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1360U - 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71360U CN214571360U CN202022979114.9U CN202022979114U CN214571360U CN 214571360 U CN214571360 U CN 214571360U CN 202022979114 U CN202022979114 U CN 202022979114U CN 214571360 U CN214571360 U CN 214571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wastewater
- treatment system
- communicated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Removal Of Specific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物化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和蒸发系统。物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析出重金属污染物的第一处理设备,第一处理设备与预处理系统连通,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和脱氮除磷生化系统,水解酸化池与第一处理设备连通,脱氮除磷生化系统与水解酸化池连通,雨水处理系统用于对雨水进行处理,雨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处理设备,蒸发系统用于对高含盐量废水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废水分级分类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节省废水处理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越来越多,这些危险废物包括有表面处理废物、废乳化液、废有机溶剂、废酸、废碱、医药废物、染料废物、涂料废物、精蒸馏残渣、其他废物等。由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利用、处理、处置不当,不仅容易造成大气、水体及土壤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危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由填埋场渗滤液、碱洗塔排水、物化处理车间排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包装容器及车辆冲洗水、实验室排水、生活废水和初期雨水等组成。因此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水重金属含量高、盐分高、可生化性差以及水质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而且,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大,消耗了过多的水资源。此外,单一使用常规的活性污泥法等生物处理工艺不能保证废水处理后能稳定达标排放。并且,所有种类的废水混合在一起处理时,各类污染物的内部反应会产生新的更难降解的污染物,故其处理的成本较高,流程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废水处理系统,该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废水分级分类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节省废水处理的占地面积,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物化处理系统,所述物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析出重金属污染物的第一处理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内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浮池、第一还原反应池、第一中和反应池、第一混凝反应池、第一絮凝反应池和第一沉淀池,且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通;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和脱氮除磷生化系统,所述水解酸化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连通,所述脱氮除磷生化系统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雨水处理系统,所述雨水处理系统用于对雨水进行处理,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处理设备,所述第二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气浮池、第二还原反应池、第二中和反应池、第二混凝反应池、第二絮凝反应池和第二沉淀池;蒸发系统,所述蒸发系统用于对高含盐量废水进行处理,所述蒸发系统包括蒸发池和碱洗塔,所述蒸发池与所述碱洗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在需要对一些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将其经过预处理系统以使其内部的废渣滤出,然后将预处理的废水经过物化处理系统以使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析出,然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对其进行进一步地分解并去除其内部的氮和磷,从而使得废水可以达标排放。在需要雨水进行处理时,使雨水通过第二处理设备单独的进行处理后排放,即雨水处理系统与物化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相互独立。在需要对高含盐量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将高含盐量废水排入至蒸发池中进行蒸发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水可以回流到碱洗塔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本申请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污水进行分级分类的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简化了废水的处理流程。另外,物化处理系统采用了一体式的第一处理设备,雨水处理系统也采用了一体式的第二处理设备,使得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紧凑,减小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初沉池和调节池,所述缓冲池、所述初沉池和所述调节池依次连通,且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第一气浮池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满足:HRT=3-5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中间池,所述中间池位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之间,且所述中间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以用于将生活污水与所述第一沉淀池流出的废水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氮除磷生化系统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依次连通,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膜生化反应器,所述膜生化反应器采用PTFE膜以对所述好氧池内的废水进行过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池和压滤机,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好氧池与所述污泥池连通,所述压滤机用于对所述污泥进行压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滤机与所述调节池连通以便通过所述压滤机压滤之后的废水排入至调节池内继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系统、物化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生化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预处理系统;11、缓冲池;12、初沉池;13、调节池;
2、物化处理系统;21、第一处理设备;211、第一气浮池;212、第一还原反应池;213、第一中和反应池;214、第一混凝反应池;215、第一絮凝反应池;216、第一沉淀池;
3、生化处理系统;31、中间池;32、水解酸化池;33、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1、厌氧池;332、缺氧池;333、好氧池;3334、鼓风机;34、膜生化反应器;
4、污泥处理系统;41、污泥池;42、压滤机;
5、雨水处理系统;51、第二处理设备;52、初期雨水池;511、第二气浮池;512、第二还原反应池;513、第二中和反应池;514、第二混凝反应池;515、第二絮凝反应池;516、第二沉淀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1、物化处理系统2、生化处理系统3、雨水处理系统5和蒸发处理系统(未示出)。
预处理系统1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废渣和悬浮物,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至物化处理系统2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物化处理系统2包括第一处理设备21,第一处理设备21内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浮池211、第一还原反应池212、第一中和反应池213、第一混凝反应池214、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和第一沉淀池216,换言之,第一处理设备21为一体式处理设备,以对废水进行集中的物化处理。第一气浮池211与预处理系统1连通,预处理废水经过第一处理设备21的处理之后可以析出预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然后再排入至生化处理系统3中进行处理。
如图3所示,其中生化处理系统3包括水解酸化池32和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水解酸化池32与第一沉淀池216连通,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与水解酸化池32连通。水解酸化池32可以对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从而进一步地对废水进行降解,最后将处理达标之后的废水排出至废水处理系统外部。
如图1所示,雨水处理系统5用于对单独对雨水进行处理,雨水处理系统5包括第二处理设备51,第二处理设备5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气浮池511、第二还原反应池512、第二中和反应池513、第二混凝反应池514、第二絮凝反应池515和第二沉淀池516。换言之,第二处理设备51为一体式处理设备,可以对雨水进行单独的PH调节、加碱沉淀、混凝絮凝一体化设备处理,处理达标之后的雨水排出至雨水处理系统5外部。
蒸发系统用于对高含盐量废水进行处理,蒸发系统包括蒸发池,蒸发池适于与碱洗塔连通。对于高含盐量低有机污染物的碱洗塔排水,可以单独经过除硬除氟预处理后排入蒸发系统的蒸发池内,蒸发结晶盐袋装填埋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水回流进碱洗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在需要对一些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将其经过预处理系统1以使其内部的废渣滤出,然后将预处理的废水经过物化处理系统2以使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析出,然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3对其进行进一步地分解并去除其内部的氮元素和磷元素,从而使得废水可以达标排放。在需要雨水进行处理时,使雨水通过第二处理设备51单独的进行处理后排放,即雨水处理系统5与废水处理中的物化处理系统2和生化处理系统3相互独立。
在需要对高含盐量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将高含盐量废水排入至蒸发池中进行蒸发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水可以回流到碱洗塔进行回收利用。从而本申请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不同种类的污水进行分级分类的处理,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简化了废水的处理流程。另外,物化处理系统2采用了一体式的第一处理设备21,雨水处理系统5也采用了一体式的第二处理设备51,使得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紧凑,减小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预处理系统1包括缓冲池11、初沉池12和调节池13,缓冲池11、初沉池12和调节池13依次连通,且调节池13与第一气浮池211连通。
可选地,废水可以为化验室废水、车间地面冲洗水、危废车辆冲洗水、医废车辆冲洗水、医废周转桶清洗水和填埋场渗滤液等混合废水。
缓冲池11内安装有固液分离机(未示出),混合废水可以经过固液分离机去除水中大块物质、悬浮物及杂质后泵入初沉池12。可选地,初沉池12和调节池13合建,其中初沉池12的出水口在调节池13的内部,初沉池12内设有中心筒和溢流堰,混合废水经过初沉池12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后溢流进入调节池13。
可选地,调节池13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满足:HRT=3-5天,从而可以使预处理废水既可以保证废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又可以保证预处理废水的出水水质达标。然后在将预处理废水通过动力泵排入至物化处理系统2内。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将预处理废水排入至起浮池内,在第一气浮池211内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预处理废水中产生浮油和浮渣,然后在预处理废水中内鼓风形成溶汽水,然后使气体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预处理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的泡沫,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净化废水中所含有的油及一定量的COD污染物,并得到第一废水。
然后将第一废水排入至第一还原反应池212内,在第一还原反应池212内加入盐酸将第一废水的PH值调至3左右,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将第一废水中的三价铬离子转化成六价铬离子,以得到第二废水。
然后将第二废水排入至第一中和反应池213内,在第一中和反应池213内加入氢氧化钠,将第二废水的PH值调至10左右,废水中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如Cd2+、Cr3+、Pb2+、Ni2+、Cu2+、Zn2+、Ba2+、Co2+、Fe2+等,将形成其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或絮状物。
然后将第二废水依次排入至第一混凝反应池214和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内,在第一混凝反应池214和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内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以使絮状物形成絮状沉淀。
然后将具有絮状沉淀的第二废水排入至第一沉淀池216内进行固液分离,以得到第三废水。
然后将第三废水通入PH回调池内,将第三废水的PH值调至7-8。
然后在将第三废水排入至生化处理系统3中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生化处理系统3还包括中间池31,中间池31位于第一沉淀池216和水解酸化池32之间,且中间池31与第一沉淀池216和水解酸化池32连通,以用于将生活污水与所述第一沉淀池216流出的废水混合。
具体地,可以将生活污水与第一沉淀池216流出的第三废水均通入至中间池31内进行混合。可选地,中间池31内安装有固液分离机,进而可以将混合后的废水记性分离,以得到第四废水。然后将第四废水排入至水解酸化池32内,水解酸化池32可以将第四废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以得到第五废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为A2/O生化系统,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包括厌氧池331、缺氧池332和好氧池333,厌氧池331、缺氧池332和好氧池333依次连通,厌氧池331与水解酸化池32连通,好氧池333可以连通鼓风机3334,对好氧池333进行鼓起,以提高好氧池333的含氧量。
第五废水排入厌氧池331,厌氧池331内的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废水中的污染物部分下降,厌氧池331出水进入缺氧池332,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碳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在脱氮的同时降低了有机负荷,并补充了后续硝化反应的碱度,同时部分悬浮污染物被吸附并分解,随后废水通过推流进入好氧池333,在好氧条件下残余的有机物被进一步降解,同时硝化菌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系统通过回流至缺氧池332和厌氧池331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随着好氧池333聚磷菌对磷的过量摄取,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从而实现废水的脱氮除磷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生化处理系统3还包括膜生化反应器34,膜生化反应器34采用PTFE膜,通过将PTFE膜代替现有技术中的PVDF膜,可以提高膜生化反应器34使用时的稳定性。PTFE膜可以对废水进行过滤,将生化处理系统3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截留住,省掉了现有技术中的二沉池。强化膜生化反应器34功能,提高了活性污泥浓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4,污泥处理系统4包括污泥池41和压滤机42,物化处理系统2和生化处理系统3共用一个污泥处理系统4,第一沉淀池216、第二沉淀池516和好氧池333均与污泥池41连通,压滤机42与调节池13连通。
具体地,如图2所示,污泥池41包括生化污泥储池和金属污泥储池。其中,水解酸化池32、厌氧池331、缺氧池332和好氧池333内的生化污泥定期通过一定的动力泵排入生化污泥储池,气浮池和第一沉淀池216和第二沉淀池516的金属污泥通过一定的动力泵排入金属污泥储池。生化污泥和金属污泥通过动力泵打入压滤机42前端的污泥调质罐,然后在污泥调质罐内加入聚丙烯酰胺,再将其打入压滤机42压滤。压滤产生的泥饼固化封装,然后送填埋场填埋处理,压滤后产生滤液的通过动力泵排入至调节池13内继续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废水预处理以过滤出废水中的固体杂质并得到预处理废水;
将预处理废水排入至起浮池内,在第一气浮池211内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预处理废水中产生浮油和浮渣,并将预处理废水中的浮油和浮渣去除,以得到第一废水;
将第一废水排入至第一还原反应池212内,在第一还原反应池212内加入盐酸和硫酸亚铁,并将第一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去除,以得到第二废水;
将第二废水排入至第一中和反应池213内,在第一中和反应池213内加入氢氧化钠,将第二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形成絮状物;
将第二废水依次排入至第一混凝反应池214和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内,在第一混凝反应池214和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内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以使絮状物形成絮状沉淀;
将具有絮状沉淀的第二废水排入至第一沉淀池216内进行固液分离,以得到第三废水;
将第三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得到第四废水;
将第四废水排入至水解酸化池32内,将第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第四废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以得到第五废水;
将第五废水排入至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对第五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和除磷处理,以得到第六废水;
将第六废水经过膜生化反应器34过滤并排出。
将第一沉淀池216内形成的金属污泥和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中形成的生化污泥排入至污泥池41中;
将污泥池41中的污泥通过压滤机42压滤,以得到泥饼和滤液;
将滤液排入至所述调节池13内继续处理。
具体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实现。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废水处理系统和通过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废水处理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1、物化处理系统2、生化处理系统3、雨水处理系统5、蒸发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4。
如图1和图2所示,预处理系统1包括缓冲池11、初沉池12和调节池13,缓冲池11、初沉池12和调节池13依次连通。物化处理系统2包括第一处理设备21,第一处理设备21内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浮池211、第一还原反应池212、第一中和反应池213、第一混凝反应池214、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和第一沉淀池216,第一气浮池211与调节池13连通。
如图1和图3所示,生化处理系统3包括中间池31、水解酸化池32、膜生化反应器34和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脱氮除磷生化系统33包括厌氧池331、缺氧池332和好氧池333,厌氧池331、缺氧池332和好氧池333依次连通,厌氧池331与水解酸化池32连通,水解酸化池32与第一沉淀池216连通,好氧池333与膜生化反应器34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池11内安装有固液分离机,废水可以经过固液分离机去除水中大块物质、悬浮物及杂质后泵入初沉池12。初沉池12和调节池13合建,其中初沉池12的出水口在调节池13的内部,初沉池12内设有中心筒和溢流堰,混合废水经过初沉池12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后溢流进入调节池13以得到预处理废水,其中调节池13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满足:HRT=3-5天。
然后将预处理废水排入至起浮池内,在第一气浮池211内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预处理废水中产生浮油和浮渣,然后在预处理废水中内鼓风形成溶汽水,然后使气体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预处理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的泡沫,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净化废水中所含有的油及一定量的COD污染物,并得到第一废水。
然后将第一废水排入至第一还原反应池212内,在第一还原反应池212内加入盐酸将第一废水的PH值调至3左右,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将第一废水中的三价铬离子转化成六价铬离子,以得到第二废水。
然后将第二废水排入至第一中和反应池213内,在第一中和反应池213内加入氢氧化钠,将第二废水的PH值调至10左右,废水中大部分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如Cd2+、Cr3+、Pb2+、Ni2+、Cu2+、Zn2+、Ba2+、Co2+、Fe2+等,将形成其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或絮状物。
然后将第二废水依次排入至第一混凝反应池214和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内,在第一混凝反应池214和第一絮凝反应池215内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以使絮状物形成絮状沉淀。
然后将具有絮状沉淀的第二废水排入至第一沉淀池216内进行固液分离,以得到第三废水。
然后将第三废水通入PH回调池内,将第三废水的PH值调至7-8。
如图1和图3所示,然后将生活污水与第一沉淀池216流出的第三废水均通入至中间池31内进行混合,中间池31内安装有固液分离机,进而可以将混合后的废水记性分离,以得到第四废水。然后将第四废水排入至水解酸化池32内,水解酸化池32可以将第四废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以得到第五废水。
然后将第五废水排入厌氧池331,厌氧池331内的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废水中的污染物部分下降,厌氧池331出水进入缺氧池332,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碳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在脱氮的同时降低了有机负荷,并补充了后续硝化反应的碱度,同时部分悬浮污染物被吸附并分解,随后废水通过推流进入好氧池333,在好氧条件下残余的有机物被进一步降解,同时硝化菌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系统通过回流至缺氧池332和厌氧池331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随着好氧池333聚磷菌对磷的过量摄取,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从而实现废水的脱氮除磷处理,以得到第六废水。
将第六废水通过膜生化反应器34的PTFE膜进行超滤,处理达标后排出至废水处理系统外部。
如图1所示,雨水处理系统5用于对单独对雨水进行处理,雨水处理系统5包括第二处理设备51和初期雨水池52,第二处理设备5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气浮池511、第二还原反应池512、第二中和反应池513、第二混凝反应池514、第二絮凝反应池515和第二沉淀池516。雨水通过初期雨水池52进行雨水混合和蓄集,然后将初期雨水池52内的雨水排入至第二处理设备51内,进而对雨水进行单独的PH调节、加碱沉淀、混凝絮凝一体化设备处理,处理达标之后的雨水排出至雨水处理系统5外部。
蒸发系统用于对高含盐量废水进行处理,蒸发系统包括蒸发池,蒸发池适于与碱洗塔连通。对于高含盐量低有机污染物的碱洗塔排水,可以单独经过除硬除氟预处理后排入蒸发系统的蒸发池内,蒸发结晶盐袋装填埋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水回流进碱洗塔内。
如图1所示,物化处理系统2和生化处理系统3共用一个污泥处理系统4。污泥池41包括生化污泥储池和金属污泥储池。水解酸化池32、厌氧池331、缺氧池332和好氧池333内的生化污泥定期通过一定的动力泵排入生化污泥储池,第一气浮池211、第二气浮池511和第一沉淀池216和第二沉淀池516的金属污泥通过一定的动力泵排入金属污泥储池。生化污泥和金属污泥通过动力泵打入压滤机42前端的污泥调质罐,然后在污泥调质罐内加入聚丙烯酰胺,再将其打入压滤机42压滤。压滤产生的泥饼固化封装,然后送填埋场填埋处理,压滤后产生滤液的通过动力泵排入至调节池13内继续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处理系统,所述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
物化处理系统,所述物化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析出重金属污染物的第一处理设备,所述第一处理设备内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气浮池、第一还原反应池、第一中和反应池、第一混凝反应池、第一絮凝反应池和第一沉淀池,且所述第一气浮池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通;
生化处理系统,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和脱氮除磷生化系统,所述水解酸化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连通,所述脱氮除磷生化系统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
雨水处理系统,所述雨水处理系统用于对雨水进行处理,所述雨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二处理设备,所述第二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气浮池、第二还原反应池、第二中和反应池、第二混凝反应池、第二絮凝反应池和第二沉淀池;
蒸发系统,所述蒸发系统用于对高含盐量废水进行处理,所述蒸发系统包括蒸发池,所述蒸发池适于与碱洗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缓冲池、初沉池和调节池,所述缓冲池、所述初沉池和所述调节池依次连通,且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第一气浮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满足:HRT=3-5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中间池,所述中间池位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之间,且所述中间池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以用于将生活污水与所述第一沉淀池流出的废水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除磷生化系统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所述厌氧池、所述缺氧池和所述好氧池依次连通,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系统还包括膜生化反应器,所述膜生化反应器采用PTFE膜以对所述好氧池内的废水进行过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池和压滤机,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好氧池与所述污泥池连通,所述压滤机用于对所述污泥进行压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机与所述调节池连通以便通过所述压滤机压滤之后的滤液排入至调节池内继续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79114.9U CN214571360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废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79114.9U CN214571360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废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71360U true CN214571360U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8364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79114.9U Active CN214571360U (zh) | 2020-12-08 | 2020-12-08 | 废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713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9038A (zh) * | 2020-12-08 | 2021-04-20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
-
2020
- 2020-12-08 CN CN202022979114.9U patent/CN2145713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9038A (zh) * | 2020-12-08 | 2021-04-20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废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6183B (zh)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
CN101851046B (zh) |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2786182B (zh)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 |
CN103524001B (zh) | 高油脂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法 | |
CN102276117A (zh) |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103408201B (zh) | 晶硅片砂浆回收中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10937761A (zh) | 高浓度含油重金属废液高效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 |
KR100957851B1 (ko) | 응집제 투입시기에 따른 수처리방법 | |
CN210711182U (zh) | 一种医药中间体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及预处理系统 | |
CN107986551B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
CN109534601A (zh) | 一种生化结合电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 |
CN106565063A (zh) | 一种固废热解综合废水处置方法 | |
CN208136047U (zh) | 一种焦化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3860637A (zh) | 一种南方地区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18454092U (zh) | 一种发动机厂难降解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1943461A (zh) | 一种电解电容器及电极箔废水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 |
CN107265791A (zh) | 餐厨垃圾浆料发酵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4571360U (zh) | 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1549921A (zh) | 一种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方法 | |
CN105800864A (zh) | 水性油墨废液零排放方法 | |
CN109851160B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方法 | |
CN112209577A (zh) | 餐厨废水处理方法 | |
CN210012702U (zh) | 一种污水深度净化装置 | |
CN112209578A (zh) | 餐厨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8811022U (zh) | 一种垃圾渗透滤液深度脱氮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