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28747U - 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28747U CN214628747U CN202120622743.8U CN202120622743U CN214628747U CN 214628747 U CN214628747 U CN 214628747U CN 202120622743 U CN202120622743 U CN 202120622743U CN 214628747 U CN214628747 U CN 214628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s
- gear
- half area
- base
- top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40000007524 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 Species 0.000 title 1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MzAwcHgnIGhlaWdodD0nMzAwcHgnIHZpZXdCb3g9JzAgMCAzMDAgMzAwJz4KPCEtLSBFTkQgT0YgSEVBREVSIC0tPgo8cmVjdCBzdHlsZT0nb3BhY2l0eToxLjA7ZmlsbDojRkZGRkZGO3N0cm9rZTpub25lJyB3aWR0aD0nMzAwLjAnIGhlaWdodD0nMzAw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DAuNS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I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jYuMScgeT0nMTg2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Z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4yPC90ZXh0Pgo8dGV4dCB4PScxMzguMCcgeT0nMTcwLjA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NDB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data:image/svg+xml;base64,PD94bWwgdmVyc2lvbj0nMS4wJyBlbmNvZGluZz0naXNvLTg4NTktMSc/Pgo8c3ZnIHZlcnNpb249JzEuMScgYmFzZVByb2ZpbGU9J2Z1bGwnCi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9J2h0dHA6Ly93d3cudzMub3JnLzIwMDAvc3Zn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eG1sbnM6cmRraXQ9J2h0dHA6Ly93d3cucmRraXQub3JnL3htbCcK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CAgIHhtbG5zOnhsaW5rPSdodHRwOi8vd3d3LnczLm9yZy8xOTk5L3hsaW5rJwogICAgICAgICAgICAgICAgICB4bWw6c3BhY2U9J3ByZXNlcnZlJwp3aWR0aD0nODVweCcgaGVpZ2h0PSc4NXB4JyB2aWV3Qm94PScwIDAgODUgODUnPgo8IS0tIEVORCBPRiBIRUFERVIgLS0+CjxyZWN0IHN0eWxlPSdvcGFjaXR5OjEuMDtmaWxsOiNGRkZGRkY7c3Ryb2tlOm5vbmUnIHdpZHRoPSc4NS4wJyBoZWlnaHQ9Jzg1LjAnIHg9JzAuMCcgeT0nMC4wJz4gPC9yZWN0Pgo8dGV4dCB4PScxMy4zJyB5PSc1My42JyBjbGFzcz0nYXRvbS0wJyBzdHlsZT0nZm9udC1zaXplOjIzcHg7Zm9udC1zdHlsZTpub3JtYWw7Zm9udC13ZWlnaHQ6bm9ybWFsO2ZpbGwtb3BhY2l0eToxO3N0cm9rZTpub25lO2ZvbnQtZmFtaWx5OnNhbnMtc2VyaWY7dGV4dC1hbmNob3I6c3RhcnQ7ZmlsbDojRTg0MjM1JyA+SDwvdGV4dD4KPHRleHQgeD0nMjguMicgeT0nNjIuOScgY2xhc3M9J2F0b20tMCcgc3R5bGU9J2ZvbnQtc2l6ZToxNXB4O2ZvbnQtc3R5bGU6bm9ybWFsO2ZvbnQtd2VpZ2h0Om5vcm1hbDtmaWxsLW9wYWNpdHk6MTtzdHJva2U6bm9uZTtmb250LWZhbWlseTpzYW5zLXNlcmlmO3RleHQtYW5jaG9yOnN0YXJ0O2ZpbGw6I0U4NDIzNScgPjI8L3RleHQ+Cjx0ZXh0IHg9JzM1LjAnIHk9JzUzLjYnIGNsYXNzPSdhdG9tLTAnIHN0eWxlPSdmb250LXNpemU6MjNweDtmb250LXN0eWxlOm5vcm1hbDtmb250LXdlaWdodDpub3JtYWw7ZmlsbC1vcGFjaXR5OjE7c3Ryb2tlOm5vbmU7Zm9udC1mYW1pbHk6c2Fucy1zZXJpZjt0ZXh0LWFuY2hvcjpzdGFydDtmaWxsOiNFODQyMzUnID5PPC90ZXh0Pgo8L3N2Zz4K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3638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024 Ceanothus sanguineu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40000003553 Leptospermum scoparium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5459 Lycium barbarum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049 pear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园灌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对茶树进行多角度的灌溉,提高装置对茶树的灌溉范围和装置的实用性;包括底座、导管和供水机构,底座底端设置有多组滚轮,导管安装在底座顶端左半区域,导管上等距设置有多组喷头,供水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供水机构输出端与导管输入端连接;还包括连接杆、固定杆、固定板、活动块、竖板、曲轴、圆环、连接绳、电机和传动机构,连接杆底端与底座顶端连接,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导管右半区域转动连接,四组固定杆底端分别与底座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固定板底端均与四组固定杆顶端连接,活动块底端设置有固定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园灌溉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茶树是多年生叶用经济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特别是气温较高的生长季节,研究表明:在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75%时,茶树灌溉可有效保证旱季茶叶的平衡增产。
现有的茶园自动灌溉装置使用中发现,对茶园进行灌溉时,导管只能向固定角度进行灌溉,无法多方位喷洒,导致茶树有的区域无法被灌溉到,降低了自动灌溉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茶树进行多角度的灌溉,提高装置对茶树的灌溉范围和装置的实用性的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底座、导管和供水机构,底座底端设置有多组滚轮,导管安装在底座顶端左半区域,导管上等距设置有多组喷头,供水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供水机构输出端与导管输入端连接;还包括连接杆、固定杆、固定板、活动块、竖板、曲轴、圆环、连接绳、电机和传动机构,连接杆底端与底座顶端连接,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导管右半区域转动连接,四组固定杆底端分别与底座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固定板底端均与四组固定杆顶端连接,活动块底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导管右半区域转动连接,两组竖板底端均与固定板顶端右半区域连接,两组竖板左端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曲轴与两组第一通孔轴承连接,圆环轴承套装在曲轴上,固定板顶端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绳穿过第二通孔且连接绳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圆环底端和活动块顶端铰接,电机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上,电机输出端与曲轴输入端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连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滑套、传动轴、花键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调节机构,第一连接板底端与固定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右端与第一连接板左端轴承连接,连接轴左端与曲轴右端同心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套装在连接轴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一连接板左端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通孔,滑套与第三通孔固定套装,传动轴与滑套滑动套装,传动轴右端与右侧竖板右端下半区域轴承连接,传动轴输入端安装在电机输出端,传动轴左端设置有限位槽,花键轴右端插入限位槽内,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固定套装在传动轴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调节机构安装在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限位杆、螺纹杆、滑块、第一锥齿轮和控制机构,两组第二连接板对称安装在固定板顶端右半区域连接,两组限位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连接板内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两组螺纹杆左端中央区域均设置有转动孔,螺纹杆与两组转动孔轴承套装,电机底端与滑块顶端连接,滑块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均设置有第一圆孔,滑块左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螺纹孔,两组第一圆孔分别与两组限位杆滑动套装,螺纹孔与螺纹杆螺装,第一锥齿轮左端与螺纹杆右端同心连接,控制机构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控制机构包括传动杆、第二锥齿轮和手轮,传动杆底端与固定板顶端右半区域轴承连接,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装在传动杆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手轮底端与传动杆顶端同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操作杆,操作杆底端与手轮顶端左半区域轴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减速机,减速机底端与滑块顶端连接,花键轴输入端与电机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万向珠,四组万向珠顶端分别与滑块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万向珠均与固定板顶端滚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板底端中央区域和右侧两组固定杆左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杆和底座配合对底座进行支撑,固定杆和底座配合对固定板进行支撑,固定板对电机进行支撑,打开电机,电机和传动机构配合带动曲轴在两组竖板的支撑下旋转,曲轴和圆环配合通过连接绳和活动块配合通过活动块带动导管往复上下移动,导管上下往复移动时带动喷头对茶树进行多角度的灌溉,提高装置对茶树的灌溉范围和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和第一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板和限位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导管和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滚轮;3、导管;4、喷头;5、供水机构;6、连接杆;7、固定杆;8、固定板;9、活动块;10、竖板;11、曲轴;12、圆环;13、连接绳;14、电机;15、第一连接板;16、连接轴;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滑套;20、传动轴;21、花键轴;22、第三齿轮;23、第四齿轮;24、;第二连接板;25、限位杆;26、螺纹杆;27、滑块;28、第一锥齿轮;29、传动杆;30、第二锥齿轮;31、手轮;32、操作杆;33、减速机;34、万向珠;35、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底座1、导管3和供水机构5,底座1底端设置有多组滚轮2,导管3安装在底座1顶端左半区域,导管3上等距设置有多组喷头4,供水机构5安装在底座1上,供水机构5输出端与导管3输入端连接;还包括连接杆6、固定杆7、固定板8、活动块9、竖板10、曲轴11、圆环12、连接绳13、电机14和传动机构,连接杆6底端与底座1顶端连接,连接杆6顶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导管3右半区域转动连接,四组固定杆7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固定板8底端均与四组固定杆7顶端连接,活动块9底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导管3右半区域转动连接,两组竖板10底端均与固定板8顶端右半区域连接,两组竖板10左端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曲轴11与两组第一通孔轴承连接,圆环12轴承套装在曲轴11上,固定板8顶端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绳13穿过第二通孔且连接绳13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圆环12底端和活动块9顶端铰接,电机14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8上,电机14输出端与曲轴11输入端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杆6,连接杆6和底座1配合对底座1进行支撑,固定杆7和底座1配合对固定板8进行支撑,固定板8对电机14进行支撑,打开电机14,电机14和传动机构配合带动曲轴11在两组竖板10的支撑下旋转,曲轴11和圆环12配合通过连接绳13和活动块9配合通过活动块9带动导管3往复上下移动,导管3上下往复移动时带动喷头4对茶树进行多角度的灌溉,提高装置对茶树的灌溉范围和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15、连接轴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滑套19、传动轴20、花键轴21、第三齿轮22、第四齿轮23和调节机构,第一连接板15底端与固定板8顶端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16右端与第一连接板15左端轴承连接,连接轴16左端与曲轴11右端同心连接,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分别固定套装在连接轴16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一连接板15左端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通孔,滑套19与第三通孔固定套装,传动轴20与滑套19滑动套装,传动轴20右端与右侧竖板10右端下半区域轴承连接,传动轴20输入端安装在电机14输出端,传动轴20左端设置有限位槽,花键轴21右端插入限位槽内,第三齿轮22和第四齿轮23分别固定套装在传动轴20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二齿轮18与第四齿轮23啮合,调节机构安装在固定板8上;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15,第一连接板15和底座1配合对连接轴16进行支撑,打开电机14,电机14带动传动轴20在滑套19的支撑下旋转,传动轴20和花键轴21配合同时带动第三齿轮22和第四齿轮23旋转,第四齿轮23和第二齿轮18配合带动连接轴16在第一连接板15的支撑下旋转,连接轴16带动曲轴11旋转,装置关闭后,调节机构带动传动轴20向左移动,移动至第三齿轮22与第一齿轮17啮合后停止操作调节机构,花键轴21插入限位槽内,第四齿轮23和第二齿轮18配合带动连接轴16旋转的转速小于第三齿轮22和第一齿轮17配合带动连接轴16旋转时的转速,通过调节连接轴16的转速和曲轴11配合调节导管3往复上下移动的速度,通过控制导管3往复速度使得装置满足对不同灌溉需求的茶树进行灌溉,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24、限位杆25、螺纹杆26、滑块27、第一锥齿轮28和控制机构,两组第二连接板24对称安装在固定板8顶端右半区域连接,两组限位杆25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连接板24内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两组螺纹杆26左端中央区域均设置有转动孔,螺纹杆26与两组转动孔轴承套装,电机14底端与滑块27顶端连接,滑块27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均设置有第一圆孔,滑块27左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螺纹孔,两组第一圆孔分别与两组限位杆25滑动套装,螺纹孔与螺纹杆26螺装,第一锥齿轮28左端与螺纹杆26右端同心连接,控制机构安装在固定板8上,固定板8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28输入端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24,两组第二连接板24和固定板8配合对限位杆25进行支撑,旋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和第一锥齿轮28配合带动螺纹杆26在两组第二连接板24的支撑下旋转,控制机构带动螺纹杆26正转时在两组限位杆25的限位下带动滑块27向左移动,螺纹杆26反转时滑块27向右移动,停止旋转螺纹杆26时,螺纹杆26和螺纹孔自锁,减少滑块27发生移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控制机构包括传动杆29、第二锥齿轮30和手轮31,传动杆29底端与固定板8顶端右半区域轴承连接,第二锥齿轮30固定套装在传动杆29上,第二锥齿轮30与第一锥齿轮28啮合,手轮31底端与传动杆29顶端同心连接;通过设置传动杆29,旋转手轮31,手轮31和传动杆29配合带动第二锥齿轮30旋转,第二锥齿轮30和第一锥齿轮28配合带动螺纹杆26旋转,操作人员在旋转手轮31时提高操作范围,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操作杆32,操作杆32底端与手轮31顶端左半区域轴承连接;通过设置操作杆32,操作人员旋转手轮31时通过操作杆32配合对手轮31进行操作,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减速机33,减速机33底端与滑块27顶端连接,花键轴21输入端与电机14输出端通过减速机33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减速机33,电机14旋转时通过减速机33配合降低电机14的转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万向珠34,四组万向珠34顶端分别与滑块27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万向珠34均与固定板8顶端滚动接触;通过设置万向珠34,滑块27左右移动时通过万向珠34和固定板8配合对滑块27进行支撑,提高滑块27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和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还包括支撑板35,支撑板3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板8底端中央区域和右侧两组固定杆7左端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35,支撑板35和固定杆7配合对固定板8进行支撑,提高固定板8的稳定性和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打开供水机构5,之后供水机构5和导管3配合通过喷头4喷水,然后旋转操作杆32,操作杆32和手轮31配合带动传动杆29旋转,传动杆29和第二锥齿轮30配合带动第一锥齿轮28旋转,第一锥齿轮28带动带动螺纹杆26正转,两组限位杆25的限位下带动滑块27向左移动,之后滑块27带动电机14和减速机33向左移动,减速机33带动传动轴20使第三齿轮22和第一齿轮17啮合,然后打开电机14,电机14和减速机33配合带动传动轴20旋转,传动轴20和第三齿轮22配合通过第一齿轮17传动带动连接轴16旋转,连接轴16带动曲轴11在两组竖板10的支撑下旋转,曲轴11和圆环12配合通过连接绳13和活动块9配合通过活动块9带动导管3往复上下移动,导管3上下往复移动时带动喷头4对茶树进行多角度的灌溉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包括底座(1)、导管(3)和供水机构(5),底座(1)底端设置有多组滚轮(2),导管(3)安装在底座(1)顶端左半区域,导管(3)上等距设置有多组喷头(4),供水机构(5)安装在底座(1)上,供水机构(5)输出端与导管(3)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6)、固定杆(7)、固定板(8)、活动块(9)、竖板(10)、曲轴(11)、圆环(12)、连接绳(13)、电机(14)和传动机构,连接杆(6)底端与底座(1)顶端连接,连接杆(6)顶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导管(3)右半区域转动连接,四组固定杆(7)底端分别与底座(1)顶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固定板(8)底端均与四组固定杆(7)顶端连接,活动块(9)底端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导管(3)右半区域转动连接,两组竖板(10)底端均与固定板(8)顶端右半区域连接,两组竖板(10)左端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曲轴(11)与两组第一通孔轴承连接,圆环(12)轴承套装在曲轴(11)上,固定板(8)顶端左半区域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绳(13)穿过第二通孔且连接绳(13)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圆环(12)底端和活动块(9)顶端铰接,电机(14)和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板(8)上,电机(14)输出端与曲轴(11)输入端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15)、连接轴(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滑套(19)、传动轴(20)、花键轴(21)、第三齿轮(22)、第四齿轮(23)和调节机构,第一连接板(15)底端与固定板(8)顶端中央区域连接,连接轴(16)右端与第一连接板(15)左端轴承连接,连接轴(16)左端与曲轴(11)右端同心连接,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分别固定套装在连接轴(16)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一连接板(15)左端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通孔,滑套(19)与第三通孔固定套装,传动轴(20)与滑套(19)滑动套装,传动轴(20)右端与右侧竖板(10)右端下半区域轴承连接,传动轴(20)输入端安装在电机(14)输出端,传动轴(20)左端设置有限位槽,花键轴(21)右端插入限位槽内,第三齿轮(22)和第四齿轮(23)分别固定套装在传动轴(20)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第二齿轮(18)与第四齿轮(23)啮合,调节机构安装在固定板(8)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24)、限位杆(25)、螺纹杆(26)、滑块(27)、第一锥齿轮(28)和控制机构,两组第二连接板(24)对称安装在固定板(8)顶端右半区域连接,两组限位杆(25)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二连接板(24)内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连接,两组螺纹杆(26)左端中央区域均设置有转动孔,螺纹杆(26)与两组转动孔轴承套装,电机(14)底端与滑块(27)顶端连接,滑块(27)左端前半区域和后半区域均设置有第一圆孔,滑块(27)左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螺纹孔,两组第一圆孔分别与两组限位杆(25)滑动套装,螺纹孔与螺纹杆(26)螺装,第一锥齿轮(28)左端与螺纹杆(26)右端同心连接,控制机构安装在固定板(8)上,固定板(8)输出端与第一锥齿轮(28)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包括传动杆(29)、第二锥齿轮(30)和手轮(31),传动杆(29)底端与固定板(8)顶端右半区域轴承连接,第二锥齿轮(30)固定套装在传动杆(29)上,第二锥齿轮(30)与第一锥齿轮(28)啮合,手轮(31)底端与传动杆(29)顶端同心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杆(32),操作杆(32)底端与手轮(31)顶端左半区域轴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33),减速机(33)底端与滑块(27)顶端连接,花键轴(21)输入端与电机(14)输出端通过减速机(33)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珠(34),四组万向珠(34)顶端分别与滑块(27)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万向珠(34)均与固定板(8)顶端滚动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35),支撑板(3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板(8)底端中央区域和右侧两组固定杆(7)左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22743.8U CN214628747U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22743.8U CN214628747U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28747U true CN214628747U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845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22743.8U Active CN214628747U (zh) | 2021-03-26 | 2021-03-26 | 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28747U (zh) |
-
2021
- 2021-03-26 CN CN202120622743.8U patent/CN2146287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93193B (zh) | 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喷洒装置 | |
CN110679449B (zh) | 一种灌溉用农业浇水机械设备 | |
CN107743799A (zh) | 一种方便采摘的葡萄大棚 | |
CN105638621A (zh) | 大棚自动喷雾设备 | |
CN110149989B (zh) | 一种棚内农业种植用浇灌装置 | |
CN214628747U (zh) | 一种智能茶园自动灌溉装置 | |
CN205912465U (zh) | 冲击打穴式移栽机 | |
CN204707640U (zh) | 一种新型手摇升降式育苗浇水系统 | |
CN213343649U (zh) | 一种植物育苗用伸缩式防晒保护装置 | |
CN105613139A (zh) | 电动喷雾滑车 | |
CN205390141U (zh) | 大棚喷雾机 | |
CN112449951A (zh) | 一种番茄自动灌溉式支撑架 | |
CN204860427U (zh) | 一种新型浇水装置 | |
CN211703198U (zh) | 一种蔬菜苗种植用浇灌机 | |
CN106258121A (zh) | 穴式移栽机 | |
CN105613466A (zh) | 大棚 | |
CN105638620A (zh) | 大棚喷雾机 | |
CN110115182A (zh) | 一种大棚蔬菜灌溉用喷淋装置 | |
CN216315029U (zh) | 一种土豆种植用除虫机器人 | |
CN211881525U (zh) | 一种农作物种植装置 | |
CN108207866A (zh) | 一种农药喷洒车装置 | |
CN108966949A (zh) | 一种立体种植的蔬菜大棚 | |
CN216164073U (zh) | 一种蔬菜种植用灌溉装置 | |
CN211268017U (zh) | 一种农业灌溉装置 | |
CN212164686U (zh) | 一种导轨自走式温室喷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