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2739U - 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92739U CN215392739U CN202121769804.XU CN202121769804U CN215392739U CN 215392739 U CN215392739 U CN 215392739U CN 202121769804 U CN202121769804 U CN 202121769804U CN 215392739 U CN215392739 U CN 2153927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tooth
- relief angle
- tooth
- mill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刀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包括:一体设置的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的端部中心位置设置端部沉孔;所述端部沉孔的中心设置贯通立铣刀的中心通孔;所述刀头上设置多条螺旋形式的刀头排屑槽;所述刀头在端部沉孔圆周方向外侧设置多个端刃;所述端刃,包括:第一端齿后角、第二端齿后角和端齿排屑槽;所述第一端齿后角的一侧设置第二端齿后角;所述第二端齿后角的一侧设置端齿排屑槽;所述端齿排屑槽连接对应的刀头排屑槽;所述刀头排屑槽的一侧设置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所述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的一侧设置第二螺旋切削刃后角。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立铣刀的强度、稳定性和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
背景技术
立铣刀是数控机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铣刀,立铣刀的圆柱表面和端面上都有切削刀,它们可同时进行切削,也可单独进行切削。主要用于平面铣削、凹槽铣削、台阶面铣削和仿形铣削。
现有技术的立铣刀结构设置不合理,钻削阻力较大,钻削屑不能有效排出,稳定性较差,加工效率较低。另外,现有技术的立铣刀,在切削工件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加工振动频率,会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而且容易损坏刀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现有技术的立铣刀结构设置不合理,钻削阻力较大,钻削屑不能有效排出,稳定性较差,加工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以提高立铣刀的强度、稳定性和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包括:一体设置的刀柄和刀头;
所述刀头的端部中心位置设置端部沉孔;所述端部沉孔的中心设置贯通立铣刀的中心通孔;所述刀头上设置多条螺旋形式的刀头排屑槽;
所述刀头在端部沉孔圆周方向外侧设置多个端刃;
所述端刃,包括:第一端齿后角、第二端齿后角和端齿排屑槽;所述第一端齿后角的一侧设置第二端齿后角;所述第二端齿后角的一侧设置端齿排屑槽;所述端齿排屑槽连接对应的刀头排屑槽;
所述刀头排屑槽的一侧设置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所述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的一侧设置第二螺旋切削刃后角。
优选的,所述刀头的后端设置切削刃避空。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齿后角的径向外侧设置刀尖圆角。
优选的,所述端齿排屑槽靠近第二端齿后角的面为过渡斜面,远离第二端齿后角的面为刀尖保护面。
优选的,所述端刃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端刃在圆周方向不等分分布。
优选的,所述刀柄的直径为12mm,所述刀头的直径为9mm。
优选的,所述端部沉孔的直径为4.7mm,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为1.0mm。
优选的,刀尖圆角的半径为0.26mm至0.33mm。
优选的,所述立铣刀采用硬质合金制成,硬质合金中含钴成分≦5%。
优选的,所述立铣刀表面涂有超细颗粒金刚石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精度高;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强度高、稳定性好,表面涂有超细颗粒金刚石涂层,增加切削刃耐磨性,提升切削工件表面光洁度,适用于切削含硅铝合金材料。刀槽翻刃设计,增加刃带强度。端刃采用不等分度结构,减少切削震动。排屑槽为螺旋状,能有效排出加工碎屑,避免堵屑,不会影响加工进程以及加工质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了加工生产品质。侧刃带设计可以提高孔的真圆度及孔壁光洁度,适用于切削含硅铝合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刀头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刀头部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刀头部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端刃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一体刀柄;102、切削刃避空;103、刀头排屑槽;201、第一端齿后角;202、第二端齿后角;203、过渡斜面;204、端齿排屑槽;205、刀尖保护面;206、第三端齿后角;301、端部沉孔;302、中心通孔;401、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402、第二螺旋切削刃后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包括:一体设置的刀柄101和刀头。
所述刀头的端部中心位置设置端部沉孔301;所述端部沉孔301的中心设置贯通立铣刀的中心通孔302。中心通孔302内冷,提供加工速度;中心端部沉孔,各端刃均匀出水冷却。
所述刀头上设置多条螺旋形式的刀头排屑槽103,便于排屑。刀头的后端设置切削刃避空102。
所述刀头在端部沉孔301圆周方向外侧设置多个端刃。
所述端刃,包括:第一端齿后角201、第二端齿后角202和端齿排屑槽204;所述第一端齿后角201的一侧设置第二端齿后角202;所述第二端齿后角202的一侧设置端齿排屑槽204,端齿排屑槽204与下一个端刃的第一端齿后角201连接;所述端齿排屑槽204连接对应的刀头排屑槽103。所述第一端齿后角201的径向外侧设置刀尖圆角206。
具体的,端齿排屑槽204由两侧的两个斜面和底端的小平面形成,所述端齿排屑槽204靠近第二端齿后角202的面为过渡斜面203,远离第二端齿后角202的面为刀尖保护面205。
所述刀头排屑槽103的一侧设置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401,所述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401的一侧设置第二螺旋切削刃后角402,刀槽翻刃设计,提高侧刃钢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端刃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端刃在圆周方向不等分分布。相邻的两个端刃的夹角采用58°、62°交替分布。端刃采用不等分度结构,减少切削震动。
本实用新型立铣刀的参数设计,所述刀柄101的直径为12mm,所述刀头的直径为9mm。所述端部沉孔301的直径为4.7mm,所述中心通孔302的直径为1.0mm。刀尖圆角206的半径为0.26mm至0.33mm。刀尖平面保护为0.13-0.2mm。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孔的真圆度及孔壁光洁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铣刀采用硬质合金制成,硬质合金中含钴成分≦5%。所述立铣刀表面涂有超细颗粒金刚石涂层,增加切削刃耐磨性,提升切削工件表面光洁度,适用于切削含硅铝合金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刀柄(101)和刀头;
所述刀头的端部中心位置设置端部沉孔(301);所述端部沉孔(301)的中心设置贯通立铣刀的中心通孔(302);所述刀头上设置多条螺旋形式的刀头排屑槽(103);
所述刀头在端部沉孔(301)圆周方向外侧设置多个端刃;
所述端刃,包括:第一端齿后角(201)、第二端齿后角(202)和端齿排屑槽(204);所述第一端齿后角(201)的一侧设置第二端齿后角(202);所述第二端齿后角(202)的一侧设置端齿排屑槽(204);所述端齿排屑槽(204)连接对应的刀头排屑槽(103);
所述刀头排屑槽(103)的一侧设置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401),所述第一螺旋切削刃后角(401)的一侧设置第二螺旋切削刃后角(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后端设置切削刃避空(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齿后角(201)的径向外侧设置刀尖圆角(2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齿排屑槽(204)靠近第二端齿后角(202)的面为过渡斜面(203),远离第二端齿后角(202)的面为刀尖保护面(2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的数量为六个,六个端刃在圆周方向不等分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01)的直径为12mm,所述刀头的直径为9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沉孔(301)的直径为4.7mm,所述中心通孔(302)的直径为1.0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刀尖圆角(206)的半径为0.26mm至0.3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铣刀表面涂有超细颗粒金刚石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9804.XU CN215392739U (zh) | 2021-08-02 | 2021-08-02 | 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9804.XU CN215392739U (zh) | 2021-08-02 | 2021-08-02 | 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92739U true CN215392739U (zh) | 2022-01-04 |
Family
ID=79655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69804.XU Active CN215392739U (zh) | 2021-08-02 | 2021-08-02 | 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92739U (zh) |
-
2021
- 2021-08-02 CN CN202121769804.XU patent/CN2153927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751401B1 (ja) | 刃先交換式回転切削工具 | |
CN102814559B (zh) | 一种加工螺纹的方法 | |
CN214392488U (zh) |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钻孔用环形刀具 | |
CN215392739U (zh) | 一种用于切削硅铝合金的立铣刀 | |
CN107398599B (zh) | 一种超精铰刀 | |
CN110560753A (zh) | 一种钻滚组合成型刀 | |
CN211387180U (zh) | 一种高效不等分多刃扩铰刀 | |
CN113695653A (zh) | 一种球头铣刀 | |
CN207710014U (zh) | 一种pcd玉米粒铰刀 | |
CN207710013U (zh) | 一种pcd铰刀 | |
CN112207336A (zh) | 铣刀 | |
CN105252089A (zh) | 一种高硬度模具钢精密刀具 | |
CN212239317U (zh) | 一种加工轮毂螺栓孔用平头钻铰刀 | |
CN112091288A (zh) | 一种加工细长孔的加长麻花钻 | |
CN215238043U (zh) | 一种高强度平底钻头 | |
CN213560135U (zh) | 一种快进给铝用铣刀 | |
CN219818075U (zh) | 一种可转位倒角刀刀片 | |
CN219900283U (zh) | 一种镗铣铰组合式刀具 | |
CN219852437U (zh) | 一种镍基合金用高精铰铣复合型硬质合金铰刀 | |
CN113695652B (zh) | 一种可转位切削刀片及其可转位切削刀具 | |
CN212976869U (zh) | 一种用于加工管道的内铣刀 | |
CN215392906U (zh) | 特殊槽型的扩孔铰刀 | |
CN113664267B (zh) | 一种可转位铣削刀具 | |
CN215468160U (zh) | 一种旋转类小零件高效率生产刀具 | |
CN210160488U (zh) | 一种刀头结构及切削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