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8330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8330U
CN215058330U CN202120883970.6U CN202120883970U CN215058330U CN 215058330 U CN215058330 U CN 215058330U CN 202120883970 U CN202120883970 U CN 202120883970U CN 215058330 U CN215058330 U CN 215058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ase
magnetic
gear member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39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享福
何志强
谢佳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39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8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8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8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磁吸底座。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的壳体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的贯流风扇,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贯流风扇用于朝向所述出风口吹风;所述磁吸底座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具有底座主体,其中,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磁性件或所述底座主体为第一磁性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或所述壳体为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实现磁性可拆卸连接。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天气或环境下,为缓解高温、闷热,空气不流通带来的不适,人们通常会使用风扇等电器来带动空气流动,从而提升人体舒适度,市面上常见的风扇,通常立式或者坐式,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如办公室等个人空间较小的环境中,立式或者坐式风扇通常占用空间较大,不适合使用,另一些常见的手持或者夹持风扇,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出风方向固定,不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较好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主体和磁吸底座。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的壳体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的贯流风扇,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贯流风扇用于朝向所述出风口吹风;所述磁吸底座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具有底座主体,其中,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磁性件或所述底座主体为第一磁性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或所述壳体为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实现磁性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通过在所述磁吸底座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所述风扇主体设置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的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实现磁性可拆卸连接,使所述风扇的出风范围更广,满足用户多方向出风降温需求,使用户更加舒适的同时,还便于拆卸和连接,使所述风扇便于携带,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另外,所述风扇组件收纳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使所述风扇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噪音更小,且整个所述风扇的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所述风扇组件采用所述贯流风扇,可以使出风速均匀,提高人体舒适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的第一磁性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磁性件,且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连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磁性可拆卸连接。通过在所述底座主体上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连接的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可相对转动以实现多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使所述风扇的出风范围更广,满足用户多方向出风降温需求,使用户更加舒适的同时,还便于拆卸和连接,使所述风扇便于携带,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同时,通过转动所述磁吸底座或所述风扇主体以实现两者间多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连接,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操作方便,转动过程中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始终保持磁性连接,保障了所述风扇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另外一个为永磁体或软磁体。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另外一个为永磁体或软磁体,易于生成加工,生成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绕所述预设方向环设且罩设于所述贯流风扇外侧的侧壁结构和分别连接所述侧壁结构两端的两个端板,所述出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上且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出风口;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进风口。通过设置绕所述预设方向环设且罩设于所述贯流风扇外侧的侧壁结构和分别连接所述侧壁结构两端的两个端板,可以将所述贯流风扇收纳在所述侧壁结构与所述端板围成的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使所述贯流风扇的进出风更加集中,且将所述风出口设置为条形,可以使所述出风口的与所述贯流风扇的出风方向相匹配,提高所述贯流风扇的进出风效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通过设置所述条形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可以使所述风扇的出风更加均匀,同时,可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将手指等插入风扇中,引起受伤的问题,还可以防止灰尘、头发等杂物进去所述风扇,对所述风扇造成损害,保障了所述风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为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风口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通过设置所述进风口为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风口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可以使所述风扇的进风更加均匀,同时,可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将手指等插入风扇中,引起受伤的问题,还可以防止灰尘、头发等杂物进去所述风扇,对所述风扇造成损害,保障了所述风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外表面,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且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转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通过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使所述风扇主体与所述磁吸底座之间磁性连接更加牢固的同时,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以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运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采用弧形表面可以使两者间转动可以更加顺畅,且噪音小,易于操作。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表面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或水滴形。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外表面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或水滴形可以使所述风扇收纳腔的形状与所述贯流风扇的形状相匹配,使所述贯流风扇的出风更加顺畅,提高所述风扇的出风效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包括用于靠近所述磁吸底座且与所述磁吸底座连接的第一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磁吸底座的一侧的第二部分,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将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避开所述磁吸底座,使所述风扇的出风不受影响,提高了所述风扇的出风效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子部分和第二子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子部分和第四子部分,所述第一子部分、所述第二子部分、所述第三子部分和所述第四子部分依次首尾相接,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三子部分,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子部分。通过将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三子部分,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子部分,使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位于相邻侧,使所述风扇的进出风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同时还可以缩小进出风的距离,提高所述风扇的出风效率,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还包括转动辅助组件,所述转动辅助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齿轮件、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的第二齿轮件,所述第一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使得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通过设置所述转动辅助组件,使所述底座主体的所述第一齿轮件可沿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的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转动更加可靠、可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通过设置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可以使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转动可通过遥控器、按键等进行控制,更加便于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一个为主齿轮件,所述主齿轮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基体外缘的多个第一齿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另一个为次齿轮件,所述次齿轮件包括多个沿弧形方向排列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齿部与多个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可以精确控制所述主齿轮件与所述次齿轮件之间的啮合与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在所述磁吸底座上的转动更加精确,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具有贯穿的安装开口,所述第二齿轮件为所述主齿轮件,且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安装,所述第二齿轮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所述第二外表面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齿部。通过在所述侧壁结构设有贯穿的安装开口,且所述第二齿轮件为所述主齿轮件,并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安装,使所述第二齿轮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可以对所述主齿轮件进行限位固定,使所述主齿轮件转动时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时更加稳定,保障了所述风扇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抵接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和/或,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磁吸底座吸附固定到磁性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可以使所述风扇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抵接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如电脑、平板等上,便于用户在使用如电脑、平板等所述第一外部物品时使用,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如桌面等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如手机、平板等,另外,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第三磁性件,通过所述第三磁性件可以使所述磁吸底座直接吸附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从而将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扩大了所述风扇的使用范围,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一侧延伸的延伸端,使得所述延伸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的两侧。通过设置所述延伸端,可以使所述延伸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的两侧,保障了所述磁吸底座对所述第三外部物体支撑的稳定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还设置有第一悬挂部,所述第一悬挂部用于将所述底座主体悬挂在第四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悬挂部可以将所述底座主体悬挂在第四外部物体上,扩大了所述风扇的使用范围,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粘接板,所述粘接板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悬挂部设置的第二悬挂部,所述粘接板用于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所述第二悬挂部位于所述粘接板远离所述第四外部物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悬挂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悬挂部连接固定,使得所述底座主体通过所述粘接板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粘接板,可以使所述第二悬挂部与所述第一悬挂部连接固定,使得所述底座主体通过所述粘接板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便于所述风扇的悬挂固定和摘取,用户体验更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可以使所述风扇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到支撑状态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并在不使用所述风扇时转回为折叠状态便于收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卡勾,当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卡合固定。通过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卡勾,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卡合固定,使所述风扇在收纳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稳定收纳。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围成底座收纳腔。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围成底座收纳腔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折叠状态时完全收纳于所述底座收纳腔中,使所述磁吸底座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便于收纳携带。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两个所述贯流风扇、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贯流风扇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贯流风扇独立转动,以将所述进风口的风导向所述出风口吹出。通过设置两个所述贯流风扇可以有效增大所述风扇的出风量,提高所述风扇的出风效率,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风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风扇的处于支撑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风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风扇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风扇的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风扇的第一齿轮件与第二齿轮件的组合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风扇的磁吸底座处于支撑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1所示风扇的磁吸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风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0所示风扇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风扇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图10所示风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9,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风扇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风扇1的处于支撑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风扇1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风扇1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风扇1的剖视图。图7是图1所示风扇1的第一齿轮件31与第二齿轮件32的组合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风扇1的磁吸底座20处于支撑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图1所示风扇1的磁吸底座20的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1,所述风扇1包括风扇主体10和磁吸底座20。所述磁吸底座20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10,所述磁吸底座2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磁力相吸以实现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从而使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可以调整,使用户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出风方向,方便使用。
其中,所述风扇主体10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111的壳体11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111中的风扇组件112,所述风扇组件112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的贯流风扇112a,所述壳体11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111连通的出风口,所述贯流风扇112a用于朝向所述出风口113吹风;所述磁吸底座20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10,具有底座主体21,其中,所述磁吸底座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21的第一磁性件或所述底座主体21为第一磁性件,所述风扇主体10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或所述壳体11为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2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实现磁性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贯流风扇112a又叫横流风扇,其叶轮为多叶式、长圆筒形,具有前向多翼形叶片。叶轮旋转时,气流从叶轮敞开处进入叶栅,穿过叶轮内部,从另一面叶栅处排入蜗壳,形成工作气流,由于所述贯流风扇112a具有很少的低干扰,因此,贯流风扇112a吹出的风很集中。这样,它就能在低噪声条件下把风送得很远,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风流方向。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所述风扇1在使用时,所述贯流风扇112a在所述风扇收纳腔111中朝向与所述风扇收纳腔111连通的所述出风口113吹风,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2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实现磁性连接,满足用户不同方向的降温需求,还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性可拆卸,在不使用所述风扇1时,便于拆卸收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通过在所述磁吸底座20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所述风扇主体10设置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的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2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实现磁性可拆卸连接,使所述风扇1的出风范围更广,满足用户多方向出风降温需求,使用户更加舒适的同时,还便于拆卸和连接,使所述风扇1便于携带,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另外,所述风扇组件112收纳于所述风扇收纳腔111中,使所述风扇1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噪音更小,且整个所述风扇1的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所述风扇组件112采用所述贯流风扇112a,可以使出风速均匀,提高人体舒适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吸底座2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21上的第一磁性件,所述风扇主体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第二磁性件,且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连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2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磁性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磁性件可以采用浇注、一体成型等工艺埋设在所述底座主体21内部,所述第二磁性件同样可以采用浇注、一体成型等工艺埋设在所述壳体11内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21、所述壳体11可以直接使用磁性材料或可以被磁性材料磁吸的材料制成,即所述底座主体21即为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壳体11即为所述第二磁性件。通过在所述底座主体21上设置所述第一磁性件,在所述壳体11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连接的所述第二磁性件,可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20与所述风扇主体10之间可相对转动以实现多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可拆卸连接,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使所述风扇1的出风范围更广,满足用户多方向出风降温需求,使用户更加舒适的同时,还便于拆卸和连接,使所述风扇1便于携带,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同时,通过转动所述磁吸底座20或所述风扇主体10以实现两者间多种不同相对位置的磁性连接,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操作方便,转动过程中所述磁吸底座20与所述风扇主体10始终保持磁性连接,保障了所述风扇1工作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另外一个为永磁体或软磁体。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均可为永磁体,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为永磁体,另外一个为软磁体,永磁体是指在开路状态下能长期保留较高剩磁的磁体,如天然的磁石(磁铁矿)、人造磁体(铝镍钴合金)等,软磁体是指用铁等材料做的磁体,磁性不能永久保持,如铁硅合金(硅钢片),永磁体和软磁体都是常见的磁性材料,生产加工工艺也十分成熟,采用永磁体或软磁体制作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生成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另外一个为永磁体或软磁体,易于生成加工,生成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1包括绕所述预设方向环设且罩设于所述贯流风扇112a外侧的侧壁结构114和分别连接所述侧壁结构114两端的两个端板115,所述出风口113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114上且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出风口;所述壳体11还具有与所述风扇收纳腔111连通的进风口116。通过设置绕所述预设方向环设且罩设于所述贯流风扇112a外侧的侧壁结构114和分别连接所述侧壁结构114两端的两个端板115,可以将所述贯流风扇112a收纳在所述侧壁结构114与所述端板115围成的所述风扇收纳腔111中,使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进出风更加集中,且将所述风出口设置为条形,可以使所述出风口113的与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出风方向相匹配,提高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进出风效率。
具体地,所述条形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风口113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通过设置所述条形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风口113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可以使所述风扇1的出风更加均匀,同时,可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将手指等插入风扇1中,引起受伤的问题,还可以防止灰尘、头发等杂物进去所述风扇1,对所述风扇1造成损害,保障了所述风扇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116为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进风口116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风口116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通过设置所述进风口116为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进风口116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风口116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可以使所述风扇1的进风更加均匀,同时,可以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将手指等插入风扇1中,引起受伤的问题,还可以防止灰尘、头发等杂物进去所述风扇1,对所述风扇1造成损害,保障了所述风扇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结构114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外表面114a,所述底座主体21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的第二外表面211,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与所述第二外表面211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与所述第二外表面211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且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20转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可以为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211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则所述底座主体21可以将所述侧壁结构114收容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形成的凹陷内,使所述风扇主体10与所述磁吸底座20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从所述磁吸底座20上掉落,且将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与所述第二外表面211设置成相互匹配的弧面结构,可以使所述风扇主体10沿所述弧形凹陷表面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20运动,从而改变两者相对位置,操作简便,两者相对位置改变范围大,且噪音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表面211也可以为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通过在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与所述第二外表面211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与所述第二外表面211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使所述风扇主体10与所述磁吸底座20之间磁性连接更加牢固的同时,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以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20运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10的出风方向,采用弧形表面可以使两者间转动可以更加顺畅,且噪音小,易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为圆形。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为圆形可以使所述风扇收纳腔111的形状与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形状相匹配,使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出风更加顺畅,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结构114包括用于靠近所述磁吸底座20且与所述磁吸底座20连接的第一部分114b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4b远离所述磁吸底座20的一侧的第二部分114c,所述出风口113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114c。通过将所述出风口113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114c可以避开所述磁吸底座20,使所述风扇1的出风不受影响,提高了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部分114b包括第一子部分114g和第二子部分114h,所述第二部分114c包括第三子部分114m和第四子部分114n,所述第一子部分114g、所述第二子部分114h、所述第三子部分114m和所述第四子部分114n依次首尾相接,所述出风口113位于所述第三子部分114m,所述进风口116位于所述第二子部分114h。可以理解,所述出风口113位于所述第三子部分114m,所述进风口116位于所述第二子部分114h,即所述出风口113相邻所述进风口116设置,所述出风口113出风,所述进风口116进风使进出风循环路径更短,又互相隔离,有效的提高了所述风扇1的进出风效率。通过将所述出风口113设于所述第三子部分114m,所述进风口116设于所述第二子部分114h,使所述出风口113和所述进风口116位于相邻侧,使所述风扇1的进出风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同时还可以缩小进出风的距离,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率,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1还包括转动辅助组件30,所述转动辅助组件3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21的第一齿轮件31、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114且与所述第一齿轮件31啮合的第二齿轮件32,所述第一齿轮件31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32运动,使得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通过设置所述转动辅助组件30,使所述底座主体21的所述第一齿轮件31可沿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114的所述第二齿轮件32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20转动更加可靠、可控。可以理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辅助组件30即可为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21的所述第一磁性件和设置于所述风扇主体10的所述第二磁性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吸位置,使得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1还包括驱动件40,所述驱动件4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件3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32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31沿所述第二齿轮件32运动。通过设置所述驱动件40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件3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32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31沿所述第二齿轮件32运动,可以使所述风扇主体10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20转动可通过遥控器、按键等进行控制,更加便于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更佳。
具体地,所述第一齿轮件3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32中的一个为主齿轮件321,所述主齿轮件321包括第一基体321a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基体321a外缘的多个第一齿部321b,所述第一齿轮件31与所述第二齿轮件32中的另一个为次齿轮件311,所述次齿轮件311包括多个沿弧形方向排列的第二齿部311a,所述第二齿部311a与所述第一齿部321b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321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321b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311a运动。通过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齿部311a与多个所述第一齿部321b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321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321b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311a运动,可以精确控制所述主齿轮件321与所述次齿轮件311之间的啮合与运动,使所述风扇主体10在所述磁吸底座20上的转动更加精确,用户体验更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结构114具有贯穿的安装开口114d,所述第二齿轮件32为所述主齿轮件321,且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111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114d安装,所述第二齿轮件32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114d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31啮合;所述第二外表面211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齿部311a。可以理解,所述主齿轮件321在所述驱动件40的驱动下转动,从而使所述主齿轮件321通过啮合在所述第一齿轮件31上运动,从而改变所述风扇主体10与所述磁吸底座20的相对位置,通过在所述侧壁结构114设有贯穿的安装开口114d,且所述第二齿轮件32为所述主齿轮件321,并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111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114d安装,使所述第二齿轮件32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114d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31啮合,可以对所述主齿轮件321进行限位固定,使所述主齿轮件321转动时多个所述第一齿部321b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311a运动时更加稳定,保障了所述风扇1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2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10的第一支撑部212、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2一端的第一固定部21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213的一端的第二固定部214,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用于抵接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1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21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和/或,所述磁吸底座20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磁吸底座吸附固定到磁性外部物体上。可以理解,用户在使用所述风扇1时,可以先将所述风扇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213抵接在需要固定的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如电脑显示屏,可以先将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卡在电脑显示器屏的前面,然后将所述第二固定部214抵接在电脑显示屏的背后,从而使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抵接所述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共同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从而将所述风扇1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或者,将所述第一固定部21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上,如桌面,以使所述底座主体21可以作为支撑架用来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如手机、平板等,另外,所述磁吸底座20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可以单独设置,所述第三磁性件也可以与所述第一磁性件采用一体成型等工艺埋设在所述底座主体21内部,所述第三磁性件可以是如天然的磁石(磁铁矿)、人造磁体(铝镍钴合金)等永磁体,也可以是如铁硅合金(硅钢片)等软磁体,所述磁吸底座20通过所述第三磁性件可以吸附固定在使用软磁体、永磁体或其他可以被磁性材料磁吸的材料之一制成的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如电脑主机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主体21可以直接使用磁性材料或可以被磁性材料磁吸的材料制成,即所述底座主体21即为所述第三磁性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可以使所述风扇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抵接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1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如电脑、平板等上,便于用户在使用如电脑、平板等所述第一外部物品时使用,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21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如桌面等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如手机、平板等,另外,所述磁吸底座20还包括第三磁性件,通过所述第三磁性件可以使所述磁吸底座直接吸附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从而将所述风扇1固定在所述磁性外部物体上,扩大了所述风扇1的使用范围,用户体验更佳。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部213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一侧延伸的延伸端214b,使得所述延伸端214b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的两侧。通过设置所述延伸端214b,可以使所述延伸端214b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分别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的两侧,保障了所述磁吸底座20对所述第三外部物体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还设置有第一悬挂部214a,所述第一悬挂部214a用于将所述底座主体21悬挂在第四外部物体上。可以理解,所述底座主体2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悬挂部214a悬挂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如墙面,可以在墙面安装悬挂钉等使所述风扇1可以通过所述底座主体21悬挂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悬挂部214a可以将所述底座主体21悬挂在第四外部物体上,扩大了所述风扇1的使用范围,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底座20还包括粘接板22,所述粘接板22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悬挂部214a设置的第二悬挂部221,所述粘接板22用于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所述第二悬挂部221位于所述粘接板22远离所述第四外部物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悬挂部221用于与所述第一悬挂部214a连接固定,使得所述底座主体21通过所述粘接板22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可以理解,使用所述粘接板22可以使所述风扇1免钉安装在需要悬挂安装的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粘接板22,可以使所述第二悬挂部221与所述第一悬挂部214a连接固定,使得所述底座主体21通过所述粘接板22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便于所述风扇1的悬挂固定和摘取,用户体验更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21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213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21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1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213的一端转动连接,可以使所述风扇1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转到支撑状态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10,并在不使用所述风扇1时转回为折叠状态便于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212包括支撑主体212a、连接所述支撑主体212a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13之间的第一连接部212b和连接所述支撑主体212a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14之间的第二连接部212c,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包括卡勾213a,当所述第二连接部212c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卡勾213a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卡合固定。通过在所述第一固定部213设置卡勾213a,可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12c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卡勾213a与所述第二固定部21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一端卡合固定,使所述风扇1在收纳时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稳定收纳。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主体21还包括第三连接部215和第四连接部216,所述第三连接部215与所述第四连接部216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2b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2c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215与所述第四连接部216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212,所述第一支撑部212、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216围成底座收纳腔23。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212、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216围成底座收纳腔23可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2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4在折叠状态时完全收纳于所述底座收纳腔23中,使所述磁吸底座2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占用空间更小,便于收纳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件112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两个所述贯流风扇112a、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第一驱动电机112b和第二驱动电机112c,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2b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12c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贯流风扇112a独立转动,以将所述进风口116的风导向所述出风口113吹出。通过设置两个所述贯流风扇112a可以有效增大所述风扇1的出风量,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率,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图12,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风扇1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风扇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是图8所示风扇1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11是图8所示风扇1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图8所示风扇1的剖视图。
实施例二中的所述风扇1与实施例一中的所述风扇1基本相同,也就是说,针对上述实施例一的所述风扇1的描述基本上也可以适用于实施例二的所述风扇1,以下将主要描述实施例二中所述风扇1与实施例一的所述风扇1的不同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为水滴形。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外表面114a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为水滴形可以使所述风扇收纳腔111的形状与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形状相匹配,且对出风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将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出风引导至所述出风口113,使所述贯流风扇112a的出风更加顺畅,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风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风扇主体,包括具有风扇收纳腔的壳体和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沿预设方向设置的贯流风扇,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贯流风扇用于朝向所述出风口吹风;
磁吸底座,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具有底座主体,
其中,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磁性件或所述底座主体为第一磁性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第二磁性件或所述壳体为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力相吸,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实现磁性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的第一磁性件,所述风扇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磁性件,且所述第二磁性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连接,使得所述磁吸底座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磁性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为永磁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另外一个为永磁体或软磁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绕所述预设方向环设且罩设于所述贯流风扇外侧的侧壁结构和分别连接所述侧壁结构两端的两个端板,所述出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上且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出风口;所述壳体还具有与所述风扇收纳腔连通的进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出风口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的条形,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风口沿所述预设方向及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排列成矩阵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结构具有位于外侧的第一外表面,所述底座主体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弧形凸起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中另一个为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适配的弧形凹陷表面,所述弧形凸起表面与所述弧形凹陷表面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吸相接,且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可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使得所述风扇主体相对于所述磁吸底座转动,从而调节所述风扇主体的出风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垂直所述预设方向的截面为圆形或水滴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结构包括用于靠近所述磁吸底座且与所述磁吸底座连接的第一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磁吸底座的一侧的第二部分,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子部分和第二子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子部分和第四子部分,所述第一子部分、所述第二子部分、所述第三子部分和所述第四子部分依次首尾相接,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三子部分,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子部分。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转动辅助组件,所述转动辅助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第一齿轮件、设置于所述侧壁结构且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的第二齿轮件,所述第一齿轮件可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使得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在所述弧形凹陷表面中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件沿所述第二齿轮件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一个为主齿轮件,所述主齿轮件包括第一基体和环设于所述第一基体外缘的多个第一齿部,所述第一齿轮件与所述第二齿轮件中的另一个为次齿轮件,所述次齿轮件包括多个沿弧形方向排列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与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且所述主齿轮件转动使得多个所述第一齿部沿多个所述第二齿部运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结构具有贯穿的安装开口,所述第二齿轮件为所述主齿轮件,且位于所述风扇收纳腔中且对应所述安装开口安装,所述第二齿轮件至少部分从所述安装开口暴露以与所述第一齿轮件啮合;所述第二外表面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齿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的第一支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抵接第一外部物体的两侧以将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第一外部物体上;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第三外部物体;和/或,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第三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用于将所述磁吸底座吸附固定到磁性外部物体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还用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外部物体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一侧延伸的延伸端,使得所述延伸端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用于支撑所述第三外部物体的两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还设置有第一悬挂部,所述第一悬挂部用于将所述底座主体悬挂在第四外部物体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底座还包括粘接板,所述粘接板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悬挂部设置的第二悬挂部,所述粘接板用于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所述第二悬挂部位于所述粘接板远离所述第四外部物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悬挂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悬挂部连接固定,使得所述底座主体通过所述粘接板固定在所述第四外部物体上。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部可在折叠状态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卡勾,当所述第二连接部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所述卡勾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卡合固定。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还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还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至所述第四连接部围成底座收纳腔。
2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两个所述贯流风扇、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贯流风扇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贯流风扇独立转动,以将所述进风口的风导向所述出风口吹出。
CN202120883970.6U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Active CN215058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3970.6U CN215058330U (zh)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3970.6U CN215058330U (zh)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8330U true CN21505833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9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3970.6U Active CN215058330U (zh) 2021-04-27 2021-04-27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8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74037A1 (zh) 无叶风扇组件
CA3012243A1 (en) Air treatment device and housing for an air treatment device
CN216812236U (zh) 一种具有导流罩的手持风扇
CN217814038U (zh) 一种风扇
CN215058330U (zh) 风扇
CN113090565A (zh) 风扇
CN212899135U (zh) 便携风扇
WO2023198164A1 (zh) 一种导风组件、无叶风扇以及空气净化器
JP3039303U (ja) 電気送風式安全マスク
CN216812235U (zh) 一种手持风扇
CN110464104A (zh) 内转子无刷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吹风筒
CN213176182U (zh) 一种风扇导流结构及风扇
CN213684590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挂脖式风扇
CN212536163U (zh) 循环扇
CN106556070B (zh) 桌面型空气净化器
CN113090564B (zh) 风扇
CN215058329U (zh) 磁吸底座及风扇
CN215409299U (zh) 风扇及拼接风扇组件
CN215409300U (zh) 风扇及其磁吸底座
CN218266463U (zh) 一种风扇
CN215409296U (zh) 风扇
CN214577834U (zh) 一种可双形态切换使用的风扇
CN220734758U (zh)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结构
KR20200010845A (ko) 휴대용 선풍기
CN216407229U (zh) 一种便携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