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8539U - 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68539U CN215168539U CN202120158836.XU CN202120158836U CN215168539U CN 215168539 U CN215168539 U CN 215168539U CN 202120158836 U CN202120158836 U CN 202120158836U CN 215168539 U CN215168539 U CN 215168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conveying belt
- roller
- fixed mounting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通过安装块将气缸和支撑杆进行支撑,输送带二呈梯形,当装置正常使用时,在输送带二中通过电机二上的转轴带动齿轮二,通过齿轮二和固定座上的齿轮一通过链条活动连接从而驱动辊轴,梯形的输送带二可以使车辆更容易的行驶至其上方,电机二停转使辊轴固定,由于车胎与辊轴之间的摩擦力使车辆稳定的固定在输送带二上,通过电机一转动丝杠轴对安装块进行移动,在移动的同时气缸上顶,通过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对输送带二进行支撑,当气缸移动至输送带一上时停止,通过输送带一其中的抱紧环对车辆的轮毂进行抱死,使车辆安稳的停在输送带一上,从而完成停放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式泊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目前驾驶员在立体车库进行停车时只能将车通过电梯或者通过旋转坡道对将车停进车位,但是旋转坡道的制造成本巨大,而且还占据车库容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固定开设平行的滑槽,且滑槽上方滑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滑槽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滑块,所述安装块表面固定开设平行的限位槽一,且限位槽一内滑动安装滑座一,所述滑座一活动连接在连接杆一的一端,所述安装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平行的铰接座一,且铰接座一上活动连接连接杆二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相互交叉,且交叉处活动安装活动轴,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输送带二下方固定开设的限位槽二内滑动安装的滑座二上,所述连接杆一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输送带二另一侧下方的固定安装的铰接座二上,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之间固定安装平行的支撑杆,且支撑杆上固定铰接气缸的底部,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铰接在另一侧的支撑杆上,
所述传输带二内部固定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上固定安装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转轴,且转轴上固定安装齿轮二,所述转轴贯穿空腔至空腔另一侧固定安装的轴承一内圈,位于所述齿轮二旁的转轴上活动安装辊轴,位于所述电机二的空腔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多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座,且固定座上也活动安装辊轴,且辊轴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安装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通过链条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固定安装电机一,且电机一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丝杠轴,所述丝杠轴活动贯穿滑槽与滑块,所述滑块与丝杠轴之间固定安装螺纹环,且螺纹环内圈的螺纹与丝杠轴外圈上端螺纹相互啮合,所述丝杠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一端固定安装的轴承二的内圈上。
优选的,位于安装块旁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支撑座,且支撑座上固定安装输送带一,所述输送带一内部固定设有腔室,且腔室内部通过马达带动抱紧环,所述抱紧环贯穿输送带一顶端,所述输送带一表面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二呈梯形,靠近所述输送带二边侧的辊轴的直径小于输送带二中部的辊轴的直径,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由活动轴呈交叉形。
优选的,所述抱紧环活动安装在输送带一内部的四角上,且抱紧环的直径小于车轮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底座上通过安装块将气缸和支撑杆进行支撑,同时在支撑杆中部贯穿安装活动轴,通过活动轴将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交叉安装在安装块四角上的铰接座一和输送带二下方的铰接座二上,同时输送带二呈梯形,在输送带二中通过电机上的转轴带动齿轮二,通过齿轮二和固定座上的齿轮一通过链条活动连接从而驱动辊轴,梯形的输送带二可以使车辆更容易的停在上方,电机二停转使辊轴固定,由于车胎与辊轴之间的摩擦力使车辆稳定的固定在输送带二上,使装置更具安全效应;
2.通过电机一转动丝杠轴对安装块进行移动,在移动的同时气缸上顶,通过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对输送带二进行支撑,当气缸移动至输送带一上时停止,通过输送带一其中的抱紧环对车辆的轮毂进行抱死,使车辆安稳的停在输送带一上,从而将车辆停放在车位之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二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纹环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安装块;3、铰接座一;4、滑块;5、滑槽;6、抱紧环;7、支撑座;8、输送带一;9、气缸;10、输送带二;11、铰接座二;12、连接杆一;13、活动轴;14、支撑杆;15、电机一;16、丝杠轴;17、连接杆二;18、固定座;19、齿轮一;20、链条;21、电机二;22、转轴;23、齿轮二;24、辊轴;25、轴承一;26、螺纹环;27、轴承二、28、限位槽一;29、滑座一;30、滑座二;31、限位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表面固定开设平行的滑槽5,且滑槽5上方滑动设有安装块2,安装块2与滑槽5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滑块4,安装块2表面固定开设平行的限位槽一28,且限位槽一28内滑动安装滑座一29,滑座一29活动连接在连接杆一12的一端,安装座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平行的铰接座一3,且铰接座一3上活动连接连接杆二17的一端,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相互交叉,且交叉处活动安装活动轴13,连接杆二1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输送带二10下方固定开设的限位槽二31内滑动安装的滑座二30上,连接杆一1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输送带二10另一侧下方的固定安装的铰接座二11上,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之间固定安装平行的支撑杆14,且支撑杆14上固定铰接气缸9的底部,气缸9的伸缩端固定铰接在另一侧的支撑杆14上,
传输带二10内部固定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上固定安装电机二21,电机二21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转轴22,且转轴22上固定安装齿轮二23,转轴22贯穿空腔至空腔另一侧固定安装的轴承一25内圈,位于齿轮二23旁的转轴22上活动安装辊轴24,位于电机二21的空腔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多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座18,且固定座18上也活动安装辊轴24,且辊轴24与固定座18之间固定安装齿轮一19,齿轮一19与齿轮二23通过链条20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底座1一侧固定安装电机一15,且电机一15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丝杠轴16,丝杠轴16活动贯穿滑槽5与滑块4,滑块4与丝杠轴16之间固定安装螺纹环26,且螺纹环26内圈的螺纹与丝杠轴16外圈上端螺纹相互啮合,丝杠轴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5一端固定安装的轴承二27的内圈上。
进一步的,位于安装块2旁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支撑座7,且支撑座7上固定安装输送带一8,输送带一8内部固定设有腔室,且腔室内部通过马达带动抱紧环6,抱紧环6贯穿输送带一8顶端,输送带一8表面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板。
进一步的,输送带二10呈梯形,靠近输送带二10边侧的辊轴24的直径小于输送带二10中部的辊轴24的直径,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由活动轴13呈交叉形。
进一步的,抱紧环6活动安装在输送带一8内部的四角上,且抱紧环6的直径小于车轮的直径。
工作原理:在底座1上通过安装块2将气缸9和支撑杆14进行支撑,同时在支撑杆14中部贯穿安装活动轴13,通过活动轴13将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交叉安装在安装块2四角上的铰接座一3和输送带二10下方的铰接座二11上,同时输送带二10呈梯形,当装置正常使用时,在输送带二10中通过电机二21上的转轴22带动齿轮二23,通过齿轮二23和固定座18上的齿轮一19通过链条20活动连接从而驱动辊轴24,梯形的输送带二10可以使车辆更容易的行驶至其上方,电机二21停转使辊轴24固定,由于车胎与辊轴24之间的摩擦力使车辆稳定的固定在输送带二10上,通过电机一15转动丝杠轴16对安装块2进行移动,在移动的同时气缸9上顶,通过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对输送带二10进行支撑,当气缸9移动至输送带一8上时停止,通过输送带一8其中的抱紧环6对车辆的轮毂进行抱死,使车辆安稳的停在输送带一8上,从而完成停放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固定开设平行的滑槽(5),且滑槽(5)上方滑动设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与滑槽(5)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滑块(4),所述安装块(2)表面固定开设平行的限位槽一(28),且限位槽一(28)内滑动安装滑座一(29),所述滑座一(29)活动连接在连接杆一(12)的一端,所述安装块(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平行的铰接座一(3),且铰接座一(3)上活动连接连接杆二(17)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相互交叉,且交叉处活动安装活动轴(13),所述连接杆二(1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输送带二(10)下方固定开设的限位槽二(31)内滑动安装的滑座二(30)上,所述连接杆一(1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输送带二(10)另一侧下方的固定安装的铰接座二(11)上,所述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之间固定安装平行的支撑杆(14),且支撑杆(14)上固定铰接气缸(9)的底部,所述气缸(9)的伸缩端固定铰接在另一侧的支撑杆(14)上,
所述输送带二(10)内部固定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上固定安装电机二(21),所述电机二(21)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转轴(22),且转轴(22)上固定安装齿轮二(23),所述转轴(22)贯穿空腔至空腔另一侧固定安装的轴承一(25)内圈,位于所述齿轮二(23)旁的转轴(22)上活动安装辊轴(24),位于所述电机二(21)的空腔一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多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座(18),且固定座(18)上也活动安装辊轴(24),且辊轴(24)与固定座(18)之间固定安装齿轮一(19),所述齿轮一(19)与齿轮二(23)通过链条(20)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安装电机一(15),且电机一(15)的驱动端上固定连接丝杠轴(16),所述丝杠轴(16)活动贯穿滑槽(5)与滑块(4),所述滑块(4)与丝杠轴(16)之间固定安装螺纹环(26),且螺纹环(26)内圈的螺纹与丝杠轴(16)外圈上端螺纹相互啮合,所述丝杠轴(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5)一端固定安装的轴承二(27)的内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安装块(2)旁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支撑座(7),且支撑座(7)上固定安装输送带一(8),所述输送带一(8)内部固定设有腔室,且腔室内部通过马达带动抱紧环(6),所述抱紧环(6)贯穿输送带一(8)顶端,所述输送带一(8)表面的一侧固定设有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二(10)呈梯形,靠近所述输送带二(10)边侧的辊轴(24)的直径小于输送带二(10)中部的辊轴(24)的直径,所述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17)由活动轴(13)呈交叉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6)活动安装在输送带一(8)内部的四角上,且抱紧环(6)的直径小于车轮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58836.XU CN215168539U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58836.XU CN215168539U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68539U true CN215168539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40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58836.XU Active CN215168539U (zh) | 2021-01-20 | 2021-01-20 | 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68539U (zh) |
-
2021
- 2021-01-20 CN CN202120158836.XU patent/CN2151685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15003B (zh) | 机器人抱夹搬运器 | |
CN102900256B (zh) | 一种汽车纵向智能搬运装置 | |
CN206971842U (zh) | 夹抱型agv搬运器及具有其的存取组合 | |
CN106639415A (zh) | 一种新型立体停车装置 | |
CN109132307A (zh) | 一种高精传动移载机 | |
CN206646884U (zh) | 一种立体车库快速横移装置 | |
CN203846822U (zh) | 立体停车库 | |
CN215168539U (zh) | 一种辊式传送泊车装置 | |
CN106672545A (zh) | 一种管片流水线链式牵引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441167A (zh) |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及工作方法 | |
CN208686164U (zh) | 一种无避让式立体车库 | |
CN104196289B (zh) | 一种可移动载车装置 | |
CN219316550U (zh) | 一种车辆水平搬运器 | |
CN108331399A (zh) | 一种可节省空间的立体式停车库 | |
CN208803764U (zh) | 旋转立体式车库 | |
CN208152655U (zh) | 前移旋转避让式升降横移立体车库 | |
CN208897851U (zh) | 一种高精传动移载机 | |
CN108412281B (zh) | 一种汽车搬运装置 | |
CN215760779U (zh) | 一种载车夹抱式停车机器人 | |
CN108979271A (zh) | 一种带有伸缩驻车机构的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 | |
CN108824877A (zh) | 一种双层自动停车库 | |
CN204492279U (zh) | 剪式双层升降车位 | |
CN209637322U (zh) | 一种横跨道路的立体车库 | |
CN107264540B (zh) | 用于轨道交通的高爬坡性能齿轮和齿条组合结构 | |
CN210342814U (zh) | 路肩行道树之间的移升式单车泊车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26238 No.3 Xinglong Road, Binjiang Avenue, Linjiang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anp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6238 No.3 Xinglong Road, Binjiang Avenue, Linjiang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AMPU STEREO GARAG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