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9330U -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49330U CN214849330U CN202120583319.7U CN202120583319U CN214849330U CN 214849330 U CN214849330 U CN 214849330U CN 202120583319 U CN202120583319 U CN 202120583319U CN 214849330 U CN214849330 U CN 2148493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main body
- contact surface
- socket
-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包括: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接电端子、弹性柱及限位销;插座主体设有第一接触面及第二接触面;插座主体上对应第一接触面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凹陷,接电端子安装于定位凹陷内部的相对两端;插座主体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卡孔;及插头,包括插头主体、定位柱及卡钩;插头主体用于抵接弹性柱,定位柱用于插设定位凹陷;插头主体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与限位销匹配连接;卡钩与卡孔相对应扣接。上述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插座上设有定位凹陷与弹性柱,插头对应设有定位柱,定位柱对应插设定位凹陷,弹性柱可自动顶升插头,以方便更换不同的插头,提高充电器的通用性及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代人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当使用者需要外出或旅行时,为了避免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电量耗尽,便需要同时携带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器。但是,当今社会,人们因工作、旅行、探亲等各种原因往来于世界各地日趋频繁,如何对一些随身携带的电器如手机、Notebook、平板计算机、数字相机等产品充电成了问题。电源插头形状和插头尺寸在很多国家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后,只有四处寻找相应的电源插头才能继续使用携带的电器,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更换不同的插头,提高充电器的通用性及便利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包括:
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安装于所述插座主体内的接电端子、活动安装于所述接电端子相对两侧的弹性柱、及安装于所述接电端子一侧的限位销;所述插座主体设有第一接触面、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一侧的第二接触面;所述插座主体上对应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凹陷,所述接电端子安装于所述定位凹陷内部的相对两端;所述限位销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所述插座主体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卡孔;及
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插座上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主体、连接于所述插头主体底部的定位柱、及连接于所述插头主体相对两侧面上的卡钩;所述插头主体用于抵接所述弹性柱,所述定位柱用于插设所述定位凹陷;所述插头主体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限位销匹配连接;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孔相对应扣接。
上述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插座上设有定位凹陷与弹性柱,插头对应设有定位柱,定位柱对应插设定位凹陷,弹性柱可自动顶升插头,以方便更换不同的插头,提高充电器的通用性及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座主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位于所述定位凹陷的相对两端处;所述弹性柱包括凸柱、及连接于所述凸柱底部的弹簧;所述凸柱与所述弹簧均安装于所述插座主体的内部;所述凸柱的顶部穿设并凸伸超出所述穿孔后用于抵接所述插头,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凸柱的一端抵接所述插座主体内部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销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连接段、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接触面的一端上的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限位段均为圆柱体设置,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段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钩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头主体的侧面上,所述卡钩的一端设有钩部,所述卡钩的另一端设有按压部;所述钩部对应插设于所述卡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接电端子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插头主体一端面上的插脚,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插头主体背向所述插脚的一面上;所述插接孔的内部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插脚,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插脚,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接电端子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座主体背向所述第二接触面的一面内安装有接电口,所述接电口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中插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中弹性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中插头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插座,11-插座主体,12-接电端子,13-弹性柱,131-凸柱,132-弹簧,14-限位销,15-第一接触面,16-第二接触面,17-定位凹陷,18-卡孔;
20-插头,21-插头主体,22-定位柱,220-插接孔,23-卡钩,231-钩部,232-按压部,24-插脚,2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包括插座10、及可拆卸安装于插座10上的插头20。插头20可以是不同标准的插头,比如国标、英标或者欧标。
所述插座10包括呈L型设置的插座主体11、安装于插座主体11内的接电端子12、活动安装于接电端子12相对两侧的弹性柱13、及安装于接电端子12一侧的限位销14。插座主体11设有第一接触面15、及位于第一接触面15一侧的第二接触面16,第一接触面15与第二接触面16相互垂直,第一接触面15与第二接触面16均用于抵接插头20。
如图2及图3所示,插座主体11上对应于第一接触面15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凹陷17,接电端子12对应安装于定位凹陷17内部的相对两端。插座主体11上对应于第一接触面15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穿孔(图未示),穿孔位于定位凹陷17的相对两端处,穿孔用于供弹性柱13的顶部穿设。具体地,弹性柱13包括凸柱131、及连接于凸柱131底部的弹簧132;凸柱131与弹簧132均安装于插座主体11的内部,其中,凸柱131的顶部穿设并凸伸超出穿孔后用于抵接插头20,弹簧132远离凸柱131的一端抵接插座主体11内部的底部。
限位销14连接于第二接触面16上,其中,限位销14包括连接第二接触面16的连接段、及连接于连接段远离第二接触面16的一端上的限位段。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段与限位段均为圆柱体设置,连接段的直径小于限位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插座主体11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卡孔18,卡孔18用于卡扣连接插头20。
进一步地,插座主体11背向第二接触面16的一面内安装有接电口(图未示),接电口电连接接电端子12,接电口用于供数据线插设,以对用电器进行充电。
所述插头20包括插头主体21、连接于插头主体21底部的定位柱22、连接于插头主体21相对两侧面上的卡钩23、及安装于插头主体21一端面上的插脚24。插头主体21用于抵接弹性柱13,定位柱22用于插设定位凹陷17,其中,定位柱22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插接孔220,插接孔220与接电端子12一一对应。具体地,插接孔220内部设有导电层(图未示),导电层电连接插脚24,导电层与接电端子12接触,以实现插头20与插座10的电气连通。
如图5所示,插头主体21背向插脚24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25,滑槽25与限位销14匹配连接。从插头主体21的底面观察,滑槽25大致呈T型设置,以适应限位段与连接段的直径,可便于插头20与插座10定位滑动安装,并防止插头20轻易松脱。卡钩23与卡孔18相对应扣接,具体地,卡钩23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插头主体21的侧面上,卡钩23的一端设有钩部231,卡钩23的另一端设有按压部232。
组装时,将插头20对应插设于插座10上,其中,定位柱22对应定位凹陷17,滑槽25对应限位销14,且钩部231对应插设于卡孔18内,以固定插头20与插座10,此时弹性柱13受压缩。拆分时,人手按压按压部232,利用杠杆原理使得钩部231脱离卡孔18,弹性柱13恢复原状,即弹性柱13自动顶升插头主体21与第一接触面15分离,以便于人手抓取当前的插头20,进而更换新的插头20。
上述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插座10上设有定位凹陷17与弹性柱13,插头20对应设有定位柱22,定位柱22对应插设定位凹陷17,弹性柱13可自动顶升插头20,以方便更换不同的插头20,提高充电器的通用性及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安装于所述插座主体内的接电端子、活动安装于所述接电端子相对两侧的弹性柱、及安装于所述接电端子一侧的限位销;所述插座主体设有第一接触面、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一侧的第二接触面;所述插座主体上对应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凹陷,所述接电端子安装于所述定位凹陷内部的相对两端;所述限位销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上;所述插座主体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卡孔;及
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插座上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插头主体、连接于所述插头主体底部的定位柱、及连接于所述插头主体相对两侧面上的卡钩;所述插头主体用于抵接所述弹性柱,所述定位柱用于插设所述定位凹陷;所述插头主体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限位销匹配连接;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孔相对应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位于所述定位凹陷的相对两端处;所述弹性柱包括凸柱、及连接于所述凸柱底部的弹簧;所述凸柱与所述弹簧均安装于所述插座主体的内部;所述凸柱的顶部穿设并凸伸超出所述穿孔后用于抵接所述插头,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凸柱的一端抵接所述插座主体内部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面的连接段、及连接于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接触面的一端上的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限位段均为圆柱体设置,所述连接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段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插头主体的侧面上,所述卡钩的一端设有钩部,所述卡钩的另一端设有按压部;所述钩部对应插设于所述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接电端子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插头主体一端面上的插脚,所述滑槽位于所述插头主体背向所述插脚的一面上;所述插接孔的内部设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插脚,所述导电层与所述接电端子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背向所述第二接触面的一面内安装有接电口,所述接电口电连接所述接电端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3319.7U CN214849330U (zh) | 2021-03-19 | 2021-03-19 |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83319.7U CN214849330U (zh) | 2021-03-19 | 2021-03-19 |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49330U true CN214849330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759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83319.7U Active CN214849330U (zh) | 2021-03-19 | 2021-03-19 |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49330U (zh) |
-
2021
- 2021-03-19 CN CN202120583319.7U patent/CN2148493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94251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eplaceable plug | |
US7118399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placeable plug | |
US8944845B2 (en) | Power plug, electrical plug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harger assembly | |
TW201106548A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plug capable of changing plugging direction | |
US6544058B1 (en) | Changeable plug base structure | |
US20190067966A1 (en) | Charging dock with interchangeable adapters | |
CN105991801A (zh) | 一种可扩展功能的智能终端配件系统 | |
KR200469127Y1 (ko) | 휴대폰 케이스 | |
CN214849330U (zh) |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充电器 | |
US20110028042A1 (en) | Power plug and power plug assembly | |
CN101436725B (zh) | 具有可更换插头的电子装置 | |
CN215645364U (zh) | 可变换方位充电的电池充电器 | |
CN208189892U (zh) | 一种具有防触碰锁线螺钉的连接器壳体 | |
CN113131257A (zh) | 多功能插头以及电源适配器 | |
CN205864010U (zh) | 移动电子设备充电装置 | |
CN210779358U (zh) | 一体式转换充电器 | |
CN215646267U (zh) | 便携式移动电源 | |
GB2411777A (en) | Combination plug for mobile phone charger | |
CN210167823U (zh) | 多国充电器结构 | |
CN204517453U (zh) | 多组插头可互换的充电装置 | |
CN213637101U (zh) | 一种可拆卸充电插头的移动电源 | |
CN215733515U (zh) | 一种插头可更换的多功能充电器 | |
CN217405869U (zh) | 一种可互换插头的适配器 | |
CN218448569U (zh) | 一种具有多头更换的适配器 | |
CN212908426U (zh) | 一种带插座的转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