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3755U - 自动开袋投料站 - Google Patents
自动开袋投料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23755U CN215323755U CN202121554998.1U CN202121554998U CN215323755U CN 215323755 U CN215323755 U CN 215323755U CN 202121554998 U CN202121554998 U CN 202121554998U CN 215323755 U CN215323755 U CN 2153237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rame
- fixed
- bag opening
- feeding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41000763859 Dyckia brevifoli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57071 Rectal tenesmu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袋投料站,包括支撑框架、运送装置、切割装置和压袋装置;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柱、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的左侧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运送装置包括固定在中部框架前后侧的两个平行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同步轮,同步轮之间分别通过同步带传动;两个同步带在相对的位置上固定有抓袋装置,抓袋装置包括固定板、夹爪和升降装置,固定板固定在同步带的上面,升降装置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夹爪固定在升降装置上,固定板上开有供夹爪穿过的通孔;切割装置包括朝向来料的锯片,锯片连接有切割电机;压袋装置包括左侧连接板、压紧板和右侧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开袋、投料,节省人力,且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物料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开袋投料站。
背景技术
粉状、颗粒状物料通常用包装袋进行包装,现有投料站通常使用人工倾倒袋装粉状或颗粒状物料至下游料斗内的设备;目前对投料站投料时,通常使用人工将包装袋切开并倒在投料站内的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倒料干净与否与工人的责任心和技能有关,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而对包装袋的倒料效率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开袋投料站,以解决现有投料站人工破袋带来的种种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开袋投料站,包括支撑框架、运送装置、切割装置和压袋装置;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柱、连接在所述立柱上的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中部框架的左侧之间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
所述运送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中部框架前后侧之间的两个平行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同步轮,前侧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后侧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分别通过同步带传动,一个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有传动电机;两个所述同步带在相对的位置上均固定有抓袋装置,所述抓袋装置包括固定板、夹爪和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同步带的上面,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夹爪有2-3个均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固定板上开有供所述夹爪穿过的通孔;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朝向来料的锯片,所述锯片的中间连接有切割电机;
所述压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连接板、压紧板和右侧连接板,所述左侧连接板的端部斜向上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右侧连接板的端部斜向上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锯片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侧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的高度可调,所述右侧连接板的端部铰接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压紧板在指向来料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侧连接板上开有条形孔,所述连接杆上开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条形孔和一个所述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部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横向的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向下连接有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的外侧连接有底板,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向上连接有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二竖直板向外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伸入所述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部框架的底部设有料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右侧的副框架,所述副框架上固定有水平的承接板,所述副框架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承接板上的来料夹取到所述夹爪上的机械抓手;所述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承接板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开袋、投料,节省人力,且工作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的割破和收集简单可控;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能实现连续化操作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抓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顶部框架;3、中部框架;3-1、前侧板;3-2、左侧板;4、转轴;5、同步轮;6、同步带;7、传动电机;8、固定板;9、第一竖直板;10、底板;11、第二竖直板;12、导向板;13、夹爪;14、气缸;15、通孔;16、锯片;17、左侧连接板;18、压紧板;19、右侧连接板;20、条形孔;21、安装孔;22、副框架;23、承接板;24、机械抓手;25、输送装置;26、料仓;2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解提供一种自动开袋投料站,包括支撑框架、运送装置、切割装置和压袋装置。
其中,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柱1、连接在立柱1上的顶部框架2和中部框架3,顶部框架2和中部框架3的左侧之间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27。运送装置包括固定在中部框架3前后侧之间的两个平行转轴4,转轴4上固定有同步轮5,前侧的两个同步轮5之间、后侧的两个同步轮5之间分别通过同步带6传动,一个转轴4的端部连接有传动电机7,传动电机7带动两个转轴4和四个同步轮5同步转动。两个同步带6在相对的位置上均固定有抓袋装置,抓袋装置包括固定板8、夹爪13和升降装置,固定板8固定在同步带6的上面,升降装置位于固定板8的下方,夹爪13有2-3个均固定在升降装置上,固定板8上开有供夹爪13穿过的通孔15。切割装置包括朝向来料的锯片16,锯片16的中间连接有切割电机。压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连接板17、压紧板18和右侧连接板19,左侧连接板17的端部斜向上连接在连接杆27上,右侧连接板19的端部斜向上连接在顶部框架2上,压紧板18位于锯片16的正上方。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两个同步带6带动两侧的夹爪13同步移动,两个夹爪13呈向上的尖锐状,用于插入包装袋的两端固定住包装袋,受重力作用,包装袋的中间较重而下坠弯曲,当包装袋来料移动到接近锯片16时,包装的中部袋被锯片16割破而卸料。进一步地,设置压袋装置给包装袋下压的力,确保包装袋接触到锯片16被割破。一般的,为了保持包装袋的一体性,仅割破包装袋的下层,而保持上层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将整个包装袋从中间割破。当同步带6带动卸料后的包装袋运行到另一端时,升降装置带动夹爪13下移到通孔15以下,可以轻松卸下包装袋,并在该处收集包装袋。中部框架3的底部设有料仓26用于收集包装袋内的物料。
进一步优化地,压紧板18在指向来料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便于来料进入到压紧板18的底部和锯片16接触。右侧连接板19的端部铰接在顶部框架2上,左侧连接板17连接在连接杆27上的高度可调,调节左侧连接板17连接在连接杆27上的高度,进而调节压紧板18和锯片16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来料的受压力。具体的,可在左侧连接板17上开设条形孔20,连接杆27上开设多个安装孔21,选择合适高度的安装孔21和条形孔20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即可实现高度可调。
具体的,中部框架3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3-1、左侧板3-2、后侧板和右侧板,前侧板3-1和后侧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横向的滑槽(滑槽未在图中画出)。固定板8的内侧向下连接有第一竖直板9,第一竖直板9的外侧连接有底板10,升降装置如气缸14固定在底板10上,底板10向上连接有第二竖直板11,第二竖直板11向外连接有导向板12,导向板12伸入滑槽内并可在滑槽内滑动。
作为另一个延伸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袋投料站还包括输送装置25和夹取装置。夹取装置包括连接在支撑框架右侧的副框架22,副框架22上固定有水平的承接板23,副框架22上连接有用于将承接板23上的来料夹取到夹爪13上的机械抓手24,机械抓手24选择现有机械手即可,输送装置25位于承接板23的右侧。输送装置25用于将包装袋来料运动到承接板23,在输送装置25和承接板23的两侧均连接挡板,以限定包装袋的位置,再通过机械抓手24将承接板23上的包装袋抓取到两个夹爪13上,夹爪13插入包装袋内进行后续处理,实现连续化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自动开袋投料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运送装置、切割装置和压袋装置;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根立柱、连接在所述立柱上的顶部框架和中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中部框架的左侧之间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
所述运送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中部框架前后侧之间的两个平行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同步轮,前侧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后侧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分别通过同步带传动,一个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有传动电机;两个所述同步带在相对的位置上均固定有抓袋装置,所述抓袋装置包括固定板、夹爪和升降装置,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同步带的上面,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夹爪有2-3个均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固定板上开有供所述夹爪穿过的通孔;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朝向来料的锯片,所述锯片的中间连接有切割电机;
所述压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连接板、压紧板和右侧连接板,所述左侧连接板的端部斜向上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右侧连接板的端部斜向上连接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压紧板位于所述锯片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袋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的高度可调,所述右侧连接板的端部铰接在所述顶部框架上,所述压紧板在指向来料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开袋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板上开有条形孔,所述连接杆上开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条形孔和一个所述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袋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横向的滑槽;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向下连接有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的外侧连接有底板,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向上连接有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二竖直板向外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伸入所述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开袋投料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框架的底部设有料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开袋投料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装置和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右侧的副框架,所述副框架上固定有水平的承接板,所述副框架上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承接板上的来料夹取到所述夹爪上的机械抓手;所述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承接板的右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54998.1U CN215323755U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自动开袋投料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54998.1U CN215323755U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自动开袋投料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23755U true CN215323755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6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54998.1U Active CN215323755U (zh) | 2021-07-08 | 2021-07-08 | 自动开袋投料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23755U (zh) |
-
2021
- 2021-07-08 CN CN202121554998.1U patent/CN2153237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22491B (zh) | 一种用于烟丝纸箱自动开箱倒料的系统 | |
CN207712854U (zh) | 一种用于物料自动破碎机的运输装置 | |
CN207536291U (zh) | 一种小型拆包机 | |
CN106927098A (zh) | 一种新型智能化拆包机 | |
CN109910350A (zh) | 废金属切割打包装置 | |
CN215323755U (zh) | 自动开袋投料站 | |
CN204489391U (zh) | 自动翻袋检漏设备 | |
CN211520093U (zh) | 袋装种子破袋回收系统 | |
CN211336644U (zh) | 一种方块卫生纸包装装置 | |
CN209849352U (zh) | 智能化食品分拣系统 | |
CN206520781U (zh) | 一种打包机 | |
CN110683146A (zh) | 包装袋自动拆包系统及其绳袋抽取分离机构 | |
CN202752222U (zh) | 一种高效自动筛料装置 | |
CN211996478U (zh) | 一种卸垛、拆袋一体机 | |
CN213110066U (zh) | 自动拆包机 | |
CN204847399U (zh) | 一种新型高速负压式堆垛机 | |
CN214029535U (zh) | 固态硝酸铵破碎拆袋装置 | |
CN210761380U (zh) | 一种便于快速袋装的无机保温膏料包装装置 | |
CN215156387U (zh) | 一种原料包装袋的自动割包装置 | |
CN215471504U (zh) | 一种新型全自动竹笋破条机 | |
CN213168656U (zh) | 一种圆形水果自动套袋传送一体装置 | |
CN211306507U (zh) | 一种用于清废机的出料装置 | |
CN213356450U (zh) | 一种生产线末端的产品堆叠整理装置 | |
CN211685974U (zh) | 一种自动破袋输送系统 | |
CN216509210U (zh) | 腻子粉包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