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31964U -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31964U
CN215131964U CN202120710583.2U CN202120710583U CN215131964U CN 215131964 U CN215131964 U CN 215131964U CN 202120710583 U CN202120710583 U CN 202120710583U CN 215131964 U CN215131964 U CN 215131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ackrest
buttocks
bolt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05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7105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31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31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319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包括臀部托起座及背靠托板;臀部托起座内部为中空结构,以形成便盆容置腔;臀部托起座上端面中部开有连通便盆容置腔的排便口;背靠托板前边沿与臀部托起座后上沿通过一转轴件转动连接。效果:将本申请置于病床,患者躺卧于本申请上,以使其臀部抵至臀部托起座上,使得其肛门正对排便口,并以使其背部抵靠至背靠托板上,即使得患者臀部能被抬高一定高度,当患者要解大小便时,将一便盆置于便盆容置腔中,患者大小便即可通过排便口排至便盆内,患者躺卧于本申请上不用侧身即可完成大小便的快捷排放,使得排便方便,排便不累,且患者身体能尽量保持躺卧状态保持不动,使得有助身体快速康每。

Description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活动困难,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损害。强直性脊柱炎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进行治疗,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
对于手术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一般需要躺卧于病床上较长时间进行静养,即其不能下床,也不能在病床上起身及翻身,且需要其保持躺卧姿势,以尽量保持其背部与其头部处在一定固定角度保持不动,以便于其身体术后快速康复,同时,其较长时间卧床,其吃喝拉撒均在病床上进行,其身体尽量保持不动的话,其臀部抵贴至病床床单,就使得其排大小便非常不方便,尤其是排大便,这就需要其每天均需要使用到排小便引流袋及排大便造口袋,使得会大大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且现有排大便造口袋在使用时也不是很方便,尤其当患者需要排大便时,依然需要患者稍微侧身,使得会增加患者劳累,且不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快速康复。
因此,现有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包括臀部托起座及背靠托板;
所述臀部托起座底部为中空结构,以使形成便盆容置腔;所述臀部托起座上端面中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便盆容置腔的排便口;所述背靠托板前边沿与所述臀部托起座后上沿通过一转轴件转动连接。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臀部托起座左端面、右端面及前端面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便盆容置腔的便盆取放口。
优选地,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与所述臀部托起座上端面相齐平设置,且所述背靠托板下底面后部向下固设有一将其支起的下顶块,所述下顶块底部与所述背靠托板底部相齐平。
优选地,还包括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的左牵拉固定件及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的右牵拉固定件;
所述左牵拉固定件前端与所述臀部托起座左端面后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右牵拉固定件前端与所述臀部托起座右端面后下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牵拉固定件包括左伸缩杆、左固定插销及左转动轴;所述右牵拉固定件包括右伸缩杆、右固定插销及右转动轴;
所述臀部托起座左端面后下部向右开设有左固定孔;所述臀部托起座右端面后下部向左开设有右固定孔;所述左伸缩杆前端开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左转孔;所述右伸缩杆前端开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右转孔;
所述左固定插销向下固设至所述左伸缩杆后端;所述左转动轴从左向右插至所述左转孔及所述左固定孔内;
所述右固定插销向下固设至所述右伸缩杆后端;所述右转动轴从右向左插至所述右转孔及所述右固定孔内。
优选地,所述左伸缩杆包括后端形成为敞口的左中空固定套筒、左连接杆及左紧固螺栓;所述左连接杆前端从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后端敞口插入至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内;所述左紧固螺栓向右旋入至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内,并抵至所述左连接杆外壁;
当拧松所述左紧固螺栓时,所述左连接杆前端伸出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外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左固定插销前后位置可调;
所述右伸缩杆包括后端形成为敞口的右中空固定套筒、右连接杆及右紧固螺栓;所述右连接杆前端从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后端敞口插入至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内;所述右紧固螺栓向左旋入至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内,并抵至所述右连接杆外壁;
当拧松所述右紧固螺栓时,所述右连接杆前端伸出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外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右固定插销前后位置可调。
优选地,还包括一以供患者头部枕设的头枕;
所述头枕可前后移动的固定至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后中部。
优选地,所述头枕包括枕块、左横置L型固定杆、右横置L型固定杆、左调节螺栓及右调节螺栓;
所述枕块后端面左侧向前开设有左滑槽,所述枕块后端面右侧向前开设有右滑槽;
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后下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左后中部;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插至所述左滑槽;所述左调节螺栓从所述枕块左端面后端向右旋入至所述左滑槽,并抵至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外壁;
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后下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右后中部;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插至所述右滑槽;所述右调节螺栓从所述枕块右端面后端向左旋入至所述右滑槽,并抵至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外壁;
当同步拧松所述左调节螺栓及所述右调节螺栓时,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伸出所述左滑槽后端外的长度及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伸出所述右滑槽后端外的长度同步可调,以使所述枕块前后位置可调。
优选地,所述臀部托起座上端面设有一层臀部托垫;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设有一层背靠垫;所述枕块上端面设有一层头托垫,所述枕块下底面设有一层隔离垫;
所述臀部托垫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臀部限位槽;所述背靠垫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背靠限位槽;所述头托垫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头枕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臀部托垫上端面前侧沿左右方向向上突出设有纵截面呈圆弧状结构的臀部限位凸,所述臀部限位凸后下沿与所述排便后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D=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其包括有转动连接的臀部托起座及背靠托板,如此一来,将本申请置于病床,患者躺卧于本申请上,以使其臀部抵至所述臀部托起座上,使得其肛门正对所述排便口,并以使其背部抵靠至所述背靠托板上,即使得患者的臀部能被抬高一定高度,当患者需要解大小便时,将一便盆放置于所述臀部托起座底部的便盆容置腔中,患者大小便即可通过所述排便口排至所述便盆容置腔中所放置的便盆内,患者躺卧于本申请上进行术后静养,不用侧身即可完成大小便的快捷排放,使得排便方便,排便不累,且患者身体能尽量保持躺卧状态保持不动,使得有助身体的快速康复,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本申请,即使得患者能每天均省去使用排小便引流袋及排大便造口袋,使得能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将本申请的连接所述臀部托起座及背靠托板的转轴件所在部位放置于病床床头与病床床尾之间的连接处上方,通过所设置的驱动件将病床床头抬高一定角度,即使得本申请所述背靠托板也能跟着被抬高一定角度,使得便于患者保持为合适幅度的仰卧位躺卧在本申请上更舒服的进行术后静养,以使更好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快速康复,进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与所述臀部托起座上端面相齐平设置,且所述背靠托板下底面后部向下固设有一将其支起的下顶块,由此,当患者需要平躺休息时,直接驱使病床床头与病床床尾处在同一平面即可使得本申请为平置状态,以使助于患者平躺,另一方面,由于本申请还包括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的左牵拉固定件及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的右牵拉固定件,由此,将本申请的连接所述臀部托起座及背靠托板的转轴件所在部位放置于病床床头与病床床尾之间的连接处上方,通过所设置的驱动件将病床床头抬高一定角度,以使本申请所述背靠托板也能跟着被抬高一定角度时,其被所述左牵拉固定件及所述右牵拉固定件牵拉固定,使得本申请整体固定性好而不会在病床上下滑移位,使得本申请使用稳固可靠,再者,本申请还包括一固定性好且可前后移动的头枕,使得适于将其前后移动至合适位置以供身高不同的患者头部枕设,使得患者使用舒适性更好,此外,本申请还包括设于所述臀部托垫上端面前侧的臀部限位凸,使得患者躺在本申请上时,其臀部能被所述臀部限位凸撑住,使得患者身体不易下滑,进而,本申请使用效果更优。使得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分解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分解图二;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1000;
臀部托起座10;
排便口101;便盆取放口102;左固定孔103;右固定孔104;臀部托垫105;臀部限位槽1051;臀部限位凸1052;
背靠托板20;
下顶块201;背靠垫202;背靠限位槽2021;
转轴件30;
左牵拉固定件40;
左伸缩杆401;左中空固定套筒401a;左连接杆401b;左紧固螺栓401c;左转孔4011;左固定插销402;左转动轴403;
右牵拉固定件50;
右伸缩杆501;右中空固定套筒501a;右连接杆501b;右紧固螺栓501c;右转孔5011;右固定插销502;右转动轴503;
头枕60;
枕块601;左横置L型固定杆602;右横置L型固定杆603;左调节螺栓604;右调节螺栓605;头托垫606;头枕限位槽6061;隔离垫60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分解图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的分解图二;
结合图1、图2及图3及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1000,包括臀部托起座10及背靠托板20;
其中,所述臀部托起座10底部为中空结构,以使形成便盆容置腔;所述臀部托起座10上端面中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便盆容置腔的排便口101;所述背靠托板20前边沿与所述臀部托起座10后上沿通过一转轴件30转动连接。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的时,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时,则主要用以作为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1000使用。
一方面,本申请包括有转动连接的臀部托起座10及背靠托板20,如此一来,将本申请置于病床,患者躺卧于本申请上,以使其臀部抵至所述臀部托起座10上,使得其肛门正对所述排便口101,并以使其背部抵靠至所述背靠托板20上,即使得患者臀部能被抬高一定高度,当患者需要解大小便时,将一便盆放置于所述臀部托起座10底部的便盆容置腔中,患者大小便即可通过所述排便口101排至所述便盆容置腔中所放置的便盆内,患者躺卧于本申请上进行术后静养,不用侧身即可完成大小便的快捷排放,使得排便方便,排便不累,且患者身体能尽量保持躺卧状态保持不动,使得有助身体的快速康复。
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本申请,即使得患者能每天均省去使用排小便引流袋及排大便造口袋,使得能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同时,现有病床多为具有床头可抬高的功能,即现有病床上一般均设有可驱使其床头抬高的驱动件。所以,将本申请的连接所述臀部托起座10及背靠托板20的转轴件30所在部位放置于病床床头与病床床尾之间的连接处上方,通过所设置的驱动件将病床床头抬高一定角度,即使得本申请所述背靠托板20也能跟着被抬高一定角度,使得便于患者保持为合适幅度的仰卧位躺卧在本申请上更舒服的进行术后静养,以使更好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快速康复。
进而,本申请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臀部托起座10左端面、右端面及前端面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便盆容置腔的便盆取放口102。
如此,在使用本申请时,不管病床靠墙还是处在病房中间,均可通过合适位置的所述便盆取放口102将便盆放置于所述臀部托起座10底部的便盆容置腔中或将便盆从所述臀部托起座10底部的便盆容置腔中取出,使得本申请使用灵活方便。
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背靠托板20上端面与所述臀部托起座10上端面相齐平设置,且所述背靠托板20下底面后部向下固设有一将其支起的下顶块201,所述下顶块201底部与所述背靠托板20底部相齐平。
由此,当患者需要平躺休息时,直接驱使病床床头与病床床尾处在同一平面即可使得本申请为平置状态,以使助于患者平躺。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包括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10的左牵拉固定件40及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10的右牵拉固定件50;
其中,所述左牵拉固定件40前端与所述臀部托起座10左端面后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右牵拉固定件50前端与所述臀部托起座10右端面后下部转动连接。
由此,将本申请的连接所述臀部托起座10及背靠托板20的转轴件30所在部位放置于病床床头与病床床尾之间的连接处上方,通过一驱动件将病床床头抬高一定角度,以使本申请所述背靠托板20也能跟着被抬高一定角度时,其被所述左牵拉固定件40及所述右牵拉固定件50牵拉固定,使得本申请整体固定性好而不会在病床上下滑移位,使得本申请使用稳固可靠。
优选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左牵拉固定件40包括左伸缩杆401、左固定插销402及左转动轴403;所述右牵拉固定件50包括右伸缩杆501、右固定插销502及右转动轴503;
其中,所述臀部托起座10左端面后下部向右开设有左固定孔103;所述臀部托起座10右端面后下部向左开设有右固定孔104;所述左伸缩杆401前端开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左转孔4011;所述右伸缩杆501前端开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右转孔5011;
所述左固定插销402向下固设至所述左伸缩杆401后端;所述左转动轴403从左向右插至所述左转孔4011及所述左固定孔103内;所述右固定插销502向下固设至所述右伸缩杆501后端;所述右转动轴503从右向左插至所述右转孔5011及所述右固定孔104内。
由此,则可明确:
一方面,通过设置相应结构的所述左牵拉固定件40及相应结构的所述右牵拉固定件50,即使得其在使用时均能尽可能的抵贴病床,使得便于其上所述左固定插销402及所述右固定插销502更好的插至病床床头所在一侧床头架下部来挂设固定本申请。
另一方面,显而易见,所述左伸缩杆401及所述右伸缩杆501均可伸缩,使得便于对应调节所述左牵拉固定件40的长度及所述右牵拉固定件50的长度,以使其牵拉固定所述背靠托板20时使得所述臀部托起座10前后位置可调,以使在病床床头抬高时,所述臀部托起座10能尽可能的被调节至位于病床床尾所在一侧而实现平置,以便于患者臀部的水平托起及患者大小便的解决。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伸缩杆401包括后端形成为敞口的左中空固定套筒401a、左连接杆401b及左紧固螺栓401c;所述左连接杆401b前端从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401a后端敞口插入至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401a内;所述左紧固螺栓401c向右旋入至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401a后端内,并抵至所述左连接杆401b外壁;
由此,当拧松所述左紧固螺栓401c时,所述左连接杆401b前端伸出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401a后端外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左固定插销402前后位置可调;
且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伸缩杆501包括后端形成为敞口的右中空固定套筒501a、右连接杆501b及右紧固螺栓501c;所述右连接杆501b前端从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501a后端敞口插入至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501a内;所述右紧固螺栓501c向左旋入至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501a后端内,并抵至所述右连接杆501b外壁;
由此,当拧松所述右紧固螺栓501c时,所述右连接杆501b前端伸出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501a后端外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右固定插销502前后位置可调;
进而,在同步驱使所述左固定插销402前后位置可调及所述右固定插销502前后位置可调时,可同步实现所述背靠托板20前后位置可调,以驱使所述臀部托起座10前后位置可调,使得确实能较好实现在病床床头抬高时,所述臀部托起座10能尽可能的被调节至位于病床床尾所在一侧而实现平置。
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还包括一以供患者头部枕设的头枕60;
其中,所述头枕60可前后移动的固定至所述背靠托板20上端面后中部。
因本申请还包括一固定性好且可前后移动的头枕60,由此,则使得适于将其前后移动至合适位置以供身高不同的患者头部枕设,使得患者使用舒适性更好。
具体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头枕60包括枕块601、左横置L型固定杆602、右横置L型固定杆603、左调节螺栓604及右调节螺栓605;
其中,所述枕块601后端面左侧向前开设有左滑槽(未图示),所述枕块601后端面右侧向前开设有右滑槽(未图示);
并且,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602后下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背靠托板20上端面左后中部;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602前端插至所述左滑槽(未图示);所述左调节螺栓604从所述枕块601左端面后端向右旋入至所述左滑槽(未图示),并抵至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602前端外壁;
且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603后下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背靠托板20上端面右后中部;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603前端插至所述右滑槽(未图示);所述右调节螺栓605从所述枕块601右端面后端向左旋入至所述右滑槽(未图示),并抵至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603前端外壁;
由此,当同步拧松所述左调节螺栓604及所述右调节螺栓605时,则可实现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602前端伸出所述左滑槽(未图示)后端外的长度及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603前端伸出所述右滑槽(未图示)后端外的长度同步可调,以使所述枕块601前后位置可调。
而此处可以预见,设置相应结构的头枕60,其枕块601在能前后移动时,固定性好,且前后移动过程中,所设置的左横置L型固定杆602及右横置L型固定杆603均为后置隐藏,使得不会扎到患者身体,使得本申请使用安全可靠。
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所述臀部托起座10上端面设有一层臀部托垫105;所述背靠托板20上端面设有一层背靠垫202;所述枕块601上端面设有一层头托垫606,所述枕块601下底面设有一层隔离垫607;
其中,所述臀部托垫105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臀部限位槽1051;所述背靠垫202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背靠限位槽2021;所述头托垫606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头枕限位槽6061。
由此,则可明确:
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臀部托垫105、背靠垫202及所述头托垫606,即使得本申请上表面柔软性好,使得患者躺设舒适性更好。
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所述臀部限位槽1051、背靠限位槽2021及所述头枕限位槽6061,即使得患者躺设于本申请上时,患者身体被卡设限位,使得不易侧翻。
且通过设置所述隔离垫607,即使得在前后移动所述头枕60时,其枕块601下底面被隔离,使得不易划破所述背靠垫202,使得本申请使用寿命长。
更进一步需要补充的是,在具体实施时,本申请所述臀部托垫105上端面前侧沿左右方向向上突出设有纵截面呈圆弧状结构的臀部限位凸1052,所述臀部限位凸1052后下沿与所述排便后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D=1.0cm。
由此,则使得患者躺在本申请上,本申请所述背靠托板20被抬高,以使得患者身体为仰卧位时,其臀部能被所述臀部限位凸1052撑住,使得患者身体不易下滑。
进而,本申请使用效果更优。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则不做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易实施,易操作,实用性强,专用性强,制造成本低,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而因此限制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臀部托起座及背靠托板;
所述臀部托起座底部为中空结构,以使形成便盆容置腔;所述臀部托起座上端面中部开设有连通所述便盆容置腔的排便口;所述背靠托板前边沿与所述臀部托起座后上沿通过一转轴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托起座左端面、右端面及前端面分别开设有连通所述便盆容置腔的便盆取放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与所述臀部托起座上端面相齐平设置,且所述背靠托板下底面后部向下固设有一将其支起的下顶块,所述下顶块底部与所述背靠托板底部相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的左牵拉固定件及适于固定至病床床头的用以牵拉固定所述臀部托起座的右牵拉固定件;
所述左牵拉固定件前端与所述臀部托起座左端面后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右牵拉固定件前端与所述臀部托起座右端面后下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牵拉固定件包括左伸缩杆、左固定插销及左转动轴;所述右牵拉固定件包括右伸缩杆、右固定插销及右转动轴;
所述臀部托起座左端面后下部向右开设有左固定孔;所述臀部托起座右端面后下部向左开设有右固定孔;所述左伸缩杆前端开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左转孔;所述右伸缩杆前端开设有贯穿其左右端面的右转孔;
所述左固定插销向下固设至所述左伸缩杆后端;所述左转动轴从左向右插至所述左转孔及所述左固定孔内;
所述右固定插销向下固设至所述右伸缩杆后端;所述右转动轴从右向左插至所述右转孔及所述右固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伸缩杆包括后端形成为敞口的左中空固定套筒、左连接杆及左紧固螺栓;所述左连接杆前端从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后端敞口插入至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内;所述左紧固螺栓向右旋入至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内,并抵至所述左连接杆外壁;
当拧松所述左紧固螺栓时,所述左连接杆前端伸出所述左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外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左固定插销前后位置可调;
所述右伸缩杆包括后端形成为敞口的右中空固定套筒、右连接杆及右紧固螺栓;所述右连接杆前端从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后端敞口插入至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内;所述右紧固螺栓向左旋入至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内,并抵至所述右连接杆外壁;
当拧松所述右紧固螺栓时,所述右连接杆前端伸出所述右中空固定套筒后端外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右固定插销前后位置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以供患者头部枕设的头枕;
所述头枕可前后移动的固定至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后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枕块、左横置L型固定杆、右横置L型固定杆、左调节螺栓及右调节螺栓;
所述枕块后端面左侧向前开设有左滑槽,所述枕块后端面右侧向前开设有右滑槽;
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后下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左后中部;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插至所述左滑槽;所述左调节螺栓从所述枕块左端面后端向右旋入至所述左滑槽,并抵至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外壁;
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后下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右后中部;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插至所述右滑槽;所述右调节螺栓从所述枕块右端面后端向左旋入至所述右滑槽,并抵至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外壁;
当同步拧松所述左调节螺栓及所述右调节螺栓时,所述左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伸出所述左滑槽后端外的长度及所述右横置L型固定杆前端伸出所述右滑槽后端外的长度同步可调,以使所述枕块前后位置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托起座上端面设有一层臀部托垫;所述背靠托板上端面设有一层背靠垫;所述枕块上端面设有一层头托垫,所述枕块下底面设有一层隔离垫;
所述臀部托垫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臀部限位槽;所述背靠垫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背靠限位槽;所述头托垫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形成有头枕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托垫上端面前侧沿左右方向向上突出设有纵截面呈圆弧状结构的臀部限位凸,所述臀部限位凸后下沿与所述排便后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D=1.0cm。
CN202120710583.2U 2021-04-07 2021-04-07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31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583.2U CN215131964U (zh) 2021-04-07 2021-04-07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0583.2U CN215131964U (zh) 2021-04-07 2021-04-07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31964U true CN21513196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9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058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31964U (zh) 2021-04-07 2021-04-07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319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3429A (zh) * 2022-03-09 2022-05-27 倪斌 一种肾移植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3429A (zh) * 2022-03-09 2022-05-27 倪斌 一种肾移植术后康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533429B (zh) * 2022-03-09 2023-09-15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肾移植术后康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44525U (zh) 多功能护理病床
CN215131964U (zh) 便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躺卧使用的背靠装置
CN202526448U (zh) 卧床病人接便器及其与床垫的组合
CN203379296U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护理床椅
US4654904A (en) Invalid chair
CN108814849A (zh) 一种肿瘤患者多功能折叠康复护理床
CN211460917U (zh) 病人床上坐卧解大小便装置
CN216962838U (zh) 便携式半坐卧位的活动椅
CN206102871U (zh) 便于倚靠的护理床
CN215689256U (zh) 一种传染科用多功能护理病床
CN211674959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椅
CN212973297U (zh) 一种具有排便和锻炼机构的下床康复椅
CN21167521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离床活动辅助器
CN210114594U (zh) 一种妇产科用起身缓冲辅助装置
CN210542320U (zh) 一种医用心血管护理位姿调整支架
CN215385280U (zh) 一种icu多功能康复轮椅
CN216136208U (zh) 一种多功能水疗轮椅车
CN222172618U (zh) 一种多功能针灸治疗椅
JPS6144019B2 (zh)
CN204106376U (zh) 护理轮椅
CN217489130U (zh) 一种可分离出轮椅的护理床
CN217366381U (zh) 半卧位防滑枕
CN213850736U (zh) 一种多用途的手提箱式ct医疗辅助设备的躺椅
CN221770629U (zh) 一种内科护理起坐架
CN217408292U (zh) 一种靠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