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8817U -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8817U
CN214748817U CN202120993395.5U CN202120993395U CN214748817U CN 214748817 U CN214748817 U CN 214748817U CN 202120993395 U CN202120993395 U CN 202120993395U CN 214748817 U CN214748817 U CN 214748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rim
block
clamping
lowe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33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恩泽
冯科
赵清江
符志
周佳
方刚
史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933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8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8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8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下夹持部包括下夹持块和承载板,下夹持块与承载板可拆卸连接;下夹持块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夹持槽,第一夹持槽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沿下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一部收窄的一侧与第二部连接;上夹持部包括上夹持块和固定柱,固定柱竖直设置,固定柱的下端与上夹持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夹持块的下表面开有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槽包括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三部沿上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三部收窄的一侧与第四部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对轮圈进行稳固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会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个方面对汽车进行测试评价。车内乘员安全指数包括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侧面碰撞试验等,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对车内乘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正面25%偏置碰撞刚性避障与车身偏置率较小,大多数车体纵梁前端无法参与有效变形吸能,导致碰撞能量无法有效耗散,撞击侧零件与连接件会发生大量失效,轮辋也可能侵入车体。轮辋的偏转姿态与强度是影响上、下车体侵入量的显著因素,因此在车型开发过程中需要对轮辋失效做出预测。
轮辋包括板壳属性的轮圈部分以及支持轮圈的轮辐部分,这两部分虽然材料一致,但是其几何特性不同,导致其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不一样,因此为了研究轮辋结构的失效特性,需要对两部分进行分开测试。例如对轮圈测试时,需要对轮圈施加压力,以获取测试数据。由于轮圈近似于圆形,受到压力时容易出现滑动,导致轮圈容易从测试机构上脱落。
为此,需要一种能对轮圈进行稳固固定的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能够对轮圈进行稳固固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圈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
下夹持部包括下夹持块和承载板,下夹持块与承载板可拆卸连接;
下夹持块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夹持槽,第一夹持槽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沿下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一部收窄的一侧与第二部连接;
上夹持部包括上夹持块和固定柱,固定柱竖直设置,固定柱的下端与上夹持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夹持块的下表面开有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槽包括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三部沿上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三部收窄的一侧与第四部连接。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在进行轮圈挤压失效测试时,首先将下夹持部放置于现有的测试底座上,使承载板与测试底座的上表面接触。其次将被测轮圈放置在下夹持块上,使轮圈的底部位于第二夹持槽内;然后将上夹持部放置于轮圈上,使轮圈的顶部位于第一夹持槽内,控制现有的压力测试机的动力输出臂向下移动,使固定柱的上端能插入压力测试机的动力输出臂内;最后,控制压力测试机对轮圈施加压力,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本方案中,第一夹持槽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沿下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一部收窄的一侧与第二部连接,以及第二夹持槽包括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三部沿上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三部收窄的一侧与第四部连接,通过这样的形状,可以使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与轮圈周向外表面贴合得更紧密,能够将轮圈固定得更稳固。
进一步,所述第二部的底面具有弧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部的底面具有弧度,第一部底面的最低处低于第二部底面的最低处。
能使第一夹持槽整体上贴合轮圈的周向外表面。
进一步,所述上夹持块两个正对的侧面均开有缺口,缺口均与第三部连接。
使得第二夹持槽整体上不受上夹持块的下表面的限制,可以开得足够深,与轮圈的接触面更大,对轮圈的夹持更稳固。
进一步,所述承载板上表面的中部向上凸出形成凸块,下夹持块的下表面向内开有形状与凸块匹配的连接孔,凸块能插入连接孔内,承载板上表面围绕凸块还开有回字形的凹槽,下夹持块的下表面能放入凹槽内。
通过凸块、凹槽和连接孔的配合实现下夹持块与承载板可拆卸连接,同时能够避免下夹持块在承载板的水平方向上移动。为适应不同的轮圈需要更换下夹持块时,不必连带承载板一起更换,能有效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凹槽和凸块的周向侧壁均粘接有防滑层。
能增大下夹持块与承载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下夹持块的松动,同时防滑层设置在周向侧壁能避免压力测试机对轮圈施加压力时,受力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一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中下夹持块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一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中上夹持块的轴测图;
图4为实施例二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中承载板的轴测图;
图5为实施例三轮辐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下夹持块1、承载板2、第一夹持槽3、第一部4、第二部5、上夹持块6、固定柱7、第三部8、第四部9、凸块10、凹槽11。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
下夹持部包括下夹持块1和承载板2,下夹持块1的下表面与承载板2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下夹持块1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夹持槽3,第一夹持槽3的形状与轮圈周向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具体的,第一夹持槽3包括第一部4和第二部5,第一部4沿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一部4收窄的一侧与第二部5连接。第二部5的底面具有弧度。第一部4的底面具有弧度,第一部4底面的最低处低于第二部5底面的最低处。
如图3所示,上夹持部包括上夹持块6和固定柱7,固定柱7竖直设置,固定柱7的下端与上夹持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上夹持块6的下表面开有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槽的形状与轮圈周向外面板的形状相匹配。
具体的,第二夹持槽包括第三部8和第四部9;第三部8沿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三部8收窄的一侧与第四部9连接。上夹持块6两个正对的侧面均开有缺口,缺口均与第三部8连接。
在进行轮圈挤压失效测试时,首先将下夹持部放置于现有的测试底座上,使承载板2与测试底座的上表面接触。其次将被测轮圈放置在下夹持块1上,使轮圈的底部位于第二夹持槽内;然后将上夹持部放置于轮圈上,使轮圈的顶部位于第一夹持槽3内,控制现有的压力测试机的动力输出臂向下移动,使固定柱7的上端能插入压力测试机的动力输出臂内;最后,控制压力测试机对轮圈施加压力,记录相关测试数据。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承载板2上表面的中部向上凸出形成凸块10,下夹持块1的下表面向内开有形状与凸块匹配的连接孔,凸块能插入连接孔内。承载板2上表面围绕凸块还开有回字形的凹槽11,下夹持块1的下表面能放入凹槽11内。凹槽11和凸块10的周向侧壁均粘接有防滑层,本实施例中防滑层采用橡胶层。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还可以用于轮辐挤压失效测试,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下夹持块1的第一夹持槽3的形状与轮辐向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上夹持块6的第二夹持槽的形状与轮辐周向外面板的形状相匹配即可。轮辐挤压失效测试的过程和轮圈挤压失效测试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
下夹持部包括下夹持块和承载板,下夹持块与承载板可拆卸连接;
下夹持块的上表面开有第一夹持槽,第一夹持槽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沿下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一部收窄的一侧与第二部连接;
上夹持部包括上夹持块和固定柱,固定柱竖直设置,固定柱的下端与上夹持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夹持块的下表面开有第二夹持槽,第二夹持槽包括第三部和第四部;第三部沿上夹持块的宽度方向从外向内收窄,第三部收窄的一侧与第四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的底面具有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的底面具有弧度,第一部底面的最低处低于第二部底面的最低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块两个正对的侧面均开有缺口,缺口均与第三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表面的中部向上凸出形成凸块,下夹持块的下表面向内开有形状与凸块匹配的连接孔,凸块能插入连接孔内,承载板上表面围绕凸块还开有回字形的凹槽,下夹持块的下表面能放入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凸块的周向侧壁均粘接有防滑层。
CN202120993395.5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Active CN214748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3395.5U CN214748817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3395.5U CN214748817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8817U true CN214748817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0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3395.5U Active CN214748817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8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6478B (zh) 电池组的密封结构
WO2013069407A1 (ja) リム組立体、タイヤ試験機及びリム組立体交換方法
CN214748817U (zh) 一种轮圈挤压失效测试工装夹具
US20200325009A1 (en) Lift table for repairing and servicing a wheeled vehicle, in particular with two wheels
WO2019210735A1 (zh) 摆臂式轮胎后处理装置
CN201983891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柱总成固定滑块离脱实验的装置
KR101242012B1 (ko) 차량용 잭 툴 케이스
US20200298918A1 (en) Spare tire mounting structure
KR20010058900A (ko) 자동차용 플로팅 툴 체인저
CN115284958A (zh) 底盘式换电设备的电池更换装置
CN211054441U (zh) 一种汽车内饰部件生产用焊接夹具
CN110806312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管柱压溃性能试验的夹具、装置及方法
CN214347326U (zh) 漏模夹取组件与喷涂装置
CN216157853U (zh) 一种具有蓝牙功能的车载充气泵
CN211166720U (zh) 随车工具托盘及车辆
CN217277520U (zh) 一种防盗锁用强度检测工装
CN214722433U (zh) 动车制动吊座加工定位夹具
CN216912799U (zh) 一种安全带标签及带头的自动供料装置
CN212604881U (zh) 一种汽车epp工具盒
KR102143048B1 (ko) 홀더 장착용 지그
CN211135987U (zh) 应用于汽车防护件的自动焊接设备
CN214824995U (zh) 一种防振运输托盘
KR20120140542A (ko) 차량의 스페어 타이어 장착구조
CN213505012U (zh) 一种跳板
CN217168283U (zh) 一种主阀芯安装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