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3213U -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3213U
CN215443213U CN202120913646.4U CN202120913646U CN215443213U CN 215443213 U CN215443213 U CN 215443213U CN 202120913646 U CN202120913646 U CN 202120913646U CN 215443213 U CN215443213 U CN 215443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refabricated
supporting
vertical
auxiliary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36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宏岸
唐海翔
易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you Zhizao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you Zhizao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you Zhizao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you Zhizao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36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3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3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3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包括就位引导件、封堵件以及固定件,所述就位引导件包括支撑部和导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端呈斜坡状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所述封堵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部的弯折处,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指定位置;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间隔相对放置,且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部的两个所述封堵件相对设置。本方案的放置工装,在预制构件就位过程中进行预制构件的姿态约束和轨迹引导,实现预制构件快速精确落位,还实现快速的灌浆腔室封仓处理,提高预制构件就位和套筒灌浆作业的效率,使预制构件快速安装固定形成稳定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的安装为关键环节,其中预制构件的就位顺利与否是影响吊装速度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的预制墙和预制柱等竖向构件,由于出筋多、连接结构复杂,吊装就位过程中不仅需要将预制构件放置在指定位置,还要保证对应的连接结构配合。现有技术中,竖向构件吊装定位放下时,主要依靠工人手持小圆镜观察竖向的两个预制构件的嵌合部位,配合溜绳或人工托扶预制构件实现两个预制预制构件之间的就位与配合。这种预制构件的吊装就位方式效率较低、精度差、且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预制构件就位后,由于需要进行套筒灌浆,还需要将灌浆腔室进行封仓,工序耗时较长,影响施工效率,而且上下两个预制构件未形成可靠连接之前的安全风险较大。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适用于竖向构件吊装时的就位辅助工装,在预制构件就位过程中进行预制构件的姿态约束和轨迹引导,实现预制构件快速精确落位,同时还能实现快速的灌浆腔室封仓处理,提高预制构件就位和套筒灌浆作业的效率,使预制构件快速安装固定形成稳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亟需提供一种适用于竖向构件吊装时的就位辅助工装,在预制构件就位过程中进行预制构件的姿态约束和轨迹引导,实现预制构件快速精确落位,同时还能实现快速的灌浆腔室封仓处理,提高预制构件就位和套筒灌浆作业的效率,使预制构件快速安装固定形成稳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包括就位引导件、封堵件以及固定件,所述就位引导件包括支撑部和导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端呈斜坡状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所述封堵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部的弯折处,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指定位置;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间隔相对放置,且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部的两个所述封堵件相对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导向部的延伸方向背离所述封堵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导向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至6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垫。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竖板和横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顶端朝向所述横板所在的方向呈斜坡状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就位引导件还包括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板与所述导向部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封堵件包括柔性封堵部和背弦部,所述背弦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弯折处,且所述背弦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弯折处的形状和尺寸配合,所述柔性封堵部设置于所述背弦部的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待定位的预制构件的厚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或膨胀螺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柔性封堵部采用泡沫胶或橡胶垫或发泡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具备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引导功能,实现构件快速准确落位;具备灌浆腔室封堵的功能,封仓快速,密闭性可靠;可实现顶层作业面连续施工,灌浆无滞后,有效保障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就位引导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封堵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就位引导件 2-封堵件 3-固定件
4-预制楼板 5-预制墙板 11-导向部
12-斜撑件 13-支撑部 14-限位孔
21-柔性封堵部 22-背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参见附图1和附图2的示意,本实施例中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用于对预制墙板5(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预制柱等竖向预制构件)的吊装过程进行引导就位,包括就位引导件、封堵件2以及固定件3,就位引导件包括支撑部13和导向部11,支撑部13为类L型,支撑部13的顶端呈斜坡状向上延伸形成导向部11,封堵件2设置于支撑部13的下部的弯折处,固定件3用于将支撑部13固定在指定位置;两个就位引导件间隔相对放置,且设置于支撑部13的下部的两个封堵件2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下部的预制构件(未画出)的顶部伸出受力钢筋,且受力钢筋穿过预制楼板4上的预留孔,上部的预制墙板5的底端预埋有灌浆套筒,当上部的预制墙板5落位到指定位置后,下部的预制构件伸出的受力钢筋插入到预制墙板5的底部的灌浆套筒内,通过灌浆实现实现上部预制墙板5和下部预制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结合附图1和附图2简要介绍本方案中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的安装过程:首先,通过固定件3将支撑部13固定在楼板上,两个就位引导件1的封堵件2相对设置,两个就位引导件1之间的间隔等于待定位的预制墙板5的厚度;其次,起吊预制柱,将预制柱的下部放置到两个就位引导件1的间隔之间,由于导向部11为斜坡状延伸,起到了将预制墙板5的底部在一定范围内滑移引导至预定位置的作用,两个支撑部13之间竖向贴近预制墙板5的两侧,能实现预制墙板5就位过程中的姿态矫正和限位;最后,预制墙板5就位后,封堵件2实现了预制墙板5的底部的灌浆腔室的封堵,无需再另外进行灌浆腔室外周的砂浆封堵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参见附图3的示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导向部11的延伸方向背离所述封堵件2。这样确保导向部11起到引导待定位的竖向预制墙板5进入到两个支撑部13之间。
参见附图3的示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导向部1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至60°。这样设置,能起到比较快速的将预制墙板5的底部在一定范围内滑移引导至预定位置的作用。
参见附图3的示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1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垫(图中未标记)。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待定位的竖向预制墙板5的底部因为磕碰而破损,保证预制墙板5的完整性;而且支撑部13紧贴预制墙板5,没有空隙,可以保证在灌浆时,浆液不会溢出。
参见附图3的示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支撑部13包括固定连接的竖板和横板,所述固定件3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顶端朝向所述横板所在的方向呈斜坡状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11。横板上开设有两个限位孔14,固定件3可以采用螺栓(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膨胀螺丝),两个螺栓分别穿过限位孔14固定在预制楼板4上。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固定件3很方便将支撑部13固定在预制楼板4上。
参见附图2的示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就位引导件1还包括斜撑件12,所述斜撑件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板与所述导向部11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就位引导件1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预制墙板5的碰撞而发生变形。
参见附图1和附图4的示意,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封堵件2包括柔性封堵部21和背弦部22,所述背弦部22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3的弯折处,且所述背弦部22与所述支撑部13的弯折处的形状和尺寸配合,所述柔性封堵部21设置于所述背弦部22的背离所述支撑部13的表面。可以采用泡沫胶、橡胶垫或发泡棉等具有一定弹性且不吸水的材质制作柔性封堵部21。这样设置,将预制墙板5放置到位后,柔性封堵部21能堵住预制墙板5的拐角处,使得预制墙板5和预制楼板4之间形成一个比较严实的灌浆仓,避免向预制墙板5的灌浆套筒内灌浆时漏浆;且支撑部13上的弹性垫开设一个与背弦部22形状大小配合的缺口,背弦部22卡在支撑部13的该缺口内,避免发生位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方案中,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1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待定位的预制构件的厚度。这样保证顺利的将预制墙板5或预制柱等竖向构件放置到两个就位引导件1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就位引导件、封堵件以及固定件,所述就位引导件包括支撑部和导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端呈斜坡状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所述封堵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部的弯折处,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指定位置;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间隔相对放置,且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下部的两个所述封堵件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至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的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弹性垫。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竖板和横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顶端朝向所述横板所在的方向呈斜坡状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导向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就位引导件还包括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板与所述导向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柔性封堵部和背弦部,所述背弦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弯折处,且所述背弦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弯折处的形状和尺寸配合,所述柔性封堵部设置于所述背弦部的背离所述支撑部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就位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待定位的预制构件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或膨胀螺丝。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封堵部采用泡沫胶或橡胶垫或发泡棉制成。
CN202120913646.4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Active CN215443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3646.4U CN21544321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3646.4U CN21544321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3213U true CN215443213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3646.4U Active CN21544321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3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11142U (zh) 一种玻璃栏板挂接装置
CN204590269U (zh) 一种房屋及其外墙保温结构
CN113090040A (zh)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12802532U (zh) 用于框架柱柱脚模板的防漏浆加固工具
CN215443213U (zh) 一种竖向预制构件的就位辅助工装
KR101847827B1 (ko) 건축용 외장 패널 고정장치와, 단열재와 결합된 거푸집을 이용한 건축물의 외벽 및 건축용 외장 패널 시공방법
CN107859247B (zh) 一种多功能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8374567U (zh) 一种可定位可免抹灰的alc墙板加固结构
CN218562650U (zh) 一种预制内墙灌浆作业高效封仓辅助工装
CN216787893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定位装置
CN212670862U (zh) 开放式墙体连接盒
CN213683115U (zh) 一种组件式扣板用稳定型吊装装置
CN114809115A (zh) 一种传力型钢后浇带定型化拼装拦截施工方法
CN103243844A (zh) 一种玻璃栏板挂接装置
CN208534040U (zh) 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
CN221568502U (zh) 一种用于固定拱形隧道二次衬砌的无缝封堵的装置
KR101273087B1 (ko) 종벽 록킹구법에 의한 에이엘씨 패널 설치방법
CN106013558A (zh) 一种grc外墙板复杂部位的安装连接结构和安装方法
CN111379337A (zh) 一种二次结构抗渗防漏施工方法
CN222632535U (zh)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柱连接结构
CN219711043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吊装定位装置
NL2035145B1 (en) Top connector for 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masonry wall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CN218622339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封堵的预制构件
CN104929153B (zh) 地下室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01227094A (ja) 鉄骨ビルの階床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