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5362U - 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45362U CN215445362U CN202122058449.1U CN202122058449U CN215445362U CN 215445362 U CN215445362 U CN 215445362U CN 202122058449 U CN202122058449 U CN 202122058449U CN 215445362 U CN215445362 U CN 2154453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ture
- bearing frame
- pipeline
- clamping apparatus
-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包括承重架,承重架上连接有多个加固杆,加固杆远离承重架的一端连接在墙顶上,墙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承重架上滑移设置有下卡具,安装板上滑移设置有上卡具,上卡具和下卡具均呈为半圆弧状,上卡具和下卡具的凹弧面呈相对设置,上卡具与下卡具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卡具和下卡具固定的锁止机构。本申请具有将管线放置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通过锁止组件将上卡具和下卡具固定住,使得管线固定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通过移动上卡具和下卡具将管线移动到对应的位置,最终实现管线的安装,操作简单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路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室内的各种管线都需要支架进行固定,通常管线固定支架是使用型钢打孔焊接形成,将管线安装在通过型钢制成的支架上。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20524983.2的中国专利,一种管线支架,包括用于支撑固定管线的U形承重架,U形承重架的沿管线纵向方向的一侧设有两组用于抵抗水平地震力的纵向抗震支架,两组纵向抗震支架相互平行且其底端与U形承重架的底边可拆卸连接,纵向抗震支架的顶端倾斜向上延伸与建筑结构顶板可拆卸连接,两组纵向抗震支架所在的平面与U形承重架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小于90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将管线安装在支架上时,管线位置需要微调或者管径发生变化,需要拆除支架重新定位再进行安装,再在支架中安装管线,从而导致对管线定位安装过程较为繁琐,降低施工效率,甚至还可能对安装的墙面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需要拆除支架重新定位再进行安装导致对管线定位安装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包括承重架,所述承重架上连接有多个加固杆,所述加固杆远离所述承重架的一端连接在墙顶上,墙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承重架上滑移设置有下卡具,所述安装板上滑移设置有上卡具,所述上卡具和所述下卡具均呈为半圆弧状,所述上卡具和所述下卡具的凹弧面呈相对设置,所述上卡具与所述下卡具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卡具和所述下卡具固定的锁止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线放置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通过锁止组件将上卡具和下卡具固定住,使得管线固定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通过移动上卡具和下卡具将管线移动到对应的位置,最终实现管线的安装,通过上卡具和下卡具将管线固定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操作简单,当后期需要调整管线位置或者更换管线时,可以通过移动上卡具和下卡具来实现调整管线的位置或者直接通过解开锁止机构将上卡具和下卡具解开进行管线的更换,操作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承重架上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承重架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下卡具连接,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锁止的锁止组件,所述滑块与所述下卡具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卡具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卡具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卡具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卡具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下卡具的第二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线放置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驱动上卡具和下卡具相互靠近将管线固定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通过推动滑块使得滑块在滑轨上移动,从而带动下卡具在横向移动,使得上卡具也随之移动,将管线放置到相应的位置之后,通过锁止组件将滑块锁止住,从而将下卡具固定住,从而实现对管线定位和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内螺筒,所述内螺筒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内螺筒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卡具和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内螺筒,驱动两个螺杆同时转动,使得两个螺杆同时靠近或者同时远离内螺筒,从而使得下卡具靠近或者远离上卡具,实现对下卡具竖直方向的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花篮螺栓,所述花篮螺栓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花篮螺栓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上卡具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花篮螺栓使得上卡具靠近或者远离下卡具,从而可以调节上卡具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卡具和所述下卡具沿其弧长方向的两端,同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块贴合连接且共同贯穿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且所述螺母抵住所述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贯穿两个连接块,再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和螺母缝螺纹配合将两个连接块贴合连接在一起,实现对上卡具和下卡具的连接,将管线固定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实现对管线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下卡具滑到相应的位置之后,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滑轨螺纹连接在滑块上,使得滑块不能再滑轨上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块的固定,以实现对下卡具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承重架上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对承重架进加固,尽可能避免承重架出现断裂或者坍塌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上卡具与所述下卡具的凹弧面均设置有弹性减震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防震作用,对管线进行防震,当承重架受到严重晃动时尽可能避免管线受到损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承重架、安装板、上卡具、下卡具和锁止机构,通过移动上卡具和下卡具将管线移动到对应的位置,最终实现管线的安装,通过上卡具和下卡具将管线固定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操作简单,当后期需要调整管线位置或者更换管线时,可以通过移动上卡具和下卡具来实现调整管线的位置或者直接通过解开锁止组件将上卡具和下卡具解开进行管线的更换,操作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2. 通过设置内螺筒和螺杆,从而使得下卡具靠近或者远离上卡具,实现对下卡具竖直方向的调节;
3.通过设置第一螺栓、连接块和螺母,通过第一螺栓和螺母缝螺纹配合将两个连接块贴合连接在一起,实现对上卡具和下卡具的连接,将管线固定在上卡具和下卡具之间,实现对管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承重架;2、加固杆;3、安装板;4、下卡具;5、上卡具;6、滑轨;7、滑块;8、内螺筒;9、螺杆;10、花篮螺栓;11、连接块;12、第一螺栓;13、螺母;14、第二螺栓;15、加强筋;16、弹性减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参照图1,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包括承重架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承重架1的横截面呈“凹”形,承重架1上设置有加强筋15,加强筋15焊接在承重架1背离凹面的一侧,筋承重架1进行加固,使得承重架1更加稳固,承重架1上栓接有多个加固杆2,加固杆2远离承重架1的一端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墙顶上。
参照图1,墙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3穿设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远离安装板3的一端插进墙顶中对安装板3进行固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承重架1上焊接有滑轨6,滑轨6沿承重架1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轨6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7锁止的锁止组件,滑块7远离滑轨6的一端连接有下卡具4,滑块7与下卡具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下卡具4靠近或者远离上卡具5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为内螺筒8,内螺筒8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杆9,螺杆9远离内螺筒8的一端分别与下卡具4和滑块7焊接,通过转动内螺筒8,驱动螺杆9转动,使得两个螺杆9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两个螺杆9相互远离时,使得下卡具4往远离内螺筒8的一端移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安装板3上焊接有三个横杆,横杆上滑移设置有上卡具5,横杆与上卡具5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卡具5靠近或者远离下卡具4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为花篮螺栓10,花篮螺栓10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横杆上,花篮螺栓10远离滑杆的一端与上卡具5焊接,转动花篮螺栓10,使得花篮上的上卡具5靠近或者远离花篮螺栓1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上卡具5和下卡具4均呈为半圆弧状,上卡具5与下卡具4的凹弧面均设置有弹性减震层16,具有一定的防震作用,上卡具5和下卡具4的凹弧面呈相对设置,将管线放置在上卡具5和下卡具4之间,将上卡具5和上卡具5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同时转动内螺筒8和花篮螺杆9时,使得上卡具5和下卡具4同时往相对的方向移动,使得上卡具5和下卡具4将管线包裹住,上卡具5与下卡具4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卡具5和下卡具4固定的锁止机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锁止机构包括连接块11,连接块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卡具5和下卡具4沿其弧长方向的两端,同一端的两个连接块11贴合连接且共同贯穿有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贯穿连接块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3且螺母13抵住连接块11,第一螺栓12贯穿两个连接块11,再螺纹连接有螺母13,通过第一螺栓12和螺母13缝螺纹配合将两个连接块11贴合连接在一起,实现对上卡具5和下卡具4的连接,将管线固定在上卡具5和下卡具4之间,实现对管线的安装。
参照图1,锁止组件可以包括锁止组件设置为第二螺栓14,第二螺栓14穿过滑轨6与滑块7螺纹连接。
锁止组件还可以包括卡块,滑轨6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滑块7靠近滑轨6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卡块穿过通孔伸进凹槽中对滑块7进行锁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锁止组件包括第二螺栓14,当将下卡具4滑到相应的位置之后,通过第二螺栓14穿过滑轨6螺纹连接在滑块7上,使得滑块7不能再滑轨6上滑动,实现对下卡具4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的实施原理为:将管线放置在上卡具5和下卡具4之间,通过将贴合连接的连接块11连接在一起,穿过第一螺栓12,在第一螺栓12上螺纹连接螺母13,使得第一螺栓12和螺母13共同将连接块11固定连接在一起,将上卡具5和下卡具4固定住,使得管线固定在上卡具5和下卡具4之间,通过移动上卡具5和下卡具4将管线移动到对应的位置,最终实现管线的安装,通过上卡具5和下卡具4将管线固定在上卡具5和下卡具4之间,操作简单,当后期需要调整管线位置或者更换管线时,可以通过移动上卡具5和下卡具4来实现调整管线的位置或者直接通过转动螺母13将第一螺栓12从连接块11中取出,使得第一螺栓12将上卡具5和下卡具4解开进行管线的更换,操作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架(1),所述承重架(1)上连接有多个加固杆(2),所述加固杆(2)远离所述承重架(1)的一端连接在墙顶上,墙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承重架(1)上滑移设置有下卡具(4),所述安装板(3)上滑移设置有上卡具(5),所述上卡具(5)和所述下卡具(4)均呈为半圆弧状,所述上卡具(5)和所述下卡具(4)的凹弧面呈相对设置,所述上卡具(5)与所述下卡具(4)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上卡具(5)和所述下卡具(4)固定的锁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1)上连接有滑轨(6),所述滑轨(6)沿所述承重架(1)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远离所述滑轨(6)的一端与所述下卡具(4)连接,所述滑轨(6)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7)锁止的锁止组件,所述滑块(7)与所述下卡具(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下卡具(4)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上卡具(5)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安装板(3)与所述上卡具(5)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卡具(5)靠近或者远离所述下卡具(4)的第二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内螺筒(8),所述内螺筒(8)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远离所述内螺筒(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卡具(4)和所述滑块(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花篮螺栓(10),所述花篮螺栓(10)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3)上,所述花篮螺栓(10)远离所述安装板(3)的一端与所述上卡具(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卡具(5)和所述下卡具(4)沿其弧长方向的两端,同一端的两个所述连接块(11)贴合连接且共同贯穿有第一螺栓(12),所述第一螺栓(12)贯穿所述连接块(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3)且所述螺母(13)抵住所述连接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设置为第二螺栓(14),所述第二螺栓(14)穿过所述滑轨(6)与所述滑块(7)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1)上设置有加强筋(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具(5)与所述下卡具(4)的凹弧面均设置有弹性减震层(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58449.1U CN215445362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58449.1U CN215445362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45362U true CN215445362U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969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58449.1U Active CN215445362U (zh) | 2021-08-27 | 2021-08-27 | 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45362U (zh) |
-
2021
- 2021-08-27 CN CN202122058449.1U patent/CN2154453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445362U (zh) | 便于安装的管线固定支架 | |
CN115478711A (zh) | 一种钢结构支撑立柱及钢结构房屋 | |
CN113949334A (zh) | 一种便于输电铁塔安装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 | |
CN220184324U (zh) |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钢结构支架 | |
CN217949318U (zh) | 多层钢结构厂房支撑框架 | |
CN215443374U (zh) | 一种建筑用抗震钢结构支架 | |
CN214272174U (zh) | 一种高强钢筋混凝土梁 | |
CN215060108U (zh) | 一种圆管及方管复合型建筑机电设备用抗震支架 | |
CN215368241U (zh) | 一种钢结构梁支撑装置 | |
CN112178279B (zh) | 一种抗震支吊架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5807498A (zh) | 一种砌体结构减震加固设备 | |
CN210405165U (zh) | 光伏板支架 | |
CN215803547U (zh) | 一种防震厂房钢结构 | |
CN206329873U (zh) |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用支撑座 | |
CN219909606U (zh) | 一种带有防偏移对位装置的钢结构横梁 | |
CN222316180U (zh) | 风管侧纵抗震支吊架 | |
CN218032070U (zh) | 一种组合式双向支撑抗震支架 | |
CN218549834U (zh) |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 |
CN216305515U (zh) | 一种具有抗震性的厂房钢结构 | |
CN222103104U (zh) | 一种多功能抗震支架 | |
CN220043295U (zh) | 一种山地光伏支架 | |
CN219775020U (zh) | 一种单管抗震夹紧型抗震支架 | |
CN218472670U (zh) | 一种可转动的电缆桥架托臂 | |
CN220377506U (zh) | 一种易拆装的顶棚支架杆结构 | |
CN212743487U (zh) | 一种临时建筑支架用抗震保护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