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57807U - 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57807U CN215357807U CN202121899730.1U CN202121899730U CN215357807U CN 215357807 U CN215357807 U CN 215357807U CN 202121899730 U CN202121899730 U CN 202121899730U CN 215357807 U CN215357807 U CN 2153578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lted
- base
- processing
- inner cavity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96 abrasive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576 supplement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8683 Respirator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属于炒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传统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无法对废屑进行回收的问题。本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正面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固定箱正面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底座的顶部栓接有加工箱,加工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栓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便于对通过通槽下落至固定板顶部的废屑进行收拢,带动废屑向中间移动并落入固定框内,同时利用第三气缸和压板的设置,对散落的废屑进行挤压,使废屑挤压成块,方便使用者清理和运输,避免废屑散落,难以清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炒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打磨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炒锅是我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由于我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铁锅外壁打磨装置【申请号:CN201621283993.9;公开号:CN206484369U】。这种铁锅外壁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机构、位置调整机构、打磨机构和行走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台、操作台和电机,操作台上设置升降机构;操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卡钩,另一侧设置有螺杆;打磨机构包括打磨连杆和打磨头,打磨头为倒圆台结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竖直调节部、中间连接部和与弯杆调节部;弯杆调节部的中心沿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通透凹槽,通透凹槽内滑动设置有打磨连杆。
该专利中公开的设备只能对铁锅外壁进行打磨,无法对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造成碎屑飞扬,被工人吸入体内,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该可以对打磨产生的废屑进行回收利用,同时保护环境,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正面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箱正面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的顶部栓接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栓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右侧贯穿第一支撑板并栓接有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左侧栓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第二夹持座,所述加工箱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打磨盘,所述加工箱底部的两侧和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将炒锅放置在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之间,随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气缸,同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二夹持座向左移动并对炒锅进行夹持,随即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电机,随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旋转轴转动,同时通过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带动炒锅转动,随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二气缸,同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打磨盘向下移动并对炒锅的表面进行打磨,打磨产生的废屑下落通过通槽落入固定板的顶部,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二电机,随后第二电机通过调节机构带动移动板向中间移动,并带动废屑向中间移动,同时废屑落入固定框内,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三气缸,随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并对废屑进行挤压成块,随即使用者将废屑块搬运出去。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栓接于固定箱内腔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箱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背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栓接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的表面通过轴承与底座内腔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旋转轴的背面栓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背面通过轴承与底座内腔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的表面从前至后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栓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相向的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活动块的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底座的内腔横向栓接有固定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活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对通过通槽下落至固定板顶部的废屑进行收拢,带动废屑向中间移动并落入固定框内。
所述底座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贯穿至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底座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与固定框的内腔活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对散落的废屑进行挤压,使废屑挤压成块,方便使用者清理和运输,避免废屑散落,难以清理。
所述底座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从前至后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并与活动块的外侧栓接。
采用以上结构,便于使用者对活动块进行限位移动,防止活动块对螺纹套转动,造成连接杆扭动折断,使设备发生故障,增加维修成本,同时辅助活动块进行前后移动。
所述移动板两侧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嵌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底座内腔的两侧栓接。
采用以上结构,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晃动,造成无法对废屑进行完全的清理,使废屑卡在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影响移动板的移动,同时辅助移动板进行左右移动。
所述移动板两侧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嵌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均与底座内腔的两侧栓接。
采用以上结构,方便对炒锅进行隔离,避免使用者操作失误,造成炒锅滑落,从通槽内落入底座内,造成压板对炒锅挤压,使炒锅损坏,增加成本支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第三旋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四旋转轴、正反螺纹杆、螺纹套、活动块、连接杆、移动板和固定板的设置,便于对通过通槽下落至固定板顶部的废屑进行收拢,带动废屑向中间移动并落入固定框内,同时利用第三气缸和压板的设置,对散落的废屑进行挤压,使废屑挤压成块,方便使用者清理和运输,避免废屑散落,难以清理,解决了传统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无法对废屑进行回收的问题。
2、通过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活动块进行限位移动,防止活动块对螺纹套转动,造成连接杆扭动折断,使设备发生故障,增加维修成本,同时辅助活动块进行前后移动。
3、通过过滤网的设置,方便对炒锅进行隔离,避免使用者操作失误,造成炒锅滑落,从通槽内落入底座内,造成压板对炒锅挤压,使炒锅损坏,增加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加工箱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和固定箱的俯视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1、底座;2、固定箱;3、调节机构;31、第二电机;32、第三旋转轴;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第四旋转轴;36、正反螺纹杆;37、螺纹套;38、活动块;39、连接杆;310、移动板;311、固定板;4、加工箱;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第一电机;8、第一旋转轴;9、第一夹持座;10、第二旋转轴;11、第一气缸;12、第二夹持座;13、第二气缸;14、打磨盘;15、固定框;16、第三气缸;17、压板;18、滑槽;19、滑块;20、滑杆;2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正面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2,固定箱2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3,固定箱2正面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底座1的顶部栓接有加工箱4,加工箱4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栓接有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5的左侧栓接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8,第一旋转轴8的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5的左侧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8的右侧贯穿第一支撑板5并栓接有第一夹持座9,第二支撑板6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第二旋转轴10的左侧栓接有第一气缸11,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栓接有第二夹持座12,加工箱4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栓接有打磨盘14,加工箱4底部的两侧和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通过第二电机31、第三旋转轴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四旋转轴35、正反螺纹杆36、螺纹套37、活动块38、连接杆39、移动板310和固定板311的设置,便于对通过通槽下落至固定板311顶部的废屑进行收拢,带动废屑向中间移动并落入固定框15内,同时利用第三气缸16和压板17的设置,对散落的废屑进行挤压,使废屑挤压成块,方便使用者清理和运输,避免废屑散落,难以清理,解决了传统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无法对废屑进行回收的问题。
调节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栓接于固定箱2内腔的右侧,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三旋转轴32,第三旋转轴32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箱2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第三旋转轴32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一齿轮33,第一齿轮33的背面啮合有第二齿轮34,第二齿轮34的中心处栓接有第四旋转轴35,第四旋转轴35的表面通过轴承与底座1内腔的正面转动连接,第四旋转轴35的背面栓接有正反螺纹杆36,正反螺纹杆36的背面通过轴承与底座1内腔的背面转动连接,正反螺纹杆36的表面从前至后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7,螺纹套37的表面栓接有活动块38,活动块38相向的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39,连接杆39远离活动块38的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310,底座1的内腔横向栓接有固定板311,移动板310的底部与固定板311的顶部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机31、第三旋转轴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34、第四旋转轴35、正反螺纹杆36、螺纹套37、活动块38、连接杆39、移动板310和固定板311的设置,便于对通过通槽下落至固定板311顶部的废屑进行收拢,带动废屑向中间移动并落入固定框15内。
底座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框15,固定框15的顶部贯穿至固定板311的顶部,底座1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三气缸16,第三气缸16的活塞杆栓接有压板17,压板17的表面与固定框15的内腔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三气缸16和压板17的设置,对散落的废屑进行挤压,使废屑挤压成块,方便使用者清理和运输,避免废屑散落,难以清理。
底座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的内腔从前至后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18并与活动块38的外侧栓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槽18和滑块19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活动块38进行限位移动,防止活动块38对螺纹套37转动,造成连接杆39扭动折断,使设备发生故障,增加维修成本,同时辅助活动块38进行前后移动。
移动板310两侧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嵌设有滑套,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20,滑杆20的两侧均与底座1内腔的两侧栓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套和滑杆20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310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移动板310在移动过程中晃动,造成无法对废屑进行完全的清理,使废屑卡在移动板310与固定板311之间,影响移动板310的移动,同时辅助移动板310进行左右移动。
移动板310两侧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嵌设有滑套,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20,滑杆20的两侧均与底座1内腔的两侧栓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网21的设置,方便对炒锅进行隔离,避免使用者操作失误,造成炒锅滑落,从通槽内落入底座1内,造成压板17对炒锅挤压,使炒锅损坏,增加成本支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将炒锅放置在第一夹持座9和第二夹持座12之间,随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气缸11,同时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带动第二夹持座12向左移动并对炒锅进行夹持,随即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电机7,随后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旋转轴8转动,同时通过第一夹持座9和第二夹持座12带动炒锅转动,随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二气缸13,同时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带动打磨盘14向下移动并对炒锅的表面进行打磨,打磨产生的废屑下落通过通槽落入固定板311的顶部,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二电机31,随后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带动第三旋转轴32转动,同时第三旋转轴32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随即第一齿轮33通过第二齿轮34带动第四旋转轴35转动,同时第四旋转轴35带动正反螺纹杆36转动,随后正反螺纹杆36带动螺纹套37在正反螺纹杆36的表面前后移动,同时螺纹套37带动活动块38进行前后移动,随后活动块38带动连接杆39进行左右移动,同时连接杆39带动移动板310向中间合拢,并带动废屑向中间移动,同时废屑落入固定框15内,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三气缸16,随后第三气缸16的活塞杆带动压板17向下移动并对废屑进行挤压成块,随即使用者将废屑块搬运出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正面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固定箱(2)正面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1)的顶部栓接有加工箱(4),所述加工箱(4)内腔底部的两侧分别栓接有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左侧栓接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一旋转轴(8),所述第一旋转轴(8)的表面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板(5)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8)的右侧贯穿第一支撑板(5)并栓接有第一夹持座(9),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左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0),所述第二旋转轴(10)的左侧栓接有第一气缸(11),所述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栓接有第二夹持座(12),所述加工箱(4)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栓接有打磨盘(14),所述加工箱(4)底部的两侧和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所述第二电机(31)栓接于固定箱(2)内腔的右侧,所述第二电机(31)的输出轴栓接有第三旋转轴(32),所述第三旋转轴(32)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固定箱(2)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旋转轴(32)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3)的背面啮合有第二齿轮(34),所述第二齿轮(34)的中心处栓接有第四旋转轴(35),所述第四旋转轴(35)的表面通过轴承与底座(1)内腔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旋转轴(35)的背面栓接有正反螺纹杆(36),所述正反螺纹杆(36)的背面通过轴承与底座(1)内腔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36)的表面从前至后均依次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7),所述螺纹套(37)的表面栓接有活动块(38),所述活动块(38)相向的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39),所述连接杆(39)远离活动块(38)的一侧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310),所述底座(1)的内腔横向栓接有固定板(311),所述移动板(310)的底部与固定板(311)的顶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的顶部贯穿至固定板(311)的顶部,所述底座(1)内腔的顶部栓接有第三气缸(16),所述第三气缸(16)的活塞杆栓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的表面与固定框(15)的内腔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的内腔从前至后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块(19),所述滑块(19)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18)并与活动块(38)的外侧栓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10)两侧的顶部从前至后均依次嵌设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的两侧均与底座(1)内腔的两侧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6)相向的一侧栓接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位于通槽的顶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99730.1U CN215357807U (zh) | 2021-08-12 | 2021-08-12 | 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99730.1U CN215357807U (zh) | 2021-08-12 | 2021-08-12 | 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57807U true CN215357807U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9618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99730.1U Active CN215357807U (zh) | 2021-08-12 | 2021-08-12 | 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57807U (zh) |
-
2021
- 2021-08-12 CN CN202121899730.1U patent/CN21535780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414825U (zh) | 一种钢结构加工用废料回收装置 | |
CN109648425A (zh) | 一种玻璃磨边机构 | |
CN215357807U (zh) | 一种带有废屑回收功能的炒锅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09256008U (zh) | 一种金属制件冲孔口去毛刺装置 | |
CN211681369U (zh) | 一种旋转式吸尘磨床 | |
CN211005923U (zh) | 一种绣花机 | |
CN114932465A (zh) | 一种轧辊磨削用防尘系统 | |
CN208866215U (zh) | 一种雨刮电机安装架冲压成型装置 | |
CN112517471A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锻造装置 | |
CN215784673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砂石快速滤杂装置 | |
CN212526299U (zh) | 一种金属圆锯机的锯切自动调节机构 | |
CN212599096U (zh) | 一种便于吸收铁屑的铸铁件生产加工设备 | |
CN213434671U (zh) | 一种大米加工用具有筛选功能的磨米机 | |
CN212420749U (zh) | 一种井盖铸造抛光辅助装置 | |
CN217572247U (zh) | 一种双龙门数控磨床 | |
CN216265242U (zh) | 一种金属件打磨机用除尘结构 | |
CN218051890U (zh) | 一种定位槽磨削组件 | |
CN213673386U (zh) | 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模具加工设备 | |
CN213592494U (zh) | 一种五金加工旋转式夹持装置 | |
CN216542509U (zh) | 一种注塑模具零部件加工用的废屑收集装置 | |
CN216633802U (zh) |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 |
CN214320333U (zh) | 一种可同步进行筛分的石墨烯加工用研磨设备 | |
CN210232389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马达座加工装置 | |
CN209175400U (zh) | 一种便于处理碎屑的金属切削机床 | |
CN215999797U (zh) | 一种汽车离合器压盘打磨检测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