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31119U - 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31119U CN215431119U CN202023121100.XU CN202023121100U CN215431119U CN 215431119 U CN215431119 U CN 215431119U CN 202023121100 U CN202023121100 U CN 202023121100U CN 215431119 U CN215431119 U CN 2154311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module
- rotary adjusting
- guide pin
- suction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52254 Catostom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包括平台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模组上方的吸头模组;在所述平台模组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头模组位置对应的放料平台,在所述放料平台与所述吸头模组之间设置有辅助精确定位销;并且,在所述平台模组的底座上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所述吸头模组通过所述旋转调节机构配合所述辅助精确定位销实现与所述放料平台上下位置精确对位。利用上述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现有的平台上方用吸头模组对一组规则排列的产品取料放料时由于对位不精确导致取放料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测试设备设计过程中,对于一些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一组产品吸料放料的场合,需要精确地控制吸头模组与放料平台的位置,从而达到精准吸料、放料的目的。
然而,由于上下模组(上模组一般指吸头模组,下模组一般指放料平台模组)是分离开的,需要单独运动,因此,在实际使用上下模组进行取、放料之前,保证上下模组之间的精密定位是比较难以实现的。
对于需要精密配合的场合,现有的一些解决办法通常会使用视觉激光等辅助工具进行对位,但是往往成本较高。而且在生产现场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更换产品规格生产,从而需要更换产品治具或吸头模组等结构。如果使用激光等辅助工具,需要配专业工具的操作人员,可能对生产效率影响较大。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亟需一种成本低、操作系数低且工作效率高的上下模组精准预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以解决在现有的平台上用吸头模组对一组规则排列的产品取料放料时由于对位不精确导致取放料失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一种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包括平台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模组上方的吸头模组;其中,在所述平台模组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头模组位置对应的放料平台,在所述放料平台与所述吸头模组之间设置有辅助精确定位销;并且,
在所述平台模组的底座上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所述吸头模组通过所述旋转调节机构配合所述辅助精确定位销实现与所述放料平台上下位置精确对位。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吸头模组上开设有第一导向销孔,在所述放料平台上开设有第二导向销孔;并且,
所述平台模组通过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进行位置调节后,所述辅助精确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销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销孔实现所述吸头模组与所述放料平台之间的上下位置精确对位。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辅助精确定位销、所述第一导向销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销孔均设置有两个;并且,
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销孔在所述吸头模组上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销孔在所述放料平台上相互对称。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模组的下方的外界机架上的导向销,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销限位在所述导向孔内;并且,
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的旋转推动组件,所述平台模组通过所述旋转推动组件以所述导向销为轴转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旋转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界机架上的旋转调节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旋转调节推动块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旋转调节固定座上的旋转调节螺钉;其中,
所述旋转调节螺钉的末端与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的侧壁相抵;并且,转动所述旋转调节螺钉,所述旋转调节螺钉推动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带动所述底座以所述导向销为轴转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旋转调节固定座包括固定在所述外界机架上的固定板以及两个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调节间隙,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限位在所述调节间隙内;并且,
在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旋转调节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两个所述旋转调节螺钉的末端分别与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的两侧壁相抵。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底座的四个脚部位置设置有平台固定螺钉,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平台固定螺钉与所述外界机架可拆卸连接。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平台模组包括X方向驱动模组和Y方向驱动模组,所述放料平台通过所述X方向驱动模组实现X方向位置移动,所述放料平台通过所述Y方向驱动模组实现Y方向位置移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平台模组通过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通过在平台模组以及吸头模组之间设置辅助精确定位销,并在平台模组的底座上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即可通过旋转调节机构配合辅助精确定位销实现吸头模组与平台模组的上下位置精确对位,从而解决在平台模组上用吸头模组对一组规则排列的产品取料放料时由于对位不精确导致取放料失败的问题,进而提升产品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头模组的未定位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头模组的定位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平台模组1、X方向驱动模组11、Y方向驱动模组12、放料平台13、第二导向销孔131、平台侧壁132、底座14、导向销15、旋转调节推动块16、旋转调节固定座17、固定板171、固定块172、调节间隙173、旋转调节螺钉18、平台固定螺钉19、吸头模组2、第一导向销孔21、辅助精确定位销3。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的立体结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局部放大结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头模组的未定位时的局部放大结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头模组的定位后的局部放大结构,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
结合图1至图5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取放料平台13精确上下对位结构,包括平台模组1以及设置在平台模组1上方的吸头模组2;其中,在平台模组1上设置有与吸头模组2位置对应的放料平台13,放料平台13是用来摆布一组阵列的产品为下工序使用或承接上工序来料,吸头模组2整体固定在单独的外界的平移模组或旋转模组机构上,主要是用来吸取放料平台13的产品进行搬运,主要由可以实现真空吸气和吹气功能的吸头组成。
具体地,平台模组1包括X方向驱动模组11和Y方向驱动模组12,放料平台13通过X方向驱动模组11实现X方向位置移动,放料平台13通过Y方向驱动模组12实现Y方向位置移动。
此外,在放料平台13与吸头模组2之间设置有辅助精确定位销3;主要由至少一个精密加工的圆柱销组成,并且,在平台模组1的底座14上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吸头模组2通过旋转调节机构配合辅助精确定位销3实现与放料平台13上下位置精确对位。
更为具体地,在吸头模组2上开设有第一导向销孔21,在放料平台13上开设有第二导向销孔131;并且,平台模组1通过旋转调节机构进行位置调节后,辅助精确定位销3依次穿过第一导向销孔21以及第二导向销孔131实现吸头模组2与放料平台13之间的上下位置精确对位。
此外,为保证吸头模组2与放料平台13之间的精准定位,辅助精确定位销3、第一导向销孔21以及第二导向销孔131均可设置两个;并且,两个第一导向销孔21在吸头模组2上相互对称,两个第二导向销孔131在放料平台13上相互对称。
另外,为实现平台模组1的旋转功能,旋转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固定在平台模组1的下方的外界机架上的导向销15,在底座14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销15限位在导向孔内;并且,旋转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4的一侧的旋转推动组件,平台模组1通过旋转推动组件以导向销15为轴转动。
具体地,由图5可知,旋转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外界机架上的旋转调节固定座17、固定在底座14上的旋转调节推动块16以及螺纹连接在旋转调节固定座17上的旋转调节螺钉18;其中,旋转调节螺钉18的末端与旋转调节推动块16的侧壁相抵;并且,转动旋转调节螺钉18,旋转调节螺钉18推动旋转调节推动块16带动底座14以导向销15为轴转动。
更为具体地,旋转调节固定座17包括固定在外界机架上的固定板171以及两个一体成型设置在固定板171上的固定块172,两个固定块172之间形成调节间隙173,旋转调节推动块16限位在调节间隙173内;并且,在两个固定块172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旋转调节螺钉18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两个旋转调节螺钉18的末端分别与旋转调节推动块16的两侧壁相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先放松两个旋转调节螺钉18,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转动某一旋转调节螺钉18,该旋转调节螺钉18的末端即可推动旋转调节推动块16在调节间隙173内进行位置移动,进而带动底座14以导向销15为轴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平台模组1与吸头模组2之间的定位误差不大,因此,只需要通过旋转调节推动块16配合旋转调节螺钉18对平台模组1进行角度微调即可满足相应的需求。
此外,为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在底座14的四个脚部位置设置有平台固定螺钉19,底座14通过平台固定螺钉19与外界机架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为实现将在平台模组1固定到底座14的上方,在底座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平台模组1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座14上方。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放料平台13精确上下对位结构,下面结合其具体结构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调节上下模组位置实现精确对位时,由于吸头模组2上的两个第一导向销孔21之间的连线(如图3)与平台模组1上的两个第二导向销孔131之间的连接在X方向上不平行,此时需要调节平台模组1的旋转使这两条连线平行,当这两条连线平行时,即可实现第一导向销孔21与第二导向销孔131相互平行,从而实现平台模组1与吸头模组2的精确定位的效果。
具体地,为调节这两条连线平行(以使上下模组对应的平面相互平行),先将两个辅助精确定位销3穿过吸头模组2上的两个第一导向销孔21;然后通过控制外界的平移模组或旋转模组机构带动吸头模组2下降至两个辅助精确定位销3可以接触到平台模组1的上表面(由于放置放料平台13)上;然后将平台模组1的底座14上的四颗平台固定螺钉19松开,通过旋转一个旋转调节螺钉18(根据平台模组1所需的转动方向确定旋转转动哪一个旋转调节螺钉18)来调节平台模组1以导向销15为轴转动,并控制Y方向驱动模组12带动放料平台13相对辅助精确定位销3运动,以使放料平台13的平台侧壁132与两个辅助精确定位销3接触时(此平台侧壁132与两个辅助调节销钉的侧壁平行),完成上下模组的水平方向的定位调节,完成水平方向的调节后,把底座14上的四颗平台固定螺钉19固定,并使用两个旋转调节螺钉18将旋转调节推动块16夹紧固定,最后取出辅助精确定位销3。
测试过程:将吸头模组2运动到平台模组1的上方的取料或放料位,控制平台模组1的X方向驱动模组11以及Y方向驱动模组12,使放料平台13运动到吸头模组2的下方,此时,将辅助精确定位销3穿过吸头模组2上的第一导向销孔21并通过外界的平移模组或旋转模组机构调整吸头模组2的高度使辅助精确定位销3接触到放料平台13的上表面,再调节X、Y方向驱动模组12使辅助精确定位销3靠近放料平台13上的两个第二导向销孔131,最终调节到辅助精确定位销3可以通过吸头模组2的第一导向销孔21贯穿到放料平台13的第二导向销孔131中,并可实现轻松的插拔辅助精确定位销3,即可完成上下模组的最终的上下精准对位调节。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9)
1.一种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包括平台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平台模组上方的吸头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台模组上设置有与所述吸头模组位置对应的放料平台,在所述放料平台与所述吸头模组之间设置有辅助精确定位销;并且,
在所述平台模组的底座上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所述吸头模组通过所述旋转调节机构配合所述辅助精确定位销实现与所述放料平台的上下位置精确对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头模组上开设有第一导向销孔,在所述放料平台上开设有第二导向销孔;并且,
所述平台模组通过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进行位置调节后,所述辅助精确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销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销孔实现所述吸头模组与所述放料平台之间的上下位置精确对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精确定位销、所述第一导向销孔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销孔均设置有两个;并且,
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销孔在所述吸头模组上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销孔在所述放料平台上相互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模组的下方的外界机架上的导向销,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销限位在所述导向孔内;并且,
所述旋转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的旋转推动组件,所述平台模组通过所述旋转推动组件以所述导向销为轴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推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外界机架上的旋转调节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旋转调节推动块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旋转调节固定座上的旋转调节螺钉;其中,
所述旋转调节螺钉的末端与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的侧壁相抵;并且,转动所述旋转调节螺钉,所述旋转调节螺钉推动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带动所述底座以所述导向销为轴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调节固定座包括固定在所述外界机架上的固定板以及两个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形成调节间隙,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限位在所述调节间隙内;并且,
在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旋转调节螺钉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两个所述旋转调节螺钉的末端分别与所述旋转调节推动块的两侧壁相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的四个脚部位置设置有平台固定螺钉,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平台固定螺钉与所述外界机架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模组包括X方向驱动模组和Y方向驱动模组,所述放料平台通过所述X方向驱动模组实现X方向位置移动,所述放料平台通过所述Y方向驱动模组实现Y方向位置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柱,所述平台模组通过所述支撑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21100.XU CN215431119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21100.XU CN215431119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31119U true CN215431119U (zh) | 2022-01-07 |
Family
ID=7968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21100.XU Active CN215431119U (zh) | 2020-12-22 | 2020-12-22 | 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31119U (zh) |
-
2020
- 2020-12-22 CN CN202023121100.XU patent/CN2154311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58765Y (zh) | 送料装置 | |
JP4598157B2 (ja) |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209768119U (zh) | 一种双工位同步的高精密pcb贴片装置 | |
US4802816A (en) | Pick and place machine having improved centering jaws | |
CN215431119U (zh) | 取放料平台精确上下对位装置 | |
JP2805854B2 (ja) |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 |
JP3382436B2 (ja) | 電子部品搭載装置 | |
CN212753102U (zh) | 电子元器件生产用贴片机构 | |
CN212471825U (zh) | 一种矩形木板横向钻孔设备 | |
CN111595557A (zh) | 一种激光Bar条芯片自动检测装置 | |
JP3371776B2 (ja)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におけるノズルストッカの位置および高さティーチ方法 | |
JP2636285B2 (ja) |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 |
CN105081896B (zh) | 具有套环补偿功能的钻针研磨机 | |
CN214602504U (zh) | 一种多自由度连续镭雕治具 | |
CN211544969U (zh) | 一种新型在线印刷一体机 | |
CN211090487U (zh) | 一种用于电子制造的贴片机 | |
CN212082780U (zh) | 一种激光Bar条芯片自动检测装置 | |
CN214298420U (zh) | 一种纸板定位输送装置 | |
CN215613281U (zh) | 校样机构及分光机 | |
CN216064800U (zh) | 一种高精度传感器自动化封装流水线 | |
CN211222455U (zh) | 一种丝网印刷机构 | |
CN218274522U (zh) | 一种全自动芯片封装整板植球设备 | |
CN208357157U (zh) | 半导体封装一体机的多片循环点胶机构 | |
CN216173728U (zh) | 一种自动点胶机 | |
CN217405387U (zh) | 一种效率高的全自动芯片搬运周转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66000 f / F, phase II, Qingdao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Park, No. 1, Keyuan Weiyi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e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3, 396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Patentee before: Go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