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5226U -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5226U
CN215165226U CN202023342954.0U CN202023342954U CN215165226U CN 215165226 U CN215165226 U CN 215165226U CN 202023342954 U CN202023342954 U CN 202023342954U CN 215165226 U CN215165226 U CN 215165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tment
submarine
layer
scour protection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29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毅恒
余博唯
钟哲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m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mu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mu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mu Co
Priority to CN2020233429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5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5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5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驳岸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河岸边缘的驳岸和位于水底上方的防冲带,所述防冲带沿所述驳岸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防冲带设置于所述驳岸上,所述防冲带遮蔽所述驳岸靠近所述水底一侧的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冲带,能够避免水直接冲击水底和驳岸交界处,减少渣土层和鹅卵石层流失,此外由于防冲带的位于水底的上方,水底植物的根系依然能够在防冲带下方的水底生长,从而避免了水底和驳岸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和鹅卵石层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驳岸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的驳岸结构,通常是设置竖直的水泥驳岸,防止水流冲刷河岸导致水土流失。然而,在水泥驳岸和河道水底的交界处,水底的渣土层和鹅卵石层直接接触水泥驳岸,生长于水底的植物不易在此生长,水底的渣土层和鹅卵石层易随水流流失。而且在水泥驳岸和河道水底的交界处,水流受到驳岸的直接阻挡,具有较大的冲击了,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此处水底的渣土层和鹅卵石层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能够减少水底和驳岸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和鹅卵石层流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河岸边缘的驳岸和位于水底上方的防冲带,所述防冲带沿所述驳岸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防冲带设置于所述驳岸上,所述防冲带遮蔽所述驳岸靠近所述水底一侧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防冲带包括防冲石体,所述防冲石体遮蔽所述驳岸靠近所述水底一侧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防冲石体的缝隙填充厚碎石。
可选的,所述防冲石体的下方设有渣土层。
可选的,所述渣土层的上方设置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设置于所述防冲石体远离所述驳岸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鹅卵石层和所述渣土层之间设置有厚碎石层,所述厚碎石层设置于所述防冲石体远离所述驳岸的一侧。
可选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所述驳岸,且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所述驳岸朝向所述防冲带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防冲带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排水管还穿过所述防冲带,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防冲带背离所述驳岸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河岸边缘的驳岸和位于水底上方的防冲带,防冲带沿驳岸的延伸方向设置,防冲带设置于驳岸上,防冲带遮蔽驳岸靠近水底一侧的表面。通过设置防冲带,能够避免水直接冲击水底和驳岸交界处,减少渣土层和鹅卵石层流失,此外由于防冲带的位于水底的上方,水底植物的根系依然能够在防冲带下方的水底生长,从而避免了水底和驳岸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和鹅卵石层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驳岸;2、防冲带;3、渣土层;4、鹅卵石层;5、厚碎石层;6、排水管;7、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河道的驳岸1结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河岸边缘的驳岸1和位于水底上方的防冲带2,防冲带2沿驳岸1的延伸方向设置,防冲带2设置于驳岸1上,防冲带2遮蔽驳岸1靠近水底一侧的表面。通过设置防冲带2,能够避免水直接冲击底和驳岸1交界处,减少渣土层3和鹅卵石层4流失,此外由于防冲带2的位于水底的上方,水底植物的根系依然能够在防冲带2下方的水底生长,从而减少了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3和鹅卵石层4流失。
在本实施例中,防冲带2包括防冲石体,防冲石体遮蔽驳岸1靠近水底一侧的表面。防冲石体可选择景观石,一方面起到美观的作用,一方面能够阻碍水流冲刷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防冲石体的缝隙填充厚碎石。这样设置,能够提高防冲石体的稳定性,而且减少防冲石体间的缝隙,阻碍水流的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防冲石体的下方设有渣土层3。渣土层3能够便于水底植物生长。渣土层3的上方设置鹅卵石层4,鹅卵石层4设置于防冲石体远离驳岸1的一侧。鹅卵石层4具有稳固水底、过滤水质的作用。如图1所示,鹅卵石层4位于水面的下方。鹅卵石层4和渣土层3之间设置有厚碎石层5,厚碎石层5设置于防冲石体远离驳岸1的一侧。厚碎石层5的设置,能够便于水底植物的根系附着,便于水底植物的生长,水底植物的生长越是茂盛,越能减少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3和鹅卵石层4流失。
本实施例的河道的驳岸1结构,还包括排水管6,排水管6穿过驳岸1,且排水管6的排水口位于驳岸1朝向防冲带2的一侧。排水管6能够向河道排水。排水口设置于防冲带2的内部。这样在水自排水口出来便被防冲带2阻碍,减少水流的流速,减少对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的冲刷,从而减少了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3和鹅卵石层4流失。或者,排水管6还穿过防冲带2,排水口设置于防冲带2背离驳岸1的一侧。这样设置,排出的水能够直接汇入河水中,减少对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的冲刷,从而减少了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3和鹅卵石层4流失。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的驳岸1结构,其能够避免水直接冲击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减少渣土层3和鹅卵石层4流失,此外由于防冲带2的位于水底的上方,水底植物的根系依然能够在防冲带2下方的水底生长,从而避免了水底和驳岸1交界处的河底渣土层3和鹅卵石层4流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在河岸边缘的驳岸和位于水底上方的防冲带,所述防冲带沿所述驳岸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防冲带设置于所述驳岸上,所述防冲带遮蔽所述驳岸靠近所述水底一侧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带包括防冲石体,所述防冲石体遮蔽所述驳岸靠近所述水底一侧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石体的缝隙填充厚碎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石体的下方设有渣土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土层的上方设置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设置于所述防冲石体远离所述驳岸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卵石层和所述渣土层之间设置有厚碎石层,所述厚碎石层设置于所述防冲石体远离所述驳岸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所述驳岸,且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位于所述驳岸朝向所述防冲带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防冲带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的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还穿过所述防冲带,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防冲带背离所述驳岸的一侧。
CN202023342954.0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Active CN215165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2954.0U CN215165226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2954.0U CN215165226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5226U true CN21516522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1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2954.0U Active CN215165226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5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uun et al. Natural by-passing of sand at coastal inlets
CN1330830C (zh) 湖泊陡坎沿岸水域基底修复方法
CN211285509U (zh) 河流滚水坝取水结构
CN215165226U (zh) 一种河道的驳岸结构
CN114032841B (zh) 混凝土联锁排与水泥土组合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
CN207160128U (zh) 一种箱涵式大型海水取水构筑物及施工结构
CN210186599U (zh) 一种冲洗式沉沙池
CN109322317A (zh) 一种应用于水利工程建筑物边坡的多功能生态渠道
CN208088234U (zh) 一种应用挡土砖制作的生态护坡系统
CN114651672B (zh) 一种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和减灾空间系统
CN103452082B (zh) 一种具有滤泥抗堵、高效排水功能的环保型退水口
CN108277779A (zh) 一种应用挡土砖制作的生态护坡系统
CN210561974U (zh) 一种多功能海堤体系
CN211080094U (zh) 一种湖泊岸滩的抗侵蚀防护结构
CN211080123U (zh) 一种河湖生态岸坡保护装置
CN208830259U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护岸结构
CN105649140A (zh) 取水构筑物、取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以及取水构筑物的建造方法
CN207003367U (zh) 一种保滩坝堤顶过滤结构
JPH1136262A (ja) 護岸際の植生方法
CN21673948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CN219195796U (zh) 一种山区泥沙处理装置
CN211340662U (zh) 一种港口航道生态护岸结构
CN204728267U (zh) 一种用于船闸口门区的组合式减淤结构
CN221608984U (zh) 一种河道内减淤防冲的取水廊道
CN104746484B (zh) 一种水库下游的双层人工河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102 Shuiyin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am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30 No.102, Shuiyin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UAMU 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