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07608U - 一种太阳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07608U CN214707608U CN202023279334.7U CN202023279334U CN214707608U CN 214707608 U CN214707608 U CN 214707608U CN 202023279334 U CN202023279334 U CN 202023279334U CN 214707608 U CN214707608 U CN 2147076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hole
- positioning rod
- photovoltaic
- rod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装置,升降立柱设有四根且分别设置在光伏支座的四角处,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座上,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件,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上框架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下框架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连接件包括定位杆和限位杆,定位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定位杆的另一端设有凹槽,限位杆的一端与定位杆转动连接,限位杆的末端与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定位杆插接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上框架和下框架位于限位板与限位杆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快速装卸太阳能电池板,装卸效率高,使用方便,且安装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需要日益增加,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替代。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而现有的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支架上时,需要先人工搭接脚手架,操作人员再站在脚手架上进行光伏组件的安装,但由于光伏支架安装的地面不一定为平面,操作人员在脚手架上装配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需要安排一人固定脚手架,需要用到人手较多,人工成本高;此外,光伏组件中的太阳能板和框架之间的连接结构通常为螺钉、螺母,安装需要用工具辅助,安装较为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并且维修更换不方便,更换后调节繁琐,存在安装、拆卸不方便,维护成本高、装配费时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的太阳能装置,能快速装卸太阳能电池板,装卸效率高,使用方便,且安装方便,安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光伏支座、升降立柱和光伏组件,所述升降立柱设有四根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光伏支座的四角处,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光伏支座上,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所述上框架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下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杆和限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末端与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定位杆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杆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光伏支座呈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光伏支座包括底座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底座高度低的一端,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可供所述光伏组件插接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由多根纵向梁和多根固设在纵向梁上并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横向梁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框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下框架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围合形成一可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放置的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杆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凹槽相应设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杆通过转轴与所述凹槽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第二安装孔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所述定位杆上设有螺母,所述定位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太阳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安装时,先将光伏支座和四个升降立柱装配好,再将装配好的光伏组件通过螺丝或其他连接件安装在光伏支座上,最后在千斤顶的辅助下调节升降立柱将光伏组件上升至合适的高度,由此,操作人员能在地面将光伏组件安装组光伏支座上,无需使用脚手架,省时省力,安装方便,安全性高;
2、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板的结合,使得连接件插接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后,限位杆和限位板能限制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上下位移,防止上框架和下框架松动后太阳能电池板掉落,从而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快速装卸,装卸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时保证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光伏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伏支座;11、底座;12、定位板;121、定位槽;2、升降立柱;3、光伏组件;31、太阳能电池板;32、上框架;321、第一安装孔;322、第一安装槽;33、下框架;331、第二安装孔;332、第二安装槽;34、连接件;341、定位杆;342、限位杆;343、限位板;344、凹槽;345、弹簧;34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光伏支座1、升降立柱2和光伏组件3,所述升降立柱2设有四根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光伏支座1的四角处,所述光伏组件3安装在所述光伏支座1上,所述光伏组件3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1、上框架32、下框架33和连接件3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1设置在所述上框架32和下框架33之间,所述上框架32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321,所述下框架3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2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331,所述连接件34包括定位杆341和限位杆342,所述定位杆341的一端设有限位板343,所述定位杆341的另一端设有凹槽344,所述限位杆34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34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342的末端与所述凹槽344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345,所述定位杆341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31上,所述上框架32和下框架33位于所述限位板343与所述限位杆342之间;具体的,所述上框架3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22,所述下框架33上设有第二安装槽332,所述第一安装槽322和第二安装槽332围合形成一可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1放置的空腔;所述限位杆342通过转轴与所述凹槽344连接。
安装时,先将光伏支座1和四个升降立柱2装配好,再将装配好的光伏组件3通过螺丝或其他连接件34安装在光伏支座1上,最后在千斤顶的辅助下调节升降立柱2将光伏组件3上升至合适的高度,由此,操作人员能在地面将光伏组件3安装组光伏支座1上,无需使用脚手架,省时省力,安装方便,安全性高;其中,光伏组件3安装步骤如下:先将太阳能电池板31夹置在上框架32和下框架33之间,然后,按压限位杆342,使其转动至凹槽344内,弹簧345被压缩,再使定位杆341设有限位杆342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31,撤去作用在限位杆342上的按压力,继续推动定位杆341直至限位板343抵靠在上框架32或下框架33上,此时,弹簧345复位,带动限位杆342向外转动展开,从而完成太阳能电池板31的安装;拆卸时,按压限位杆342,使其转动至凹槽344内,弹簧345被压缩,再将限位杆342向外拉离安装孔,当限位杆342的末端移动至安装孔内时撤去作用在限位杆342上的按压力,继续拉动定位杆341使其与安装孔完全脱离,从而完成太阳能电池板31的拆卸;由此,通过限位杆342和限位板343的结合,使得连接件34插接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31上后,限位杆342和限位板343能限制上框架32和下框架33的上下位移,防止上框架32和下框架33松动后太阳能电池板31掉落,从而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31的快速装卸,装卸效率高,使用方便,同时保证了太阳能电池板31安装稳固。
示例性的,为了增加太阳能电池板31的受照射面积,所述光伏支座1呈倾斜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光伏支座1包括底座11和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12设置在所述底座11高度低的一端,所述定位板12上设有可供所述光伏组件3插接的定位槽121,所述底座11由多根纵向梁和多根固设在纵向梁上并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3的横向梁组成;安装时,先将光伏组件3插接在定位槽121内,再通过螺丝或其他连接件34将光伏组件3固定左底座11上,将光伏组件3定位后再进行固定,无需人工定位,定位准确,方便安装。
示例性的,所述限位杆342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杆341上,所述凹槽344相应设有两个;由此,使定位杆341受力均匀,防止定位杆341倾斜,造成上下框架33松动,使上下框架33之间连接更紧固,同时增加了弹簧345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所述定位杆341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定位杆341靠近所述限位板343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孔321或第二安装孔331为螺纹孔,所述定位杆34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21或第二安装孔331螺纹连接,第二安装孔331或所述第一安装孔321为通孔;由此,将连接件34插接在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31后,转动定位杆341使定位杆341向远离限位杆342的一端移动,使得限位杆342的末端抵靠在上框架32或下框架33上,从而锁紧上下框架33,使上下框架33不会上下移动,进一步增加了上下框架33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所述所述定位杆341上设有螺母346,所述定位杆341与所述螺母346螺纹连接侧;由此,将连接件34插接在第一安装孔321和第二安装孔331后,固定螺母346转动定位杆341使定位杆341向远离限位杆342的一端移动,使得限位杆342的末端抵靠在上框架32或下框架33上,从而锁紧上下框架33,使上下框架33不会上下移动,进一步增加了上下框架33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所述螺母346位于所述定位杆341靠近所述限位板343的一侧,所述上框架32和下框架33位于所述螺母346与所述限位杆342之间;由此,使装卸时连接件34能快速穿过安装孔,实现太阳能电池板31的快速装卸。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加太阳能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光伏支座1的底部和升降立柱2的顶部之间设有斜撑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支座、升降立柱和光伏组件,所述升降立柱设有四根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光伏支座的四角处,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光伏支座上,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上框架、下框架和连接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所述上框架的四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下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杆和限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末端与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定位杆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杆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座呈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座包括底座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底座高度低的一端,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可供所述光伏组件插接的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多根纵向梁和多根固设在纵向梁上并用于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横向梁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下框架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围合形成一可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放置的空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杆上,所述凹槽相应设有两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通过转轴与所述凹槽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第二安装孔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上设有螺母,所述定位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定位杆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杆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79334.7U CN214707608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太阳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79334.7U CN214707608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太阳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07608U true CN214707608U (zh) | 2021-11-12 |
Family
ID=78560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79334.7U Active CN214707608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一种太阳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07608U (zh) |
-
2020
- 2020-12-29 CN CN202023279334.7U patent/CN2147076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576932U (zh) | 一种太阳能折叠式光伏组件 | |
CN214707608U (zh) | 一种太阳能装置 | |
CN209823689U (zh) | 一种太阳能板阵支架固定夹具 | |
CN220775734U (zh) | 一种光伏发电板的拼装式支架组件 | |
CN218414197U (zh) | 分体式电抗器 | |
CN21873401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光伏产品 | |
CN215566402U (zh) |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维护的防坠装置 | |
CN214707594U (zh) | 一种快速装卸的光伏组件 | |
CN213693566U (zh) | —种拼接式光伏组件 | |
CN213426719U (zh) | 水冷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结构 | |
CN210326093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天线用固定底座 | |
CN214787813U (zh) | 一种稳定性好的风机发电机组 | |
CN221487630U (zh) | 一种便于组合安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板支架 | |
CN221487605U (zh) | 一种装配式光伏发电站 | |
CN222484618U (zh) | 一种光伏支架安装定位装置 | |
CN210609041U (zh) | 一种农村用折叠式太阳能板 | |
CN214996157U (zh) | 一种桁架塔组拼工装 | |
CN218526260U (zh) | 一种光伏树 | |
CN220659704U (zh) | 一种风电转子房斜锥工装 | |
CN212356409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制动器托举装置 | |
CN222052914U (zh) | 一种车站用风光一体发电装置 | |
CN215682181U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光伏支架 | |
CN22128309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构件 | |
CN212992265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c型钢支架 | |
CN217883312U (zh) | 一种光伏组件用稳定型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6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2901, No.3 Linjiang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EVELOPMENT NEW ENERGY Co.,Ltd. Patentee after: LIANPING GUANGFA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2908, development center building,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DEVELOPMENT NEW ENER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