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5266U -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5266U
CN215325266U CN202121888942.XU CN202121888942U CN215325266U CN 215325266 U CN215325266 U CN 215325266U CN 202121888942 U CN202121888942 U CN 202121888942U CN 215325266 U CN215325266 U CN 215325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rc
fixed
rear portion
por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89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89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5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5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5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包括前部机架、后部机架、皮带、槽形托辊、第一改向滚筒、电动滚筒、第二改向滚筒、进料装置和走轮组,前部机架1的上方固定有进料装置,前部机架与后部机架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机构,弧形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弧形衔接板,第一弧形板固定在前部机架的两侧,第二弧形板固定在后部机架2的两侧,且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弧形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便于调整俯仰角度及送料高度,无需调节前部机架,操作方便,且不会影响进料装置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主要用于货轮的粮食作物输送,现有的皮带输送机在使用时,由于货轮有大有小,货车的高度也不一致,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货轮大小以及高度来及时调整皮带输送机的水平位置以及调节机架的俯仰角度和高度。
现有的皮带输送机是调整整体的倾斜角度,来改变输送高度,这样还需要配合改变给料机的给料角度,操作麻烦,无法在不影响给料的情况下直接调整送料角度。
因此亟需设计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将给料和送料部分分开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包括前部机架、后部机架、皮带、槽形托辊、第一改向滚筒、电动滚筒、第二改向滚筒、进料装置和走轮组,前部机架的上方固定有进料装置,前部机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后部机架,前部机架和后部机架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改向滚筒,且皮带的两端分别套在两个第一改向滚筒上,前部机架和后部机架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槽形托辊,前部机架与后部机架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机构,弧形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弧形衔接板,第一弧形板固定在前部机架的两侧,第二弧形板固定在后部机架的两侧,且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弧形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弧形衔接板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弧形板内,且弧形衔接板的另一端与滑槽伸缩连接,后部机架的底部固定有液压升降机构。
优选的,前部机架和后部机架上皆均匀安装有平行下托辊,平行下托辊由支架和导辊组成,支架分别安装在前部机架和后部机架上,导辊通过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皮带与导辊相抵。
优选的,后部机架靠近前部机架的一端固定有电动滚筒和第二改向滚筒,且皮带呈“S”形搭在电动滚筒和第二改向滚筒上。
优选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皆为半圆形结构,弧形衔接板呈半弧形,且弧形衔接板的外形与滑槽的内腔吻合,滑槽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弧形衔接板的尾端开设有与定位孔孔径相同的固定孔。
优选的,后部机架的两侧皆设置有压带轮,压带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后部机架左侧边缘处,固定座的表面固定有轴承套,且轴承套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轮,压轮的底端与皮带的表面相抵。
优选的,后部机架背离前部机架的一端固定有漏斗,前部机架背离后部机架的一端固定有万向轮。
优选的,液压升降机构包括底座,走轮组安装在液压升降机构上,底座的一端与后部机架的下表面铰接,底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桩,第一连接桩上活动连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液压升降杆和支撑架,液压升降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桩铰接,且液压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架铰接,支撑架背离液压升降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桩,第二连接桩固定在后部机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由后部机架和前部机架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一对弧形连接机构进行活动连接,前部机架上设置有进料装置用于进料,后部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液压升降机构,能调节后部机架的俯仰角度及高度,无需调节前部机架,操作方便,且不会影响进料装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前部机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后部机架的结构局部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后部机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前部机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升降组件的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支撑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皮带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中:1、前部机架;2、后部机架;3、皮带;4、槽形托辊;5、弧形连接机构;51、第一弧形板;52、第二弧形板;53、弧形衔接板;54、滑槽;55、定位孔;6、压带轮;61、固定座;62、轴承套;63、压轮;7、平行下托辊;8、漏斗;9、液压升降机构;91、底座;92、升降组件;921、液压升降杆;922、支撑架;93、第一连接桩;94、第二连接桩;10、第一改向滚筒;11、电动滚筒;12、第二改向滚筒;13、进料装置;14、走轮组;1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包括前部机架1、后部机架2、皮带3、槽形托辊4、第一改向滚筒10、电动滚筒11、第二改向滚筒12、进料装置13和走轮组14,前部机架1的上方固定有进料装置13,用于进料。
如图1和图8所示,前部机架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后部机架2,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改向滚筒10,且皮带3的两端分别套在两个第一改向滚筒10上,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槽形托辊4,后部机架2靠近前部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电动滚筒11和第二改向滚筒12,皮带3呈“S”形轨迹搭在电动滚筒11和第二改向滚筒12上,皮带3通过第一改向滚筒10、电动滚筒11和第二改向滚筒12的转向与支撑,形成如图8的运动轨迹,皮带3的上层搭在槽形托辊4上,形成槽形,更利于输送,避免边缘跑料,电动滚筒11用于驱动皮带3滚动,第二改向滚筒12起到转向作用,第一改向滚筒10用于对皮带3两端进行支撑并进行转向的作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前部机架1与后部机架2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机构5,弧形连接机构5包括第一弧形板51、第二弧形板52和弧形衔接板53,第一弧形板51固定在前部机架1的两侧,第二弧形板52固定在后部机架2的两侧,且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弧形板5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54,弧形衔接板5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弧形板52内,且弧形衔接板53的另一端与滑槽54伸缩连接,后部机架2的底部固定有液压升降机构9,将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通过弧形连接机构5衔接,当液压升降机构9驱动后部机架2右端升降时,后部机架2的左端能通过弧形连接机构5在前部机架1上转动,调整后部机架2的俯仰角度。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上皆均匀安装有平行下托辊7,平行下托辊7由支架和导辊组成,支架分别安装在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上,导辊通过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皮带3与导辊相抵,通过在前部机架1与后部机架2上均匀安装有平行下托辊7,使皮带3能贴着平行下托辊7滚动,调整皮带3的活动轨迹,避免剐蹭到前部机架1或后部机架2。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皆为半圆形结构,弧形衔接板53呈半弧形,且弧形衔接板53的外形与滑槽54的内腔吻合,滑槽54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55,定位孔55的数量为三个,弧形衔接板53的尾端开设有与定位孔55孔径相同的固定孔,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拼接成半圆,且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连接处正好时这个半圆的圆心,后部机架2可以以这个圆心转动,弧形衔接板53在滑槽54内调整好后,再插入插销,插销依次穿过固定孔和定位孔55,使衔接板53能固定在滑槽54内,提升第一弧形板51与第二弧形板5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三个定位孔55能分别配合弧形衔接板53在三个角度固定,分别对应在18度、21度和22.5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后部机架2的两侧皆设置有压带轮6,压带轮6包括固定座61,固定座61固定在后部机架2左侧边缘处,固定座61的表面固定有轴承套62,且轴承套6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轮63,压轮63的底端与皮带3的表面相抵,通过压轮63刚好压在第一弧形板51与第二弧形板52之间的连接处的皮带3两侧,使后部机架2调整俯仰角度后,皮带3还是压在槽形托辊4上,不影响料在皮带3上输送。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后部机架2背离前部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漏斗8,使料输送至后部机架2顶端后能向下落,避免继续向前飞溅,前部机架1背离后部机架2的一端固定有15,走轮组14驱动后部机架2移动时,前部支架2能通过万向轮15跟着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液压升降机构9包括底座91,底座91的一端与后部机架2的下表面铰接,底座9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桩93,第一连接桩93上活动连接有升降组件92,升降组件92包括液压升降杆921和支撑架922,液压升降杆9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桩93铰接,且液压升降杆921的另一端与支撑架922铰接,支撑架922背离液压升降杆92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桩94,第二连接桩94固定在后部机架2上,走轮组14固定在底座91上,走轮组14工作能带动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移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述,通过液压升降杆921工作,能推拉支撑架922升降,从而推动第二连接桩94,使后部机架2、底座91和升降组件92之间角度发生改变,由于重力影响,走轮组14始终贴在地面上,因此后部机架2的左端就会通过弧形连接机构5旋转,调整后部机架2的俯仰角度。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外接电源使该装置处于通电状态,物料从进料装置13投入落到皮带3上,通过电动滚筒11工作驱动皮带3滚动,使物料跟着皮带3向后部机架2的顶端输送至漏斗8内,最后通过漏斗8排出。
需要调高后部机架2顶端高度时,只需操作外部液压油泵给液压升降杆921底部供油,使液压升降杆921内活塞杆伸出,推动支撑架922上升,支撑架922通过第二连接桩94推动后部机架2上升,即可调高后部机架2顶端的高度,角度调节范围在18度-22.5度之间。
需要调低后部机架2顶端高度时,只需反向操作液压升降杆921收缩,即可拉动支撑架922降低,使后部机架2降低高度,较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包括前部机架(1)、后部机架(2)、皮带(3)、槽形托辊(4)、第一改向滚筒(10)、电动滚筒(11)、第二改向滚筒(12)、进料装置(13)和走轮组(14),所述前部机架(1)的上方固定有进料装置(13),所述前部机架(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后部机架(2),所述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一改向滚筒(10),且皮带(3)的两端分别套在两个第一改向滚筒(10)上,所述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的上表面均匀安装有槽形托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机架(1)与后部机架(2)之间设置有弧形连接机构(5),所述弧形连接机构(5)包括第一弧形板(51)、第二弧形板(52)和弧形衔接板(53),所述第一弧形板(51)固定在前部机架(1)的两侧,所述第二弧形板(52)固定在后部机架(2)的两侧,且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54),所述弧形衔接板(5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弧形板(52)内,且弧形衔接板(53)的另一端与滑槽(54)伸缩连接,所述后部机架(2)的底部固定有液压升降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上皆均匀安装有平行下托辊(7),所述平行下托辊(7)由支架和导辊组成,支架分别安装在前部机架(1)和后部机架(2)上,导辊通过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皮带(3)与导辊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机架(2)靠近前部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电动滚筒(11)和第二改向滚筒(12),且皮带(3)呈“S”形搭在电动滚筒(11)和第二改向滚筒(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皆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弧形衔接板(53)呈半弧形,且弧形衔接板(53)的外形与滑槽(54)的内腔吻合,所述滑槽(54)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55),所述定位孔(55)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弧形衔接板(53)的尾端开设有与定位孔(55)孔径相同的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机架(2)的两侧皆设置有压带轮(6),所述压带轮(6)包括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固定在后部机架(2)左侧边缘处,所述固定座(61)的表面固定有轴承套(62),且轴承套(6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压轮(63),所述压轮(63)的底端与皮带(3)的表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机架(2)背离前部机架(1)的一端固定有漏斗(8),所述前部机架(1)背离后部机架(2)的一端固定有万向轮(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升降机构(9)包括底座(91),所述走轮组(14)安装在液压升降机构(9)上,所述底座(91)的一端与后部机架(2)的下表面铰接,所述底座(9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桩(93),所述第一连接桩(93)上活动连接有升降组件(92),所述升降组件(92)包括液压升降杆(921)和支撑架(922),所述液压升降杆(92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桩(93)铰接,且液压升降杆(921)的另一端与支撑架(922)铰接,所述支撑架(922)背离液压升降杆(92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桩(94),所述第二连接桩(94)固定在后部机架(2)上。
CN202121888942.XU 2021-08-13 2021-08-13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Active CN215325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8942.XU CN215325266U (zh) 2021-08-13 2021-08-13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8942.XU CN215325266U (zh) 2021-08-13 2021-08-13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5266U true CN215325266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8942.XU Active CN215325266U (zh) 2021-08-13 2021-08-13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52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2199B2 (en) Adjustable conveyor extensions
CN107857056A (zh) 一种应用于物流运输的伸缩式皮带输送机
AU661049B2 (en) Mining machine with cascading conveyer system
US6283697B1 (en) Mobile apparatus with plurality of conveyors
US4629062A (en) Belt trainer apparatus for a conveyor
CN215665590U (zh) 一种电机制造用传输机构
CN215325266U (zh) 可移动升降式皮带输送机
US3782536A (en) Mobile transfer carrier
CN20992220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传送装置
CN211768249U (zh) 输送机
CN112061693A (zh) 一种便于调节倒角弧度的刮板机
CN219312130U (zh) 一种纸盒翻转装置
CN216763157U (zh) 皮带运输机转弯机构
CN110525878A (zh) 一种冲压生产线用皮带机
CN217731734U (zh) 一种输送机升降调节底座
CN112320316B (zh) 一种可分流通过式犁煤器
CN214568229U (zh) 带式双工位电动顶升移载机
CN114852593A (zh) 一种悬浮式带式输送系统转向机构
CN209465849U (zh) 一种双机器人式滚筒自动焊接设备
CN114715605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自动化送料装置
CN218087292U (zh) 一种三节伸缩机
CN119429636B (zh) 一种矿用履带式转载机
CN111908028A (zh) 使输送机皮带自动对中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60701A (zh) 一种可调整皮带角度的托辊装置
CN214690457U (zh) 一种履带链板输送机输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