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8032U -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8032U
CN215318032U CN202121593254.0U CN202121593254U CN215318032U CN 215318032 U CN215318032 U CN 215318032U CN 202121593254 U CN202121593254 U CN 202121593254U CN 215318032 U CN215318032 U CN 215318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arousel
fixed block
overturning tool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32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稳
王传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Xinhao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Xinhao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Xinhao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Xinhao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932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8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8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8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的两侧处可移动的设置有两块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面上均可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面上穿出有多根抵紧杆,所述抵紧杆在转盘上呈阵列分布,所述抵紧杆的一端与转盘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上两侧处的两块转盘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根抵紧杆,多根抵紧杆的一端与转盘的内壁之间连接弹簧,利用转盘带动抵紧杆移动抵紧到模具上,抵紧杆接触模具上时受到挤压,抵紧杆在转盘上移动挤压弹簧压缩,来实现对模具的夹持工作,进而可根据模具的实际形状,来更好的夹持,夹持效果更好,夹持的更加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抛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模具抛光一般是使用油石、砂纸、抛光膏、羊毛轮等,对模具的型腔表面进行打磨,使模具的工作表面能够光亮如镜的过程,称之为模具打磨,模具抛光的过程中,为了抛光的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固定,使用到夹持翻转工装;
现有技术中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直接利用夹持件夹持到模具上,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模具的形状不一,单一的夹持件夹持效果较差,夹持的牢固性有待提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的两侧处可移动的设置有两块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面上均可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面上穿出有多根抵紧杆,所述抵紧杆在转盘上呈阵列分布,所述抵紧杆的一端与转盘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台上方两侧两块转盘相对的一侧面上穿出有多根抵紧杆,抵紧杆与转盘的内壁之间连接弹簧,在夹持模具时,可直接利用转盘带动多根抵紧杆抵紧到模具上,利用抵紧杆挤压模具的表面,在转盘上移动挤压弹簧的形变,可适配不同形状的模具,来更好的夹紧模具,夹紧的更加牢固,方便对模具的抛光加工工作。
优选的,所述转盘上对应抵紧杆开设有插槽,所述抵紧杆的一端插进插槽中,所述抵紧杆插进插槽中的一端上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滑动设置在插槽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插块和插槽的一侧槽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杆在转盘上移动时,带动插块在插槽中移动,利用插槽的两侧槽壁对插块的限位,避免抵紧在转盘上发生脱出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转盘靠近固定块一侧面的轴心处连接转杆,所述转盘上的转杆转动连接在固定块上,其中一根所述转杆穿出固定块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二转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杆在固定块上的转动,可在模具夹持固定后,对模具进行翻转。
优选的,其中一根所述转杆穿出固定块的部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转轮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转轮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中,所述转杆上贴紧第二转轮的位置处套有螺纹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转轮方便来转动转杆,进而翻转模具,并且对模具翻转后,可在转杆上朝第二转轮的一侧转动螺纹套,通过螺纹套在转杆上的移动,将第二转轮抵紧工作台上,对转杆进行固定,避免在抛光的过程中,模具发生翻转,提高加工质量。
优选的,两块所述固定块底端分别设置在两块移动块上,两块所述移动块分布在工作台上表面的两侧,两块所述移动块中间处的螺纹孔中穿过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穿过工作台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转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转轮转动螺纹杆,两块移动块在螺纹杆上朝中间处移动,进而带动转盘上的抵紧杆朝模具的一侧移动,对模具进行夹持。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上两侧处的两块转盘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多根抵紧杆,多根抵紧杆的一端与转盘的内壁之间连接弹簧,利用转盘带动抵紧杆移动抵紧到模具上,抵紧杆接触模具上时受到挤压,抵紧杆在转盘上移动挤压弹簧压缩,来实现对模具的夹持工作,进而可根据模具的实际形状,来更好的夹持,夹持效果更好,夹持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的转盘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固定块;3、移动块;4、转盘;5、抵紧杆;6、螺纹杆;7、第一转轮;8、第二转轮;9、滑槽;10、螺纹套;11、插块;12、插槽;13、弹簧;14、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参照图1-3,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工作台1,工作台1上方的两侧处可移动的设置有两块固定块2,两块固定块2相对的一侧面上均可转动设置有转盘4,转盘4远离固定块2的一侧面上活动的穿出有多根抵紧杆5,抵紧杆5在转盘4上呈阵列分布,抵紧杆5的一端与转盘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3,转盘4上对应抵紧杆5开设有插槽12,抵紧杆5的一端活动的插进插槽12中,抵紧杆5插进插槽12中的一端上设置有插块11,插块11的外径为抵紧杆5外径的1.5倍,插块11滑动设置在插槽12中,弹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插块11和插槽12的一侧槽壁,抵紧杆5在转盘4上移动时,带动插块11在插槽12中移动,利用插槽12的两侧槽壁对插块11的限位,避免抵紧杆5在转盘4上发生脱出的情况,转盘4靠近固定块2一侧面的轴心处连接转杆14,转盘4上的转杆14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上,其中一根转杆14穿出固定块2的一端处固定的设置有第二转轮8,利用转杆14在固定块2上的转动,可在模具夹持固定后,对模具进行翻转,其中一根转杆14穿出固定块2的部分上开设有滑槽9,第二转轮8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块,第二转轮8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9中,利用滑块在滑槽9中的滑动,在转杆14上对第二转轮8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第二转轮8转动时可顺利的带动转杆14进行转动,转杆14上贴紧第二转轮8的位置处套有螺纹套10,转杆14穿出固定块2的部分上设置有螺纹,利用第二转轮8方便来转动转杆14,进而翻转模具,并且对模具翻转后,可在转杆14上朝第二转轮8的一侧转动螺纹套10,通过螺纹套10在转杆14上的移动,将第二转轮8抵紧工作台1上,对转杆14进行固定,避免在抛光的过程中,模具发生翻转,提高加工质量,两块固定块2底端分别设置在两块移动块3上,两块移动块3分布在工作台1上表面的两侧,两块移动块3中间处的螺纹孔中穿过有螺纹杆6,螺纹杆6上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6穿过工作台1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转轮7,螺纹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利用第一转轮7转动螺纹杆6,两块移动块3在螺纹杆6上朝中间处移动,进而带动转盘4上的抵紧杆5朝模具的一侧移动,对模具进行夹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待抛光的模具放置到两块转盘4之间处,接着利用第一转轮7转动螺纹杆6,两块移动块3在螺纹杆6上朝模具的一侧同步移动,带动移动块3上的固定块2朝模具的一侧移动,转盘4上的抵紧杆5接触到模具上时,随着螺纹杆6的继续转动,抵紧杆5的端部受到挤压,在转盘4上移动,挤压弹簧13压缩,根据模具的实际形状,利用弹簧13产生的弹力,透过抵紧杆5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工作,在抛光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时,利用第二转轮8转动转杆14,来对夹持的模具进行翻转,翻转后,在转杆14上朝第二转轮8的一侧转动螺纹套10,推动着第二转轮8抵紧到固定块2上,对转杆14进行固定,进而对翻转后的模具进行固定,避免在实际抛光过程中,模具发生翻转的情况,提高加工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方的两侧处可移动的设置有两块固定块(2),两块所述固定块(2)相对的一侧面上均可转动设置有转盘(4),所述转盘(4)远离固定块(2)的一侧面上穿出有多根抵紧杆(5),所述抵紧杆(5)在转盘(4)上呈阵列分布,所述抵紧杆(5)的一端与转盘(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上对应抵紧杆(5)开设有插槽(12),所述抵紧杆(5)的一端插进插槽(12)中,所述抵紧杆(5)插进插槽(12)中的一端上设置有插块(11),所述插块(11)滑动设置在插槽(12)中,所述弹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插块(11)和插槽(12)的一侧槽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靠近固定块(2)一侧面的轴心处连接转杆(14),所述转盘(4)上的转杆(14)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上,其中一根所述转杆(14)穿出固定块(2)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二转轮(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所述转杆(14)穿出固定块(2)的部分上开设有滑槽(9),所述第二转轮(8)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转轮(8)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9)中,所述转杆(14)上贴紧第二转轮(8)的位置处套有螺纹套(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固定块(2)底端分别设置在两块移动块(3)上,两块所述移动块(3)分布在工作台(1)上表面的两侧,两块所述移动块(3)中间处的螺纹孔中穿过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上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6)穿过工作台(1)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转轮(7)。
CN202121593254.0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Active CN215318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3254.0U CN215318032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3254.0U CN215318032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8032U true CN215318032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7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3254.0U Active CN215318032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80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2653A (zh) * 2022-05-30 2022-08-30 成都市鸿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翼尖成型胶接工装及胶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2653A (zh) * 2022-05-30 2022-08-30 成都市鸿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翼尖成型胶接工装及胶接方法
CN114952653B (zh) * 2022-05-30 2023-08-29 成都市鸿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翼尖成型胶接工装及胶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2566B (zh) 用于铣削半月槽的夹具
CN211136337U (zh) 一种数控机床工作台用辅助夹具
CN215237269U (zh) 一种便于切换冲压头的冲压模具
CN201257603Y (zh) 用于铣削半月槽的夹具
CN213224647U (zh) 一种镜面火花机加工件夹具
CN215318032U (zh) 一种脆性模具精密抛光用夹持翻转工装
CN215549075U (zh) 一种pp中空建筑模板生产用夹持固定装置
CN212886365U (zh) 一种异形零件夹持装置
CN215903113U (zh) 一种用于机床变速箱机加工的夹具
CN213378615U (zh) 一种具有快速夹持结构的冲压模具生产用的折弯设备
CN211808064U (zh) 一种模具固定夹具
CN213889017U (zh) 一种高速加工用的可拆加工台
CN212634731U (zh) 一种镭雕机用送料装置
CN213436623U (zh) 一种能够快速更换冲头的模具
CN219634287U (zh) 一种纺织机零件生产模具的开模装置
CN219617564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装夹治具
CN220841166U (zh) 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
CN21960049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具加工台
CN220881746U (zh) 一种可夹持的透镜抛光机
CN208728523U (zh) 一种钢材模具加工用可调节支撑平台
CN222094509U (zh) 一种夹紧方便的机械零件加工模具
CN213164245U (zh) 一种大小可调的翻转式钻孔模具
CN211758762U (zh) 一种方便更换锻造模具的五金件生产用数控加工机床
CN214773550U (zh) 一种可调节的模具快速定位装置
CN221185918U (zh) 一种项链加工用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