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4056U -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4056U
CN214984056U CN202120915418.0U CN202120915418U CN214984056U CN 214984056 U CN214984056 U CN 214984056U CN 202120915418 U CN202120915418 U CN 202120915418U CN 214984056 U CN214984056 U CN 214984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screen
base
driving device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54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国军
胡永涛
王明飞
王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ejiachu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iejiachu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iejiachu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iejiachua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54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4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4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4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导向结构,设置于基座;安装板,通过导向结构与基座活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至少包括定子端和动子端,定子端与基座相连接,动子端与安装板相连接,驱动装置带动安装板沿导向结构做弧形运动。驱动装置直接驱动安装板进行角度调整,减少了传动级数,从而降低安装板角度调节的误差,并且省却了安装其他结构的安装工位,进一步地减少了网版调节机构的整体重量,能够有效的防止网版调节机构重心偏离,从而提高角度调节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各光伏厂商多采用丝网印刷法对电池片进行电极和电场的制备,这就需要使电池片与丝印网板配合对位,这种配合对位精度较高,使用人力基本上无法完成。
相关技术中采用将直线电机的运动转化为弧型导轨的运动的方式来实现角度调整,需要多个零部件配合实现,易增加调节角度的误差,同时需要设置弧形导轨安装位及直线电机安装位,进而导致转动调节机构上的安装板尺寸加大,头部重力增加,易造成转动调节机构重心偏离,影响转动调节机构水平方向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电池片印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导向结构,设置于基座;安装板,通过导向结构与基座活动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至少包括定子端和动子端,定子端与基座相连接,动子端与安装板相连接,驱动装置带动安装板沿导向结构做弧形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网版调整机构中,包括基座、导向结构、安装板和驱动装置。其中,基座作为网版调整机构的承载结构,能够为导向结构提供安装工位。此外,基座还可以安装到其他调节机构上,并且与其他调节机构配合,共同调节网版的位置。导向结构能够与驱动装置配合,保证安装板能够进行转动,从而保证网版与电池片的精准对位。安装板能够为网版提供安装工位,确保网版能够准确且快捷的安装,从而提高网版的安装精度,进一步地提高网版在和电池片的精准对位。驱动装置作为安装板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安装板转动,因此在电池片位置出现偏差时,安装板能够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进行角度的调整,从而提高了电池片印刷的质量以及效率。
在此基础上,驱动装置至少包括定子端和动子端。其中,动子端与定子端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沿导向结构做弧线运动。一方面能够确保当电池片出现位置偏差时,安装板在动子端的驱动下及时地做对位调整,从而提高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另一方面驱动装置直接驱动安装板进行角度调整,减少了传动级数,从而降低安装板角度调节的误差,并且省却了安装其他结构的安装工位,进一步地减少了网版调节机构的整体重量,能够有效的防止网版调节机构重心偏离,从而提高角度调节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为弧形电机。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与安装板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基座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网版调整机构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子端嵌套在动子端,定子端和动子端存在间隙,动子端与定子端配合,带动安装板沿导向结构做往复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端嵌套在动子端,以合理设置定子端与动子端的位置。此外,定子端与动子端之间存在间隙,以保证两者相对运动顺畅进行。在驱动装置工作时,动子端与定子端配合并产生相对运动,进而驱动安装板转动,使安装板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包括导轨滑块组,导轨滑块组包括:弧形导轨,设置于基座;滑块,设置于弧形导轨,与安装板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包括导轨滑块组。其中,导轨滑块组包括弧形导轨和滑块。弧形导轨能够配合驱动装置,对安装板进行弧线运动的导向,从而使安装板平滑的进行转动,提高了安装板上网版对位的稳定性。滑块作为安装板与弧形导轨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安装板提供支撑力。并且能够和弧形导轨配合,从而使安装板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包括一组导轨滑块组;或导向结构包括多组导轨滑块组,且多个弧形导轨共圆心。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包括一组导向滑块组或多组导向滑块组。当导向滑块组为多组时,多个弧形导轨共圆心。当安装板的体积或重量较小时,通过设置一组导向滑块组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安装板平稳的进行转动。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网版调整机构的重量,从而优化了整个结构。当安装板的体积或重量较大时,通过设置多组的导向滑块组能够为安装板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使安装板能够稳定且牢靠的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复位点,设置于基座;第一位移点,设置于基座,位于复位点的一侧;第二位移点,设置于基座,位于复位点的另一侧;检测件,设置于安装板,并与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与第一位移点和第二位移点配合,保证安装板的转动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复位点、第一位移点、第二位移点和检测件。检测件设置在安装板上,并与驱动装置电连接,能够跟随安装板进行转动。复位点设置在基座上,用于表示当检测件位于此位置时,驱动装置的动子端未进行弧线运动,即安装板处于原始位置。第一位移点和第二位移点分别设置在复位点两侧,用于表示当检测件位于第一位移点时,驱动装置的动子端相对于定子端处于弧线运动一侧的最大位移点,即安装板处于一侧的极限转动角度。当检测件位于第二位移点时,驱动装置的动子端相对于定子端处于弧线运动另一侧的最大位移点,即安装板处于另一侧的极限转动角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检测安装板的转动角度,避免了动子端因做弧线运动过大而导致无法复位,从而提高了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检测过程包括:启动驱动装置,使其动子端驱动安装板转动,而检测件设置在安装板上,因此能够与安装板的同步转动,当检测件在转动过程中位移到第一位移点时,此时检测件能够识别安装板转动到相对于基座一侧的最大转动角度。当检测件在转动过程中位移到第二位移点时,此时检测件能够识别安装板转动到相对于基座另一侧的最大转动角度。随后通过与驱动装置的电连接控制驱动装置停止转动或使驱动装置做反方向转动,防止安装板无法复位。当检测件位移到复位点时,即表示驱动装置的动子端未做弧线运动,相应地,安装板处于原始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件,设置于基座以及安装板,并与驱动装置电连接,并可用于将安装板的位置反馈给驱动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件。其中,精度控制件与驱动装置电连接,能够监测安装板转动的实时位置并反馈给驱动装置,从而确保驱动装置能够获得安装板转动位置的信息。因此确保驱动装置能够针对安装板的实时位置进行角度调节,进一步地提高了安装板上网版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精度控制件包括光栅尺和读数头,光栅尺和读数头中的一者设置于基座上,另一者设置于安装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精度控制组件包括光栅尺和读数头。其中,光栅尺设置在安装板上,读数头设置在基座上。通过光栅尺和读数头的配合,确保驱动装置能够获得安装板的转动角度。因此驱动装置能够对安装板进行准确的驱动,从而使安装板转动到正确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板转动角度的精准度,保证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具体地,可以是光栅尺设置在基座上,也可以是读数头设置在安装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限位滑道,设置于安装板上,网版可自限位滑道安装于安装板;定位组件,设置于安装板上,并可用于定位网版。
在该技术方案中,网版机构还包括限位滑道和定位组件。限位滑道置在安装板上,能够为网版的安装提供安装工位,并且还能够和定位组件配合,使网版精准且快速的安装在安装板上,方便了安装和拆卸。此外,限位滑道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网版从进口端进入到限位滑道内。定位组件作为网版安装的定位结构,能够保证网版牢固且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板上,在安装板的转动过程中,定位组件能够避免网版的脱落,从而提高了网版的对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设置于限位滑道的端部;微动开关,设置于限位滑道的端部;定位气缸,设置于安装板,并与微动开关电连接;定位柱,设置于定位气缸,并可在定位气缸的驱动下定位网版。
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微动开关、定位气缸和定位柱。其中,定位块设置在限位滑道的端部,能够限制网版安装的位置,防止网版安装位置的偏移,从而提高网版的安装精度。微动开关设置于限位滑道的出口端且和定位气缸电连接,当网版接触到微动开关后,微动开关能够及时的启动定位气缸,从而提高网版安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定位气缸和定位柱连接,且定位气缸能够和微动开关配合,使网版牢靠的固定在安装板上。上述过程相对于传统的网版安装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网版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了网版在转动过程中脱落的情况;另一方面使网版安装更加便捷且快速,方便了网版的维修和更换。
具体地,将网版插入到限位滑道的进口端,使网版从进口端进入到限位滑道内,当网版位于限位滑道出口端的部分接触到微动开关后,微动开关提供到位信息至工控机,工控机响应到到位信息后发出提示信号,人工接收提示信号后,在工控机交互界面上,人工控制定位气缸的启动,定位气缸响应命令后,启动,带动定位柱对安装板施加紧固力,因此使网版固定在限位滑道内,完成了整个安装过程。当需要进行网版拆卸时,启动定位气缸,使其驱动端回缩,使定位柱不再对网版施加紧固力,将网版从限位滑道内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网版调整机构,用于调整网版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印刷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网版调整机构,用于调整网版的位置,因此具备上述网版调整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不再赘述。此外,网版调整机构能够保证印刷机对电池片进行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电池片成品的良品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印刷机还可以包括上下料机构。其中,上下料机构可以为传送带,通过将电池片放置在上下料机构上实现自动上料的过程,从而提高电池片的印刷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印刷机还可以包括升价机构。升降机构与网版调整机构连接,能够调网版的垂直方向的位移,从而提高网版位置调节的多变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片的印刷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安装板处于初始位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安装板处于转动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隐藏安装板);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隐藏安装板);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网版调整机构中精度控制件、检测件、第一位移点、第二位移点和复位点的拆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中驱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网版调整机构中驱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之一。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基座,1022安装座,104导向结构,1042弧形导轨,1044滑块,106安装板,108驱动装置,1082定子端,1084动子端,1086导向件,110复位点,112第一位移点,114第二位移点,116检测件,118精度控制件,1182光栅尺,1184读数头,120限位滑道,122定位组件,1222定位块,1224微动开关,1226定位气缸,1228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02;导向结构104,设置于基座102;安装板106,通过导向结构104与基座102活动连接;驱动装置108,驱动装置108至少包括定子端1082和动子端1084,定子端1082设置于基座102上,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相连接,并可在动子端1084的驱动下带动安装板106沿导向结构104做弧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网版调整机构中,包括基座102、导向结构104、安装板106和驱动装置108。其中,基座102作为网版调整机构的承载结构,能够为导向结构104提供安装工位。此外,基座102还可以安装到其他调节机构上,并且与其他调节机构配合,共同调节网版的位置。导向结构104能够与驱动装置108配合,保证安装板106能够进行转动,从而保证网版与电池片的精准对位。安装板106能够为网版提供安装工位,确保网版能够准确且快捷的安装,从而提高网版的安装精度,进一步地提高网版在和电池片的精准对位。驱动装置108作为安装板106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安装板106转动,因此在电池片位置出现偏差时,安装板106能够通过驱动装置108的驱动进行角度的调整,从而提高了电池片印刷的质量以及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8至少包括定子端1082和动子端1084。其中,动子端1084与定子端1082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106的沿导向结构104做弧线运动。一方面能够确保当电池片出现位置偏差时,安装板106在动子端1084的驱动下及时地做对位调整,从而提高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另一方面驱动装置108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整,减少了传动级数,从而降低安装板106角度调节的误差,并且省却了安装其他结构的安装工位,进一步地减少了网版调节机构的整体重量,能够有效的防止网版调节机构重心偏离,从而提高角度调节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座102上设置有安装座1022,驱动装置108的定子端1082与安装座1022相连接,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相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02;导向结构104,设置于基座102;安装板106,通过导向结构104与基座102活动连接;驱动装置108,驱动装置108至少包括定子端1082和动子端1084,定子端1082设置于基座102上,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相连接,并可与定子端1082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106沿导向结构104做弧线运动。
具体地,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108与安装板106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106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基座102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网版调整机构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106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具体地,动子端1084可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端1082嵌套在动子端1084,以合理设置定子端1082与动子端1084的位置。此外,定子端1082与动子端1084之间存在间隙,以保证两者相对运动顺畅进行。在驱动装置108工作时,动子端1084与定子端1082配合并产生相对运动,进而驱动安装板106的转动,使安装板106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驱动装置108包括动子端1084和定子端1082。具体地,定子端1082嵌套在动子端1084,以合理设置定子端1082与动子端1084的位置。此外,定子端1082与动子端1084之间存在间隙,以保证两者相对运动顺畅进行。在驱动装置108工作时,动子端1084与定子端1082配合并产生相对运动,进而驱动安装板106转动,使安装板106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导向件1086与基座102固定连接,紧固件依次穿过基座102、导向件1086、动子端1084和安装板106。定子端1082固定在基座102上,与导向件1086设置在同侧,紧固件可将动子端1084和安装板106固定连接,以保证动子端1084和定子端1082相互配合带动安装板106转动,保证动子端1084和安装板106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基座102上。具体地,紧固件采用螺钉和螺母,螺钉局部带有螺纹,即螺钉与动子端1084和安装板106连接处螺钉带来螺纹,采用螺纹的连接方式固定,螺钉与基座102和和导向件1086接触部分不含螺纹,可为光滑表面,以便于动子端1084和定子端1082相互配合带动安装板106相对于导向件1086与基座102发生转动。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动子端1084和定子端1082一般采用磁铁等磁性件,紧固件一般采用金属,因此本实施例在基座102上设置有导向件1086,导向件1086可在紧固件装配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避免动子端1084和定子端1082吸引紧固件,避免紧固件位置偏移。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紧固件与基座102和导向件1086之间存在间隙(也即紧固件与基座102和导向件1086为活动连接),以保证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作为整体可转动。
如图4所示,具体地,导向结构104包括导轨滑块组,导轨滑块组包括:弧形导轨1042,设置于基座102;滑块1044,设置于弧形导轨1042,与安装板10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04包括导轨滑块组。其中,导轨滑块组包括弧形导轨1042和滑块1044。弧形导轨1042能够配合驱动装置108,对安装板106进行弧线运动的导向,从而使安装板106平滑的进行转动,提高了安装板106上网版对位的稳定性。滑块1044作为安装板106与弧形导轨1042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安装板106提供支撑力。并且能够和弧形导轨1042配合,从而使安装板106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具体地,导向结构104包括一组导轨滑块组;或导向结构104包括多组导轨滑块组,且多个弧形导轨1042共圆心。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04包括一组导向滑块1044组或多组导向滑块1044组。当导向滑块1044组为多组时,多个弧形导轨1042共圆心。当安装板106的体积或重量较小时,通过设置一组导向滑块1044组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安装板106平稳的进行转动。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网版调整机构的重量,从而优化了整个结构。当安装板106的体积或重量较大时,通过设置多组的导向滑块1044组能够为安装板106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使安装板106能够稳定且牢靠的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02;导向结构104,设置于基座102;安装板106,通过导向结构104与基座102活动连接;驱动装置108,驱动装置108至少包括定子端1082和动子端1084,定子端1082设置于基座102上,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相连接,并可与定子端1082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106沿导向结构104做弧线运动。
如图2所示,具体地,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108与安装板106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106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基座102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网版调整机构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106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具体地,动子端1084可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动子端1084能够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其中,动子端1084直接与安装板106连接,驱动安装板106的转动,使安装板106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如图7所示,具体地,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复位点110,设置于基座102;第一位移点112,设置于基座102,位于复位点110的一侧;第二位移点114,设置于基座102,位于复位点110的另一侧;检测件116,设置于安装板106,并与驱动装置108电连接,用于与第一位移点112和第二位移点114配合,保证安装板106的转动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复位点110、第一位移点112、第二位移点114和检测件116。检测件116设置在安装板106上,并与驱动装置108电连接,能够跟随安装板106进行转动。复位点110设置在基座102上,用于表示当检测件116位于此位置时,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未进行弧线运动,即安装板106处于原始位置。第一位移点112和第二位移点114分别设置在复位点110两侧,用于表示当检测件116位于第一位移点112时,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相对于定子端1082处于弧线运动一侧的最大位移点,即安装板106处于一侧的极限转动角度。当检测件116位于第二位移点114时,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相对于定子端1082处于弧线运动另一侧的最大位移点,即安装板106处于另一侧的极限转动角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检测安装板106的转动角度,避免了动子端1084因做弧线运动过大而导致无法复位,从而提高了驱动装置108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02;导向结构104,设置于基座102;安装板106,通过导向结构104与基座102活动连接;驱动装置108,驱动装置108至少包括定子端1082和动子端1084,定子端1082设置于基座102上,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相连接,并可与定子端1082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106沿导向结构104做弧线运动。
具体地,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108与安装板106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106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基座102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网版调整机构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106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具体地,动子端1084可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动子端1084能够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其中,动子端1084直接与安装板106连接,驱动安装板106的转动,使安装板106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如图5所示,具体地,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件118,设置于基座102以及安装板106,并与驱动装置108电连接,并可用于将安装板106的位置反馈给驱动装置108。
在本实施例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件118。其中,精度控制件118与驱动装置108电连接,能够监测安装板106转动的实时位置并反馈给驱动装置108,从而确保驱动装置108能够获得安装板106转动位置的信息。因此确保驱动装置108能够针对安装板106的实时位置进行角度调节,进一步地提高了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
如图7所示,具体地,精度控制件118包括光栅尺1182和读数头1184,光栅尺1182和读数头1184中的一者设置于基座102上,另一者设置于安装板106上。
在本实施例中,精度控制组件包括光栅尺1182和读数头1184。其中,光栅尺1182设置在安装板106上,读数头1184设置在基座102上。通过光栅尺1182和读数头1184的配合,确保驱动装置108能够获得安装板106的转动角度。因此驱动装置108能够对安装板106进行准确的驱动,从而使安装板106转动到正确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板106转动角度的精准度,保证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具体地,可以是光栅尺1182设置在基座102上,也可以是读数头1184设置在安装板106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02;导向结构104,设置于基座102;安装板106,通过导向结构104与基座102活动连接;驱动装置108,驱动装置108至少包括定子端1082和动子端1084,定子端1082设置于基座102上,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相连接,并可与定子端1082相互配合,以带动安装板106沿导向结构104做弧线运动。
具体地,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108与安装板106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106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基座102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网版调整机构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106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具体地,动子端1084可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动子端1084能够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其中,动子端1084直接与安装板106连接,驱动安装板106的转动,使安装板106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如图6所示,具体地,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限位滑道120,设置于安装板106上,网版可自限位滑道120安装于安装板106;定位组件122,设置于安装板106上,并可用于定位网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网版机构还包括限位滑道120和定位组件122。限位滑道120置在安装板106上,能够为网版的安装提供安装工位,并且还能够和定位组件122配合,使网版精准且快速的安装在安装板106上,方便了安装和拆卸。此外,限位滑道120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网版从进口端进入到限位滑道120内。定位组件122作为网版安装的定位结构,能够保证网版牢固且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板106上,在安装板106的转动过程中,定位组件122能够避免网版的脱落,从而提高了网版的对位效率。
如图1所示,具体地,定位组件122包括:定位块1222,设置于限位滑道120的端部;微动开关1224,设置于限位滑道120的端部;定位气缸1226,设置于安装板106,并与微动开关1224电连接;定位柱1228,设置于定位气缸1226,并可在定位气缸1226的驱动下定位网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22包括定位块1222、微动开关1224、定位气缸1226和定位柱1228。其中,定位块1222设置在限位滑道120的端部,能够限制网版安装的位置,防止网版安装位置的偏移,从而提高网版的安装精度。微动开关1224设置于限位滑道120的出口端且和定位气缸1226电连接,当网版接触到微动开关1224后,微动开关1224提供到位信息至工控机,工控机响应到到位信息后发出提示信号,人工接收提示信号后,在工控机交互界面上,人工控制定位气缸1226的启动,定位气缸1226响应命令后启动,从而提高网版安装过程的精确程度。定位气缸1226和定位柱1228连接,且定位气缸1226能够和微动开关1224配合,使网版牢靠的固定在安装板106上。上述过程相对于传统的网版安装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网版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了网版在转动过程中脱落的情况;另一方面使网版安装更加便捷且快速,方便了网版的维修和更换。
具体地,将网版插入到限位滑道120的进口端,使网版从进口端进入到限位滑道120内,当网版位于限位滑道120出口端的部分接触到微动开关1224后,微动开关1224提供到位信息至工控机,工控机响应到到位信息后发出提示信号,人工接收提示信号后,在工控机交互界面上,人工控制定位气缸1226的启动,定位气缸1226响应命令后启动。从而使定位气缸1226带动定位柱1228对安装板106施加紧固力,因此使网版固定在限位滑道120内,完成了整个安装过程。当需要进行网版拆卸时,启动定位气缸1226,使其驱动端回缩,使定位柱1228不再对网版施加紧固力,将网版从限位滑道120内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印刷机,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网版调整机构,用于调整网版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网版调整机构,用于调整网版的位置,因此具备上述网版调整机构的全部有益效果,不再赘述。此外,网版调整机构能够保证印刷机对电池片进行印刷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电池片成品的良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印刷机还可以包括上下料机构。其中,上下料机构可以为传送带,通过将电池片放置在上下料机构上实现自动上料的过程,从而提高电池片的印刷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印刷机还可以包括升价机构。升降机构与网版调整机构连接,能够调网版的垂直方向的位移,从而提高网版位置调节的多变性,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片的印刷精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包括:基座102;导向结构104,设置于基座102;安装板106,通过导向结构104与基座102活动连接;驱动装置108,驱动装置108至少包括定子端1082和动子端1084,定子端1082设置于基座102上,动子端1084与安装板106相连接,并可在动子端1084的驱动下带动安装板106沿导向结构104做弧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8为弧形电机。其中,弧形电机能够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过程,因此省却了驱动装置108与安装板106之间的结构连接,一方面减少了驱动力的损失,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通过直线电机配合弧形滑轨驱动安装板106角度调节的繁琐过程,减少了驱动的连接结构。此外,通过弧形电机直接驱动安装板106进行角度调节的方式,能够降低基座102的安装重量,进一步地防止网版调整机构重心偏离,提高安装板106上的网版与电池片对位的精准度。
在本实施例中,动子端1084能够在定子端1082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其中,动子端1084直接与安装板106连接,驱动安装板106的转动,使安装板106的角度调节具有多变性,确保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对位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角度的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电池片的印刷效率以及质量。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04包括导轨滑块组。其中,导轨滑块组包括弧形导轨1042和滑块1044。弧形导轨1042能够配合驱动装置108,对安装板106进行弧线运动的导向,从而使安装板106平滑的进行转动,提高了安装板106上网版对位的稳定性。滑块1044作为安装板106与弧形导轨1042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安装板106提供支撑力。并且能够和弧形导轨1042配合,从而使安装板106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104包括一组导向滑块1044组或多组导向滑块1044组。当导向滑块1044组为多组时,多个弧形导轨1042共圆心。当安装板106的体积或重量较小时,通过设置一组导向滑块1044组的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安装板106平稳的进行转动。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网版调整机构的重量,从而优化了整个结构。当安装板106的体积或重量较大时,通过设置多组的导向滑块1044组能够为安装板106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使安装板106能够稳定且牢靠的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提高了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复位点110、第一位移点112、第二位移点114和检测件116。检测件116设置在安装板106上,并与驱动装置108电连接,能够跟随安装板106进行转动。复位点110设置在基座102上,用于表示当检测件116位于此位置时,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未进行弧线运动,即安装板106处于原始位置。第一位移点112和第二位移点114分别设置在复位点110两侧,用于表示当检测件116位于第一位移点112时,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相对于定子端1082处于弧线运动一侧的最大位移点,即安装板106处于一侧的极限转动角度。当检测件116位于第二位移点114时,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相对于定子端1082处于弧线运动另一侧的最大位移点,即安装板106处于另一侧的极限转动角度。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检测安装板106的转动角度,避免了动子端1084因做弧线运动过大而导致无法复位,从而提高了驱动装置108的使用寿命。
具体检测过程包括:启动驱动装置108,使其动子端1084驱动安装板106转动,而检测件116设置在安装板106上,因此能够与安装板106的同步转动,当检测件116在转动过程中位移到第一位移点112时,此时检测件116能够识别安装板106转动到相对于基座102一侧的最大转动角度。当检测件116在转动过程中位移到第二位移点114时,此时检测件116能够识别安装板106转动到相对于基座102另一侧的最大转动角度。随后通过与驱动装置108的电连接控制驱动装置108停止转动或使驱动装置108做反方向转动,防止安装板106无法复位。当检测件116位移到复位点110时,即表示驱动装置108的动子端1084未做弧线运动,相应地,安装板106处于原始位置。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网版调整机构还包括精度控制件118。其中,精度控制件118与驱动装置108电连接,能够监测安装板106转动的实时位置并反馈给驱动装置108,从而确保驱动装置108能够获得安装板106转动位置的信息。因此确保驱动装置108能够针对安装板106的实时位置进行角度调节,进一步地提高了安装板106上网版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精度控制组件包括光栅尺1182和读数头1184。其中,光栅尺1182设置在安装板106上,读数头1184设置在基座102上。通过光栅尺1182和读数头1184的配合,确保驱动装置108能够获得安装板106的转动角度。因此驱动装置108能够对安装板106进行准确的驱动,从而使安装板106转动到正确的位置,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板106转动角度的精准度,保证了电池片的印刷质量和效率。
具体地,可以是光栅尺1182设置在基座102上,也可以是读数头1184设置在安装板106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网版机构还包括限位滑道120和定位组件122。限位滑道120置在安装板106上,能够为网版的安装提供安装工位,并且还能够和定位组件122配合,使网版精准且快速的安装在安装板106上,方便了安装和拆卸。此外,限位滑道120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网版从进口端进入到限位滑道120内。定位组件122作为网版安装的定位结构,能够保证网版牢固且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板106上,在安装板106的转动过程中,定位组件122能够避免网版的脱落,从而提高了网版的对位效率。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22包括定位块1222、微动开关1224、定位气缸1226和定位柱1228。其中,定位块1222设置在限位滑道120的端部,能够限制网版安装的位置,防止网版安装位置的偏移,从而提高网版的安装精度。微动开关1224设置于限位滑道120的出口端且和定位气缸1226电连接,当网版接触到微动开关1224后,微动开关1224提供到位信息至工控机,工控机响应到到位信息后发出提示信号,人工接收提示信号后,在工控机交互界面上,人工控制定位气缸1226的启动,定位气缸1226响应命令后,启动从而提高网版安装过程的精确程度。定位气缸1226和定位柱1228连接,且定位气缸1226能够和微动开关1224配合,使网版牢靠的固定在安装板106上。上述过程相对于传统的网版安装方式,一方面能够提高网版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了网版在转动过程中脱落的情况;另一方面使网版安装更加便捷且快速,方便了网版的维修和更换。
具体地,将网版插入到限位滑道120的进口端,使网版从进口端进入到限位滑道120内,当网版位于限位滑道120出口端的部分接触到微动开关1224后微动开关1224提供到位信息至工控机,工控机响应到到位信息后发出提示信号,人工接收提示信号后,在工控机交互界面上,人工控制定位气缸1226的启动,定位气缸1226响应命令后,启动,从而使定位气缸1226带动定位柱1228对安装板106施加紧固力,因此使网版固定在限位滑道120内,完成了整个安装过程。当需要进行网版拆卸时,启动定位气缸1226,使其驱动端回缩,使定位柱1228不再对网版施加紧固力,将网版从限位滑道120内取出即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具体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网版调整机构,主要由驱动装置108驱动,带动安装板106在两侧弧形导轨1042的限位下,绕基座102的中心并同时在读数头1184和光栅尺1182的配合下完成旋转动作。定位组件122主要是通过人工推入网版并接触到定位块1222及微动开关1224后,点动控制定位气缸1226的伸缩来压紧网版,从而完成网版的定位。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网版调整机构主要由基座102、旋转部分、精度控制件118及定位组件122构成。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分包括驱动装置108、安装板106及两条弧形导轨1042,驱动装置108包含动子端1084和定子端1082两部分,定子端1082设置在基座102后端并与之固定;两条弧形导轨1042分别设置在所基座102前端两侧并与之固定;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端1082所在弧度的延长线方向设置有位移监测装置,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复位点110,第一位移点112和第二位移点114,和检测件116,检测件116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6上,复位点110、第一位移点112和第二位移点114通过固定座固定在基座102上,当检测件116到达复位点110时,驱动装置108处于原点位置,即动子端1084相对于定子端1082位于原点位置,第一位移点112和第二位移点114为动子端1084相对定子端1082左右滑移的极限点。
在本实施例中,动子端1084设置在上述安装板106上,两条上述弧形导轨1042同样与安装板106连接,且动子端1084与弧形导轨1042固定在安装板106同侧。
通过上述驱动装置108驱动,即动子端1084与定子端1082产生相对滑动,两条上述弧形导轨1042从动,从而限制上述安装板106绕上述基座102中心旋转;即设置两条弧形导轨1042一方面配合驱动装置108共同实现安装板106平稳的进行旋转,另一方面限制驱动装置108的移动位移,即动子端1084相对于定子端1082的移动位移。上述两条弧形导轨1042对称设置在驱动装置108的两侧,每一侧弧形导轨1042的设置不局限于设置1条,可设置多条,例如可设置1条、2条、3条等。
另外,弧形导轨1042设置位置也不做限定,除了设置在安装板106上以驱动装置108为中心的两侧外,也可设置在靠近驱动装置108的一侧或远离驱动装置108的一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精度控制件118包含读数头1184、光栅尺1182及读数头固定座、光栅尺固定座,读数头1184通过读数头固定座与上述基座102固定、光栅尺1182通过光栅尺固定座与上述安装板106连接。上述精度控制件118主要记录上述安装板106的实时位置,从而反馈给上述驱动装置108以完成一个闭合回路;光栅尺1182设置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安装板106上。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22包括定位组件122及限位滑道120,上述网版定位组件122包括定位柱1228、定位气缸1226、定位块1222及微动开关1224组成,定位柱1228与定位气缸1226连接,定位气缸1226置于上述安装板106一侧,定位块1222及微动开关1224同样置于上述安装板106另一侧;限位滑道120设置在安装板106未设置驱动装置108的一侧,安装或更换网版时,将网版插入限位滑道120内,再启动定位气缸1226与定位柱1228将网版固定。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定位组件122包括定位柱1228、定位气缸1226、限位结构组成,定位柱1228与定位气缸1226连接,定位气缸1226置于上述安装板106一侧;上述限位结构置于上述安装板106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结构又包含定位块1222和微动开关1224。
本实施例中,由驱动装置108驱动,带动安装板106在两侧弧形导轨1042的限位下,绕基座102的中心并同时在高精度光栅尺1182的配合下完成旋转动作。定位组件122主要是通过手动控制定位气缸1226的伸缩,来完成网版的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基座;
安装板,通过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至少包括定子端和动子端,所述定子端与所述基座相连接,所述动子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安装板沿所述导向结构做弧形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为弧形电机;
所述动子端与所述定子端配合,带动所述安装板沿所述导向结构做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轨滑块组,所述导轨滑块组包括:
弧形导轨,设置于所述基座;
滑块,设置于所述弧形导轨,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一组所述导轨滑块组;或
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多组所述导轨滑块组,且多个所述弧形导轨共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位点,设置于所述基座;
第一位移点,设置于所述基座,位于所述复位点的一侧;
第二位移点,设置于所述基座,位于所述复位点的另一侧;
检测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与所述第一位移点和所述第二位移点配合,保证所述安装板的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精度控制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以及安装板,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并可用于将所述安装板的位置反馈给所述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度控制件包括光栅尺和读数头,所述光栅尺和所述读数头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另一者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滑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网版可自所述限位滑道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并可用于定位所述网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滑道的端部;
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限位滑道的端部;
定位气缸,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
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定位气缸,并可在所述定位气缸的驱动下定位所述网版。
10.一种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版调整机构,用于调整网版的位置。
CN202120915418.0U 2021-04-29 2021-04-29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Active CN214984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5418.0U CN214984056U (zh) 2021-04-29 2021-04-29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5418.0U CN214984056U (zh) 2021-04-29 2021-04-29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4056U true CN214984056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8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5418.0U Active CN214984056U (zh) 2021-04-29 2021-04-29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40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2992A (zh) * 2021-04-29 2021-07-27 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2992A (zh) * 2021-04-29 2021-07-27 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84056U (zh)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EP4286864A1 (en) Battery intern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battery production system
CN115864099B (zh) 一种变压器测量自动接线机器人
CN113172992A (zh)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CN116231981A (zh) 一种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
CN213181925U (zh) 一种测试装置以及电机加工设备
CN113410727A (zh) 一种接线端子自动生产线
CN214873440U (zh) 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CN111268398A (zh) 一种光学产品螺柱上料装置
CN108235580B (zh) 偏心定位平台
CN21497946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21441859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113183607A (zh) 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CN212160665U (zh) 一种条码阅读器检测固定工装
CN210348195U (zh) 一种多工位曝光装置
CN217060418U (zh) 一种fpca、pcba双模半自动测试装置设备
CN218950312U (zh) 电池角度调整机构及电池旋转机
CN221225937U (zh) 一种充磁机
CN220120032U (zh) 一种电池极片检测装置
CN215297455U (zh) 电路板检测机的旋转定位装置
CN215955678U (zh) 一种放电腔位置调节装置及准分子激光组件
CN217953392U (zh) 检测装置
CN219211169U (zh) 一种五金板材用折弯装置
CN216079204U (zh) 一种动作捕捉标牌识别装置
CN220084316U (zh) 一种凸轮轴承随动器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