。也即烤签支架110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的间距L1在5mm至80mm之间。一方面能够避免烤签20与进风口311过近而局部焦糊,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烤架组件10过矮而影响挂接烤签20的大小,使烤签20能够串入足够的食材,以满足用户大量烘烤食材的需要。此外,还能够为导风件50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降低烹饪器具的盖体70盖合后,导风件50与烤签支架110发生干涉的几率。有利于导风件50向下延伸足够的距离,充分将经进风口311进入的热风向下引导,导向多个通风孔,进而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进风口311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5mm至50mm。不会出现局部焦糊,而且使烤签支架110具有足够的高度挂接烤签20,并能够降低导风件50与烤架组件10发生干涉的几率。
在具体应用中,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进风口311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5mm、8mm、15mm、25mm、35mm或50mm。
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导风件50在内锅40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H的范围为16mm至22mm。在盖体70盖设于锅体30的情况下,位于盖体70下表面的导风件50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全部都会伸入到内锅40中,因此容易与烤架组件10发生干涉,而为保证导风效果,又需要使导风件50向下延伸一定距离,将侧向进入的热风向下引导。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使导风件50在内锅40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在16mm至22mm之间,既可以降低导风件50与烤架组件10发生干涉的几率,又能够满足导风件50向下延伸足够的距离而将热风向下引导,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导风件50在内锅40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H范围为18mm至22mm。导风效果好。
在具体应用中,导风件50在内锅40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H为19mm、20mm或21mm。
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导风件5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于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可有效降低导风件50与烤签支架110发生干涉的几率。
作为示例,导风件5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8mm至20mm。也即导风件50的下边缘与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在铅锤方向上的间距L2在8mm至20mm之间。
由于烤签支架110的高度低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的高度,而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低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因此,使导风件50的下边缘高于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并使二者之间的间距L2在8mm至20mm之间,可有效降低导风件50与烤签支架110发生干涉的几率。而且使导风件50的下边缘距离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不会过远,还有利于导风件50向内锅40中延伸足够的长度,从而将侧向进入的热风导向通风孔,保证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导风件5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8mm至15mm。导风效果好而且不易与烤签支架110发生干涉。
在具体应用中,导风件5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10mm、12mm或14mm。
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低于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使烤签支架110低于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烤签支架110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外露于内锅40,有利于烤签支架110的外边缘稳定支撑于内锅40的侧壁,例如通过柔性支撑件支撑在内锅40的内壁上,从而避免烤签支架110发生歪斜,保证烤签支架110能够平稳旋转。而且还能够避免烤签支架110与导风件50发生干涉,为导风件50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从而保证导风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2mm至20mm。也即烤签支架110与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在铅锤方向的间距L3在2mm至20mm之间。保证烤签支架110的外边缘能够充分支撑于内锅40的侧壁。而且,使烤签支架110不会过矮,从而有利于烤签支架110挂接较长的烤签20,有利于使烤签20串入足够的食材,满足用户大量烤串的需求。
进一步地,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3mm至15mm。
在具体应用中,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4mm、6mm、10mm或12mm。
对于导风件50的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示例,导风件50包括第一导风部510和第二导风部520,第一导风部510的第一端与进风口311连通,第一导风部510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导风面511,第二导风部520与第一导风部51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风部520具有凹入设置的导风腔,导风腔具有环形内侧壁,环形内侧壁形成第二导风面521。烤签支架110呈盘状,烤签支架110包括环状的第一区域114和位于第一区域114内侧的第二区域115,多个通风孔包括在第一区域114内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孔112,第一导风面511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孔112的上方,从导风腔的腔底中部至导风腔的开口所在方向,第二导风面521从第二区域115的上方倾斜向下延伸至第一区域114的上方。
使一部分热风能够经第一导风面511引导至第一导风面511下方的第一通风孔112内,而另一部分热风进入环状的导风腔,而后经第二导风面521引导至第二导风面521下方的第一通风孔112内。一方面第一导风面511和第二导风面521能够引导热风进入不同的第一通风孔112,从而有利于烤签20均匀受热;另一方面第二导风面521为导风腔的内侧壁,能够使热风周向快速流动,而后向下流动,解决被第一导风面511阻挡降低风速而不利于向下引风的问题。此外,使烤签支架110具有环状的第一区域114和位于第一区域114内侧的第二区域115,使第一通风孔112周向分布在第一区域114内,使第一导风面511位于至少一个第一通风孔112的正上方,使第二导风面521倾斜向下延伸至第一区域114的上方,保证热风能够经第一导风面511和第二导风面521的引导大幅度向下流动,并倾斜向下流动,使内锅40中热空气均匀分布,从而提高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多个通风孔还包括在第二区域115内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二通风孔113;导风件50还包括第三导风部530,第三导风部530设置在导风腔的腔底壁上,第三导风部530的外壁形成第三导风面531,第三导风面531位于至少一个第二通风孔113的正上方。
使热风除了能够经位于两侧的第一导风面511和第二导风面521向两侧的第一通风孔112内流动,还能够经位于中间的第三导风面531向位于烤签支架110中部的第二通风孔113内流动,增加了烤签支架110的通风面积,使内锅40中热空气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热风从左侧的进风口311吹出,经避让缺口410进入内锅40中。热风横向流动,先被第一导风面511引导至位于左侧的第一通风孔112内,这部分热风流过第一通风孔112后能够倾斜向下流动至靠近烤签支架110中部的位置。而后另一部分热风越过第一导风面511继续向右流动,进入导风腔,其中一部分被第三导风面531向第二通风孔113内引导,这部分热风流过第二通风孔113后能够倾斜向下流动至靠近右侧的第一通风孔112的位置,其中另一部分被第二导风面521向位于右侧的第一通风孔112内引导,这部分热风流过第一通风孔112后能够流动至烤签20组件的右侧。通过导风件50的引导,实现了热风向下流动并均匀分布于内锅40中,有利于烤签20均匀受热,从而提高烹饪效果。
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烤签支架110的第二区域115设置有把手120。使第二区域115为下凹的凹陷部,降低把手120的高度,从而避免把手120与导风件50发生干涉。
对于烤签支架110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示例,烤签支架110上设置有多个烤签插槽111,多个烤签插槽111的槽口延伸至烤签支架110的边缘,用于挂接烤签2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示例,如图2至图5所示,烤架组件10还包括支撑柱130和支撑座140,支撑柱130设置在支撑座140和烤签支架110之间,支撑座140的底部设置有转轴孔141,转轴孔141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件610和与驱动件610连接的转轴620,转轴620与转轴孔141连接,用于驱动烤架组件10旋转。实现边旋转边烘烤,保证烹饪效果。
作为示例,如图1和图3所示,烹饪器具还包括:发热组件80,对应于进风口311设置在锅体30的一侧;风机组件90,设置在锅体30的一侧,用于将发热组件80产生的热空气经进风口311吹入内锅40中。使发热组件80靠近进风口311设置,可避免热量损失。采用风机组件90向进风口311内吹热风,使热空气具有较高的流速,有利于热空气向远离进风口311的方向流动较远距离,有利于热空气均匀分布在内锅40中。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内锅40可以不具有避让缺口410,内锅40的上边缘平齐,并整体低于进风口311的下边缘,保证热空气顺利进入内锅40中。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烹饪器具可以不具备导风件50。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烤签支架110上不具有通风孔,此时,导风件50用于将经进风口311引入的热空气从烤签支架110的上方导向烤签支架110的下方。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横向、竖向、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上面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可以对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这些修改和完善也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30),所述锅体(30)具有容置腔(310),所述锅体(30)的侧壁具有进风口(311);
盖体(70),盖设于所述锅体(30);
内锅(40),设置在所述容置腔(310)内;
烤架组件(1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内锅(40)中,所述烤架组件(10)包括烤签(20)和用于挂接所述烤签(20)的烤签支架(110);
其中,所述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低于所述进风口(311)的下边缘所在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所述进风口(311)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5mm至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导风件(50),所述导风件设置在所述盖体(70)的下表面,并伸入所述内锅(40)中,用于将经所述进风口(311)引入的热空气从所述烤签支架(110)的上方导向所述烤签支架(110)的下方;所述导风件(50)位于在所述烤架组件(10)的上方,并与所述烤架组件(10)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50)在所述内锅(40)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范围为16mm至2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40)的上边缘对应于所述进风口(311)的位置具有避让缺口(410),所述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位于所述进风口(311)的下边缘;
所述导风件(5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于所述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5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比所述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高8mm至20mm;和/或
所述烤签支架(110)所在高度比所述避让缺口(410)的下边缘所在高度低2mm至2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烤签支架(110)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导风件(50)用于将热空气从所述烤签支架(110)的上方导向所述多个通风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50)包括第一导风部(510)和第二导风部(520),所述第一导风部(510)的第一端与所述进风口(311)连通,所述第一导风部(510)的第二端具有第一导风面(511),所述第二导风部(520)与所述第一导风部(5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导风部(520)具有凹入设置的导风腔,所述导风腔具有环形内侧壁,所述环形内侧壁形成第二导风面(521);
所述烤签支架(110)呈盘状,所述烤签支架(110)包括环状的第一区域(114)和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4)内侧的第二区域(115),所述多个通风孔包括在所述第一区域(114)内周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孔(112),所述第一导风面(511)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风孔(112)的上方,从所述导风腔的腔底中部至所述导风腔的开口所在方向,所述第二导风面(521)从所述第二区域(115)的上方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114)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风孔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区域(115)内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二通风孔(113);
所述导风件(50)还包括第三导风部(530),所述第三导风部(530)设置在所述导风腔的腔底壁上,所述第三导风部(530)的外壁形成第三导风面(531),所述第三导风面(531)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风孔(113)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发热组件(80),对应于所述进风口(311)设置在所述锅体(30)的一侧;
风机组件(90),设置在所述锅体(30)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发热组件(80)产生的热空气经所述进风口(311)吹入所述内锅(40)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烤架组件(10)还包括支撑柱(130)和支撑座(140),所述支撑柱(13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40)和所述烤签支架(110)之间,所述支撑座(140)的底部设置有转轴孔(141),所述转轴孔(141)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驱动件(610)和与所述驱动件(610)连接的转轴(620),所述转轴(620)与所述转轴孔(14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烤架组件(10)旋转。
CN202122054613.1U 2021-08-27 2021-08-27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5502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4613.1U CN215502540U (zh) 2021-08-27 2021-08-27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4613.1U CN215502540U (zh) 2021-08-27 2021-08-27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2540U true CN215502540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4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4613.1U Active CN215502540U (zh) 2021-08-27 2021-08-27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2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9185B1 (ko) 간편 조리기
EP2799779B1 (en) Cooking apparatus
US7667168B2 (en) Multi-level stack-a-plate arrangement
CN110150957B (zh)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JP3185560U (ja) ロースターの焼き板組立体
CN210961428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烹饪器具
KR101196924B1 (ko) 다기능 조리기기
CN215502540U (zh) 烹饪器具
CN214284571U (zh) 一种通风接油的炸篮结构
CN209404516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9058912U (zh) 一种用于制备食品的家用空气能锅
CN110652226B (zh) 烘焙器具
KR101320210B1 (ko) 열효율이 증가되는 오븐의 구조
EP4262493B1 (en) Air fryer
US20190069353A1 (en) Dimpled Wok
CN214631738U (zh) 一种具有煎烤功能的翻盖式空气炸锅
CN215738524U (zh) 烹饪器具
CN21512748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KR20100108102A (ko) 이중 구이판
KR200406422Y1 (ko) 조리 기구
CN217565764U (zh) 烹饪器具
CN220937749U (zh) 空气炸锅
CN215605169U (zh) 食物处理机
CN215874260U (zh) 蒸锅
CN214230970U (zh) 烤盘组件及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