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0918U -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0918U
CN214880918U CN202021856059.8U CN202021856059U CN214880918U CN 214880918 U CN214880918 U CN 214880918U CN 202021856059 U CN202021856059 U CN 202021856059U CN 214880918 U CN214880918 U CN 214880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composite fiber
algae
floating bed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60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向超
李松
陈晓虎
王莉
项鹏海
张志华
顾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Shanghai Ti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Shanghai Ti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Shanghai Tingy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bo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60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0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0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0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复合纤维生态浮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泡沫层、垒土层和生态纤维层,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框架体,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潜水泵一端连接汲藻头,且另一端连接喷水头。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该浮床具有一体性好,抗风浪能力强,植物覆盖度高,可主动净化浮床周围水体蓝藻,促进浮床周边水质提升等优点,通过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的框架体,提升了浮床的抗风浪能力,通过引配水系统的设置,使得浮床周边的含藻水能通过汲藻头进入水泵,并通过喷水头将含藻水喷洒至浮板,进而实现对浮床周围水体蓝藻的主动净化。

Description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其中生态浮床技术因具有操作简单、维护简单、景观效果好、利于生物栖息等优点,在水体污染治理及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通过生物促沉、植物根系吸收、植物根系微生物降解等协同作用来净化水中氮、磷、COD,实现了水质的改善。
但常规的浮床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年限短。目前浮床材质多为竹子、聚苯乙烯泡沫、高密度聚乙烯等材质,通过拼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风浪影响下,浮床连接件容易损坏,锈蚀,影响浮床使用寿命;(2)主动净化能力弱。浮床依靠水流从浮床根部流过,与根系及其附着微生物直接接触来吸收污染物。如水体水流较缓,则浮床对距离较远的水体净化能力弱。(3)抵抗风浪能力弱。由于浮床单体面积一般小于1平米,通过拼接方式难以形成较大面积的一体式浮床,因此在大风浪下容易被冲散,浮床目前多用于风浪较小的中小河道,而较少用于中大型湖库等开敞水体;(4)缺乏抑藻作用,高温季节,蓝藻水华易于在沿岸带聚集,但安装于沿岸带的浮床由于缺乏蓝藻收集装置,缺乏直接抑制蓝藻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具有更强的抗风浪能力,且能主动净化浮床周围水体蓝藻,促进浮床周边水质的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包括复合纤维生态浮板,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泡沫层、垒土层和生态纤维层,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框架体,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的潜水泵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汲藻头,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位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上侧的喷水头。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泡沫层为聚氨酯材质,密度为30~300kg/m3
所述的垒土层的材质为活性纤维培养土。
所述的生态纤维层的材质包括废纺、椰壳、木屑、缓释肥料与保水材料。
所述的框架体为不锈钢框架。
在于所述的框架体与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
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种植孔,所述的种植孔用于设置种植篮,所述的种植篮用于种植水生植物。
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上种植有陆生植物。
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浮动套筒柱和连接链,所述的浮动套筒柱包括套筒和能沿所述的套筒运动的筒桩,所述的筒桩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连接链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相连。
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还包括太阳能系统,所述的太阳能系统与所述的潜水泵电性相连,以为其供电。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该浮床具有一体性好,可快速拼接,抗风浪能力强,植物覆盖度高,景观性好,可主动净化浮床周围水体蓝藻,促进浮床周边水质提升等优点,通过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的框架体,提升了浮床的抗风浪能力,通过引配水系统的设置,使得浮床周边的含藻水能通过汲藻头进入水泵,并通过喷水头将含藻水喷洒至浮板上,从而含藻水在依次通过生态纤维层、垒土层及植物根系过滤后,蓝藻及其他颗粒物能被截留于浮板上,进而实现了对浮床周围水体蓝藻的主动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态纤维层 2.垒土层 3.泡沫层 4.潜水泵 5.吸藻口 6.喷水口7.太阳能系统 8.水生植物 9.陆生植物 10. 浮动套筒柱 11.不锈钢框架 12.种植篮 13.竖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包括复合纤维生态浮板,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框架体,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的潜水泵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汲藻头,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位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上侧的喷水头。
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由基层的泡沫层,中间的垒土层及表面的生态纤维层组成,不同层之间通过不锈钢钉连接,且浮板四周用不锈钢框架包裹,浮板与不锈钢框架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相连,以降低风浪对浮板的冲击。
其中,基层的泡沫层为聚氨酯材质,密度为30~300kg/m3,该材料具有密度低、抗氧化老化能力强、弹性回复性好、保温性能好等优点,泡沫层的具体厚度可根据浮床上种植植物的种类而进行设置。
垒土层为5cm厚垒土,用于为部分浮床植物生长提供根部附着场所及营养支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垒土是以秸秆、棉花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制作生产出的一种固化可塑成型活性纤维培养土。
优选地,表面的生态纤维层为由废纺、椰壳、木屑等材料结合缓释肥料与保水材料后合成的具有生态功能的基材。该层可起到为浮床植物提供附着场所,防止紫外线对浮床基层的氧化,延长浮床使用寿命的作用。
并且,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上每1平米均匀布置12个圆形种植孔,每孔直径为13厘米,以用于放置种植篮,种植篮可限制水生植物根茎的生长范围。
所述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种植有植物,所述种植篮为上粗下细的圆形镂空结构,种植篮放置于浮板的种植孔内,种植篮内种植高体型水生植物,如芦苇、再力花、美人蕉等,而低体型的陆生草本植物种植于除种植孔外的浮板上,如狗牙根、黑麦草等,从而构成水生植物及陆生植物合理搭配的景观。
同时,为了实现对浮床周围水体蓝藻的主动净化,所述的生态抑藻浮床还设置有引配水系统,所述的引配水系统包括潜水泵、不锈钢支撑杆、汲藻头、喷水头。所述潜水泵位于浮床正下方,通过竖撑杆与浮床本体连接,潜水泵一端与通过输水管与汲藻头连接,汲藻头为圆形喇叭状,日常可漂浮在水面。潜水泵另一端通过输水管与喷水头相连,喷水头被支架支撑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中部上侧,从而浮床周边的含藻水通过汲藻头进入水泵,通过喷水头将含藻水喷洒至浮板上,含藻水在依次通过生态纤维层、垒土层及植物根系过滤后,蓝藻及其他颗粒物被截留于浮板上,经过日晒后逐渐衰亡,滤后水排入周边水体。
此外,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上还设置有太阳能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支撑框架,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位于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上方的中部,与所述的潜水泵电性相连,以为其供电。
在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下侧还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浮动套筒柱和连接链,所述的浮动套筒柱包括套筒和能沿所述的套筒运动的筒桩,所述的筒桩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连接链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相连,以使使浮床能适应水位波动,且不发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下方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浮动套筒柱,每个浮动套筒柱由上下两根不锈钢桩及不锈钢链组成,上部不锈钢圆桩直径为32mm,下部不锈钢桩直径为50mm,上部不锈钢桩放在下部不锈钢桩中并能沿下部不锈钢桩运动,上部不锈钢桩与复合纤维浮板层通过8mm不锈钢链连接,不锈钢链直接焊接在浮床不锈钢框架上。

Claims (9)

1.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纤维生态浮板,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的泡沫层、垒土层和生态纤维层,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四周包覆有框架体,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的潜水泵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汲藻头,且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位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的上侧的喷水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层为聚氨酯材质,密度为30~300kg/m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垒土层的材质为活性纤维培养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为不锈钢框架。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与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之间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种植孔,所述的种植孔用于设置种植篮,所述的种植篮用于种植水生植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上种植有陆生植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浮动套筒柱和连接链,所述的浮动套筒柱包括套筒和能沿所述的套筒运动的筒桩,所述的筒桩的上端通过所述的连接链与所述的复合纤维生态浮板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系统,所述的太阳能系统与所述的潜水泵电性相连,以为其供电。
CN202021856059.8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Active CN214880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6059.8U CN21488091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6059.8U CN21488091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0918U true CN214880918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50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6059.8U Active CN21488091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09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2697A (zh) * 2022-01-10 2022-04-15 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
CN115093075A (zh) * 2022-06-16 2022-09-23 科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湖蓝藻预防及生态治理的活水方法
CN116553741A (zh) * 2022-09-20 2023-08-08 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水净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2697A (zh) * 2022-01-10 2022-04-15 上海山恒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动植物复合浮床
CN115093075A (zh) * 2022-06-16 2022-09-23 科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河湖蓝藻预防及生态治理的活水方法
CN116553741A (zh) * 2022-09-20 2023-08-08 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水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80918U (zh) 一种可抗风浪的复合纤维生态抑藻浮床
CN102010068B (zh) 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
CN104925955A (zh) 一种用于湖泊水体污染修复的生态浮床装置
CN204162567U (zh) 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CN104229996B (zh) 一种漂浮生物生态反应装置
CN201029355Y (zh) 网线植物水培浮床
CN201817329U (zh) 注塑种植篮pvc管体粘结生物浮床
CN205170504U (zh) 立体生态浮床
CN101190813A (zh) 用于护岸与水质净化的软体植物浮床
CN204104492U (zh) 鹅舍结构
CN210945026U (zh) 一种水生态修复浮床
CN112794450A (zh) 一种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
CN209778451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曝气生物浮床
CN105668795B (zh) 一种利用湖泊淤泥建造生态浮岛净化水质的方法
CN204211545U (zh) 一种水上森林景观的生态浮床
CN203999153U (zh) 一种太阳能微动力自浇灌干式生态浮岛
CN102524034A (zh) 水生植物立体浮床及其进行鱼类生态养殖的方法
CN201942569U (zh) 双层复合型人工浮岛
CN203700031U (zh) 水生植物培育装置
CN106495327A (zh) 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组合式生态沉床
CN110304729A (zh) 一种藻类收集原位处理浮床
CN206156868U (zh) 一种用于红鳍东方鲀综合养殖系统的生物浮床
CN202374829U (zh) 水生植物立体浮床
CN103214094A (zh) 一种固定式复层网托浮岛
CN203048674U (zh) 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