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8836U -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8836U
CN215188836U CN202120933534.5U CN202120933534U CN215188836U CN 215188836 U CN215188836 U CN 215188836U CN 202120933534 U CN202120933534 U CN 202120933534U CN 215188836 U CN215188836 U CN 215188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tching
water
water pipe
embryo
cray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35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仕海
黄俊旗
徐斌
薛海波
江谢武
李辉
高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Hisenor Marine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Zhanjiang Hisenor Marine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isen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Hisenor Marine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Zhanjiang Hisenor Marine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isen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Hisenor Marine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Zhanjiang Hisenor Marine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Hisen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Hisenor Marine Organism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35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8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8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8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螯虾养殖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容器、水管以及过滤装置。水管伸入孵化容器的底部出水,带动孵化容器内的胚胎向上翻滚,促进胚胎孵化,到达顶层的水携带密度较小的死卵和杂质经通口流入导管,水到达过滤装置经过滤后再次经水管抽入至孵化容器内,并利用外接水箱定期通过水管换水。本申请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基于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胚胎发育的特点,能够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稳定性强;孵化容器内环境利于胚胎的发育,减少亲虾抱卵中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提高了孵化成活率,不受季节限制,可多个孵化容器一起使用,应用于红螯螯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螯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ratus)又称“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一种养殖潜力较高的世界性淡水经济虾类,其出肉率高,肉质细嫩,胆固醇含量只有一般虾类的7成左右。在生物学特性上,红螯螯虾怀卵量少,每次产卵300~600粒,适宜条件下抱卵孵化时间为35~42天,温度低时更长,每年抱卵次数仅有3~4次。在传统的抱卵孵化管理过程中,胚胎极易受环境、营养、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而脱落至水中。此外,在养殖生产中还观察到,由于亲虾体质原因,抱卵亲虾会出现死亡的现象,这导致依附在游泳足刚毛上的胚胎法继续孵化,给红螯螯虾的育苗造成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有效控制各种理化因子和病原微生物,便于管理,从而提高胚胎的孵化率。
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容器、水管以及过滤装置;
所述孵化容器顶部的侧壁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连通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水管呈三开口型,所述水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孵化容器的底部,第二端伸入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端,第三端与外接水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孵化容器的底部为倒圆锥形。
优选的,所述水管第一端的伸入点位于所述孵化装置中轴线与所述通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一端围成滤网室,所述导管伸入所述滤网室。
优选的,所述导管套设有过滤袋。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端围成温控室,所述水管的第二端伸入所述温控室。
优选的,所述温控室设有气泵、纳米管、温控装置以及潜水泵;
所述气泵设于所述孵化容器外部,与所述纳米管通过气管相连通;
所述纳米管的长度方向沿水流方向设置,且设于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
所述潜水泵设于远离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且与所述水管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控温装置设于所述潜水泵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围成吸附室;
所述吸附室设有过滤材料。
优选的,还包括不锈钢支座,所述孵化容器架设于所述不锈钢支座上。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分别设有球阀。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容器、水管以及过滤装置。水管伸入孵化容器的底部出水,带动孵化容器内的胚胎向上翻滚,促进胚胎孵化,到达顶层的水携带密度较小的死卵和杂质经通口流入导管,水到达过滤装置经过滤后再次经水管抽入至孵化容器内,并利用外接水箱定期通过水管换水。本申请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基于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胚胎发育的特点,能够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稳定性强;孵化容器内环境利于胚胎的发育,减少亲虾抱卵中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提高了孵化成活率,不受季节限制,可多个孵化容器一起使用,应用于红螯螯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气泵;2、潜水泵;3、过滤装置;4、球阀;5、水管;6、孵化容器;7、不锈钢支座;8、通口;9、过滤材料;10、第一隔板;11、第二隔板;12、纳米管;13、气管;14、温控装置;15、过滤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包括孵化容器6、水管5以及过滤装置3;孵化容器6顶部的侧壁开设有通口8,通口8连通导管,导管与过滤装置3的第一端连通;水管5呈三开口型,水管5的第一端伸入孵化容器6的底部,第二端伸入过滤装置3的第二端,第三端与外接水箱连通。
本申请中,孵化容器6可采用PE材质,直径50cm,高95cm,通口8设于上平面往下5cm处。过滤装置3的容积为40cm(高)×45cm(宽)×85cm(长)。水管5可采用PVC管材。
本申请中,水管5伸入孵化容器6的底部出水,带动孵化容器6内的胚胎向上翻滚,促进胚胎孵化,到达顶层的水携带密度较小的死卵和杂质经通口8流入导管,水到达过滤装置3经过滤后再次经水管5抽入至孵化容器6内,并利用外接水箱定期通过水管5换水。本申请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基于红螯螯虾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胚胎发育的特点,能够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稳定性强;孵化容器6内环境利于胚胎的发育,减少亲虾抱卵中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提高了孵化成活率,不受季节限制,可多个孵化容器6一起使用,应用于红螯螯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进一步的,孵化容器6的底部为倒圆锥形。
本申请中,倒圆锥形底部的平面直径50cm,高40cm,用于防止黏附杂质,易于保持孵化容器6内的健康孵化环境。
进一步的,水管5第一端的伸入点位于孵化装置中轴线与通口8之间。
本申请中,水流会使胚胎维持在孵化容器6内远离通口8的一侧翻滚,有效保护胚胎孵化环境的稳定性,也避免正常胚胎流入通口8造成损失。
进一步的,过滤装置3设有第一隔板10,第一隔板10与过滤装置3的第一端围成滤网室,导管伸入滤网室。
本申请中,第一隔板10的水平位置距过滤装置3的第一端10cm,垂直位置距过滤装置3的底部间隔3cm。滤网室作为过滤的第一步,用于截留死卵和杂质。
进一步的,导管套设有过滤袋15。
本申请中,过滤袋15可过滤水分,并将死卵和杂质封存于袋中,只需定期更换过滤袋15即可完成滤网室的清洁,方便打理。
进一步的,过滤装置3设有第二隔板11,第二隔板11与过滤装置3的第二端围成温控室,水管5的第二端伸入温控室。
本申请中,第二隔板11的水平位置距过滤装置3的第一端50cm,垂直位置与过滤装置3的底部相连,距顶部间隔6cm。温控室可用于对过滤后的水进行升温等处理。
进一步的,温控室设有气泵11、纳米管12、温控装置14以及潜水泵2;气泵11设于孵化容器6外部,与纳米管12通过气管13相连通;纳米管12的长度方向沿水流方向设置,且设于靠近第二隔板11的一侧;潜水泵2设于远离第二隔板11的一侧,且与水管5的第二端连通;控温装置设于潜水泵2的底部。
本申请中,设置气泵11连接纳米管12的曝气增氧方式结构简单、增氧效率高。利用潜水泵2底部的温控装置14保持水温稳定,并及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水管5抽至孵化容器6实现循环利用,水质的稳定性好且实现了资源最大利用。
进一步的,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之间围成吸附室;吸附室设有过滤材料9。
本申请中,过滤材料9可为陶瓷环。水流经第一隔板10底部的间隙后经过遍布过滤材料9的吸附室进行生化过滤改善水质,再由第二隔板11顶部的间隙流入温控室,有害物质的吸附效率高。
进一步的,还包括不锈钢支座7,孵化容器6架设于不锈钢支座7上。
进一步的,水管5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分别设有球阀4。
本申请中,水管5第一端的球阀4配合水管5第二端相连的潜水泵2用于控制循环水路的开闭,水管5第三端的球阀4用于定期排换水。日常运行时,水管5第三端的球阀4处于关闭状态,需要换水时可将其打开进行排换水。
以下提供本申请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的具体实施例。
(1)挑选适量受精7天左右的抱卵母虾,使用梳齿≤1mm的篦子将抱卵母虾进行胚胎剥离,使用1000ppm的甲醛消毒剂消毒15秒,然后使用清水冲洗;
(2)胚胎消毒清洗后,分别放入3个不同的孵化容器,投放密度分别为200粒/L、500粒/L、800粒/L;
(3)使用本申请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孵化条件:水温27℃,溶解氧≥5mg/l,pH 7.0-8.5,弱光环境进行离体孵化。孵化容器水流量1m3/h,每两天换水1/4。每日及时清理死卵或死亡幼体1次,并使用甲醛作为消毒剂,终浓度1000ppm,消毒15秒。
本申请实施例的孵化效果如下:200粒/L的胚胎孵化率为93%,500粒/L的胚胎孵化率为91%,800粒/L的胚胎孵化率为84%。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化容器、水管以及过滤装置;
所述孵化容器顶部的侧壁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连通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水管呈三开口型,所述水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孵化容器的底部,第二端伸入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端,第三端与外接水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容器的底部为倒圆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第一端的伸入点位于所述孵化装置中轴线与所述通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一端围成滤网室,所述导管伸入所述滤网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套设有过滤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端围成温控室,所述水管的第二端伸入所述温控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室设有气泵、纳米管、温控装置以及潜水泵;
所述气泵设于所述孵化容器外部,与所述纳米管通过气管相连通;
所述纳米管的长度方向沿水流方向设置,且设于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
所述潜水泵设于远离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且与所述水管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控温装置设于所述潜水泵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围成吸附室;
所述吸附室设有过滤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锈钢支座,所述孵化容器架设于所述不锈钢支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分别设有球阀。
CN202120933534.5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Active CN215188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3534.5U CN215188836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3534.5U CN215188836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8836U true CN215188836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8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3534.5U Active CN215188836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88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964A (zh) * 2022-03-07 2022-07-29 江苏中水东泽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螯螯虾的离体孵化系统和方法
CN115443929A (zh) * 2022-10-17 2022-1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淡水螯虾受精卵孵化器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3964A (zh) * 2022-03-07 2022-07-29 江苏中水东泽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螯螯虾的离体孵化系统和方法
CN115443929A (zh) * 2022-10-17 2022-12-0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淡水螯虾受精卵孵化器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2996B (zh) 一种养殖水循环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4094874B (zh) 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
CN203492593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装置
CN203152265U (zh) 一种养殖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15188836U (zh) 一种红螯螯虾胚胎离体孵化装置
CN103583426B (zh) 一种沉性鱼卵孵化器
CN203934502U (zh) 一种工厂蟹养殖系统
CN207754365U (zh) 一种三文鱼水循环养殖系统
CN101614004B (zh) 一种清除池塘蓝藻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618554U (zh) 一种沉性鱼卵孵化器
CN208228085U (zh) 一种跌水增氧型水产养殖池
CN206895602U (zh) 一种鱼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装置
CN211353581U (zh) 一种自循环育苗池
CN205671269U (zh) 一种水产养殖循环水回用净化装置
CN205409132U (zh) 养虾装置
CN108668975A (zh) 一种跌水增氧型水产养殖池
CN204634758U (zh) 一种淡水苗种循环水培育系统
CN210054322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09677123U (zh) 一种鱼稻共生养殖装置
CN209210530U (zh) 一种微藻保种培养用水的简易制备装置
CN207626384U (zh) 一种立体式海参循环养殖系统
CN2511128Y (zh) 养殖用水质控制装置
CN208129238U (zh) 一种养殖池
CN206303016U (zh) 一种螃蟹养殖系统
CN206629747U (zh) 一种淡水鱼鱼苗孵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