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6986U -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6986U
CN215226986U CN202120685861.3U CN202120685861U CN215226986U CN 215226986 U CN215226986 U CN 215226986U CN 202120685861 U CN202120685861 U CN 202120685861U CN 215226986 U CN215226986 U CN 215226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tate
plate
phase chang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58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博文
谢歆雯
张权
李丹
赵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58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6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6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6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所述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料盒,料盒内具有储料腔,料盒在储料状态和下料状态之间可切换,料盒在储料状态时将物料存储在储料腔内,料盒在下料状态时将储料腔内的物料排出;相变组件,相变组件包括:基体和从动件,基体内形成有一侧敞开且容积可调的空腔,从动件可移动地封盖在空腔的敞开侧,空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从动件与料盒相连,相变材料在达到相变温度时驱动从动件移动,以使料盒从储料状态切换为下料状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机构,当相变材料达到相变温度时,可以通过改变空腔的容积带动从动件移动,进而驱动料盒从储料状态转变为下料状态,完成自动投放物料的过程。

Description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厨房小家电正朝着小型化以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如此,具备自动加料功能的豆浆机和破壁机应运而生。
相关技术中,具备自动加料功能的豆浆机通常包括线路板、专用的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储料腔及下料板。该储料腔开设出料口,该下料板可开合地扣合于该出料口上。该传动机构一端连接于该专用的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该下料板。该线路板信号连接该专用的动力装置,并发出指令控制该动力装置的作动,从而实现该下料板的开启动作。
然而,所述豆浆机在电机的基础上另加一专用的动力装置及与该专用的动力装置相配套的传动机构来驱动下料板,从而实现自动加料的功能,如此必然使得豆浆机结构复杂,增加了豆浆机的体积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自动下料机构,所述自动下料机构可以结构简单,可以实现自动下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自动下料机构的破壁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料盒,所述料盒内具有储料腔,所述料盒在储料状态和下料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料盒在所述储料状态时将物料存储在所述储料腔内,所述料盒在所述下料状态时将所述储料腔内的物料排出;相变组件,所述相变组件包括:基体和从动件,所述基体内形成有一侧敞开且容积可调的空腔,所述从动件可移动地封盖在所述空腔的敞开侧,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从动件与所述料盒相连,所述相变材料在达到相变温度时驱动所述从动件移动,以使所述料盒从所述储料状态切换为所述下料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下料机构,通过设置相变组件,并在空腔内填充相变材料,再将从动件可移动地设在可调容积的空腔的一侧,当相变材料达到相变温度时,可以通过改变空腔的容积带动从动件移动,进而驱动料盒从储料状态转变为下料状态,完成自动投放物料的过程。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设置驱动电机来实现物料自动投放,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少,成本低且节约能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料盒包括:盒体和下料板,所述盒体的底部敞开形成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板与所述盒体相连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下料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设于所述料盒和所述下料板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从动件包括:封板和杆部,所述封板封盖所述空腔,所述杆部连接在所述封板的背离所述空腔的一侧,在所述杆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从动件在卡持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从动件在所述卡持位置时,所述杆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料盒和所述下料板中的另一个卡持,所述从动件在所述脱离位置时,所述杆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料盒和所述下料板中的另一个脱离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变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基体和所述从动件之间且位于所述空腔的外侧,所述弹性件始终具有推动所述从动件移动至所述脱离位置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杆部的径向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变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基体相连且位于所述封板的背离所述空腔的一侧,所述挡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杆部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导向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变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呈环绕所述杆部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挡板的朝向所述封板的一侧,所述密封件密封连接在所述杆部的外周壁和所述基体的内表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板的相对的两侧均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背离所述下料板延伸的旋转轴,所述下料板绕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可转动,所述相变组件设在所述下料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连线的其中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在达到所述相变温度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且体积变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破壁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自动下料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破壁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自动下料机构,从而提高了破壁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动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料仓在储料状态;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示意图,其中,料仓在下料状态;
图5是图4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仰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自动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驱动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自动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自动下料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自动下料机构30,
料盒31,储料腔311,盒体312,下料板313,旋转轴3131,下料口314,限位凸台315,
相变组件32,
基体321,空腔3211,
从动件322,封板3221,杆部3222,
相变材料323,弹簧324,挡板325,密封件3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3-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三的自动下料机构3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30,包括:料盒31和相变组件32。
具体地,料盒31内具有储料腔311,储料腔311可以用于储存物料,具体地,储料腔311可以存放待投放的食材,如大豆、黑米等。
料盒31在储料状态(例如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料盒31所在的状态)和下料状态之间可切换,也就是说,料盒31可以具有两种状态,即储料状态与下料状态,并且料盒31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可以切换,例如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料盒31在两种状态之间变换,以使得料盒31可以在不同的需求条件下实现不同的功能。
其中,料盒31在储料状态时将物料存储在储料腔311内,料盒31在下料状态时将储料腔311内的物料排出。换言之,当料盒31为储料状态,此时,料盒31的功能为储物功能,用于将物料保存在储料腔311内;当料盒31为下料状态时,此时,料盒31的功能为投放功能,用于将预先存放在储料腔311内的物料投放出去,例如可以将物料投放至烹饪腔内。本实施例中,由于料盒31可以在储料状态与下料状态之间切换,用户可以预先将需要投放的食材存放在料盒31内,待烹饪的时候,由自动下料机构30自动完成投放。由此,可以实现预约烹饪的功能,且可以避免食材长时间浸泡而破坏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相变组件32可以包括:基体321和从动件322,基体321内形成有空腔3211,空气的一侧敞开,空腔3211的容积可调,从动件322可移动地封盖在空腔3211的敞开侧,空腔3211内填充有相变材料323,从动件322与料盒31相连,相变材料323在达到相变温度时驱动从动件322移动,以使料盒31从储料状态切换为下料状态。
也就是说,在正常温度下,空腔3211内的相变材料323状态保持不变,此时,料盒31为储料状态,储料腔311内可以存放有物料;当空腔3211内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323发生相变,使得空腔3211的容积发生改变,由于空腔3211的容积变化,可以使位于空腔3211一侧的从动件322沿容积变化的方向移动,又由于从动件322与料盒31相连,从动件322可以驱动料盒31从储料状态转变为下料状态。由此,实现自动下料机构30的自动下料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30,通过设置相变组件32,并在空腔3211内填充相变材料323,再将从动件322可移动地设在可调容积的空腔3211的一侧,当相变材料323达到相变温度时,可以通过改变空腔3211的容积带动从动件322移动,进而驱动料盒31从储料状态转变为下料状态,完成自动投放物料的过程。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设置驱动电机来实现物料自动投放,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少,成本低且节约能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料盒31可以包括:盒体312和下料板313,盒体312的底部敞开形成有下料口314,下料板313与盒体312相连用于打开和关闭下料口314。当下料板313关闭下料口314时,储料腔311可以储存物料,即料盒31此时的功能为储物功能,用于将物料保存在储料腔311内;当下料板313打开下料口314时,储物腔内预存的物料可以通过下料口314投放出去,例如可以将物料投放至烹饪腔内。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13所示,基体321可以设于料盒31和下料板313中的其中一个上,也就是说,基体321可以设于料盒31上,基体321也可以设于下料板313上。
进一步地,从动件322可以包括:封板3221和杆部3222,封板3221封盖空腔3211,封板3221密封空腔3211的敞开侧,杆部3222可以连接在封板3221的背离空腔3211的一侧(例如图13中所示的封板3221的右侧)。其中,在杆部3222的延伸方向(例如在图1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从动件322可以在卡持位置(例如图13中所示的从动件322所在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可移动,当从动件322在卡持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例如图13中所示的杆部3222的右端)与料盒31和下料板313中的另一个卡持,从动件322在脱离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与料盒31和下料板313中的另一个脱离开。
例如,当基体321设于料盒31上时,从动件322位于卡持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与下料板313卡持,从动件322在脱离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与下料板313脱离开;当基体321设于下料板313上时,从动件322位于卡持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与料盒31卡持,从动件322位于脱离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与下料板313相脱离开。
如图13所示,相变组件32设在下料板313上,相变组件32的基体321连接在下料板313的右端,基体321与下料板313一体成型,基体321内形成有右侧开口的空腔3211,从动件322的封板3221形成为垂直于空腔3211右侧开口中心线所在平面延伸的平板形状,封板3221的周沿与基体321的内周壁密封连接,且封板3221相对于基体321在左右方向可滑动,杆部3222与封板3221一体成型且连接在封板3221的右侧,杆部3222沿左右方向远离封板3221延伸,杆部3222的自由端端面可伸出基体321的右侧端面。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盒体31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向内凸起的限位凸台315,限位凸台315与空腔3211的开口相对,从动件322在卡持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伸出基体321的右侧端面并支撑在限位凸台315的上表面上。从动件322在脱离位置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从右往左收回,此时,杆部3222的自由端的端面不超出基体321的右侧端面。
其中,优选地,基体321的右侧端面与限位凸台315的朝向基体321的一侧端面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由此,可以保证当从动件322向后回缩,移动至脱离位置时,基体321与限位凸台315之间不发生干涉,保证下料板313可以转动打开下料口314。
根据本实用新型内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相变组件32还可以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连接在基体321和从动件322之间且位于空腔3211的外侧,弹性件始终具有推动从动件322移动至脱离位置的力。结合图13,在常温情况下,从动件322的自由端与盒体312的限位凸台315相卡持;当温度达到空腔3211内的相变材料323的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323发生形变,体积减小,弹性件推动从动件322向左移动至脱离位置,此时,从动件322的自由端与限位凸台315脱离,下料板313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打开下料口314,将储料腔311内的物料投放;当温度恢复至常温时,相变材料323恢复至常温状态的形态,体积增大,相变材料323推动从动件322并压缩弹性件,使从动件322伸出,此时,通过转动下料板313可以使从动件322的自由端再次与限位凸台315搭接。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弹性件可以为弹簧324,弹簧324可以套设在杆部3222的径向外侧。由此,可以简化弹性件的结构,且杆部3222还可以为弹簧324的变形提供导向作用,避免弹簧324歪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相变组件32还可以包括:挡板325,挡板325与基体321相连,且挡板325位于封板3221的背离空腔3211的一侧(例如图13中封板3221的右侧),挡板325上设有导向孔,杆部3222的自由端穿过导向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挡板325,当烹饪器具、料理机或破壁机工作时,可以避免烹饪空间内的液体或蒸汽进入基体321的空腔3211内,也就是说,挡板325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液体、杂质等进入基体321内,同时也可以避免基体321内的相变材料323泄露。此外,挡板325上设置的导向孔可以对杆部3222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杆部3222因手里变形,导向孔还可以对杆部3222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歪斜。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3所示,相变组件32还可以包括:密封件326,密封件326可以呈环绕杆部322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密封件326可以设在挡板325的朝向封板3221的一侧(例如图13中所示的挡板325的左侧),密封件326密封连接在杆体的外周壁和基体321的内表面之间。由此,通过设置密封件326可以烹饪空间内的液体或蒸汽进入基体321的空腔3211内,避免基体321内的相变材料323泄露,提高相变组件的密封性能。
如图13所示,基体321内形成有右侧开口的空腔3211,从动件322在左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空腔3211内,从动件322的封板3221形成为沿竖向延伸且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板形状,杆部3222连接在封板3221的右侧并向右延伸,基体321内还设有挡板325,挡板325固定连接在空腔3211内且位于空腔3211的开口位置,杆部3222的自由端穿过挡板325并伸出挡板325的右侧端面,杆部3222上套设有弹簧324和密封件326,弹簧324和密封件326均设在挡板325与封板3221之间,其中,密封件326邻近挡板325设置,弹簧324邻近封板3221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下料板313的相对的两侧可以均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背离下料板313延伸的旋转轴3131,下料板313绕旋转轴3131的中心轴线可转动,相变组件32设在下料板313上且位于两个旋转轴3131的中心连线的其中一侧。也就是说,下料板313上形成有旋转轴3131,旋转轴3131包括两个,两个旋转轴3131在下料板313的宽度方向上相对布置,两个旋转轴3131分别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下料板313绕两个旋转轴3131所在的中心线可转动。相变组件32位于两个旋转轴3131的中心连线的其中一侧。这样,以两个旋转轴3131所在的中心轴线的连线为中心线,由于相变组件32设于中心线的其中一侧,下料板313的中心线的两侧的重量不等,当从动件322与盒体312脱离配合时,由于相变组件32所在一侧更重,那么,该侧的下料板313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实现打开下料口314。由此,结构简单,下料方便。
如图13和14所示,盒体312形成为顶部和底壁均敞开的圆形的筒体形状,盒体312的顶部盖设有顶盖,盒体312的底部设有下料板313,下料板313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圆形板体形状,下料板313的直径小于盒体312的内径。进一步地,下料板313在径向相对的两侧设有旋转轴3131,两个旋转轴3131均沿径向向外延伸,两个盒体312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轴孔,两个轴孔与两个旋转轴3131一一对应且形状适配,两个旋转轴3131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在对应的轴孔内。相变组件32的基体321与下料板313一体成型,基体321内的从动件322的杆部3222沿直线延伸,在下料板313所在平面内,下料板313的过两个旋转轴3131的轴线的直径与下料板313的过杆部3222的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直径相互垂直。由此,可以方便下料板313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实现下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变材料323在达到相变温度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且体积变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相变材料323是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变,相变温度是该相变材料323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变的温度,并且,当达到相变温度时,相变材料323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液态的相变材料323所占的体积相较于固态相变材料323所占的体积更小。由此,可以通过体积的变化推动从动件322移动,进而使得下料板313下料。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的自动下料机构1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10,包括:壳体11、料仓12和第一弹簧13。
具体地,参见图1,料仓12可以设在壳体11内,料仓12内可以具有储料腔121,储料腔121可以用于储存物料,具体地,储料腔121可以存放待投放的食材,如大豆、黑米等。
进一步地,料仓12在储料状态(例如图1中所示的料仓12所在的状态)和下料状态(例如图4-图6中所示的料仓12所处的状态)之间可切换,也就是说,料仓12可以具有两种状态,即储料状态与下料状态,并且料仓12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可以切换,例如可以通过驱动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弹性驱动件17)驱动料仓12在两种状态之间变换,以使得料仓12可以在不同的需求条件下实现不同的功能。
其中,料仓12在储料状态时将物料存储在储料腔121内,料仓12在下料状态时将储料腔121内的物料排出;换言之,当料仓12为储料状态,此时,料仓12的功能为储物功能,用于将物料保存在储料腔121内;当料仓12为下料状态时,此时,料仓12的功能为投放功能,用于将预先存放在储料腔121内的物料投放出去,例如可以将物料投放至烹饪腔内。本实施例中,由于料仓12可以在储料状态与下料状态之间切换,用户可以预先将需要投放的食材存放在料仓12内,待烹饪的时候,由自动下料机构10自动完成投放。由此,可以实现预约烹饪的功能,且可以避免食材长时间浸泡而破坏烹饪效果。
更进一步地,第一弹簧13可以为热变形件,第一弹簧13与料仓12相连,第一弹簧13在达到预定温度时使料仓12从储料状态切换为下料状态。也就是说,第一弹簧13是作为弹性件的弹簧,并且第一弹簧13采用热变形的材质制成,当第一弹簧13受热时,第一弹簧13会产生受热变形,即第一弹性会因受热而产生形变,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弹簧13连接料仓12,当第一弹簧13发生形变时,其变形量会影响到料仓12,进而使得料仓12从出料状态变化为下料状态。也就是说,当第一弹簧13所处的环境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第一弹簧13会促使料仓12完成下料的动作。由此,通过设置热变形件的第一弹簧13,可以实现自动下料机构10的自动下料过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10,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3,并将第一弹簧13设置为热变形件,当第一弹簧13达到预定的温度时,第一弹簧13可以使料仓12由储存物料的储料状态转变为投放物料的下料状态,由此,可以完成自动投放物料的过程。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设置驱动电机来实现物料自动投放,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少,成本低且节约能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壳体11上可以形成有限位孔111,料仓12上可以设有定位杆14,定位杆14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料仓12处于储料状态时,定位杆14可以位于第一位置,此时定位杆14的一端(例如图2中所示的定位杆14的左端)可以插入限位孔111内,通过定位杆14与限位孔111的限位配合,可以将料仓12固定,使得料仓12维持在储料状态。当定位杆14在第二位置时,定位杆14与限位孔111脱离配合,此时,定位杆14不再与限位孔111配合限制料仓12的位置,料仓12可切换为下料状态。
其中,第一弹簧13在达到预定温度时驱动定位杆14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也就是说,当第一弹簧13的环境温度达到预定的温度,第一弹簧13受热产生形变,该形变可以驱动定位杆14移动,使得定位杆14从第一位置平移到第二位置。
如图2所示,壳体1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料仓12设在容纳空间内,壳体1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限位孔111,料仓12上可以设有定位杆14和第一弹簧13,第一弹簧13形成为热变形件,第一弹簧13与定位杆14相连。在常温条件下,定位杆14插入限位孔111内,将料仓12锁止在当前位置,使得料仓12保持在出料状态,当第一弹簧13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第一弹簧13受热产生形变,驱动定位杆14沿水平方向移动,使得定位杆14的一端脱离限位孔111,此时料仓12可以切换为下料状态。
其中,当定位杆14与限位孔111脱离配合时,相当于解锁了料仓12,而此时的料仓12可以在重力或其他复位件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切换为下料状态。
例如,当料仓12包括盒体和下料板时,盒体的底部可以形成有下料口,下料板可以可转动地设在下料口位置用于打开和关闭下料口,定位杆14可以与下料板相连,当定位杆14与限位孔111限位配合时,可以将下料板锁止,实现关闭下料口,当定位杆14与限位孔111脱离时,此时,下料板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实现打开下料口,位于储料腔121内的物料可以通过下料口排出。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下料板上还可以连接有弹性驱动件17,该弹性驱动件17可以始终具有驱动下料板打开下料口的力,这样,当定位杆14与限位孔111脱离配合时,弹性驱动件17可以驱动下料板翻转,实现打开下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料仓12上可以具有相对且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安装板161,每个安装板161上均可以形成有安装孔162,定位杆14可活动地设在安装孔162内,第一弹簧13的一端与安装板161相连且另一端与定位杆14相连。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间隔布置的多个安装板161,不仅可以利用安装板161安装定位杆14和第一弹簧13,还可以利用安装板161上的安装孔162对定位杆14的移动起到定位和导向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安装布置定位杆14和第一弹簧13,还可以避免定位杆14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
如图2所示,料仓12的底部设有两个安装板161:第一安装板161a和第二安装板161b,第一安装板161a和第二安装板161b相互平行,且第一安装板161a和第二安装板161b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安装板161a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62,第二安装板161b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62,第一安装孔162和第二安装孔162在左右方向上对齐,定位杆14沿左右方向延伸,定位杆14在从左往右的方向上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162和第二安装孔162,并且定位杆14相对于第一安装孔162和第二安装孔162在左右方向上可滑动,第一弹簧13套设在定位杆14上,第一弹簧13的左端与定位杆14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3的右端与料仓12的底部或第二安装板161相连。其中,第一弹簧13套设在定位杆14上,定位杆14不仅可以对第一弹簧13的受热变形起到导向作用,避免第一弹簧13歪斜,还可以使第一弹簧13施加在定位杆14上的力在定位杆14的周向方向上更加均匀分布,保证定位杆14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定位杆14上可以设有凸台141,凸台141可以沿定位杆14的径向向外延伸,第一弹簧13抵接在凸台141和两个安装板161中的其中一个之间,自动下料机构10还包括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抵接在凸台141和两个安装板161中的另一个之间。也就是说,定位杆14上的凸台141形成于两个安装板161之间,并且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5分别设在凸台14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
这样,在常温状态下,定位杆14配合在限位孔111内,当第一弹簧13的环境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第一弹簧13可以在温度的作用下发生膨胀,压缩第二弹簧15,并推动定位杆14远离限位孔111移动,以脱离限位孔111,当定位杆14的自由端脱离限位孔111后,料仓12可以在复位力或重力的作用下切换为下料状态,完成下料过程。当第一弹簧13的环境温度下降后,第一弹簧13恢复形变,第二弹簧15恢复形变,将压缩弹力作用于定位杆14上,推动定位杆14朝向限位孔111移动,此时料仓12可以切换为出料状态。
结合图2所示,定位杆14沿左右方向延伸,定位杆14的中部位置形成有凸台141,凸台141沿定位杆14的径向向外凸出,且凸台141形成为环绕定位杆14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定位杆14的左端穿过第一安装板161a上的第一安装孔162,定位杆14的右端穿过第二安装板161b上的第二安装孔162,第一弹簧13套设在定位杆14上且位于凸台141的右侧端面和第二安装板161b之间,第二弹簧15套设在定位杆14上且位于凸台141的左侧端面和第一安装板161a之间。
其中,第一弹簧13可以为受热膨胀变形的弹簧,第二弹簧15可以为普通弹簧,第二弹簧15还可以为受热产生收缩变形的弹簧。这样,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5,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定位杆14可以准确的复位,并且,第二弹簧15可以为定位杆14插入限位孔111提供预紧力,第二弹簧15可以具有始终驱动定位杆14插入限位孔111内的力。由此,可以保证定位杆14和限位孔111配合有效锁止料仓1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料仓12上可以设有安装部16,安装部16内可以形成有安装腔163,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5均设在安装腔163内。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5均设于安装腔163内,可以避免烹饪腔内的液体进入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5,避免液体腐蚀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5,从而保证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5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2所示,料仓12的底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安装部16,安装部16与料仓12的底部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例如,安装部16与料仓12的底壁之间可以采用焊接、卡接或铆接等方式连接。进一步地,安装部16内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安装腔163,料仓12的底壁封盖安装腔163的顶部,安装腔163内设有从安装腔163的底面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板161a,第一安装板161a与安装腔163的左右侧壁均间隔开,安装腔163的右侧壁形成为第二安装板161b,定位杆14的右端穿过第二安装板161b伸出安装腔163外,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5均设在安装腔163内。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板161b与定位杆14之间设有密封件18,具体地,第二安装板161b的朝向安装腔163内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凸缘,凸缘沿定位杆14的周向延伸呈环形,凸缘的内侧限定出密封槽,密封件呈环形,密封件18设在密封槽内,且密封件18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与定位杆14的外周壁和密封槽的侧壁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料仓12上可以形成有与储料腔121连通的敞开口122,料仓12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料仓12在储料状态时储物腔的敞开口122朝上,料仓12在下料状态时储物腔的敞开口122朝下。换言之,料仓12构造成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23线可转动,料仓12可以通过转动实现在储料状态和下料状态之间的切换,当料仓12通过旋转使得储物腔的敞开口122朝上时,此时,储物腔储料,当料仓12旋转使得储物腔的敞开口122朝下或倾斜向下时,此时,储物腔内的物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敞开口122落下,储物腔为下料状态。本实施例通过整体旋转料仓12,实现料仓12在下料状态和储料状态之间的切换,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独立设置的下料板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状态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下料机构10还可以包括:弹性驱动件17,弹性驱动件17可以连接在壳体11和料仓12之间,且弹性驱动件17可以具有始终驱动料仓12转动至下料状态的力。这样,当定位杆14与限位孔111脱离配合、料仓12不被锁止后,弹性驱动件17可以驱动料仓12转动,使得料仓12切换为下料状态。由此,弹性驱动件17可以为料仓12提供由储料状态切换为下料状态的力,结构简单,方便料仓12转换为下料状态。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料仓12的外表面的相对两侧可以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转轴123,壳体11上形成有轴孔112,转轴123可转动地配合在轴孔112内。也就是说,料仓12上形成有两个转轴123,两个转轴123对称布置的料仓12的相对的两侧,两个转轴123沿料仓12的径向向外延伸,壳体1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轴孔112,轴孔112包括两个,两个轴孔112与两个转轴123一一对应且形状适配,转轴123可转动地配合在对应的轴孔112内。由此,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料仓12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23线可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弹性驱动件17为扭簧,扭簧套设在转轴123上。由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如图1所示,扭簧包括两个,两个扭簧分别套设在对应的转轴123上,扭簧的内端与料仓12相连,扭簧的外端固定于壳体11上,且扭簧常具有驱动料仓12翻转至下料状态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壳体11上还可以形成有第一限位筋113,料仓12上形成有第二限位筋124,料仓12转动至下料状态时第一限位筋113与第二限位筋124在料仓12的转动方向上止抵。由此,可以避免弹性驱动件17在驱动料仓12转动至下料状态时转动过度,保证料仓12可以顺利下料。
如图6和图7所示,壳体1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料仓12设在壳体11内,容纳空间的周壁上形成有凸起的第一限位筋113,第一限位筋113沿竖向方向延伸,第一限位筋113可以为一个,第一限位筋113也可以为在周向方向间隔且对称布置的两个,料仓12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第二限位筋124,第二限位筋124也沿竖向方向延伸,且第二限位筋124与第一限位筋113的数量一一对应,当料仓12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转动至下料状态是,第二限位筋124与第一限位筋113在料仓12的转动方向上抵接。由此,可以实现限制料仓12的继续转动,避免料仓12转动过度。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筋124可以环绕转轴123延伸,更进一步地,第二限位筋124可以形成为环绕转轴123的U型形状。由此,第二限位筋124不仅可以限制料仓12的过度转动,而且,由于扭簧和转轴123位于第二限位筋124的内侧,第二限位筋124可以保护扭簧和转轴123,避免在料仓12转动的过程中扭簧和转轴123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
下面参考图8-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二的自动下料机构2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20,包括:料盒21、下料板22和驱动组件23。
具体地,料盒21内形成有储料腔211,储料腔211可以用于储存物料,具体地,储料腔211可以存放待投放的食材,如大豆、黑米等。料盒21上形成有与储料腔211连通的下料口212;下料板22与料盒21相连用于打开和关闭下料口212,当下料板22关闭下料口212时,储料腔211可以储存物料,即料盒21此时的功能为储物功能,用于将物料保存在储料腔211内;当下料板22打开下料口212时,储料腔211内预存的物料可以通过下料口212投放出去,例如可以将物料投放至烹饪腔内。这样,通过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下料口212的下料板22,用户可以预先将需要投放的食材存放在储料腔211内,待烹饪的时候,由自动下料机构20自动完成投放。由此,可以实现预约烹饪的功能,且可以避免食材长时间浸泡而破坏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23可以包括:双金属片231和挂杆232,挂杆232的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挂杆232的下端)可以形成有卡持部2321,卡持部2321适于与下料板22相卡持,挂杆232的另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挂杆232的上端)可以与双金属片231相连,并且挂杆232在钩挂位置(例如图8中所示的挂杆232所在的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可活动,当挂杆232位于钩挂位置时,卡持部2321可以与下料板22卡接,当挂杆232位于释放位置时,卡持部2321可以与下料板22脱离。
其中,双金属片231可以构造成在达到预定温度时驱动挂杆232活动至释放位置。也就是说,当双金属片231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231可以驱动挂杆232活动,使得挂杆232从钩挂位置活动到释放位置。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常温情况下,挂杆232位于钩挂位置,挂杆232的卡持部2321与下料板22卡接,将下料板22锁紧在料盒21上,下料板22封闭料盒21的下料口212,此时,料盒21的储料腔211内可储存待投放的物料,当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例如,当烹饪腔内的温度升高至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231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双金属片231发生形变,驱动挂杆232活动,使挂杆232从挂钩位置活动之释放位置,此时,挂杆232将下料板22从料盒21上解锁释放,下料板22打开料盒21的下料口212,存放于储料腔211内的物料通过料盒21的下料口212排出,例如投放至适于烹饪的烹饪腔中。
当双金属片231再次冷却后,挂杆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例如在复位件(例如下文中所述的复位把手24)的作用下恢复至挂钩位置,再次将下料板22挂接在料盒21上封闭下料口21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20,通过设置双金属片231,并在双金属片231与下料板22之间设置挂杆232,当双金属片231达到预定的温度时,双金属片231可以驱动挂杆232由钩挂位置活动到释放位置,使下料板22从料盒21上解锁,以打开下料口212,从而完成自动投放物料的过程。相较于相关技术中设置驱动电机来实现物料自动投放,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简单,零部件少,成本低且节约能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8所示,下料板22可以设在料盒21的底部,下料板22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线可转动以打开和关闭下料口212,卡持部2321与下料板22的远离枢转轴的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下料板22的左端)卡接。本实施例通过将下料板22设在料盒21的底部,当打开下料板22时,可以方便物料的排放,避免物料被卡顿,通过设置可转动的下料板22,通过转动下料板22的方式打开下料口212,结构简单,且可以保证下料板22打开的灵活性。
结合图8,料盒21形成为顶部和底部均敞开的盒体形状,料盒21的顶部可以盖设有可打开的盖板,料盒21的底部设有下料板22,下料板22封盖料盒21的底部,下料板22呈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料板的在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料板的右端)的端部设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连接轴,料盒21上设有与连接轴对应的枢转孔,连接轴可活动地插接在枢转孔内,以实现下料板22与料盒21的可转动连接。挂杆232的卡持部2321设于下料板22的在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下料板22的左端),并且卡持部2321适于与料板的另一端卡接,例如,卡持部2321可以与下料板22的另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下料板22的左端)的边沿卡持。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下料板22的另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下料板22的左端)可以设有适于与卡持部2321配合卡接或脱离配合的卡接配合部,通过卡接配合部与卡持部2321卡接实现将下料板22卡接于料盒21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挂杆232可以沿竖向方向(例如图9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挂杆232的下端可以形成有作为卡持部2321的卡勾,挂杆232的上端可以形成有触动部2322,挂杆232在释放位置时触动部2322与双金属片231接触,双金属片231在达到预定温度时推动触动部2322。也就是说,在常温状态下,挂杆232位于钩挂位置,双金属片231与位于挂杆232上端的触动部2322相互接触,例如面接触、点接触或线接触等等,此时双金属片231不推动挂杆232,挂杆232保持在当前的钩挂位置,将下料板22钩挂在料盒21上,封闭下料口212。当双金属片231达到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231推动触动部2322移动,触动部2322带动挂杆232的杆体活动,挂杆232的杆体带动位于下端的卡持部2321活动,使卡持部2321与下料板22脱离配合,打开下料口212,完成投料动作。
进一步地,挂杆232上可以形成有枢转部2323,枢转部2323可以位于挂杆232的两端之间,挂杆232绕枢转部2323的旋转中心轴线可转动。这样,当双金属片231推动挂杆232上部的触动部2322移动时,触动部2322可以带动挂杆232绕枢转部2323的旋转中心轴线转动,进而使得位于挂杆232下端的卡持部2321活动,实现卡持部2321与下料板22的脱离。本实施例通过将挂杆232设置为可转动,可以实现将双金属片231的推动移动转化为下部卡持部2321的绕旋转轴线的旋转运动,由此,结构紧凑,可以节约安装空间和挂杆232的运动空间。此外,通过设置枢转部2323在挂杆232上的相对位置,例如可以将枢转部2323靠近触动部2322设置,这样,双金属片231的推动触动部2322时的一小步位移可以通过挂杆232的杠杆作用,转化为下端卡持部2321的一大步位移,从而可以提高卡持部2321钩挂和脱离的灵敏度。
如图9所示,挂杆232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杆体形状,挂杆232的下端的端部设有卡持部2321,卡持部2321形成为沿挂杆232的厚度方向背离挂杆232凸起的卡勾,卡勾朝向下料板22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卡勾与挂杆232本体之间大体呈90°布置,以方便卡勾与下料板22之间钩挂连接。挂杆232的上端设有触动部2322,触动部2322形成为沿挂杆232的厚度方向背离挂杆232延伸的凸筋,在从触动部2322的固定端向自由端的方向上,触动部2322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其中,触动部2322和卡持部2321分别位于挂杆232的在厚度方向的两侧。
进一步地,挂杆232在上下方向上的中上部位置设有枢转部2323,枢转部2323形成为适于转轴插入的轴孔。具体地,参见图9,枢转部2323包括在挂杆232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支板,两个支板相对且平行设置,每个支板上均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支板的轴孔,用于安装挂杆232的转轴可以可转动设置轴孔内,由此,可以实现挂杆232的可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如图8所示,自动下料机构20还可以包括:复位把手24,复位把手24与挂杆232相连,复位把手24构造成在外力的作用下驱动挂杆232从释放位置转变为钩挂位置。也就是说,当用户施加作用力于复位把手24上时,例如拉动或推动复位把手24,复位把手24可以将该作用力传递至挂杆232,从而带动挂杆232从释放位置变化为钩挂位置。例如,双金属片231在达到预定温度后,将挂杆232推动至释放位置,然后,双金属片231冷却之后,可以通过操作复位把手24,将挂杆232再次挂接在下料板2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组件23还可以包括:支架233,双金属片231和挂杆232均固定于支架233上。由此,可以方便固定双金属片231和挂杆232。其中,挂杆232和双金属片231可以在双金属片231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换言之,挂杆232可以布置在双金属片231的在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侧,且挂杆232的触动部2322与双金属片231在其厚度方向上正对。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支架233上可以设有间隔且相对布置的两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上均形成有固定槽,两个固定槽相对布置且开口相向,其中,双金属片231的在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固定槽中,并与两个固定槽相对位置固定。
更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双金属片231可以包括:环形部和变形部,环形部形成为圆环形状,变形部连接在环形部的内侧边沿并沿径向向内延伸,且在从变形部的固定端向自由端的方向(例如图11中所示的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变形部的宽度逐渐减小。其中,变形部与挂杆232的触动部2322在双金属片231的厚度方向正对且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1和图12所示,支架233可以沿竖向方向(例如图12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支架233上可以设在至少一个转轴(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轴2331),复位把手24和挂杆232之间传动连接有至少一个传动杆25(例如下文中所述的第一杆251、第二杆252和第三杆253),传动杆25可转动地固定于转轴上。这样,复位把手24可以通过传动杆25将外力传递至挂杆232上,用于驱动挂杆232复位至钩挂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支架233上可以设有多个转轴,多个转轴可以包括:第一轴2331、第二轴2332和第三轴2333,第一轴2331与第二轴2332、第三轴2333可以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依次间隔布置,复位把手24和挂杆232之间可以设有多个传动杆25,多个传动杆25可以包括第一杆251、第二杆252和第三杆253,其中,第一杆251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一杆251可以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轴2331,第二杆252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二杆252可以可转动地设在第二轴2332上,第三杆253可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且第三杆253可以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轴2333上。更进一步地,第一杆251的上端可以与复位把手24相连,第一杆251的下端可以与第二杆252的上端相连,第三杆253的上端可以与第二杆252的下端相连,第三杆253的下端可以与挂杆232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支架233关于其竖向的中心先对称布置,支架233包括主架体2334和与主架体2334相连的第一轴2331、第二轴2332和第三轴2333,第一轴2331、第二轴2332和第三轴2333均包括两个,两个第一轴2331分别设在主架体233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两个第二轴2332分别设在主架体233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两个第三轴2333分别设在主架体233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
更进一步地,第一杆251设在支架233的顶部,第一杆251包括水平部2511和竖向延伸部2512,水平部2511呈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杆体形状,水平部2511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垂直于水平部2511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复位把手24相连,竖向延伸部2512包括两个,两个竖向延伸部2512对称布置在水平部2511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两个竖向延伸部2512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延伸,竖向延伸部2512的上部设有与第一轴2331可转动配合的第一轴孔2513。
更进一步地,第二杆252包括两个,两个第二杆252分别位于支架233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杆252分别与第一杆251的两个竖向延伸部2512相连,且两个第二杆252对称布置。第二杆252呈沿竖向方向延伸的直杆形状,第二杆252的在上下方向的中部设有第二轴孔2521,第二轴2332与第二轴孔2521可转动配合,第二杆252的上端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垂直于第二杆252的凸柱2522,竖向延伸部2512的下端形成有开口向下的卡槽2514,凸柱2522配合在卡槽2514内。
更进一步地,第三杆253包括两个,两个第三杆253分别与两个第二杆252相连,且两个第三杆253关于垂直于两个第三杆253连线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第三杆253沿竖向方向延伸,第三杆253的下端形成有第三轴孔,第三轴孔与第三轴2333可转动配合,第三杆253的上端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垂直于第三杆253延伸的定位柱2532,定位柱2532包括两个,两个定位柱2532在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杆252的下端卡持在两个定位柱253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自动下料机构20还可以包括:蒸汽管26,蒸汽管26的一端与蒸汽腔连通且另一端连通至双金属片231所在空间。例如图8所示,蒸汽管26可以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管,蒸汽管26的下端与破壁机、料理机或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连通,蒸汽管26的上端延伸至邻近双金属片231。这样,当料理机或烹饪器具开始烹饪加热时,可以通过蒸汽管26将热量和温度传递至双金属片231,使得双金属片231发生变形,驱动挂杆232活动,打开下料板22,实现投放物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从而提高了破壁机的整体性能。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可以是破壁机、料理机、豆浆机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破壁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破壁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自动下料机构,从而提高了破壁机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盒,所述料盒内具有储料腔,所述料盒在储料状态和下料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料盒在所述储料状态时将物料存储在所述储料腔内,所述料盒在所述下料状态时将所述储料腔内的物料排出;
相变组件,所述相变组件包括:基体和从动件,所述基体内形成有一侧敞开且容积可调的空腔,所述从动件可移动地封盖在所述空腔的敞开侧,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从动件与所述料盒相连,所述相变材料在达到相变温度时驱动所述从动件移动,以使所述料盒从所述储料状态切换为所述下料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包括:盒体和下料板,所述盒体的底部敞开形成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板与所述盒体相连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下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设于所述料盒和所述下料板中的其中一个上,所述从动件包括:封板和杆部,所述封板封盖所述空腔,所述杆部连接在所述封板的背离所述空腔的一侧,
在所述杆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从动件在卡持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从动件在所述卡持位置时,所述杆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料盒和所述下料板中的另一个卡持,所述从动件在所述脱离位置时,所述杆部的自由端与所述料盒和所述下料板中的另一个脱离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基体和所述从动件之间且位于所述空腔的外侧,所述弹性件始终具有推动所述从动件移动至所述脱离位置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杆部的径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基体相连且位于所述封板的背离所述空腔的一侧,所述挡板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杆部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导向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呈环绕所述杆部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挡板的朝向所述封板的一侧,所述密封件密封连接在所述杆部的外周壁和所述基体的内表面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的相对的两侧均形成有沿水平方向背离所述下料板延伸的旋转轴,所述下料板绕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可转动,所述相变组件设在所述下料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连线的其中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在达到所述相变温度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且体积变小。
10.一种破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下料机构。
CN202120685861.3U 2021-04-02 2021-04-02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Active CN215226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5861.3U CN215226986U (zh) 2021-04-02 2021-04-02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5861.3U CN215226986U (zh) 2021-04-02 2021-04-02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6986U true CN21522698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7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5861.3U Active CN215226986U (zh) 2021-04-02 2021-04-02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6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8659B (zh) 烹饪器具
CN108968668B (zh) 烹饪器具
EP2116799B1 (en) Refrigerator with Cold Storage Unit
CN110477762B (zh) 具有空气加热与高压密封功能的锅盖及具有该锅盖的锅具
WO2008143451A1 (en) Ice making assembly for a refrigerator
CN215226986U (zh)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CN215191098U (zh)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CN215226967U (zh) 自动下料机构和具有其的破壁机
CN210871141U (zh) 具有空气加热与高压密封功能的锅盖及具有该锅盖的锅具
CN211155134U (zh) 送料机构和家用电器
CN111227637B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0493714U (zh) 水箱组件和家用电器
US20230160620A1 (en)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CN211911540U (zh) 洗涤电器
CN109380987B (zh) 烹饪设备
KR200383385Y1 (ko) 압력밥솥의 잠금장치
CN111972981B (zh) 烹饪器具
CN214906054U (zh) 一种压力空气炸锅
CN217488441U (zh) 一种食物处理机
CN214964847U (zh) 下料装置和食物处理机
CN217521868U (zh) 开关机构及烹饪设备
CN113287943A (zh) 水箱组件及具有其的蒸箱
CN216454695U (zh) 面包机及自锁搅拌机构
CN210989655U (zh) 养生壶
CN216822802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压力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