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8804U -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8804U
CN215368804U CN202121829849.1U CN202121829849U CN215368804U CN 215368804 U CN215368804 U CN 215368804U CN 202121829849 U CN202121829849 U CN 202121829849U CN 215368804 U CN215368804 U CN 215368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rotective
protective
shaft
diagonal bracing
eleva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298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
王志禹
张伟哲
张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298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8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8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8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包括电梯井,在楼层电梯井井口处设有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的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梁,防护梁顶撑在电梯井内的井壁上,防护梁上分别连接有侧防护支架,侧防护支架与斜向支撑固定连接,两个侧防护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固定梁,两个侧防护支架上搭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位于电梯井井口中部,斜向支撑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便捷、材料易寻、省事省工,在制作工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电梯井尺寸随意调整,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并且在倒运建筑材料时不需要工人走楼梯或施工电梯倒运,而且在建筑的混凝土未达到强度时同样适用,适用性强,节省了倒料的时间。

Description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楼体内部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多数采用人工从楼梯间或者室外通道倒运,或者利用卸料平台和塔吊吊运,上述方法需要大量人工倒运,或者需要建筑的混凝土达到强度才能安装卸料平台进行倒运,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达不到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延误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制作简单、操作便捷、材料易寻、省事省工,并且在倒运建筑材料时不需要工人走楼梯或施工电梯倒运,而且在建筑的混凝土未达到强度时同样适用,适用性强,节省了倒料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包括电梯井,在楼层电梯井井口处设有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的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梁,防护梁顶撑在电梯井内的井壁上,防护梁上分别连接有侧防护支架,侧防护支架与斜向支撑固定连接,两个侧防护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固定梁,两个侧防护支架上搭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位于电梯井井口中部,斜向支撑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便捷、材料易寻、省事省工,在制作工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电梯井尺寸随意调整,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并且在倒运建筑材料时不需要工人走楼梯或施工电梯倒运,而且在建筑的混凝土未达到强度时同样适用,适用性强,节省了倒料的时间。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防护梁的两端部上分别螺栓连接有U型托,U型托上装有垫块,防护梁通过U型托和垫块顶撑在电梯井内的井壁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增加防护梁与电梯井井壁之间的摩擦力,使防护梁与电梯井井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防护梁之间连接有若干根连接梁,若干根连接梁间隔布置在两个侧防护支架之间并与两个侧防护支架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防护梁、防护支架以及斜向支撑的连接更加稳定,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立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井;2、斜向支撑;3、防护梁;4、侧防护支架;5、固定梁;6、工作台;7、U型托;8、连接梁。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包括电梯井1、斜向支撑2、防护梁3、侧防护支架4、固定梁5、工作台6,在楼层电梯井1井口处搭设有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的斜向支撑2,斜向支撑2由若干根圆钢管或方钢管拼接所构成,若干根圆钢管并列排列并通过扣件连接组成斜向支撑2,若干根方钢管并列排列焊接在一起组成斜向支撑2,斜向支撑2一端安装在电梯井1的内壁上,另一端安装在电梯井1井口处的楼层底板上,防护梁3设置两根并分别插装在斜向支撑2上部的两侧,两根防护梁3分别顶撑固定在电梯井1内的井壁上,两根防护梁3上分别安装有侧防护支架4,侧防护支架4由若干根圆钢管通过扣件连接所构成的田字形结构,两个侧防护支架4分别插装在斜向支撑2的两侧,两个侧防护支架4之间通过两根固定梁5连接在一起,工作台6搭设在电梯井1井口中部斜向支撑2上方的两个侧防护支架4上,工作台6采用木跳板或者钢踏板即可。
防护梁3采用钢管并且在钢管的两端部上分别螺栓连接有U型托7,U型托7上装有木方,防护梁3通过U型托7和木方顶撑在电梯井1内的井壁上;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增加防护梁3与电梯井1井壁之间的摩擦力,使防护梁3与电梯井1井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两根防护梁3间隔的安装有两根连接梁8,两根连接梁8将两根防护梁3、两个侧防护支架4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使防护梁3、防护支架以及斜向支撑2的连接更加稳定,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使用方法:根据电梯井1进口尺寸选取对应规格的材料并在电梯井1外将斜向支撑2、防护梁3、侧防护支架4、固定梁5、工作台6等组装完毕,组装好后通过吊车或者塔吊将斜向支撑2倾斜放置在电梯井1井口内,斜向支撑2一端搭设在电梯井1内的井壁上,另一端搭设在楼层的底板上,并将防护梁3顶撑在电梯井1内,防护梁3通过四个U型托7进行微调与固定,同时将侧防护支架4、固定梁5、连接梁8、工作台6安装完毕即可;在工作台6搭设好后,即可施工,在倒料过程中,下层的电梯井1口处有专人进行运料,工作台6上站有一人进行倒料,在上层电梯井1口处站有一人进行接料,三个人进行运、倒、接的过程,使下层的料很容易输送到上层,不需要走楼梯或施工电梯,在操作完本层后经吊车或塔吊可吊至上一层继续施工。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便捷、材料易寻、省事省工,在制作工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电梯井1尺寸随意调整,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并且在倒运建筑材料时不需要工人走楼梯或施工电梯倒运,而且在建筑的混凝土未达到强度时同样适用,适用性强,节省了倒料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包括电梯井,其特征在于:在楼层电梯井井口处设有自上而下倾斜布置的斜向支撑,斜向支撑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护梁,防护梁顶撑在电梯井内的井壁上,防护梁上分别连接有侧防护支架,侧防护支架与斜向支撑固定连接,两个侧防护支架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固定梁,两个侧防护支架上搭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位于电梯井井口中部,斜向支撑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其特征在于:防护梁的两端部上分别螺栓连接有U型托,U型托上装有垫块,防护梁通过U型托和垫块顶撑在电梯井内的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其特征在于:防护梁之间连接有若干根连接梁,若干根连接梁间隔布置在两个侧防护支架之间并与两个侧防护支架固定连接。
CN202121829849.1U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Active CN215368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9849.1U CN215368804U (zh)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9849.1U CN215368804U (zh)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8804U true CN215368804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5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29849.1U Active CN215368804U (zh)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8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2868B (zh) 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吊装施工方法
CN107419893A (zh) 一种电梯井钢平台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05289A (zh) 插接式卸料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10858024U (zh) 洞口部位可升降卸料平台
CN211775640U (zh) 一种装配式楼梯间定型化钢制防护通道
CN215670929U (zh) 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
CN107268971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物的双重自提升式外爬架及应用方法
CN215368804U (zh) 用于电梯井的倒料平台
CN212866793U (zh) 一种装配式施工电梯停层平台
CN113062584A (zh) 一种多点位电梯井施工提升平台及施工方法
CN213204913U (zh) 一种模块化预制楼梯间操作平台
CN214739896U (zh) 一种超高层的超高构架层框架梁支模体系
CN215291319U (zh) 一种多点位电梯井施工提升平台
CN117145043A (zh) 一种装配式连廊、连廊端部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289075U (zh) 一种可调节可周转的电梯井操作平台体系
CN210508326U (zh) 一种可提升式井道操作平台
CN2276046Y (zh) 分片多级自动爬升外脚手架
CN113833312A (zh) 一种装配式楼梯中使用的组合式临时施工楼梯
CN208168313U (zh) 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的操作平台
CN215519871U (zh) 一种组合式电梯井操作架
CN106812331B (zh) 一种预组装电梯井硬防护的制作方法和护管架
CN216076222U (zh) 一种可周转电梯井操作平台组件
CN222810485U (zh) 一种利于穿插施工的钢-混凝土组合模块系统
CN220908941U (zh) 一种可调节式组装安全楼梯
CN215830085U (zh) 一种楼梯改造临时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