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1841U -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1841U
CN214791841U CN202120546015.3U CN202120546015U CN214791841U CN 214791841 U CN214791841 U CN 214791841U CN 202120546015 U CN202120546015 U CN 202120546015U CN 214791841 U CN214791841 U CN 2147918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wind
deflector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60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毛先友
张滔
陈良锐
周向阳
周何杰
康铁生
丁鹏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60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18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18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18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导风组件设于出风口处且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第一导风板具有多个通风孔;第二导风板具有多个间隔开的散风孔,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连接,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容纳腔,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换热气流从通风孔进入容纳腔并从多个散风孔排出,第一导风板和/或第二导风板上设有第一配合件;散风组包括多个散风件,多个散风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散风组设有第二配合件,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固定连接,多个散风件与多个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散风件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条。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组件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且便于拆卸。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大多空调器的转筒方案中,散风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格栅和支撑板之间,每个散风件要单独装配,装配工序繁琐,生产装配工艺耗时太多、效率低;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时,需要将每个散风件从格栅和支撑板之间拆下,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出现散风件上的卡扣断裂的现象,从而导致转筒易损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且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如上所述的导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和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具有出风口,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包括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散风组,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多个通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多个间隔开的散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容纳腔,与所述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换热气流从所述通风孔进入所述容纳腔并从多个所述散风孔排出,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有第一配合件;所述散风组包括多个散风件,多个所述散风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散风组设有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散风件与多个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散风件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散风件连接在一起,将包括多个散风件的散风组整体安装在容纳腔,由此,可以简化装配工序,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时,直接将散风组从容纳腔内拆下即可,不仅节省时间,还不会损坏散风件,从而可以降低导风组件不能使用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散风件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中的一个为插接柱,另一个为插接孔,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柱上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弹性卡扣,所述插接孔内设有限位件,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限位件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柱包括连接段、主体段和弹性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弹性段的轴向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弹性段与所述主体段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段形成为弹性卡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凸出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所述限位件具有止挡部,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止挡部止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散风件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连接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散风件包括中间座,所述多个导风条的内端均与所述中间座相连,所述第二配合件位于所述中间座上,每个所述通风孔内设有所述第一配合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散风件包括多组导风条组,所述多组导风条组沿径向排布设置,每组所述导风条组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导风条,相邻的两组所述导风条组之间设有环形支撑件,每个所述导风条与相应的所述环形支撑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和滑扣,所述滑扣的第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扣的第二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设并伸出所述固定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通过驱动所述滑扣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导风组件还包括导风叶,所述导风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叶与多个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每个导风叶均转动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导风叶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板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风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地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滑块驱动所述连杆移动以带动多个所述导风叶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杆连接;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一部分可滑动地嵌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配合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配合且形成安装孔,所述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安装孔以驱动所述滑块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的一分部形成为滑动件,所述配合部的另一部分形成为配合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配合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嵌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外且与所述主体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可以为沿滑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件,所述齿轮件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以驱动所述拉杆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连接件将多个散风件连接在一起,将包括多个散风件的散风组整体安装在容纳腔,由此,可以简化装配工序,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时,直接将散风组从容纳腔内拆下即可,不仅节省时间,还不会损坏散风件,从而可以降低导风组件不能使用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局部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0,
导风组件100,
第一导风板1,通风孔11,第一配合件12,插接孔121,限位件1211,止挡部12111,第一滑槽13,卡位部131,安装座14,连接部15,第二滑槽16,
第二导风板2,散风孔21,固定孔22,
容纳腔3,
散风组4,散风件4a,中间座41,第二配合件411,插接柱4111,主体段4112a,弹性卡扣4112,支撑件42,导风条组43a,导风条43,连接件4b,连接孔40,
驱动件6,
滑扣7,第一端71,第二端72,固定柱721,凸起部73,
导风叶8,连杆9,
滑块10,主体部101,配合部102,滑动件1021,配合件1022,安装孔103,限位部1031,
驱动组件20,拉杆201,齿条2011,卡接部2012,驱动电机202,齿轮件203,
机壳200,出风口2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导风组件100和空调器1000。其中,空调器1000包括机壳200和换热模块,换热模块设于机壳200内,机壳200具有出风口2001。换热模块可以包括换热器和风机组件,机壳200还可以具有进风口,空调器1000工作时,风机组件可以驱动室内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机壳200内,从出风口2001流出机壳200,气流在机壳200内与换热器进行换热,由此,从出风口2001吹出的气流为换热后的气流。这里,换热器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当换热器制冷时,换热气流为冷气流,此时从出风口2001吹出的气流可以为室内降温;当换热器制热时,换热气流为热气流,此时从出风口2001吹出的气流可以为室内升温。换热器可以为多个,多个换热器可以沿空调器100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换热器也可以沿从进风口到出风口2001的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1-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导风组件100,导风组件100设于出风口2001处且包括第一导风板1、第二导风板2和散风组4。
具体而言,参考图1-图3,第一导风板1具有多个通风孔11;第二导风板2具有多个间隔开的散风孔21,第二导风板2与第一导风板1连接,第二导风板2与第一导风板1之间形成容纳腔3,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换热气流从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并从多个散风孔21排出,第一导风板1和/或第二导风板2上设有第一配合件12;散风组4包括多个散风件4a,多个散风件4a通过连接件4b连接,散风组4设有第二配合件411,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固定连接,多个散风件4a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散风件4a包括多个沿通风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条43。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组件100设于出风口2001处可以打开出风口2001,也可以遮挡出风口2001,当导风组件100打开出风口2001时,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气流可以直接从出风口2001吹出;当导风组件100遮挡出风口2001时,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多个散风件4a可以将容纳腔3内的气流打散,打散后的气流从多个散风孔21吹出容纳腔3,多个散风孔21可以进一步将气流分散。由此,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舒适。
其中,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连接可以便于形成容纳腔3,容纳腔3可以便于容纳散风件4a,散风件4a可以安装于第一导风板1,散风件4a也可以安装于第二导风板2,散风件4a还可以同时安装在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上。具体地,第一导风板1上可以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二导风板2也可以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还可以同时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一配合件12可以与散风组4上的第二配合件411配合,由此,可以将散风组4装配到第一导风板1和/或第二导风板2上。
其中,导风条43可以便于将气流打散,打散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散风孔21流出空调器1000,由此,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舒适。多个沿通风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可以将更多的气流打散,使得空调器1000可以更好地制冷或制热。多个通风孔11可以增大空调器1000的出风量,也即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通风孔11更多地进入到容纳腔3内,多个散风件4a可以高效地将容纳腔3内的气流打散,多个散风件4a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地设置可以便于每个散风件4a打散对应的通风孔11进入的气流,由此,每个散风件4a与对应的通风孔11配合工作可以提高导风组件100的工作效率,使得空调器1000的出风量大,出风均匀、舒适。
相关技术中,大多空调器的转筒方案中,散风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格栅和支撑板之间,每个散风件要单独装配,装配工序繁琐,生产装配工艺耗时太多、效率低;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时,需要将每个散风件从格栅和支撑板之间拆下,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出现散风件上的卡扣断裂的现象,从而导致转筒易损环。
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的导风组件100,通过连接件4b将多个散风件4a连接在一起,将包括多个散风件4a的散风组4整体安装在容纳腔3,由此,可以简化装配工序,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4a时,直接将散风组4从容纳腔3内拆下即可,不仅节省时间,还不会损坏散风件4a,从而可以降低导风组件100不能使用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为一体件可以加强散风组4的结构强度,使得每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的连接均可靠、牢固。而且,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为一体件可以省去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的装配工序。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与连接件4b一体成型的多个散风件4a不能转动,由此对散风件4a的可靠性要求低,拆洗几次后也不会出现转动不顺畅的问题。
如图4-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中的一个为插接柱4111,另一个为插接孔121,插接柱4111与插接孔121插接配合。其中,第一配合件12可以为插接柱4111,此时第二配合件411为插接孔121;第一配合件12也可以为插接孔121,此时第二配合件411为插接柱4111。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连接。当第一配合件12设于第一导风板1上时,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散风组4安装在第一导风板1上;当第一配合件12设于第二导风板2上时,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散风组4安装在第二导风板2上;当第一配合件12同时设于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上时,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散风组4安装在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插接柱4111上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弹性卡扣4112,插接孔121内设有限位件1211,弹性卡扣4112与限位件1211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卡扣4112为具有弹性形变的弹性件,在插接柱4111插入插接孔121的过程中,弹性卡扣4112沿插接孔121的内壁滑动,弹性卡扣4112向远离插接孔121的内壁的方向形变,当弹性卡扣4112滑动至限位件1211时,弹性卡扣4112恢复形变,此时,弹性卡扣4112与限位件1211相互限位,由此,插接柱4111可以可靠地安装在插接孔121内。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插接柱4111包括连接段、主体段4112a和弹性段,连接段连接于第一导风板1和/或第二导风板2,主体段4112a和弹性段的轴向一端与连接段连接,弹性段与主体段4112a沿周向间隔设置,弹性段形成为弹性卡扣4112。其中,连接段可以用于将主体段和弹性段连接在第一导风板1和/或第二导风板2上,主体段和弹性段共同可以为插接孔121提供导向和定位,弹性段可以为具有弹性的弹性卡扣4112,弹性段与主体段4112a间隔设置,由此,可以便于弹性卡扣4112发生弹性形变,在主体段4112a和弹性段共同插入插接孔121的过程中,可以便于弹性卡扣4112向远离插接孔121的内壁的方向形变,当弹性卡扣4112滑动至限位件1211时,弹性卡扣4112恢复形变,此时,弹性卡扣4112与限位件1211相互限位,由此,插接柱4111可以可靠地安装在插接孔121内。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件1211凸出于插接孔的内壁,限位件1211具有止挡部12111,弹性卡扣4112与止挡部12111止抵。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1211凸出于插接孔121的内壁可以便于对弹性卡扣4112进行限位,止挡部12111可以便于限位件1211与弹性卡扣4112配合。
如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件4b开设有多个连接孔40,多个散风件4a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连接孔40内。其中,连接孔40可以便于散风件4a的设置,多个连接孔40可以便于多个散风件4a的设置,使得每个散风件4a均可以有设置位置。由此,连接件4b可以将多个散风件4a连接在一起,然后整体安装在容纳腔3,由此,可以简化装配工序,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4a时,直接将散风组4从容纳腔3内拆下即可,不仅节省时间,还不会损坏散风件4a,从而可以降低导风组件100不能使用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每个散风件4a包括中间座41,多个导风条43的内端均与中间座41相连,第二配合件411位于中间座41上,每个通风孔11内设有第一配合件12。可以理解的是,中间座41可以便于固定导风条43,使得每个导风条43的内端均可以有所支撑。中间座41还可以便于第二配合件411的设置。
其中,每个通风孔11内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配合,由此,散风件4a可以设于较靠近通风孔11的位置,进而使得气流从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后即可被散风件4a打散,使得从多个散风孔21吹出的气流更加均匀、柔和。例如,通风孔11内可以设有安装座14,第一配合件12设于安装座14上,安装座14可以便于第一配合件12的设置,使得第一配合件12可以设于第一导风板1,安装座14设在通风孔11内,散风件4a与安装座14上的第一配合件12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每个散风件4a包括多组导风条组43a,多组导风条组43a沿通风孔11的径向排布设置,每组导风条组43a包括多个沿通风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条43,相邻的两组导风条组43a之间设有环形支撑件42,每个导风条43与相应的环形支撑件42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沿通风孔11的径向排布设置的多组导风条组43a可以加强将容纳腔3内气流打散的效果,进一步使得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柔和。环形的支撑件42可以便于多组导风条组43a的设置,使得每组导风条组43a的多个导风条43均有所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图6和图11所示,第一导风板1设有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沿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导风板2与第一滑槽13相对的一端设有固定孔22;导风组件100还包括驱动件6和滑扣7,滑扣7的第一端71嵌设在第一滑槽13内,滑扣7的第二端72设有固定柱721,固定柱721穿设并伸出固定孔22,驱动件6与固定柱721连接通过驱动滑扣7转动以带动第一导风板1转动。需要解释的是,可以将滑扣7的第一端71从第一滑槽13的入口沿第一滑槽13的延伸方向滑入第一滑槽13,当滑扣7在第一滑槽13内滑入到位后,滑扣7固定在第一滑槽13内。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参考图6,滑扣7与第一滑槽13配合的部分设有凸起部73,第一滑槽13的与凸起部73对应的部分设有卡位部131,滑槽安装到位后,凸起部73卡设于卡位部131。由此,滑动安装可以便于将滑扣7安装至第一滑槽13,通过凸起部73和卡位部131可以使得滑扣7稳定地固定在第一滑槽13内。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1上可以设有第一安装件,第二导风板2上可以设有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可拆卸地配合,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配合可以将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件6可以驱动滑扣7转动,滑扣7与第一滑槽13固定连接,滑扣7转动可以带动第一滑槽13转动,第一滑槽13设于第一导风板1,因此,驱动件6可以通过滑扣7驱动第一导风板1转动,由于第一导风板1与第二导风板2固定连接,使得驱动件6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转动,从而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可以转动至打开出风口2001的位置,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也可以转动至遮挡出风口2001的位置。
具体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一种为卡扣,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另一种为卡槽,通过卡扣和卡槽可以将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由此,在清洗导风组件100时,可以将第一导风板1从第二导风板2上拆卸下来,从而可以降低清洗的难度,提升清洗的洁净度。同时,卡扣和卡槽的配合也可以降低组装时的难度,一方面,在生产线上产品组装时,可以节省工人的组装时间;另一方面,用户清洗导风组件100时,拆开后可以容易地装回原样,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当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设置形式并不限于卡扣和卡槽,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一种还可以为锁环,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另一种还可以为锁钩,通过锁环和锁钩同样可以实现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的可拆卸配合。当然,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还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件、销钉等连接,这里对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风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导风叶8,导风叶8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导风板1的背离第二导风板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组件100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2001可以打开或遮挡出风口2001,当用户想要冲击力较大的出风时,可以将导风组件100打开出风口2001;当用户想要均匀舒适的出风时,可以将导风组件100遮挡出风口2001,导风叶8可以用于将气流导向第一导风板1,气流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容纳腔3的气流从散风孔21流出,由此,使得出风均匀,舒适,进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结合图7,导风叶8可以为片状,其中,当导风组件100打开出风口2001时,导风叶8可以将气流导向出风口2001,导风叶8转动可以调节出风方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当导风组件100遮挡出风口2001时,导风叶8将气流导向第一导风板1,气流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散风件4a可以将气流打散,打散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散风孔21流出容纳腔3,由此,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舒适。其中,导风叶8设在第一导风板1的背离第二导风板2的一侧可以便于导风叶8实现导风,也即便于导风叶8将气流导向第一导风板1,进而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通风孔11内可以设有安装座14,导风叶8可转动地设在安装座14上。由此,安装座14可以为导风叶8提供安装环境,便于导风叶8的设置。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安装座14与通风孔11的内壁之间可以连接有连接部15,由此,可以实现将安装座14设置在通风孔11内,进一步地,连接部15可以为沿通风孔11周向间隔开的多个,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安装座14与第一导风板1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叶8可以为多个,多个导风叶8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设置,导风组件100还包括连杆9,连杆9与每个导风叶8均转动连接以使多个导风叶8同步转动。其中,多个导风叶8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便于每个导风叶8可以将气流导向对应的通风孔11,使得气流可以更高效地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多个导风叶8可以增大导风量,使得进入容纳腔3的气流更多。散风件4a可以将更多的气流打散,流出空调器1000,从而可以增大空调器1000的柔风出风量,使得空调器1000可以更好地制冷或制热。其中,连杆9可以驱动多个导风叶8同步转动,多个导风叶8同步转动使得导风叶8可以调节空调器1000的出风角度,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第一导风板1可以设有第二滑槽16,第二滑槽16沿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导风组件100还包括滑块10和驱动组件20,滑块10与连杆9连接,滑块10与第二滑槽16滑动配合,第一导风板1通过滑块10与连杆9可拆卸地连接;驱动组件20与滑块10连接,驱动组件20通过滑块10驱动连杆9移动以带动多个导风叶8同步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板1通过滑块10与连杆9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在清洗导风组件100时,可以将连杆9从第一导风板1上拆卸下来,从而可以降低清洗的难度,提升清洗的洁净度。此外,通过设置驱动组件20,驱动组件20可以实现连杆9的自动移动,从而可以提升导风叶8转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如图7-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滑块10可以包括主体部101和配合部102,主体部101与连杆9连接;配合部102的一部分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槽16内,配合部102的另一部分与主体部101配合且形成安装孔103,驱动组件20的至少部分伸入安装孔103以驱动滑块10滑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20可以驱动滑块10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滑块10可以驱动连杆9上下移动,具体地,滑块10的配合部102可以沿着第二滑槽16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其中主体部101和配合部102的结构较为简单,由此可以简化滑块10结构的复杂度,降低滑块10的制造难度,提升滑块10的生产效率,减少滑块10的生产成本。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7所示,配合部102的一分部形成为滑动件1021,配合部102的另一部分形成为配合件1022,滑动件1021与配合件1022连接,滑动件1021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槽16内,配合件1022位于第二滑槽16外且与主体部101配合。进一步地,参考图7,滑动件1021可以为沿滑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驱动组件20可以包括拉杆201和驱动电机202,拉杆201的一端与滑块10连接,拉杆201的另一端设有齿条2011,齿条2011在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驱动电机202的输出轴设有齿轮件203,齿轮件203与齿条2011啮合配合以驱动拉杆201沿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理解是,驱动电机202的输出轴可以带动齿轮件203转动,由于齿轮件203与拉杆201一端的齿条2011存在啮合的关系,由此转动的齿轮件203可以驱动拉杆201上下移动,同时拉杆201又可以驱动滑块10同步运动,进而实现对连杆9的驱动。其中,驱动组件20的结构较为简单,由此可以简化驱动组件20的复杂度,降低驱动组件20的制造难度,提升驱动组件20的生产效率,减少驱动组件20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参考图9-图10,安装孔103内设有限位部1031,拉杆201设有卡接部2012,限位部1031设于卡接部2012。由此,拉杆201可以可靠地与安装孔103配合,使得拉杆201运动时可以带动滑块10移动,通过限位部1031和卡接部2012可以便于实现驱动组件20驱动滑块10在第二滑槽16内滑动。
下面参照图1-图10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组件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13所示,导风组件100设于出风口2001处且包括第一导风板1、第二导风板2和散风组4。具体而言,参考图1-图3,第一导风板1具有多个通风孔11;第二导风板2具有多个间隔开的散风孔21,第二导风板2与第一导风板1连接,第二导风板2与第一导风板1之间形成容纳腔3,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换热气流从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并从多个散风孔21排出,第一导风板1和/或第二导风板2上设有第一配合件12;散风组4包括多个散风件4a,多个散风件4a通过连接件4b连接,散风组4设有第二配合件411,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固定连接,多个散风件4a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散风件4a包括多个沿通风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条43。
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组件100设于出风口2001处可以打开出风口2001,也可以遮挡出风口2001,当导风组件100打开出风口2001时,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气流可以直接从出风口2001吹出;当导风组件100遮挡出风口2001时,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多个散风件4a可以将容纳腔3内的气流打散,打散后的气流从多个散风孔21吹出容纳腔3,多个散风孔21可以进一步将气流分散。由此,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舒适。
其中,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连接可以便于形成容纳腔3,容纳腔3可以便于容纳散风件4a,散风件4a可以安装于第一导风板1,散风件4a也可以安装于第二导风板2,散风件4a还可以同时安装在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上。具体地,第一导风板1上可以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二导风板2也可以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还可以同时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一配合件12可以与散风组4上的第二配合件411配合,由此,可以将散风组4装配到第一导风板1和/或第二导风板2上。
其中,导风条43可以便于将气流打散,打散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散风孔21流出空调器1000,由此,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舒适。多个沿通风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可以将更多的气流打散,使得空调器1000可以更好地制冷或制热。多个通风孔11可以增大空调器1000的出风量,也即与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通风孔11更多地进入到容纳腔3内,多个散风件4a可以高效地将容纳腔3内的气流打散,多个散风件4a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地设置可以便于每个散风件4a打散对应的通风孔11进入的气流,由此,每个散风件4a与对应的通风孔11配合工作可以提高导风组件100的工作效率,使得空调器1000的出风量大,出风均匀、舒适。
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为一体件可以加强散风组4的结构强度,使得每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的连接均可靠、牢固。而且,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为一体件可以省去多个散风件4a与连接件4b的装配工序。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与连接件4b一体成型的多个散风件4a不能转动,由此对散风件4a的可靠性要求低,拆洗几次后也不会出现转动不顺畅的问题。
如图4-图5所示,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中的一个为插接柱4111,另一个为插接孔121,插接柱4111与插接孔121插接配合。其中,第一配合件12可以为插接柱4111,此时第二配合件411为插接孔121;第一配合件12也可以为插接孔121,此时第二配合件411为插接柱4111。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连接。当第一配合件12设于第一导风板1上时,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散风组4安装在第一导风板1上;当第一配合件12设于第二导风板2上时,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散风组4安装在第二导风板2上;当第一配合件12同时设于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上时,插接柱4111和插接孔121配合可以便于将散风组4安装在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上。
如图5所示,插接柱4111上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弹性卡扣4112,插接孔121内设有限位件1211,弹性卡扣4112与限位件1211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卡扣4112为具有弹性形变的弹性件,在插接柱4111插入插接孔121的过程中,弹性卡扣4112沿插接孔121的内壁滑动,弹性卡扣4112向远离插接孔121的内壁的方向形变,当弹性卡扣4112滑动至限位件1211时,弹性卡扣4112恢复形变,此时,弹性卡扣4112与限位件1211相互限位,由此,插接柱4111可以可靠地安装在插接孔121内。
如图3和图5所示,连接件4b开设有多个连接孔40,多个散风件4a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连接孔40内。其中,连接孔40可以便于散风件4a的设置,多个连接孔40可以便于多个散风件4a的设置,使得每个散风件4a均可以有设置位置。由此,连接件4b可以将多个散风件4a连接在一起,然后整体安装在容纳腔3,由此,可以简化装配工序,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4a时,直接将散风组4从容纳腔3内拆下即可,不仅节省时间,还不会损坏散风件4a,从而可以降低导风组件100不能使用的概率。
如图5所示,每个散风件4a包括中间座41,多个导风条43的内端均与中间座41相连,第二配合件411位于中间座41上,每个通风孔11内设有第一配合件12。可以理解的是,中间座41可以便于固定导风条43,使得每个导风条43的内端均可以有所支撑。中间座41还可以便于第二配合件411的设置。
其中,每个通风孔11内设有第一配合件12,第一配合件12和第二配合件411配合,由此,散风件4a可以设于较靠近通风孔11的位置,进而使得气流从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后即可被散风件4a打散,使得从多个散风孔21吹出的气流更加均匀、柔和。例如,通风孔11内可以设有安装座14,第一配合件12设于安装座14上,安装座14可以便于第一配合件12的设置,使得第一配合件12可以设于第一导风板1,安装座14设在通风孔11内,散风件4a与安装座14上的第一配合件12配合。
如图5所示,每个散风件4a包括多组导风条组43a,多组导风条组43a沿通风孔11的径向排布设置,每组导风条组43a包括多个沿通风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条43,相邻的两组导风条组43a之间设有环形支撑件42,每个导风条43与相应的环形支撑件42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沿通风孔11的径向排布设置的多组导风条组43a可以加强将容纳腔3内气流打散的效果,进一步使得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柔和。环形的支撑件42可以便于多组导风条组43a的设置,使得每组导风条组43a的多个导风条43均有所支撑。
如图3、图6和图11所示,第一导风板1设有第一滑槽13,第一滑槽13沿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导风板2与第一滑槽13相对的一端设有固定孔22;导风组件100还包括驱动件6和滑扣7,滑扣7的第一端71嵌设在第一滑槽13内,滑扣7的第二端72设有固定柱721,固定柱721穿设并伸出固定孔22,驱动件6与固定柱721连接以驱动滑扣7转动。需要解释的是,可以将滑扣7的第一端71从第一滑槽13的入口沿第一滑槽13的延伸方向滑入第一滑槽13,当滑扣7在第一滑槽13内滑入到位后,滑扣7固定在第一滑槽13内。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参考图6,滑扣7与第一滑槽13配合的部分设有凸起部73,第一滑槽13的与凸起部73对应的部分设有卡位部131,滑槽安装到位后,凸起部73卡设于卡位部131。由此,滑动安装可以便于将滑扣7安装至第一滑槽13,通过凸起部73和卡位部131可以使得滑扣7稳定地固定在第一滑槽13内。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板1上可以设有第一安装件,第二导风板2上可以设有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可拆卸地配合,通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配合可以将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件6可以驱动滑扣7转动,滑扣7与第一滑槽13固定连接,滑扣7转动可以带动第一滑槽13转动,第一滑槽13设于第一导风板1,因此,驱动件6可以通过滑扣7驱动第一导风板1转动,由于第一导风板1与第二导风板2固定连接,使得驱动件6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转动,从而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可以转动至打开出风口2001的位置,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也可以转动至遮挡出风口2001的位置。
具体地,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一种为卡扣,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另一种为卡槽,通过卡扣和卡槽可以将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由此,在清洗导风组件100时,可以将第一导风板1从第二导风板2上拆卸下来,从而可以降低清洗的难度,提升清洗的洁净度。同时,卡扣和卡槽的配合也可以降低组装时的难度,一方面,在生产线上产品组装时,可以节省工人的组装时间;另一方面,用户清洗导风组件100时,拆开后可以容易地装回原样,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当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设置形式并不限于卡扣和卡槽,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一种还可以为锁环,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中的另一种还可以为锁钩,通过锁环和锁钩同样可以实现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的可拆卸配合。当然,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还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件、销钉等连接,这里对第一导风板1和第二导风板2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导风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导风叶8,导风叶8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导风板1的背离第二导风板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组件100可转动地设在出风口2001可以打开或遮挡出风口2001,当用户想要冲击力较大的出风时,可以将导风组件100打开出风口2001;当用户想要均匀舒适的出风时,可以将导风组件100遮挡出风口2001,导风叶8可以用于将气流导向第一导风板1,气流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容纳腔3的气流从散风孔21流出,由此,使得出风均匀,舒适,进而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结合图7,导风叶8可以为片状,其中,当导风组件100打开出风口2001时,导风叶8可以将气流导向出风口2001,导风叶8转动可以调节出风方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当导风组件100遮挡出风口2001时,导风叶8将气流导向第一导风板1,气流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散风件4a可以将气流打散,打散后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散风孔21流出容纳腔3,由此,空调器1000的出风均匀、舒适。其中,导风叶8设在第一导风板1的背离第二导风板2的一侧可以便于导风叶8实现导风,也即便于导风叶8将气流导向第一导风板1,进而气流可以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
如图4-图5所示,通风孔11内可以设有安装座14,导风叶8可转动地设在安装座14上。由此,安装座14可以为导风叶8提供安装环境,便于导风叶8的设置。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如图5所示,安装座14与通风孔11的内壁之间可以连接有连接部15,由此,可以实现将安装座14设置在通风孔11内,进一步地,连接部15可以为沿通风孔11周向间隔开的多个,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安装座14与第一导风板1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导风叶8可以为多个,多个导风叶8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设置,导风组件100还包括连杆9,连杆9与每个导风叶8均转动连接以使多个导风叶8同步转动。其中,多个导风叶8与多个通风孔1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便于每个导风叶8可以将气流导向对应的通风孔11,使得气流可以更高效地通过通风孔11进入容纳腔3,多个导风叶8可以增大导风量,使得进入容纳腔3的气流更多。散风件4a可以将更多的气流打散,流出空调器1000,从而可以增大空调器1000的柔风出风量,使得空调器1000可以更好地制冷或制热。其中,连杆9可以驱动多个导风叶8同步转动,多个导风叶8同步转动使得导风叶8可以调节空调器1000的出风角度,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如图7-图8所示,第一导风板1可以设有第二滑槽16,第二滑槽16沿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导风组件100还包括滑块10和驱动组件20,滑块10与连杆9连接,滑块10与第二滑槽16滑动配合,第一导风板1通过滑块10与连杆9可拆卸地连接;驱动组件20与滑块10连接,驱动组件20通过滑块10驱动连杆9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板1通过滑块10与连杆9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在清洗导风组件100时,可以将连杆9从第一导风板1上拆卸下来,从而可以降低清洗的难度,提升清洗的洁净度。此外,通过设置驱动组件20,驱动组件20可以实现连杆9的自动移动,从而可以提升导风叶8转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如图7-图8所示,滑块10可以包括主体部101和配合部102,主体部101与连杆9连接;配合部102的一部分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滑槽16内,配合部102的另一部分与主体部101配合且形成安装孔103,驱动组件20的至少部分伸入安装孔103以驱动滑块10滑动。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20可以驱动滑块10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滑块10可以驱动连杆9上下移动,具体地,滑块10的配合部102可以沿着第二滑槽16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其中主体部101和配合部102的结构较为简单,由此可以简化滑块10结构的复杂度,降低滑块10的制造难度,提升滑块10的生产效率,减少滑块10的生产成本。
如图9-图10所示,驱动组件20可以包括拉杆201和驱动电机202,拉杆201的一端与滑块10连接,拉杆201的另一端设有齿条2011,齿条2011在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驱动电机202的输出轴设有齿轮件203,齿轮件203与齿条2011啮合配合以驱动拉杆201沿第一导风板1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理解是,驱动电机202的输出轴可以带动齿轮件203转动,由于齿轮件203与拉杆201一端的齿条2011存在啮合的关系,由此转动的齿轮件203可以驱动拉杆201上下移动,同时拉杆201又可以驱动滑块10同步运动,进而实现对连杆9的驱动。其中,驱动组件20的结构较为简单,由此可以简化驱动组件20的复杂度,降低驱动组件20的制造难度,提升驱动组件20的生产效率,减少驱动组件20的生产成本。
参考图9-图10,安装孔103内设有限位部1031,拉杆201设有卡接部2012,限位部1031设于卡接部2012。由此,拉杆201可以可靠地与安装孔103配合,使得拉杆201运动时可以带动滑块10移动,通过限位部1031和卡接部2012可以便于实现驱动组件20驱动滑块10在第二滑槽16内滑动。
如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包括根据如上所述的空调器1000的导风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0,通过连接件4b将多个散风件4a连接在一起,将包括多个散风件4a的散风组4整体安装在容纳腔3,由此,可以简化装配工序,生产装配工艺耗时短、效率高;而且,用户拆洗散风件4a时,直接将散风组4从容纳腔3内拆下即可,不仅节省时间,还不会损坏散风件4a,从而可以降低导风组件100不能使用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空调器的导风组件,所述空调器包括机壳和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具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包括:
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多个通风孔;
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多个间隔开的散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容纳腔,与所述换热模块换热后的换热气流从所述通风孔进入所述容纳腔并从多个所述散风孔排出,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上设有第一配合件;
散风组,所述散风组包括多个散风件,多个所述散风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散风组设有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散风件与多个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散风件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导风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风件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和所述第二配合件中的一个为插接柱,另一个为插接孔,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上的至少部分形成为弹性卡扣,所述插接孔内设有限位件,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限位件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包括连接段、主体段和弹性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所述主体段和所述弹性段的轴向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弹性段与所述主体段沿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段形成为弹性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凸出于所述插接孔的内壁,所述限位件具有止挡部,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止挡部止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散风件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连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风件包括中间座,所述多个导风条的内端均与所述中间座相连,所述第二配合件位于所述中间座上,每个所述通风孔内设有所述第一配合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风件包括多组导风条组,所述多组导风条组沿径向排布设置,每组所述导风条组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导风条,相邻的两组所述导风条组之间设有环形支撑件,每个所述导风条与相应的所述环形支撑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的一端设有固定孔;
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和滑扣,所述滑扣的第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扣的第二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设并伸出所述固定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通过驱动所述滑扣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叶,所述导风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叶与多个所述通风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每个导风叶均转动连接以使多个所述导风叶同步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风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地连接;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滑块驱动所述连杆移动以带动多个所述导风叶同步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连杆连接;
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一部分可滑动地嵌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配合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配合且形成安装孔,所述驱动组件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安装孔以驱动所述滑块滑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的一部分形成为滑动件,所述配合部的另一部分形成为配合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配合件连接,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嵌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配合件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外且与所述主体部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可以为沿滑动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有齿条,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件,所述齿轮件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以驱动所述拉杆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导风组件。
CN202120546015.3U 2021-03-16 2021-03-16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147918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6015.3U CN214791841U (zh) 2021-03-16 2021-03-16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6015.3U CN214791841U (zh) 2021-03-16 2021-03-16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1841U true CN214791841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6015.3U Active CN214791841U (zh) 2021-03-16 2021-03-16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18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07690B1 (en) Air conditioner
EP1607692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5260170U (zh) 空调器
CN214791841U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7737504U (zh) 出风组件及窗式空调器
CN115077082A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4791833U (zh) 导风装置的散风件、导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09655451U (zh) 空调器
CN110762625A (zh) 空调器
CN211345542U (zh) 空调器
CN214501672U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210861392U (zh) 空调器
CN214791461U (zh) 空调器
CN211345574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5077083A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和空调器
CN108954512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971349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9775927U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处理机组
CN213747241U (zh) 散风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272849U (zh) 散风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12871B (zh) 空调器
CN21371324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841194U (zh) 一种空调出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357099U (zh) 空调器
CN221222834U (zh) 出风框组件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