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3530U - 一种立式卷带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卷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3530U
CN214733530U CN202022825964.3U CN202022825964U CN214733530U CN 214733530 U CN214733530 U CN 214733530U CN 202022825964 U CN202022825964 U CN 202022825964U CN 214733530 U CN214733530 U CN 214733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ape
belt
winding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259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源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ju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259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3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3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3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卷带机,包括:机架;两个卷筒,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卷筒竖向设置且通过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两个排带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分别位于其两侧,两个所述排带装置分别用于对两个所述卷筒排带,所述排带装置包括:布带传输轮组,用于传输布带,所述布带绕设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导带杆,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且通过其驱动以上下移动,所述导带杆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布带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绕出后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并从所述导向槽输出缠绕于所述卷筒中;收卷时,所述卷筒旋转,所述导带杆上下移动,以将所述布带上下均匀缠绕至所述卷筒。该卷带机效率高,且可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染色质量、节约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卷带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卷带机。
背景技术
卷带机为一种将布带机织出的布带整齐地缠绕在卷筒上的装置,起到对布带的收纳,以方便后序的加工和运输。
目前的卷带机一次只能实现单个卷筒的绕带,效率低,且安装和更换卷筒时十分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卷带机,该卷带机效率高,且可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染色质量、节约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立式卷带机,包括:
机架;
两个卷筒,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卷筒竖向设置且通过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两个排带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分别位于其两侧,两个所述排带装置分别用于对两个所述卷筒排带,所述排带装置包括:
布带传输轮组,用于传输布带,所述布带绕设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
导带杆,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且通过其驱动以上下移动,所述导带杆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布带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绕出后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并从所述导向槽输出缠绕于所述卷筒中;
收卷时,所述卷筒旋转,所述导带杆上下移动,以将所述布带上下均匀缠绕至所述卷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导带杆通过一竖直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施加给所述导带杆向远离所述卷筒转动的弹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螺旋扭簧,所述螺旋扭簧一扭臂与所述导带杆固定、另一扭臂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布带传输轮组包括:
驱动轮,通过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以旋转;
压带轮,与所述驱动轮紧贴设置,所述布带穿设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
排带轮,通过第三旋转驱动装置驱动以旋转,所述排带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且通过其驱动与所述导带杆同步上下移动,所述布带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穿出后绕设于所述排带轮,经所述排带轮穿设于所述导带杆的所述导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布带传输轮组包括:
张力控制轮,与磁粉张力控制器连接;
第一缓冲轮,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
第二缓冲轮,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
编码轮,与第一编码器连接;
其中,所述布带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穿出后,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缓冲轮、所述张力控制轮、所述第二缓冲轮、所述编码轮和所述排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布带传输轮组包括进带感应器和进带轮,所述布带依次经所述进带感应器和所述进带轮后穿设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退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有第二编码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设于两个卷筒之间的无纺布托盘,所述无纺布托盘缠绕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托盘通过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以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导轨、安装板和驱动器,所述安装板通过滑块安装于所述导轨,所述导带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机架、两个卷筒和两个排带装置,且卷筒竖向设置,竖向设置可节约空间,使得可同时设置两个卷筒,使一台机器可同时卷出两个布带卷筒;且卷筒竖向设置可减去卷筒放倒、竖起的步骤,因为卷筒运输时一般都是竖向设置运输,若卷带时卷筒横向设置,则卷带时还需放倒,卷好还需竖起,十分繁琐。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带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弹性件施加给导带杆向远离卷筒转动的弹性力,使布带在进入卷筒处被导带杆张紧,以使布带不会卷乱,排带更加有序。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带轮设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且通过其驱动与导带杆共同上下移动,使得排带时更加有序。且通过设置驱动轮和压带轮实现了驱动布带的进入。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布带传输轮组设有张力控制轮、第一缓冲轮、第二缓冲轮和编码轮,张力控制轮设有磁粉张力控制器,以控制布带的张力;第一缓冲轮和第二缓冲轮起到缓冲作用,当布带张紧力过大时,第一缓冲轮和第二缓冲轮可被布带提起,以降低布带的张力,防止断带,当布带张力低时,第一缓冲轮和第二缓冲轮依靠自身重力下降,以拉紧布带增加其张力,防止布带松脱。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退带轮,当卷筒需要退带时,布带从驱动轮和压带轮之间改到绕设于退带轮,以实现退带功能。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编码轮与第一编码器连接,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设有第二编码器,通过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实现布带的进入和在卷筒上卷带的同步,防止两者不同步导致布带在驱动轮和卷筒之间的部分张力过紧或过松,以导致其断裂或松脱。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纺布托盘通过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以上下移动,在缠绕布带时需要在卷筒上预绕几层无纺布底纸,通过设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方便了卷筒底纸的缠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整体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正视局部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正视局部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正视局部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正视局部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整体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俯视局部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俯视局部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俯视局部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俯视局部示意图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卷带机退带状态整体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卷筒;3:导带杆;4:导向槽;5:布带;6:转轴;7:螺旋扭簧;8:驱动轮;9:压带轮;10:排带轮;11:张力控制轮;12:第一缓冲轮;13:第二缓冲轮;14:编码轮;15:进带感应器;16:进带轮;17:退带轮;18:电机;19:第二编码器;20:无纺布托盘;21:导轨;22:安装板;23:传动轴;24:翻板;25:第一滑轨;26:第二滑轨;27: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8:第一滑块;29:第二滑块;30:直线滑台;3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看图1至11,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立式卷带机,包括机架1、两个卷筒2、两个排带装置。两个卷筒2分别设于机架1两侧,卷筒2竖向设置且通过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两个排带装置设于机架1且分别位于其两侧,两个排带装置分别用于对两个卷筒2排带,排带装置包括布带传输轮组和导带杆3;布带传输轮组用于传输布带5,布带5绕设于布带传输轮组;导带杆3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且通过其驱动以上下移动,导带杆3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槽4,布带5从布带传输轮组绕出后穿设于导向槽4,并从导向槽4穿出后缠绕于卷筒2。
收卷时,卷筒2旋转,导带杆3上下移动,以将布带5上下均匀缠绕至卷筒2。
卷筒2竖向设置可节约空间,使得可同时设置两个卷筒2,使一台机器可同时卷出两个布带5卷筒2;且卷筒2竖向设置可减去卷筒2放倒、竖起的步骤,因为卷筒2运输时一般都是竖向设置运输,若卷带时卷筒2横向设置,则卷带时还需放倒,卷好还需竖起,十分繁琐。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卷带机作详细说明:
两个卷筒2通过竖直转轴6转动连接于机架1,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设于卷筒2上方的机架1上,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8,电机18设有第二编码器19,还设有传动轴23,传动轴23通过齿轮组与电机18轴相连,电机18带动传动轴23转动,传动轴23与卷筒2的轴连接,以带动卷筒2转动。
两个排带装置对称设于机架1的两侧,且位置分别与两个卷筒2对应,排带装置包括布带5传输轮组和导带杆3。
布带传输轮组从进带口至卷筒2依次包括进带轮16、压带轮9、驱动轮8、第一缓冲轮12、张力控制轮11、第二缓冲轮13、编码轮14、排带轮10。且进带轮16、压带轮9、驱动轮8、张力控制轮11和编码轮14设于机架1的上端,第一缓冲轮12和第二缓冲轮13设于机架1下端。
进带轮16用于调整进带时布带5的位置,且进带轮16前还设有进带感应器15,用于感应布带5是否进带,进带感应器15为微动感应器,设有一翻板24,布带5进入时带动翻板24旋转,以此感应到布带5的进入。
布带5经进带轮16后穿入驱动轮8和压带轮9之间,压带轮9与驱动轮8紧贴设置,布带5被压带轮9压紧。本实施例中压带轮9为偏心轮,偏心轮可以调整与驱动轮8的位置,当穿布带5时,可以使压带轮9不压紧驱动轮8,以方便穿带。驱动轮8通过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以旋转,驱动轮8旋转时产生摩擦力带动布带5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18。
第一缓冲轮12和第二缓冲轮13均上下滑动连接于机架1,本实施例中分别通过第一滑轨25、第一滑块28和第二滑轨26、第二滑块29上下滑动连接于机架1。第一缓冲轮12和第二缓冲轮13起到缓冲作用,当布带5张紧力过大时,第一缓冲轮12和第二缓冲轮13可被布带5提起,以降低布带5的张力,防止断带,当布带5张力低时,第一缓冲轮12和第二缓冲轮13依靠自身重力下降,以拉紧布带5增加其张力,防止布带5松脱。
张力控制轮11与磁粉张力控制器连接,用于调整布带5的张力。编码轮14与第一编码器连接,通过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19实现布带5的进入和在卷筒2上卷带的同步,防止两者不同步导致布带5在驱动轮8和卷筒2之间的部分张力过紧或过松,以导致其断裂或松脱。
排带轮10也设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其驱动与导带杆3同步上下移动。且排带轮10通过第三旋转驱动装置驱动以旋转。
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两根导轨21、安装板22和驱动器,安装板22通过滑块31安装于两根导轨21上,驱动器为螺杆和电动机,螺杆穿设且螺纹连接于安装板22,电动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带动安装板22上下滑动。排带轮10和导带杆3均安装于安装板22上。
导带杆3通过一竖直设置的转轴6转动连接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弹性件,弹性件施加给导带杆3向远离卷筒2转动的弹性力。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套设于转轴6的螺旋扭簧7,螺旋扭簧7一扭臂与导带杆3固定、另一扭臂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螺旋扭簧7施加给导带杆3向远离卷筒2转动的弹性力,使布带5在进入卷筒2处被导带杆3张紧,以使布带5不会卷乱,排带更加有序。
还包括包括退带轮17,设于机架1当卷筒2需要退带时,布带5从驱动轮8和压带轮9之间改到绕设于退带轮17,以实现退带功能。也就是说退带时,布带5依次经过导带杆3、排带轮10、编码轮14、第二缓冲轮13、张力控制轮11、退带轮17和进带轮16。
还包括设于两个卷筒2之间的无纺布托盘20,无纺布托盘20缠绕有无纺布,无纺布托盘20通过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7驱动以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7为直线滑台30。在缠绕布带5时需要在卷筒2上预绕几层无纺布底纸,通过设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27方便了卷筒2底纸的缠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两个卷筒,分别设于所述机架两侧,所述卷筒竖向设置且通过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两个排带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且分别位于其两侧,两个所述排带装置分别用于对两个所述卷筒排带,所述排带装置包括:
布带传输轮组,用于传输布带,所述布带绕设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
导带杆,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且通过其驱动以上下移动,所述导带杆的另一端设有导向槽,所述布带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绕出后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并从所述导向槽输出缠绕于所述卷筒中;
收卷时,所述卷筒旋转,所述导带杆上下移动,以将所述布带上下均匀缠绕至所述卷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带杆通过一竖直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施加给所述导带杆向远离所述卷筒转动的弹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转轴的螺旋扭簧,所述螺旋扭簧一扭臂与所述导带杆固定、另一扭臂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包括:
驱动轮,通过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以旋转;
压带轮,与所述驱动轮紧贴设置,所述布带穿设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
排带轮,通过第三旋转驱动装置驱动以旋转,所述排带轮设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且通过其驱动与所述导带杆同步上下移动,所述布带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穿出后绕设于所述排带轮,经所述排带轮穿设于所述导带杆的所述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包括:
张力控制轮,与磁粉张力控制器连接;
第一缓冲轮,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
第二缓冲轮,上下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
编码轮,与第一编码器连接;
其中,所述布带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穿出后,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缓冲轮、所述张力控制轮、所述第二缓冲轮、所述编码轮和所述排带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带传输轮组包括进带感应器和进带轮,所述布带依次经所述进带感应器和所述进带轮后穿设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压带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退带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有第二编码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两个卷筒之间的无纺布托盘,所述无纺布托盘缠绕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托盘通过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以上下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卷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导轨、安装板和驱动器,所述安装板通过滑块安装于所述导轨,所述导带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CN202022825964.3U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立式卷带机 Active CN214733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5964.3U CN21473353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立式卷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25964.3U CN21473353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立式卷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3530U true CN21473353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25964.3U Active CN214733530U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立式卷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3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4944U (zh) 一种纺织布收卷装置
CN111532827B (zh) 一种纺织面料传送装置
CN211283158U (zh) 一种纱卷转运传料机构
CN209685014U (zh) 收线机
WO2021159429A1 (zh) 一种用于纺织材料的整理收纳装置
CN110329843B (zh) 一种针织品用缝纫线的自动收卷装置
CN208964297U (zh) 电缆收线装置
CN107868985B (zh) 连续纺丝机电子张力卷绕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9554840A (zh) 一种密目式安全网生产设备
CN214733530U (zh) 一种立式卷带机
CN209757663U (zh) 一种食品封装机包装膜的张紧机构
CN111575880A (zh) 一种纺织机用机外送经装置
CN209536592U (zh) 一种收放卷装置
CN213652895U (zh) 一种绣花线供给稳定装置
KR20130000514U (ko) 이원계 원사용 와인더장치
CN108689211A (zh) 自动计数卷切机及织带卷切方法
CN214032860U (zh) 一种可调式纱架
CN209259257U (zh) 一种大卷布料收放卷机
CN212101151U (zh) 一种涂布机背负式收卷装置
CN209039651U (zh) 一种细纱机的卷绕机构
CN210393115U (zh) 一种载带收卷装置
CN212315162U (zh) 一种收卷装置
CN211733405U (zh) 一种用于织布机的退纱暂存装置
CN210944155U (zh) 轮胎零度带束层张力气动平衡装置
CN108179560B (zh) 一种刺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