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9487U - 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29487U CN214829487U CN202121779842.3U CN202121779842U CN214829487U CN 214829487 U CN214829487 U CN 214829487U CN 202121779842 U CN202121779842 U CN 202121779842U CN 214829487 U CN214829487 U CN 2148294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ollection
- box
- sediment
- sl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内依次排布设有相互连通的固液分离室、水油分离室和净水室,箱体上分别设有与固液分离室连通的进水口、与水油分离室连通的排油口以及与净水室连通的排水口,固液分离室和水油分离室的底部均设有残渣沉淀室,残渣沉淀室内设有集污机构,集污机构内设有用于将残渣输送出箱体侧壁外的输送机构。本申请通过对沉淀在固液分离室和水油分离室内的残渣统一收集,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含油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对厨房生活含油污水处理时,需要先将厨房、餐厅的污水收集到隔油池中,污水先经过隔离池内的固液分离处理,再经过水油分离处理,直至污水达到可排放标准后,利用潜水泵提升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
公告号为CN2089168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聚集斜板隔油装置,包括箱体、底座、过滤框、斜板,底座上面设置有箱体,箱体的后面设置有出油管,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进水管的下面设置有过滤框,过滤框的下面设置有沉降池,沉降池的上面设置有过水墙,过水墙的下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油板,沉降池的下面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的一侧设有阀门;该隔油装置在分离油污前,先利用过滤框分离固态垃圾,减少隔油池的固态垃圾,增加分离油污的量,并通过挡油板阻挡没有完全分离的油污进入出水管,油污分离更彻底,污水处理效果更好。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利用过滤框过滤含油污水时,含油污水中没有分离出来的混合物在沉降池内沉淀,打开阀门,使得混合物通过排污管排出,但是沉降池的底部仍然会有部分混合物的残留,这些残留的混合物会随着含油污水进行水油分离,导致经过水油分离后的污水中还含有混合物,降低了污水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混合物残留在沉降池的底部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排布设有相互连通的固液分离室、水油分离室和净水室,箱体上分别设有与固液分离室连通的进水口、与水油分离室连通的排油口以及与净水室连通的排水口,所述固液分离室和水油分离室的底部均设有残渣沉淀室,所述残渣沉淀室内设有集污机构,所述集污机构内设有用于将残渣输送出箱体侧壁外的输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污水处理时,先通过进料口将污水送入固液分离室内进行固液分离,经过分离后的污水沉淀在固液分离室的底部,随着固液分离室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污水进入水油分离室内进行水油分离,当水油分离室内的水位逐渐升高,污水中的油脂通过排油口排出,同时经过水油分离后的污水进入净水室内,并通过排水口排出;当固液分离室和水油分离室内的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污水中的细小残渣沉淀在残渣沉淀室底部的集污机构内,利用输送机构将集污机构内的残渣输送出箱体的侧壁外,进而降低了残渣进入净水室内的概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壁设有排污口,所述集污机构包括集渣斗,所述集渣斗的顶部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箱体的内底壁,所述集渣斗的底部穿过排污口并伸出箱体的底壁外,所述集渣斗的顶部设有进渣口,所述集渣斗的横截面积由高至低递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渣斗的设置,便于收集沉淀在残渣沉淀室内的残渣,集渣斗的横截面积由低至高递减,对残渣落入集渣斗的底部起到导料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框板,所述安装框板设置在集渣斗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框板焊接固定在箱体的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框板焊接固定在箱体的内底壁,便于集渣斗接收残渣,且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避免安装框板与箱体的底壁之间出现渗水现象,起到防水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底壁且位于集渣斗的两侧均倾斜设有导渣坡面,两所述导渣坡面之间的间距由靠近集渣斗的一侧向远离集渣斗的一侧递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渣坡面,对堆积在箱体内底壁的残渣流向集渣斗内起到导料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蛟龙,所述输送蛟龙转动设置在集渣斗内,所述集渣斗内设有用于驱动输送蛟龙转动的输送电机,箱体的侧壁外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伸入箱体内并与集渣斗的一端连通,所述输送蛟龙远离输送电机的一端伸入排污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输送电机,输送电机驱动输送蛟龙旋转,利用输送蛟龙将堆积在集渣斗内的残渣由排污管排出,实现了对残渣的收集处理,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可选的,所述排污管内安装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阀门,便于输送蛟龙将排污管内的残渣排出。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安装有集渣管,两个所述排污管均与集渣管连通,所述集渣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排污管的轴向,所述集渣管内转动设有排渣蛟龙,所述集渣管的一侧端壁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伸入集渣管内并与排渣蛟龙的一端同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渣管的设置,便于接收由排污管内输出的残渣,然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排渣蛟龙旋转,通过排渣蛟龙,便于将集渣管内的残渣,方便统一收集残渣。
可选的,所述集渣管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连通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轴向与箱体的高度方向同向,所述排渣管远离集渣管的一端连通设有导渣管,所述导渣管远离排渣管的一端朝向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渣管和导渣管的配合,增高了残渣排出的高度,进而方便在导渣管的下方放置集渣筒,便于收集残渣。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固液分离室和水油分离室连通的检修口,所述箱体的侧壁上铰接设有用于封堵检修口的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检修门,便于人员通过检修口对固液分离室和水油分离室内部检修、清理。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架对箱体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固液分离室和水油分离室内的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污水中的细小残渣沉淀在残渣沉淀室底部的集污机构内,利用输送机构将集污机构内的残渣输送出箱体的侧壁外,进而降低了残渣进入净水室内的概率,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2.集渣斗的横截面积由低至高递减,对残渣落入集渣斗的底部起到导料的作用;
3.利用集渣管接收由排污管内输出的残渣,再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排渣蛟龙旋转,通过排渣蛟龙,便于将集渣管内的残渣,方便统一收集残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B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体现集渣管位于箱体侧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固液分离室;3、水油分离室;4、净水室;5、进水口;6、支撑架;7、排水口;8、残渣沉淀室;9、集污机构;91、集渣斗;92、安装框板;10、导渣坡面;11、输送机构;111、输送蛟龙;112、输送电机;113、排污管;114、阀门;12、集渣管;13、排渣蛟龙;14、驱动电机;15、排渣管;16、导渣管;17、检修口;18、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参照图1和图2,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包括支撑架6,支撑架6上支设有箱体1,箱体1的内部依次排布设有固液分离室2、两个水油分离室3和净水室4,固液分离室2、两个水油分离室3和净水室4相互连通,箱体1的顶部设有与固液分离室2连通的进水口5,两个水油分离室3的侧壁上部均设有排油口,固液分离室2和两个水油分离室3的底部均设有残渣沉淀室8,残渣沉淀室8的底部设有集污机构9,集污机构9内设有用于将残渣输出箱体1侧壁外的输送机构11,箱体1的侧壁设有与净水室4连通的排水口7。
处理时,先将含油污水通过进水口5送入固液分离室2内进行固液分离,经过分离后的污水沉淀在固液分离室2底部的残渣沉淀室8内,然后污水依次进入两个水油分离室3底部的残渣沉淀室8内进行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污水中的残渣沉淀在集污机构9内,此时利用输送机构11将残渣排出箱体1的侧壁外;同时污水中的油脂浮在水油分离室3的上部,进而油脂通过排油口排出箱体1的侧壁外,最终不含油脂的污水进入净水室4内并通过排水口7排出,实现了水油分离;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排污装置,通过将沉淀在残渣沉淀池内的残渣排出箱体1的侧壁外,降低了进入净水室4内中污水含有残渣的概率,提高了对污水处理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箱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固液分离室2和水油分离室3连通的检修口17,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封堵检修口17的检修门18;打开检修门18,便于人员对固液分离室2和水油分离室3内部进行清理或检修。
参照图3和图4,箱体1的底壁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残渣沉淀室8连通,集污机构9包括集渣斗91,集渣斗91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宽度方向同向,集渣斗91的横截面积由低至高递减,集渣斗91的底部封闭设置,集渣斗91的底部穿过排污口并伸出箱体1的底壁外,集渣斗91的顶部设有进渣口,集渣斗91的顶部侧壁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壁,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集渣斗91侧壁上的安装框板92,安装框板92沿集渣斗91的周向设置,安装框板92焊接固定在箱体1的外底壁,以实现对残渣的收集,采用焊接的方式,以避免箱体1内的污水通过安装框板92与箱体1外底壁之间的缝隙渗出,具有防水的作用。
参照图4,箱体1的内底壁且位于排污口的两侧均倾斜设有导渣坡面10,导渣坡面10的较高一端朝向箱体1的内顶壁,导渣坡面10的较低一端朝向排污口,两个导渣坡面10之间的间距由靠近集渣斗91的一侧向远离集渣斗91的一侧递增,利用导渣坡面10对堆积在箱体1内底壁的残渣进入集渣斗91内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便于集渣斗91对残渣集中收集。
参照图4,输送机构11包括输送蛟龙111,输送蛟龙111转动设置在集渣斗91内,输送蛟龙111的传输方向与集渣斗91的长度方向同向,集渣斗91的一侧端壁安装有输送电机112,输送电机112的驱动轴伸入集渣斗91内并与输送蛟龙111的一端同轴连接,箱体1的侧壁外固定设有排污管113,排污管113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宽度方向同向,排污管113位于箱体1外的侧壁内设有阀门114,排污管113的一端伸入箱体1内并与集渣斗91连通,输送蛟龙111的另一端伸入排污管113内。
输送残渣时,启动阀门114,打开排污管113,同时启动输送电机112,输送电机112驱动输送蛟龙111旋转,随着输送蛟龙111的旋转,将集渣斗91内沉淀的残渣输送至排污管113内,并通过排污管113排出,实现了对残渣的处理。
参照图5和图6,箱体1位于排污管113的侧壁上设有集渣管12,集渣管12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长度方向同向,集渣管12与三个排污管113均连通,进而通过输送蛟龙111以便将残渣由排污管113输送至集渣管12内。
本实施例中,集渣管12内转动设有排渣蛟龙13,集渣管12的一侧端壁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驱动轴伸入集渣管12内并与排渣蛟龙13的一端同轴连接,集渣管12的另一端连通设有排渣管15,排渣管15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高度方向同向,排渣管15的底端与集渣管12连通,排渣管15的顶端连通设有导渣管16,导渣管16焊与排渣管15焊接连接,导渣管16呈弧形设置,导渣管16远离排渣管15的一端朝向地面,导渣管16远离排渣管15的一端与地面之间预留有一定距离,便于在导渣管16的下方放置集渣筒,进而启动驱动电机14,驱动排渣蛟龙13旋转,利用排渣蛟龙13将收集到集渣管12内的残渣输送至导渣管16内,进而通过导渣管16以便将残渣输送至集渣筒内,实现了对残渣的统一收集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通过进料口将污水送入固液分离室2内进行固液分离,经过固液分离后的污水堆积在固液分离室2内,当固液分离室2内的水位达到一定深度后,固液分离室2内的污水流入水油分离室3内进行水油分离,当水油分离室3内的水位达到一定深度后,污水中的油脂通过排油口排出,同时污水中不含油脂的水进入净水室4内并通过排水口7排出。
当固液分离室2和水油分离室3内的污水沉淀一段时间后,污水中的残渣堆积在残渣沉淀室8底部,并通过导渣坡面10将残渣导入集渣斗91内,此时启动输送电机112,输送电机112驱动输送蛟龙111转动,利用输送蛟龙111将残渣由排污管113输送至集渣管12内,同时启动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驱动排渣蛟龙13转动,通过排渣蛟龙13将固液分离室2和水油分离室3内收集到的残渣统一输送至排渣管15内,并通过导渣管16排出,实现了对残渣的统一收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依次排布设有相互连通的固液分离室(2)、水油分离室(3)和净水室(4),所述固液分离室(2)和水油分离室(3)的底部均设有残渣沉淀室(8),所述残渣沉淀室(8)内设有集污机构(9),所述集污机构(9)内设有用于将残渣输送出箱体(1)侧壁外的输送机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壁设有排污口,所述集污机构(9)包括集渣斗(91),所述集渣斗(91)的顶部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壁,所述集渣斗(91)的底部穿过排污口并伸出箱体(1)的底壁外,所述集渣斗(91)的顶部设有进渣口,所述集渣斗(91)的横截面积由高至低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斗(91)的顶部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壁,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框板(92),所述安装框板(92)设置在集渣斗(91)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框板(92)焊接固定在箱体(1)的底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且位于集渣斗(91)的两侧均倾斜设有导渣坡面(10),两所述导渣坡面(10)之间的间距由靠近集渣斗(91)的一侧向远离集渣斗(91)的一侧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1)包括输送蛟龙(111),所述输送蛟龙(111)转动设置在集渣斗(91)内,所述集渣斗(91)内设有用于驱动输送蛟龙(111)转动的输送电机(112),箱体(1)的侧壁外设有排污管(113),所述排污管(113)的一端伸入箱体(1)内并与集渣斗(91)的一端连通,所述输送蛟龙(111)远离输送电机(112)的一端伸入排污管(1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13)内安装有阀门(1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集渣管(12),两个所述排污管(113)均与集渣管(12)连通,所述集渣管(1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排污管(113)的轴向,所述集渣管(12)内转动设有排渣蛟龙(13),所述集渣管(12)的一侧端壁安装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的驱动轴伸入集渣管(12)内并与排渣蛟龙(13)的一端同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管(12)远离驱动电机(14)的一端连通设有排渣管(15),所述排渣管(15)的轴向与箱体(1)的高度方向同向,所述排渣管(15)远离集渣管(12)的一端连通设有导渣管(16),所述导渣管(16)远离排渣管(15)的一端朝向地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固液分离室(2)和水油分离室(3)连通的检修口(17),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铰接设有用于封堵检修口(17)的检修门(1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架(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79842.3U CN214829487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79842.3U CN214829487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29487U true CN214829487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87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79842.3U Active CN214829487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2948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59762A (zh) * | 2021-12-21 | 2022-04-01 |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有限公司 | 市政污水收集过滤系统 |
CN114476445A (zh) * | 2022-02-23 | 2022-05-13 | 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式地埋垃圾中转站 |
-
2021
- 2021-07-29 CN CN202121779842.3U patent/CN2148294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59762A (zh) * | 2021-12-21 | 2022-04-01 |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有限公司 | 市政污水收集过滤系统 |
CN114476445A (zh) * | 2022-02-23 | 2022-05-13 | 深圳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室式地埋垃圾中转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3130303A1 (zh) | 一种应用于餐饮废水处理的固体和液体分离装置 | |
CN214829487U (zh) | 隔油沉淀垃圾排污装置 | |
CN110272135A (zh) | 一种同时分离污水中油水渣的装置 | |
CN215627375U (zh) | 一种智能型高效隔油装置 | |
CN207462730U (zh) | 一种船式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 |
CN213294921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气浮机 | |
CN111675372B (zh) | 一种多级沉降园林污水再生系统 | |
CN212713023U (zh) | 一种用于去除悬浊物的水处理装置 | |
CN206395950U (zh) | 一种油水处理器 | |
CN221254244U (zh) | 一种高效固液分离生物滤池 | |
CN208553315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 |
CN217449075U (zh) | 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6155663U (zh) | 一种用于城市雨水泵站的生态廊道处理装置 | |
CN217323649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处理箱 | |
CN2444935Y (zh) | 油水分离装置 | |
CN109455835B (zh) | 一种隔油池 | |
CN208865300U (zh) | 污水输送管道杂物过滤收集装置 | |
CN207002423U (zh) | 一种新型油水分离器 | |
CN218841879U (zh) | 一种便于去除杂质的竖流式气浮机 | |
CN220071003U (zh) | 一种垃圾渗沥液收集装置 | |
CN220990022U (zh) |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 |
CN221500694U (zh) | 一种自清洗气浮处理装置 | |
CN217526696U (zh) | 一种污水初步污泥处理装置 | |
CN220386013U (zh) | 一种智能一体化高效混凝斜管沉淀过滤设备 | |
CN218811030U (zh) | 隔油除渣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