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1046U - 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11046U CN215311046U CN202121630500.5U CN202121630500U CN215311046U CN 215311046 U CN215311046 U CN 215311046U CN 202121630500 U CN202121630500 U CN 202121630500U CN 215311046 U CN215311046 U CN 2153110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gas
- containing gas
- filter element
- dust remov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7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65 filter ca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包括除尘本体,还包括过滤元件、循环颗粒和粉尘分离器,所述过滤元件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间隔分布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所述除尘本体设有含尘气体入口、洁净气体出口和粉尘出口,所述粉尘分离器靠近所述粉尘出口设置,经所述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的含尘气体,带动所述循环颗粒在所述除尘本体内循环活动,并与所述过滤元件的内侧或外侧碰触,清理其外侧或内侧的粉尘,本实用新型过滤元件表面沉积的粉尘被循环颗粒触碰和清理掉,粉尘被粉尘分离器过滤后排出,循环颗粒在含尘气体的带动下,连续循环维,持过滤元件表面基本处于新鲜表面,从而保证过滤元件的最大过滤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固分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而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伴随着含有固体颗粒的废气的产生,这些废气若直接排至大气环境中,一方面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使大气中的PM2.5含量提高,另一方面操作工人在工作中会吸进大量的固体颗粒,从而对其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生产中产生的含颗粒物质的废气常常伴随着高温。目前,最新发展的高温除尘技术通常是采用耐高温的多孔过滤元件,在高温条件下完成高精度除尘,高温除尘技术基本上沿用了布袋除尘的反吹清灰的概念,采用更高压力的气体,从过滤元件的背面进行反吹,使积累在过滤元件表面的滤饼从表面清除掉,新鲜表面可进行下一循环的过滤运行,为了进行反吹,需要设置一个高压反吹系统,包括高压气源,高压快速控制阀门,专门气体分布与收集机构等,由于高强度的操作,系统投资和维护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高温除尘装置进行结构改进,以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包括除尘本体,还包括过滤元件、循环颗粒和粉尘分离器,所述过滤元件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间隔分布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所述过滤元件呈筒状结构或板状结构,所述过滤元件各面间隔分布有多个过滤孔,所述除尘本体设有含尘气体入口、洁净气体出口和固体颗粒出口,所述粉尘分离器靠近所述固体颗粒出口设置,所述循环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粉尘分离器的网孔,经所述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内的含尘气体,带动所述循环颗粒在所述除尘本体内循环活动,并与所述过滤元件的内侧或外侧碰触,清理其外侧或内侧的粉尘。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本体内侧顶端设置有折流器,所述除尘本体外侧设有气体提升管道,所述气体提升管道连通所述含尘气体入口和所述除尘本体顶端,在所述气体提升管道中,所述含尘气体携带循环颗粒流通至所述除尘器本体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含尘气体入口分为第一含尘气体入口和第二含尘气体入口,所述除尘本体内设有内部提升管,所述内部提升管底部设置有用于循环颗粒通过的开口,在该开口处连接有流化气体管口,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分设于所述内部提升管周侧,所述过滤元件底部流出的循环颗粒、与通过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的含尘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所述内部提升管,并从高于所述过滤元件顶部的位置流出,接着进入所述过滤元件,进行循环,所述第二含尘气体入口位于所述除尘本体底端,并与所述气体提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本体间隔分设有若干独立的处理单元,若干所述处理单元的顶端和底部连通,若干所述处理单元分别设有气体出口,若干所述过滤元件分设于若干所述处理单元,相邻所述处理单元之间的间隙作为所述内部提升管,从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内部的含尘气体,携带循环颗粒,经所述内部提升管,进入所述除尘本体内侧顶端,再分别流入各个所述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设有若干级过滤组,若干级过滤组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每级过滤组分别包括若干过滤元件和气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粉尘分离器设于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和所述第二含尘气体入口之间,所述粉尘分离器底端设有流化气体入口,所述粉尘分离器顶端设有细粉出口,所述粉尘分离器底部设有循环颗粒出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固流体分布板,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装设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流经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的携带循环颗粒的含尘气体,经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均匀分布后,再进入所述过滤元件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还包括洁净气体总管,所述洁净气体总管装设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所述洁净气体总管将所述过滤元件过滤后的气体收集后,再经所述洁净气体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靠近所述除尘本体内侧顶端位置设置,所述洁净气体总管靠近所述粉尘分离器设置,所述过滤元件设于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和所述洁净气体总管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粉尘收集箱,所述粉尘收集箱与所述粉尘分离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除尘本体,还包括过滤元件、循环颗粒和粉尘分离器,所述过滤元件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间隔分布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所述过滤元件呈筒状结构或板状结构,所述过滤元件各面间隔分布有多个过滤孔,所述除尘本体设有含尘气体入口、洁净气体出口和固体颗粒出口,所述粉尘分离器靠近所述固体颗粒出口设置,所述循环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粉尘分离器的网孔,经所述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内的含尘气体,带动所述循环颗粒在所述除尘本体内循环活动,并与所述过滤元件的内侧或外侧碰触,清理其外侧或内侧的粉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过滤元件表面沉积的粉尘被循环颗粒触碰和清理掉,粉尘被粉尘分离器过滤后排出,循环颗粒在含尘气体的带动下,连续循环维,持过滤元件表面基本处于新鲜表面,从而保证过滤元件的最大过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设有多个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设有多个过滤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洁净气体总管与过滤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除尘本体、11.含尘气体入口、111.第一含尘气体入口、112.第二含尘气体入口、12.洁净气体出口、13.粉尘出口、14.折流器、15.气体提升管道、2.过滤元件、21.过滤孔、3.粉尘收集箱、4.粉尘分离器、41.流化气体入口、5.气固流体分布板、6.洁净气体总管、7.处理单元、71.气体出口、72.过滤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包括除尘本体1,还包括过滤元件2、循环颗粒3和粉尘分离器4,所述过滤元件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2间隔分布于所述除尘本体1内,所述过滤元件2呈筒状结构或板状结构,所述过滤元件2各面间隔分布有多个过滤孔,21,所述除尘本体1设有含尘气体入口11、洁净气体出口12和粉尘出口13,所述粉尘分离器4靠近所述粉尘出口13设置,所述循环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粉尘分离器4的网孔,经所述含尘气体入口11进入所述除尘本体1的含尘气体,带动所述循环颗粒在所述除尘本体1内循环活动,并与所述过滤元件2的内侧或外侧碰触,清理其外侧或内侧的粉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过滤元件2表面沉积的粉尘被循环颗粒触碰和清理掉,粉尘被粉尘分离器4过滤后排出,循环颗粒在含尘气体的带动下,连续循环,维持过滤元件2表面基本处于新鲜表面,从而保证过滤元件2的最大过滤能力,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含尘气体中粉尘粒径一般小于45微米,大部分小于10微米,而本实施例的循环颗粒的粒度为50~200微米之间,所采用的粉尘分离器4设为筛网,过滤孔21和筛网的孔径,匹配待过滤粉尘的大小设置,在过滤元件2之间留有的适当间隔,可以保证循环颗粒的上下流动,从而保证附着在过滤元件2表面的粉尘,可以被循环颗粒撞落,在处理过程中,含尘气体可以从过滤元件2一侧流入,粉尘则被挡在过滤元件2的外侧,此时过滤元件2的另一侧为洁净气体出口。
所述除尘本体1内侧顶端设置有折流器14,所述除尘本体1外侧设有气体提升管道15,所述气体提升管道15连通所述含尘气体入口11和所述除尘本体1顶端,本实施例这样的设置,便于改变含尘气体的输送方向,使含尘气体进入过滤元件2处理。
参见图5,所述含尘气体入口11分为第一含尘气体入口111和第二含尘气体入口112,所述除尘本体1内设有内部提升管,所述内部提升管底部设置有用于循环颗粒通过的开口,在该开口处连接有流化气体管口,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2分设于所述内部提升管周侧,所述过滤元件2底部流出的循环颗粒、与通过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111进入所述除尘本体1内的含尘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所述内部提升管,并从高于所述过滤元件2顶部的位置流出,接着进入所述过滤元件2,进行循环,所述第二含尘气体入口112位于所述除尘本体2底端,并与所述气体提升管道15连接,具体在处理过程中,在除尘本体1内预装一定量的循环颗粒,使过滤元件2侵埋在循环颗粒床层中,整个除尘本体1内形成低速流态化状态,向上流动的含尘气体被过滤元件2过滤,洁净气体则被设置在过滤元件2的上端洁净气体总管6收集后流出,循环颗粒在过滤元件2之间的间隙内,处于持续的流态化状态,避免了粉尘在过滤元件2表面的积累,粉尘则混入到循环颗粒床层内,从床层底部排出一定流量的固体送筛分,将粉尘分离处理,经筛分的循环颗粒则被小部分的含尘气体携带送到除尘本体1顶部,继续循环流动。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本体1分设有若干独立的处理单元7,若干所述处理单元7的顶端和底部连通,若干所述处理单元7分别设有气体出口,若干所述过滤元件2分设与若干所述处理单元7,相邻所述处理单元7之间的间隙作为所述内部提升管,从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111进入的含尘气体,携带循环颗粒,经所述内部提升管,进入所述除尘本体1内侧顶端,再分别流入各个所述处理单元7,处理过程中,含尘气体从除尘本体1底部进入,含尘气体夹带循环颗粒由相邻处理单元7之间的间隙上升,直至从高于过滤元件2的上部的出口处喷出,向下回流的气体和向下回落的固体均流经过滤元件2的间隙,气体被过滤,粉尘和循环颗粒继续向下流出过滤元件2,粉尘和循环颗粒的混合物从粉尘分离器筛4分后,粉尘收集后排出,循环颗粒被一小部分含尘气体携带送到除尘本体1的顶端,如此循环。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设有若干级过滤组72,若干级过滤组72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每级过滤组72分别包括若干过滤元件2和气体出口71,除尘本体中,可布置一级过滤组72,也可以布置多组过滤组72,由上部落下的循环颗粒依次将各级的过滤元件2表面进行清理后,移动至粉尘分离器4,被筛分后,由含尘气体带动上升,进入除尘本体1内继续循环。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分离器4设于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111和所述第二含尘气体入口112之间,所述粉尘分离器4顶端设有细粉出口,所述粉尘分离器4底端设有流化气体入口41,本实施例中,是将粉尘与循环颗粒的混合物,在低速流化床中进行颗粒分离,在低速含尘气体作用下,粉尘倾向向分离床上层移动,将上层的粉尘排出粉尘分离器4,下层的循环颗粒则用于循环。
具体地,参见图2~4,还包括气固流体分布板5,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5装设于所述除尘本体1内,流经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5的携带循环颗粒的含尘气体,经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5均匀分布后,再进入所述过滤元件2进行过滤,通过设置气固流体分布板5,含尘气体与来自过除尘本体底部的循环颗粒混合后,含尘气体携带循环颗粒向上运动,进入除尘本体1,通过设置气固流体分布板5,可以促进含尘气体,特别是循环颗粒在除尘本体1的整个截面上均匀分布,从而使过滤元件2表面沉积的粉尘被触碰掉。
参见图1~4和图7,还包括洁净气体总管6,所述洁净气体总管6装设于所述除尘本体1内,所述洁净气体总管6将所述过滤元件2过滤后的气体收集后,再经所述洁净气体出口12排出,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过滤元件2设为筒装结构,并将一端设为闭口,一端设为敞口时,如果过滤元件2敞口一侧为洁净气体出口12,则所有过滤元件2的敞口一端与所述洁净气体总管6连接,反之,则将洁净气体总管6靠近所述过滤元件2的封口端设置,用于洁净气体的收集,经洁净气体总管6收集的气体,从洁净气体出口排出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5靠近所述除尘本体1内侧顶端位置设置,所述洁净气体总管6靠近所述粉尘分离器4设置,所述过滤元件4设于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5和所述洁净气体总管6之间。
还包括粉尘收集箱3,所述粉尘收集箱3与所述粉尘分离器4连接,本实施例这样的设置,便于粉尘的收集处理。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循环颗粒为细固体颗粒,其粒径一般在50~300微米之间,更多的在75~150微米之间;粉尘一般是指0~45微米之间,更多的是指20微米以下的颗粒。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包括除尘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元件、循环颗粒和粉尘分离器,所述过滤元件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间隔分布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所述过滤元件呈筒状结构或板状结构,所述过滤元件各面间隔分布有多个过滤孔,所述除尘本体设有含尘气体入口、洁净气体出口和固体颗粒出口,所述粉尘分离器靠近所述固体颗粒出口设置,所述循环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粉尘分离器的网孔,经所述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内的含尘气体,带动所述循环颗粒在所述除尘本体内循环活动,并与所述过滤元件的内侧或外侧碰触,清理其外侧或内侧的粉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本体内侧顶端设置有折流器,所述除尘本体外侧设有气体提升管道,所述气体提升管道连通所述含尘气体入口和所述除尘本体顶端,在所述气体提升管道中,所述含尘气体携带循环颗粒流通至所述除尘本体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尘气体入口分为第一含尘气体入口和第二含尘气体入口,所述除尘本体内设有内部提升管,所述内部提升管底部设置有用于循环颗粒通过的开口,在该开口处连接有流化气体管口,若干个所述过滤元件分设于所述内部提升管周侧,所述过滤元件底部流出的循环颗粒、与通过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的含尘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所述内部提升管,并从高于所述过滤元件顶部的位置流出,接着进入所述过滤元件,进行循环,所述第二含尘气体入口位于所述除尘本体底端,并与所述气体提升管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本体间隔分设有若干独立的处理单元,若干所述处理单元的顶端和底部连通,若干所述处理单元分别设有气体出口,若干所述过滤元件分设于若干所述处理单元,相邻所述处理单元之间的间隙作为所述内部提升管,从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进入所述除尘本体内部的含尘气体,携带循环颗粒,经所述内部提升管,进入所述除尘本体内侧顶端,再分别流入各个所述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设有若干级过滤组,若干级过滤组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每级过滤组分别包括若干过滤元件和气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分离器设于所述第一含尘气体入口和所述第二含尘气体入口之间,所述粉尘分离器底端设有流化气体入口,所述粉尘分离器顶端设有细粉出口,所述粉尘分离器底部设有循环颗粒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固流体分布板,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装设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流经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的携带循环颗粒的含尘气体,经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均匀分布后,再进入所述过滤元件进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洁净气体总管,所述洁净气体总管装设于所述除尘本体内,所述洁净气体总管将所述过滤元件过滤后的气体收集后,再经所述洁净气体出口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靠近所述除尘本体内侧顶端位置设置,所述洁净气体总管靠近所述粉尘分离器设置,所述过滤元件设于所述气固流体分布板和所述洁净气体总管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尘收集箱,所述粉尘收集箱与所述粉尘分离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30500.5U CN215311046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30500.5U CN215311046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11046U true CN215311046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68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30500.5U Active CN215311046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11046U (zh) |
-
2021
- 2021-07-16 CN CN202121630500.5U patent/CN2153110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54539A (zh) | 一种旋风布袋复合式除尘器 | |
CN215311046U (zh) | 一种高温气体除尘结构 | |
CN205340385U (zh) | 一种布袋除尘器 | |
CN208177157U (zh) | 一种粉尘除尘装置 | |
CN103212249A (zh) | 一种具有原位回收功能的空气处理系统 | |
KR101591568B1 (ko) | 고효율 집진기 | |
CN201333367Y (zh) | 内置旋风预除尘的复合飞灰过滤器 | |
US4000995A (en) | Particulate bed dust collectors | |
CN108421334A (zh) | 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 | |
CN209885425U (zh) | 一种袋式除尘器 | |
CN209501959U (zh) | 一种静电除尘烟尘预处理装置 | |
CN209485074U (zh) | 一种中频炉除尘清灰装置 | |
CN205913954U (zh) | 一种颗粒床除尘器 | |
CN203458939U (zh) | 多层陶瓷滤料流化床高温除尘系统 | |
CN101658750A (zh) | 内置旋风预除尘的复合飞灰过滤器 | |
CN205913889U (zh) | 一种降尘装置 | |
CN109603402A (zh) | 一种利于回收处理的除尘设备 | |
CN205042269U (zh) | 一种高效多级过滤排风装置 | |
CN214764259U (zh) | 具有错流过滤的复合式粉尘收集系统 | |
CN105903276A (zh) | 一种降尘装置 | |
CN214862257U (zh) | 一种分室气箱脉冲布袋除尘器 | |
CN210584153U (zh) | 一种滤筒除尘机 | |
CN207786213U (zh) | 一种旋风布袋复合式除尘器 | |
CN214634639U (zh) | 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的化工过滤罐 | |
CN214914188U (zh) | 一种高温烟气除尘除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