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4955U - 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34955U CN214734955U CN202023230619.1U CN202023230619U CN214734955U CN 214734955 U CN214734955 U CN 214734955U CN 202023230619 U CN202023230619 U CN 202023230619U CN 214734955 U CN214734955 U CN 2147349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sludge
- communicated
- biogas slurry
- kitchen was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806 kitchen was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CKUAXEQHGKSLHN-UHFFFAOYSA-N [C].[N] Chemical compound [C].[N] CKUAXEQHGKSLH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01 coagu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813 municipal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89 flocc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6615 floc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518 antifoam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43 chem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0 defoa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4 flocc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包括隔油沉淀机构、水池、气浮池机构、调节池以及污泥处理机构;隔油沉淀机构与水池通过管路连通,水池与气浮池机构通过管路连通,气浮池机构与调节池通过管路连通;隔油沉淀机构与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气浮池机构与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污泥处理机构与水池通过管路连通;隔油沉淀机构用于初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气浮池机构用于再次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污泥处理机构用于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本实用新型对厨余沼液中的油脂进行分离及悬浮物进行沉淀处理,避免后期对生化系统及膜深度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沼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餐厨垃圾分类后就地处理成为趋势,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垃圾预处理制成有机浆料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物进行沼液沼渣分离,沼渣外运处理处置,沼液进入厨余沼液处理系统。
但现有沼渣分离的厨余沼液中仍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油脂,经过常规的渗滤液预处理装置(如格栅机、固液分离机)时,由于大量油脂的存在,容易造成过滤系统产生堵塞的情况。而常规的隔油装置(如油水分离器及隔渣池)仅能去除部分可浮油及分散油,无法有效去除大量的乳化油及溶解油,且会对后期生化系统及膜深度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沼渣分离的厨余沼液中仍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油脂,经过常规的渗滤液预处理装置(如格栅机、固液分离机)时,由于大量油脂的存在,容易造成过滤系统产生堵塞的情况。而常规的隔油装置(如油水分离器及隔渣池)仅能去除部分可浮油及分散油,无法有效去除大量的乳化油及溶解油,且会对后期生化系统及膜深度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包括隔油沉淀机构、水池、气浮池机构、调节池以及污泥处理机构;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水池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水池与所述气浮池机构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调节池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
所述污泥处理机构与所述水池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用于初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
所述气浮池机构用于再次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
所述污泥处理机构用于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隔油沉淀机构包括隔油沉淀池以及刮油机,所述刮油机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上,所述隔油沉淀池上设有浮油槽;
所述隔油沉淀池包括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反应区,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上,所述第一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所述第一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还包括第一泥斗以及第一抽泥泵,所述第一泥斗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内;
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第一抽泥泵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之间的排泥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池与所述气浮池机构之间的管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气浮池机构包括第一气浮池以及第二气浮池,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第二气浮池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浮池与所述调节池通过管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调节池通过管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一刮渣机,所述第一刮渣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上,所述第一气浮池上设有第一污泥槽;
所述第一气浮池包括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上,所述第二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处,所述第二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
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二泥斗,所述第二泥斗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内;
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二刮渣机,所述第二刮渣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浮池上,所述第二气浮池上设有第二污泥槽;
所述第二气浮池包括第三进水口以及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三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浮池上,所述第三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三进水口处,所述第三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
所述第二气浮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浮池连通,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浮池的溶气罐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污泥处理机构包括污泥收集池、污泥脱水机以及第二抽泥泵,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污泥收集池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污泥收集池通过排泥管连通;
所述污泥收集池与所述污泥脱水机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第二抽泥泵设置于所述污泥收集池与所述污泥脱水机之间的排泥管上,所述污泥脱水机与所述水池通过管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污泥脱水机选用离心脱水机或叠螺脱水机或三相卧螺离心机。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通过隔油沉淀机构初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再通过气浮池机构再次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从而进一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避免后期对生化系统及膜深度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且气浮机构通过管路连通至调节池,在生化系统碳氮比失调时,可将经过隔油沉淀机构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去除大量油脂的污水接入调节池,调整进入生化系统的碳氮比。为防止预处理油脂进入生化系统,影响生化系统溶氧及膜深度处理,将隔油沉淀机构产生的污泥以及气浮机构产生的浮泥、污泥分别通过排泥管定期排放至污泥处理机构,污泥处理机构对浮泥、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产生的滤液通过管路回流至水池,然后再进入气浮机构进一步除油,以此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油沉淀池,
2、水池,
3、第一气浮池,
4、第二气浮池,
5、调节池,
6、污泥收集池,
7、污泥脱水机,
8、第一抽泥泵,
9、水泵,
10、第二抽泥泵,
11、第一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包括隔油沉淀机构、水池2、气浮池机构、调节池5以及污泥处理机构;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水池2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水池2与所述气浮池机构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调节池5通过管路连通;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污泥处理机构与所述水池2通过管路连通;所述隔油沉淀机构用于初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所述气浮池机构用于再次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所述污泥处理机构用于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通过隔油沉淀机构初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再通过气浮池机构再次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从而进一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避免后期对生化系统及膜深度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且气浮机构通过管路连通至调节池5,在生化系统碳氮比失调时,可将经过隔油沉淀机构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去除大量油脂的污水接入调节池5,调整进入生化系统的碳氮比。为防止预处理油脂进入生化系统,影响生化系统溶氧及膜深度处理,将隔油沉淀机构产生的污泥以及气浮机构产生的浮泥、污泥分别通过排泥管定期排放至污泥处理机构,污泥处理机构对浮泥、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产生的滤液通过管路回流至水池2,然后再进入气浮机构进一步除油,以此循环。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隔油沉淀机构包括隔油沉淀池1以及刮油机,所述刮油机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1上,所述隔油沉淀池1上设有浮油槽,通过浮油槽用于收集隔油沉淀池1表面的浮油。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隔油沉淀池1包括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反应区,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1上,所述第一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所述第一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且设有搅拌器,用于搅拌使得反应充分。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应区投放的药剂为破乳剂、混凝剂、絮凝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投加破乳剂、混凝剂、絮凝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来水进行反应,改变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使悬浮物絮凝成较大絮状物利于沉淀,使部分乳化油、溶解油与水分离,促进其浮于水面,易于分离。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隔油沉淀机构还包括第一泥斗以及第一抽泥泵8,所述第一泥斗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1内;所述隔油沉淀池1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的污泥收集池6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第一抽泥泵8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1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的污泥收集池6之间的排泥管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隔油沉淀机构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选择其他的合适的隔油沉淀机构。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水泵9,所述水泵9设置于所述水池2与所述气浮池机构的第一气浮池3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气浮池机构包括第一气浮池3以及第二气浮池4,所述第一气浮池3与所述第二气浮池4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浮池4与所述调节池5通过管路连通。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气浮池3与所述调节池5通过管路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气浮池3和第二气浮池4的形状选择没有特殊要求,参照本领域常规选择即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气浮池3、第二气浮池4的形状可以选用圆形的或方形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气浮机构的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浮机构还包括第三气浮池以及第四气浮池等等。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一刮渣机,所述第一刮渣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3上,所述第一气浮池3上设有第一污泥槽,通过第一污泥槽用于收集第一气浮池3表面的浮泥。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气浮池3包括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3上,所述第二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处,所述第二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且设有搅拌器,用于搅拌使得反应充分。第二反应区投放的药剂为混凝剂、絮凝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投加混凝剂、絮凝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来水进行反应,改变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使悬浮物絮凝成较大絮状物利于沉淀,使部分乳化油、溶解油与水分离,促进其浮于水面,易于分离。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二泥斗,所述第二泥斗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3内;所述第一气浮池3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的污泥收集池6通过排泥管连通。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二刮渣机,所述第二刮渣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浮池4上,所述第二气浮池4上设有第二污泥槽,通过第二污泥槽用于收集第二气浮池4表面的浮泥。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气浮池4包括第三进水口以及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三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浮池4上,所述第三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三进水口处,所述第三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且设有搅拌器,用于搅拌使得反应充分。第三反应区投放的药剂为混凝剂、絮凝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投加混凝剂、絮凝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来水进行反应,改变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使悬浮物絮凝成较大絮状物利于沉淀,使部分乳化油、溶解油与水分离,促进其浮于水面,易于分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浮池4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的污泥收集池6通过排泥管连通。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一水管11,所述第一水管11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浮池4连通,所述第一水管11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浮池3的溶气罐连通。第一气浮池3的溶气水通过第一水管11接自第二气浮池4出水,避免使用第一气浮池3中油脂含量较高的出水,保证释放器不容易堵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气浮机构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选择其他的合适的气浮机构。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处理机构包括污泥收集池6、污泥脱水机7以及第二抽泥泵10,所述隔油沉淀机构的隔油沉淀池1与所述污泥收集池6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污泥收集池6通过排泥管连通,具体的,第一气浮池3、第二气浮池4分别与污泥收集池6通过排泥管连通。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收集池6与所述污泥脱水机7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第二抽泥泵10设置于所述污泥收集池6与所述污泥脱水机7之间的排泥管上,所述污泥脱水机7与所述水池2通过管路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污泥处理机构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的教导选择其他的合适的污泥处理机构。
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脱水机7选用离心脱水机或叠螺脱水机或三相卧螺离心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污泥脱水机7选用三相卧螺离心机,三相卧螺离心机可实现污泥、油脂、滤液三相的分离。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产生厨余沼液的厨余沼渣沼液分离系统出水标高为8.00m,自流进入水面标高7.40m(池底标高4.85m)的隔油沉淀池1,经过沉淀后自流进入水面标高为2.70m的水池2,水池2污水经过一次水泵9提升进入水面标高为7.80m(池底标高5.25m)的第一气浮池3,第一气浮池3出水自流进入水面标高为7.40m(池底标高4.85m)的第二气浮池4,第二气浮池4出水自流进入水面标高为2.70m的调节池5。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浮池3设置有一自流管路直接连通至调节池5。污泥收集池6液面标高为2.70m,隔油沉淀池1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一抽泥泵8定期排放至污泥收集池6,第一气浮池3的浮泥及污泥、第二气浮池4的浮泥及污泥,均可自流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收集池6。污泥收集池6内的污泥通过第二抽泥泵10提升至设备间标高为6.00m的污泥脱水机7,污泥脱水机7脱水滤液通过管路自流至水面标高为2.70m的水池2。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厨余沼液预处理工作流程为:与沼渣分离的厨余沼液首先自流通过第一进水口进入隔油沉淀池1,在隔油沉淀池1的第一反应区中,与药剂接触反应,改变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使悬浮物絮凝成较大絮状物利于沉淀,利于部分乳化油、溶解油与水分离,促进其与可浮油一起浮于水面,便于分离。且在隔油沉淀池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泥斗,絮凝沉淀后的污泥沉降后静压自流通过排泥管至污泥收集池6。隔油沉淀池1表面油水分离可以去除大量可浮油、分散油以及部分与水分离后的乳化油、溶解油,可通过自动运行的刮油机收集至浮油槽,表面高含油量的油脂外运处理处置,无需进入污泥收集池6处理,降低含油污泥的处理量。
进一步的,去除表面浮油的污水通过管路自流进入水池2,水池2中污水经过水泵9提升,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第一气浮池3的第二反应区中,污水中悬浮物及油脂与药剂接触反应,絮凝成较大絮状物;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浮池3的溶气水通过第一水管11接自第二气浮池4出水,经过第一气浮池3的溶气罐及溶气释放器产生微小气泡,使絮状物黏附于气泡上,在气浮分离区上浮,形成浮泥,浮泥通过第一刮渣机刮至第一污泥槽,第一污泥槽的浮泥自流通过排泥管至污泥收集池6,且第一气浮池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泥斗,絮凝沉淀的污泥沉降后静压自流通过排泥管至污泥收集池6。
进一步的,去除大量悬浮物和浮油的污水通过管路自流进入二级气浮池的第三进水口,第一气浮池3出水进入第二气浮池4的第三反应区中,污水中剩余悬浮物及油脂与药剂接触反应,絮凝成较大絮状物;第二气浮池4的溶气水接自第二气浮池4出水,经过第二气浮池4的溶气罐及溶气释放器产生微小气泡,使絮状物黏附于气泡上,在气浮分离区上浮,形成浮泥,浮泥通过第二刮渣机刮至第二污泥槽,第二污泥槽的浮泥自流通过排泥管至污泥收集池6,且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气浮池4的底部不设置泥斗,絮凝沉淀的污泥沉降后定期手动开启阀门使底部沉积悬浮物自流通过排泥管至污泥收集池6内,第二气浮池4出水进入调节池5。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浮池3设置有一自流管路直接连通至调节池5,在生化系统碳氮比失调时,可将经过隔油、沉淀、第一气浮池3处理去除大量油脂的污水接入调节池5,调整进入生化系统的碳氮比。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预处理油脂进入生化系统,影响生化系统溶氧及膜深度处理,来自隔油沉淀池1的污泥通过第一抽泥泵8定期排放至污泥收集池6,第一气浮池3以及第二气浮池4的浮泥自流通过排泥管排放至污泥收集池6,第一气浮池3以及第二气浮池4底部沉积的污泥通过手动控制排放阀门定期进入单独设置的污泥收集池6,污泥收集池6内的污泥经第二抽泥泵10提升至污泥脱水机7中进行固液分离,含油的污泥经污泥脱水机7脱水,产生的滤液通过管路回流至水池2,然后再进入第一气浮池3、第二气浮池4进一步除油,以此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在多个处理单元中,仅需要在水池2进行一次提升,第一气浮池3与第二气浮池4之间不需要进行提升,可降低污水处理中能耗及运行成本。第一气浮池3设置有一自流管路直接连通至调节池5,在生化系统碳氮比失调时,可将经过隔油、沉淀、第一气浮池3处理去除大量油脂的污水接入调节池5,调整进入生化系统的碳氮比。采用集反应功能、油水分离功能、沉淀功能为一体隔油沉淀池1,第一进水口的进水端设置第一反应区,投加破乳剂、混凝剂、絮凝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来水进行反应,改变悬浮颗粒的亲水性能,使悬浮物絮凝成较大絮状物利于沉淀,使部分乳化油、溶解油与水分离,促进其浮于水面,易于分离。
由于厨余沼液中悬浮物浓度较高,隔油沉淀池1底部设置有第一泥斗以及第一气浮池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泥斗,有利于絮凝沉淀后的污泥沉降及外排至污泥收集池6。隔油沉淀池1表面油水分离可以去除大量可浮油、分散油以及部分与水分离后的乳化油、溶解油,可通过自动运行的刮油机收集至浮油槽,表面高含油量的油脂外运处理处置,无需进入污泥收集池6处理,降低含油污泥的处理量。
第一气浮池3的溶气水通过第一水管11接自第二气浮池4出水,避免使用第一气浮池3中油脂含量较高的出水,保证释放器不容易堵塞。厨余沼液预处理中,隔油沉淀池1底部产生的污泥、第一气浮池3、第二气浮池4底部产生的污泥以及第一气浮池3产生的浮泥、第二气浮池4产生的浮泥进入单独设置的污泥收集池6,与生化系统污泥分别处理,可防止预处理油脂进入生化系统,影响生化系统溶氧及膜深度处理。采用离心脱水机或叠螺脱水机或三相卧螺离心机进行脱水,操作简便,无需板框压滤机人工操作。其中三相卧螺离心机可实现污泥、油脂、滤液三相的分离。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滤液与生化污泥产生的滤液分开排放,含油污泥脱水产生滤液的回流至水池2,进入第一气浮池3、第二气浮池4进一步除油,以此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油沉淀机构、水池、气浮池机构、调节池以及污泥处理机构;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水池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水池与所述气浮池机构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调节池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
所述污泥处理机构与所述水池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用于初步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
所述气浮池机构用于再次分离厨余沼液中的油脂以及沉淀厨余沼液中的悬浮物;
所述污泥处理机构用于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沉淀机构包括隔油沉淀池以及刮油机,所述刮油机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上,所述隔油沉淀池上设有浮油槽;
所述隔油沉淀池包括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反应区,所述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上,所述第一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所述第一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
所述隔油沉淀机构还包括第一泥斗以及第一抽泥泵,所述第一泥斗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内;
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第一抽泥泵设置于所述隔油沉淀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之间的排泥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池与所述气浮池机构之间的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机构包括第一气浮池以及第二气浮池,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第二气浮池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浮池与所述调节池通过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调节池通过管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一刮渣机,所述第一刮渣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上,所述第一气浮池上设有第一污泥槽;
所述第一气浮池包括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反应区,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上,所述第二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处,所述第二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
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二泥斗,所述第二泥斗设置于所述第一气浮池内;
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二刮渣机,所述第二刮渣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浮池上,所述第二气浮池上设有第二污泥槽;
所述第二气浮池包括第三进水口以及第三反应区,所述第三进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气浮池上,所述第三反应区设置于所述第三进水口处,所述第三反应区用于投放药剂;
所述第二气浮池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通过排泥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机构还包括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浮池连通,所述第一水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浮池的溶气罐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包括污泥收集池、污泥脱水机以及第二抽泥泵,所述隔油沉淀机构与所述污泥收集池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气浮池机构与所述污泥收集池通过排泥管连通;
所述污泥收集池与所述污泥脱水机通过排泥管连通,所述第二抽泥泵设置于所述污泥收集池与所述污泥脱水机之间的排泥管上,所述污泥脱水机与所述水池通过管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机选用离心脱水机或叠螺脱水机或三相卧螺离心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0619.1U CN214734955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30619.1U CN214734955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34955U true CN214734955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3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30619.1U Active CN214734955U (zh) | 2020-12-28 | 2020-12-28 | 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349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77492A (zh) * | 2021-12-30 | 2022-05-13 | 福建恒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厨余沼液前处理装置 |
-
2020
- 2020-12-28 CN CN202023230619.1U patent/CN2147349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77492A (zh) * | 2021-12-30 | 2022-05-13 | 福建恒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厨余沼液前处理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07209B (zh) | 一种石油炼油污水除油预处理工艺 | |
EP2508483B1 (en) | Waste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 |
KR101261839B1 (ko) | 반류수 처리장치 | |
CN214734955U (zh) | 一种用于厨余沼液的预处理系统 | |
JP4246087B2 (ja) | 含油廃水処理装置 | |
CN108947137A (zh) | 一种餐厨垃圾渗沥液处理方法 | |
CN110104907B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除油系统及方法 | |
CN102295320B (zh) | 处理废水中重质乳化油的方法 | |
CN201473418U (zh) |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絮凝剂净化乳化含油废水装置 | |
CN103030229B (zh) | 一种钢铁行业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11573871B (zh) | 一种闭式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工艺 | |
CN205258190U (zh) | 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 | |
CN111153558A (zh) |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8640334B (zh) | 含油污水三段高效复合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 |
CN201809199U (zh) | 热轧高含油废水处理的多功能油渣水分离器 | |
CN215161769U (zh) |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1999336U (zh) |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 | |
CN212076745U (zh) | 一种油田作业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8709814U (zh) |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
US20090057234A1 (en) | Method for making brown grease | |
CN210528654U (zh) | 一种破乳气浮一体机装置 | |
KR200194158Y1 (ko) | 폐수처리 시스템 | |
CN108558079B (zh) | 一种一体式含油乳化废水处理机 | |
KR920008098B1 (ko) | 폐유 및 폐수처리장치 | |
CN207726866U (zh) |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